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18 22:08:31| 人氣2,380| 回應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二十歲的年輕人到底需不需要道德勸說?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我是質疑的,

雖然我還是做了。

做了,但有點後悔,

可是,是忍不住這麼做的。

 


二十歲的年輕人到底需不需要道德勸說?

每當我在面對自己的這群大一學生時,都會感到與其告訴他們專業的建築知識,還不如告訴他們如何掌握更有意義的做人做事的態度,因為我一直認為那才是教育中最值得掌握的東西。可是,事情很明顯,那流露出來的話語,又像回到年輕時,任何一個大人或長輩都不斷重複告誡我們有的沒的,那般無止盡的疲勞轟炸!

 

「我都已經轉大人了,還需要那樣無所不在的『道德勸說』提醒嗎?」

我從他們普遍的表情回應中,幾乎就能讀到那般無語的抗議……我也當過年輕人,我也能體會那些仗著自己多活了幾年、多走過幾座橋,就恨不得把自己有限的觀感當成永恆的大道理般的年長者,一股腦兒全都吐堆到我們身上來,也不管那適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也不管那道理是否『絕對有效』。整個『說理』,彷彿就是說來讓自己爽的!!(「爽到你,痛苦到我」一條台語歌不就是這麼唱嗎?)


 



 

回到一個更大的框架。是否於不同的世代間,都會存在著對世間道德在認知上的層次邏輯,以致總是由年長者來告誡年青者該如何如何,是嗎?

 

這是必然的嗎?如果是必然的,為何我自己在年青時,就可以分辨那局部的告誡其實很多是謊言?到底是不同年齡在認知同一件道理時,自然就算是不同的角度,才造成認知上的差異?還是說,年長者真的有了比較多的生命經驗,以致在體驗上有了比年青者更為深刻入理的體悟?

 

站在年長者的身份上,我當然希望後者看法是對的。因為自己畢竟也來到了這個可以『告誡年輕人』的年齡了,(哈~終於輪到我了喔!等過大半輩子了呢~)總認為有許多事很想告訴那些還沒經歷過的人,一些『平安順遂』走過來的提醒,我相信這個動機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但對於年輕人,那些莫名而來的、無止盡的嘮叨確實令人不耐煩。大人們是不是太寂寞了,一堆自己的陳年英勇過往恨不得讓人知道,而這群晚輩就宛如待宰的羔羊,都成了被迫聽訓的受難者。何苦來哉?莫名其妙!

 

世代之間的隔閡,就像人種之間、族群之間、性別之間、階級之間,那永無寧日的爭吵對立,就算現在我們可以理性分析、想著寬容以對,但這鴻溝卻是怎樣也無法免除、難以跨越的。


 



 

當一位老師,說一頓話。然後看見學生,用著不以為然的表情回應時,這個當老師的,大概也不會多愉快吧~

 

我們都希望自己說的話,可以對別人有所幫助。可是當我說話,卻令得同學眉頭緊皺,我當然會回頭反省自己。我能瞭解『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的道理;我也知道自己是不必太在乎他們抗議表情的回應;而對於某些學生相當偏頗的舉止與言行,我也會當場反應並予以訓斥,不過那是針對整個團體利益來量考的。

 

可是,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智慧,或有什麼權力來告誡另一個人什麼才是對的。『告誡』這檔事,我大概從小就非常不以為然了,何以長成了大人,就換了個腦袋,就成了『告誡者』本身呢?

自己不願的事,為何就可以加諸別人??

這道理夠簡單的。

 



 

也許我對教育一直有著理想性的幻想:

想著學生聽我說道時,還能有著如沐春風般的心情與笑靨……

 

哈!簡直痴人說夢啦~

 










Ps. 目前這群大一的孩子正在進行,現場工地的實際操作。有些人叫苦連天,有些人則樂在其中。無論如何,讓讀建築系的學生真正瞭解,工程進行時的所有勞力付出之真實感受,以致我們將來在面對設計的想像時,都能體悟任何一個動作,均需要付出相對地代價。






















勞動中,蘊含著一股無名的尊貴。


 






台長: river old
人氣(2,380) | 回應(16)|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老師 |
此分類下一篇:良師
此分類上一篇:老師,要好!

小五
我也總懷著理想性的幻想…忍不住要說著道
然後…幻滅~呵..呵…!

是 恨鐵不成鋼吧!
只能降低標準囉…有人聽進去就聊表安慰了
2009-05-18 23:36:26
版主回應
小五老師,我們就一起
共勉之!!!

哈哈哈~~~
2009-05-19 09:40:40
joypeacehope
這些年輕人是做義工? 還是來修學分的?
搞園藝比較好玩,搬石頭、磚塊可就不好玩
親手做才知工人的甘苦,老師用什麼「動機」來引導年輕人?
問他們或寫報告,才知道他們骨子裡吸收了多少你的話?
2009-05-19 01:14:44
版主回應
同時是修學分,同時是做社區服務。
無論事情大小,好不好玩,都要同學們全程參與。

其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反對勞動做工,
相反,很多人都認為那比在課堂上
聽老師講得口沫橫飛還來得有趣多了!

