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5 14:33:02| 人氣187| 回應0 | 下一篇

【分享】數學祕笈----來自阿亮老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得兒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常帶著他們玩數學,剛開始,我們只是數數,一個一個數,等孩子正著數都數得很熟了,也能數超過100、101……,有時您可以拿些彈珠、花片之類的東西讓孩子把具體的數和他的數數結合起來,您也可以拿一些東西問問孩子,這些是多少,也順便讓孩子認得數字,有一種數字海報,從1到100,您可以買來貼在家裡讓孩子練習唸讀。此時還不建議您讓孩子書寫,等這些練習都沒問題了,再讓孩子倒著數,先從10數到0,再慢慢的增加到從100數到0,接下來就可以更快速的:二個二個數、五個五個數、三個三個數、四個四個數……,孩子跟著我們數數,無形中就把數學最基本的數概念建立好了。接下來,我會讓孩子數「加法」、數「減法」,正數是加法、倒數是減法,孩子從小這樣的數數,對後來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我還和孩子用說數學的方法做了很多的學習活動,您就看看「在家中和幼兒玩數學」的那一篇吧!在那兒我有詳細的報告。

我在班上是採用「分組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和學習的活動,分組教學,一定要異質性的分組,讓成績較優的學生來協助其他的孩子。至於分組教學的方法,我有另一篇「分組教學樂趣多」當中有詳細的說明,在此就不談了。我在上數學課之前,一定會要求孩子回家先預習,(預習的方法在「數學其實可以用看的」和「親愛的我把數學變簡單了」那二篇中都有說明。)上課時,我會讓孩子利用一分鐘的時間先掃讀過,再讓孩子們花六分鐘的時間討論一下「這個單元在教什麼?」讓孩子彼此分享,老師再做統整,把這個單元的課程架構利用問問題的方式整理在黑板,這樣孩子對這個單元的基本概念有了。






接下來,我就一頁一頁、一題一題的教,教的時候,我會先示範「如何說」再來就讓輔導員練習說明給旁邊的同學聽,一頁教完了,我會讓孩說一說「這一頁在說些什麼」,然後再說一下「課本上的例題或練習題」,在整個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我有一個發現:孩子們在說數學的時候是很專注的,我們班上的孩子至不會利用這個時間來談別的事。練習說完了之後,再點一、兩位孩子,讓他們做形成性的評量,討論和互相練習說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做些觀察和指導。
下課前,我會出一、二題簡單的題目,讓學生測試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如果有問題的,我就交給輔導員來教導,並出其他的題目再讓這些孩子練習,直到他寫對了,寫對了之後呢!還得說一下讓輔導員聽,看看他是真會還是只是停留在「仿寫」的階段。
考完試,我讓輔導員來練習檢討考卷,磨練他們說數學的精準度和清晰度,在一些典型的題型出現時,我也會讓孩子彼此練習說一下,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班上的孩子都練就了一口說數學的本領。檢討完的考卷和習作,我也讓孩子在家中做「自己教自己」的說數學活動,說一題數學比算一題目快多了,而且說得出來才是真的會,算得出來,其實不一定會啦!
結語:很多家長還是很迷信「數學唯有多練習」這樣的唯一途徑,我們班上的孩子因為很會說數學,所以數學成績一向不錯,因為要從口中說出來,您的大腦一定得經過思考、統整才行,最後,我再強調一次,心算是個方法、筆算是個方法,用嘴巴也是一個方法,方法學得愈多的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更好,他在選擇策略時,會有更靈活的彈性。您看看:周遭的老師們,哪一個不都是「說了一口的好數學」嗎?希望您的孩子在學會了這項技能之後,數學的學習之路愈來愈輕鬆而充滿樂趣。




數學其實可以用看的
小時候,父母和老師常告訴我們「數學要學得好,就要常練習」。這個想法其實是有問題的。
記得國小、國中的時候,老師常常派幾題的數學作業讓我回家寫,我的老師很認真吧!在補習風氣沒有如此興盛的那個年代,這些功課成了我們的負擔。國小的時候還好,國中的時代,我們就常常一大早到學校之後,向數學較好的同學借作業來抄,所以呢!有沒有練習的效果?其實很有限啦!
從小,母親就常常質疑我「為何數學用看的呢?」在她的認知中,數學是一定要演算的,然而,我卻在冥冥之中發展出一套「看數學」的方法。
高中的時候,這個方法慢慢的純熟,我可以在考試前只利用十幾分鐘的時間把數學看完,並且考試都是全班最高分的。
擔任教職後,發覺「數學是很多孩子心中的痛」,我試著把小時候在讀書時的種種心得和孩子們分享,效果也挺好的,我們班的數學平均常常在九十分以上。
我現在把這些方法有系統的集結起來,一方面做為個人教學的心得與省思,一方面與大家分享,讓您的孩子在求學的路途上可以走得更加的順利,您一定要相信它,好好的練習,我深信:只要您能按照我說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好得令人稱羡!
好!我們就開始來吧!
看數學,可以分為課前、課後、作業完成後和考試前四個部份:
一、課前
在老師還沒有教以前,你可以像看漫畫書一樣的看數學,不要要求自己對課程充分了解,只要把整個單元的模樣記住就好了,細節不是挺重要的,快速的看個三~五次,然後,把這個單元的內容「說出來」,要「發出聲音」的說出來,這樣才有效,這時候,你自己或是父母很容易的就知道:你對課程的了解程度。
再來,就要看出每一頁的重點了,你要試著看出設計這個單元的作者,想要傳達什麼訊息給你,把每一頁的重點說出來,最好是整理在教材內容的上方,或是利用隨意貼,寫在隨意貼再貼上去,目前,有些出版社已經把我這個方法運用在編輯教材上了。
二、課後
在老師教完一些進度之後,你要試著學習老師是如何把這個單元的內涵傳遞給同學,你要試著扮演老師的角色,看到課本中的內容時,把上課時的情景,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自己教自己或是教同學,甚至是教你的爸爸媽媽。還是一樣,你得「說出來」,像老師一樣的說出來,在我教學的過程,我都會讓孩子練習這個部份,強迫每個學生都要上台練習。
三、作業完成後
有些孩子的作業是用抄的,所以,就算他看幾次,還是沒用,不會用心看,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一份已完成的作業、學習單、習作或考卷,要如何看呢?
「把答案遮起來」,然後,「發出聲音」的把解題過程說出來,這是要有人指導的,不過你可以學習老師上課時的說法,模仿個幾次,就漸漸可以得心應手了。
如果你可以很順利的說出來,表示你真的會了,如果說不出來,沒關係!打開看一下,再說一次,如此反覆的練習幾次,一定可以學得會。
四、考試前
在考試前,如果你還花時間在演算數學,那肯定是見樹不見林,數學題型的變化太多了,你永遠沒有辦法把所有的題型練完,但是你一定可以把課本、教材中的基本架構完全的掌握住,如此一來,基本的分數一定會拿得到。
這時看數學的重點是在整體的連貫,你要翻開的是數學課本的目次頁,看著目次頁,把每個單元的內容、主要題型「發出聲音」的唸出來,當你說不出來時,就快速的翻開書,看看書上你筆記的各頁重點,再回頭透過目次頁來看數學,我相信:練習個幾次,你的數學細胞會一個一個的喚醒,慢慢的,你就可以領略數學的美妙和樂趣了。
邀請你「和數學談戀愛」!每天接觸它,和它溝通一下,常常念著它,如此一來,你的數學一定可以一日千里。

台長: greensummer
人氣(1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上一篇:花蓮旅遊景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