這幾年教下來,我的感受是:
不用急於查核教學的成效,
卻要問那理想的初衷,是否改變??
2009-05-23 21:06:21
失溫魚
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不分年齡
當想嘮叨就給他嘮叨吧...

有些朋友生活的環境不一樣
吸收的快慢、多寡、類型也就有差別...
當我們看不過去,想多囉唆個幾句時...
對方默默的吸收時,就是「學習」...
若是有反駁時,那就是「互相學習」了...

求學盡量不恥下問...
授業時就得不吝賜教囉...

老師總是給我飽滿的知識...
相信我......
聽老師說道時,
真能有著如沐春風般的心情與笑靨

只是偶而
還會多帶一點睡意......^^|||
2009-05-19 01:52:54
版主回應
對方默默的吸收時,就是「學習」
若是有反駁時,那就是「互相學習」
求學盡量不恥下問
授業時就得不吝賜教

這話說得真好哩!!

下一個階段我的挑戰就是:
如何讓人聽課可以沒睡意~
哈~哈~~

謝謝你的鼓勵。
2009-05-19 09:53:03
artai
後來我在對學生做”道德勸說”之前,都會先想一下,這次是要”抒發眼前的不爽”?還是要”達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前者,我就會狂飆一頓而走,如果是後者,我還真要想一想,用他們聽得懂得語言跟例子來好好的說,避免產生反效果。呵呵,真是師道難為。
2009-05-19 01:57:18
版主回應
呵呵,果真是師道難為呀~
想到我們那個年代,
老師的話都是『聖旨』,
現在老師的話還必須有說服力,
學生才願意聽下去。
不過,就當是一場試煉吧~

我還是覺得,可以當老師就是一個大福份了,
沒啥資格再抱怨什麼。

加油!加油!
2009-05-19 09:58:45
伊人
老師~~~這場景似曾相似!?難不成是在橋頭敝協會,傳說中要來作圍牆的就是老師的班級丫!真有緣!作為老師好像總是容易有道德勸說的焦慮,以及說與不說的猶豫,看老師為此事還特別寫文,看樣子是蠻困擾的吧~不過,老師基本上就是有道德勸說的權利以及義務,老師想說什麼就說吧~希望改天有緣在協會能遇見您~也謝謝你們揮汗如雨的勞動
2009-05-22 23:48:03
版主回應
美麗的伊人:
是的,那就是我們樹德建環系一年級的年度現場工地操作。
你要不要來給我們鼓勵一下?
這個星期三(5/27)早上要做最後驗收了,
歡迎你來分享我們的成果。

當老師的焦慮與困擾
都是促使自己教學能力精進的一部份,
那代價其實是值得的。
真的!!
2009-05-23 19:15:27
4 7 巷 3 6 號
還是要道德勸說
雖然有些人的反應會讓你失望
但是老師是對的
如果我是學生我會很感激你的教學
因為蓋\\\房子一定要自己親身動手摸過做過
了解蓋\\\房子的辛苦並且改變想法把那些看似沒什麼學問的粗工當成老師父好好學習
經驗+品行才能成就ㄧ個人 這是我的體驗
如果只是在辦公室畫畫設計圖
我相信這種設計師絕對無法設計出好東西
2009-05-23 19:29:48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支持,
所以我會繼續給他『念』下去!
2009-06-01 14:04:03
Joy
終於跟你沾到一點邊─同行,不過我只是幼教老師的助理,成天跟三到五歲的小小朋友玩耍、生氣、聊天,大概可以了解你當老師自我要求的心情,二十歲的大孩子懂得遮掩不耐煩,當師長在”教訓”他們時要有更高的自覺能力,要不然好意都變成一堆耳邊風了;教小小孩的最大好處是─他們的口無遮攔,被老師多管幾次,就會狠很拋下兩句:”You are bad!””You are stupid.”然後飛速衝離現場,剛當助教的我一時還真不知道怎麼回應,當頭棒喝下自我檢討管教方式不適用那位小男生。我對好動又脾氣暴燥的小男童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軟硬兼施都不對,在幫助孩子學習自我克制及冷靜處理問題上,我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學著走下去,昨天傍晚帶國小安親時,竟然很誠實地跟一個十歲的早熟女孩說:Do you know why boys are always fighting?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do to stop them from hurting each other. 那小女孩眼睛一亮,開始跟我講起大道理,解釋為何跟她同讀一個學校的表哥和弟弟經常打鬧的原因給我聽,這國小女生事後覺得挺有成就感的,還讓我教她用三隻手指編織的方法,你說好不好玩?能當老師真是福氣,不論是教大朋友還是小朋友。
2009-05-24 09:00:40
版主回應
哈~

最後,
我們終於是『同業』了!

是阿,
誰教誰又有什麼重要呢?
我反而期待學生教我更多哩!

多謝分享這有趣的經驗,
我們共勉啦!!
2009-06-01 14:10:51
伊人
”勞動中,蘊含著一股無名的尊貴。”
從自身能發出此種讚嘆,以及對於勞動者的尊重,涉及勞動本身的自我瞭解,以及,如何看別人勞動,這是翻轉價值觀的過程,也是建立社區意識的關鍵,很寶貴的一堂課,祝福老師的班級一切都平安順利,可惜不能到場,既然老師在樹德,將來一定有機會在橋頭聊聊,只是我跑比較遠啦~
2009-05-25 14:42:35
版主回應
每次進行這種校外實際操作,我都會提醒同學這樣難得的機會。當然身為當事者是否能理解這般可貴的機緣,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無論如何,結局還算圓滿,同學也都還挺滿意自己的成果。這大概就夠了。
有機會再聊囉~
2009-05-29 22:06:48
river old
澳洲研究:嘮叨對孩子有用 父母要堅持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5/28 13:35”

父母對孩子嘮叨是有用的!

澳州研究人員說,有時候父母碎碎念,孩子似乎沒反應,不過他們還是聽進去了。雪梨大學研究員馬丁說,只要父母師長堅持下去,不輕易放棄,對孩子都會有影響。

馬丁研究了三千多個澳州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專心程度、做功課的狀況、出席情形以及在校心情。馬丁說,父母對孩子在功課上的影響比同學大,而同儕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比較大。所以,父母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似乎沒聽就放棄嘮叨;事實上,不斷要孩子讀書、關心孩子,對孩子確實有用。


SORRY,剛好看到這樣的新聞。
2009-05-29 21:58:13
劉小微
很多時候 是過了好多好多年 才會想起老師的話
所以 繼續說下去吧!!!

好老師不多的
2009-05-30 01:32:51
版主回應
為了當個好老師,
我會繼續說下去。哈~

多謝鼓勵!
2009-06-01 16:37:46
小蔡
活到快40...
回想年輕時前輩來唸東唸西也會露出不悅的表情
但是現在都會常常回想起那些前輩曾經叮嚀的事情
而且越嚴厲的指責....越容易印象深刻
也會牢牢記住...免於犯錯
感謝那些曾經向我”道德勸說”的人

所以...該講的還是要講吧....
縱使現在對方不能接受
有朝一日對方在關鍵的事情上因你的叮嚀而免於闖禍時
對方還是會感謝你的
老師的使命不就是這樣...
學長加油啦~~~~
2009-06-01 16:29:49
版主回應
是阿,這不就是老師的使命?
我會繼續加油。

謝謝建築師的鼓勵!
2009-06-13 00:15:52
ADAM
建築是工學與美學的結合體

[ 美 ] 是可以主觀的
[ 工事 ] 卻必定是客觀務實的

施作之前務必提綱契領、諄諄告誡
完工之後務必細細檢討

因為他們實地做過了,有參與感
檢討錯誤時才是他們真正學到東西的時刻

偶爾還是要碎碎唸哪
TIMING 及 METHOD 要掌握而已


--------一個曾屬於是叛逆學生的感想
2009-06-02 13:00:18
版主回應
天阿,ADAM也竟然當過叛逆的學生呢!

現代的教育和我們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
每個人都必須細心的照顧。
無論哪一種教訓,
都必要讓他們能事先瞭解老師這麼做的用意。
正如你說的方法與時間要能掌控恰當。
2009-06-13 00:22:25
小嘴
河老!
我也覺得要念!尤其是對建築人,我覺得有好的態度實在是很重要,這種態度會一直支撐自己的信念一直到以後,你現在念的東西就是那些東西的基礎,及使他們現在不以為然,我一年級設計課老師說的話我現在都還記得

看他們做的東西,想起我大一時做的一比一....
還是要自己親手施工過,不管是怎樣的實際經驗,有做過跟沒做的的思維差很多
2009-06-12 02:03:37
版主回應
沒有比當事者過來人的說法
更有說服力了!

謝謝小嘴的支持,
我相信自己的學生也能體會
老師不得不的困境。
2009-06-13 00:24:38
淡路
年輕人總是不愛聽說教
也許各退一步
年輕人多點耐性傾聽
而年長者也多說重點良性溝通
有時這種默契還不是一兩三四五六天可以培養的
長者與少者能時而像朋友般的互相聊天
這可是很難得的感情
也十分令人稱羨吧?

午安好~^^
2009-06-25 16:04:43
版主回應
YES!
我從不想當個『老師』,
而更認為自己是『朋友』。
學生根本不必認同我聽我,
我只是給個意見爾。
彼此談得來,感情自然會增溫,
無論年齡、無論師生。
2009-06-26 01:15:00
Ms.蘇菲
實際體驗與理論是不同

當老師有責任,不容易~

請加油!
2011-11-13 11:45:46
版主回應
謝謝鼓勵~
2011-11-15 10:38:55
Ms.蘇菲
有時候道德比利益來得重要;那是身為建築師本身醒悟,才能做出好創作~

分享:向山遊客中心很美,是少見不錯的大型建築物
2011-11-15 10:50:54
版主回應
謝謝建言~

我也去看過向山了,很不錯。
它剛拿到今年度的台灣建築獎首獎呢~
2011-11-15 10:54: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