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3-18 02:01:16| 人氣3,2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手抄洋蔥紙 細走林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手抄洋蔥紙
社區愛心送餐有洋蔥

細走林園 「天地掃」一把文化帚

 
/古佳峻(吉士博)  /梁偉樂

 

二月的陽光帶著嫩綠的清新,曬在皮膚上不顯焦感,熙攘人群在成行的洋蔥田內邊拔邊跩,一噗通褐青橢圓的洋蔥擁入胸懷,孩子拔上癮,大小單雙都裝入林園鄉公所每年舉辦的「ㄎㄠ洋蔥」洋蔥節專屬麻袋內,因為這是分梯次入田後可以裝好裝滿的專屬慶豐收的寶袋。「不要挑太大,水分太多容易壞,也不要挑雙生的,品項不好!」阿嬤教著小孫子挑選適當的莖果,「如果要讓洋蔥更具保存,就不要把上面的葉子剪去,每顆洋蔥都是農民辛苦照顧的寶貝,大家要好好珍惜!」節目主持人在舞台上分享經驗,大家也都樂於收納,有剪有留對誰來說都是一種踏入土壤而親手採摘的幸福,這裡是高雄市林園區,行政區的最南,有海風,有廣地與小丘,然而這裡也是台灣重要洋蔥產區之一。



文賢社區的黃三源理事長說林園的洋蔥是台灣最早收成的,在初春就可銷入市面,恆春半島因為氣候與土壤種種因素,洋蔥在落山風洗禮下顯得硬實,水分少,好保存,林園洋蔥水分多、口感幼絲,適合趁鮮烹調,口感也絕對與半島的不一樣。

 

高雄田園饗宴「細走林園‧賞味洋蔥」的餐桌在文賢社區廚房各大廚師們的巧手下,帶來鮪魚洋蔥沙拉、炸洋蔥圈、菜丸子、南洋印度咖哩、金瓜米粉、鹹菜脯鴨湯諸多時蔬佳餚,應用洋蔥發揮幾道特色菜,鍾憶紅說,這些菜餚是迎接大家來到文賢社區旅行時提供的便餐,實質上卻是平時社區為老人送餐的美味,社區志工服務長者居家用餐,五年多的服務讓文賢社區充滿感恩的心,「歡迎各位來文賢,希望大家用餐歡喜,社區有導覽參訪交流活動,可以手做洋蔥紙與回收油製作肥皂,也提供餐點,可以吃到林園洋蔥的甜蜜滋味,這些都是身旁這幾位大廚們的巧手完成每次任務。」鍾憶紅小姐是開菜單的重要靈魂角色,而呂玓縈為主要料理達人,還有李鑾香與黃錦妹等夥伴會到菜市場挑選貨色與殺價!讓社區福利滿滿的「洋蔥味」而感人,黃理事長說,藉著回收油再生肥皂而讓社區有些收入可以服務長輩們,有次在想肥皂的包裝,而有藝術家指導製作洋蔥手工紙,這就成為社區十多年的特色商品與DIY課程。

 

「剛剛的洋蔥圈好吃對不對?用林園洋蔥才會多汁,外面的酥皮,是麵粉與啤酒,不需要加其他東西,這是祕方!菜丸子也吃光光!菜丸子要好吃關鍵在高麗菜乾(),其他配料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去炸。」鍾憶紅不藏私地讓大家筆記食譜,還要我們收收胃口,「我很喜歡做蛋糕,就把洋蔥丁融入其中,蛋糕皮內還加有橘子汁,不用發粉或泡打粉,以打發的蛋白讓蛋糕捲吃起來更為扎實。」每人領取一圈香氣幽雅的蛋糕,甜鹹融洽,為洋蔥餐做了最好註解。

 

林園慢慢走,除了深入農產「洋蔥」的各種文化面向,還有個「林內社區」努力推動一把掃帚的文化敘事,它是具有掃除災厄邪逆、祈福納財、法力強大的「天地掃」。社區總幹事陳文三先生說:「過去林內的工作條件不好,1940-1950年之間的老街上家家戶戶都在門口綁天地掃,靠這養家活口!」隨著陳總幹事的腳步,走進水岸花園,天地掃的主要素材「槺榔」側植在旁,本名臺灣海棗的槺榔常見於台灣全島,需要將葉子削成三片,才可去除惱人的小葉尖端尖銳,透過巧手將每一綹晾乾的葉片綑綁成束,依束與結有單雙之別,是為天地之數。

 

現年78歲的劉秀連女士是地方上傳統天地掃製作的藝師,她手腳並用,取月桃莖於大腿上搓揉成線,纏繞每束槺榔,漸次完成,又靠剪刀修出美好弧度,兩把一組,雙是好事,單則壞。「買要成雙,像新廟安座後開廟門的跳鍾馗會用天地掃,新居落成的房子也會從屋上掃到屋外,神明繞境前導會以天地掃除穢。如果買單隻的,就是晚上的法事,喪事有關。」聽在地人講述此掃用途與禁忌,大概略懂其法力之大,劉女士的兒子宋春祥先生說這掃把絕不能打人,自小家人管教都只能用最初的刺竹柄,如果綁上槺榔就絕不打人,「這天地掃都可以掃除不好的東西,也會把人打到變笨」也就是把魂魄打散,便是禁忌,也希望能吊起掃帚,因為地上放久了會變形,這槺榔絕不黏頭髮,比什麼都好掃。

 

宋春祥先生說最不想的是讓老母親繼續做,工序都不是難處,40分鐘兩把天地掃可以交差,但是所有材料都需要靠經驗、人力、特殊條件才可以取得,「看到人家刺竹倒了,要去拜託給我們使用,如果槺榔沒了要到山區採取,以前會到岡山、左營、壽山等地取得,然後都要靠時間將材料曬乾,她現在年紀大了,我還要帶著她到處存備材料,最擔心的是這裡。」宋先生苦笑交雜的情緒顯露臉龐,也讓這把天地掃更具珍貴地呈現文化上的價值,以及天然素材上的耗時耗力。

 

如果沒有這一場拐進林園的田地與鄉野,我會以為林園是一片煙囪林立的工業大鎮,以為這裡只有林靖傑導演《愛琳娜》電影中的夜景,矗立驚人的巨大菸斗,卻也顯現地方協會對於洋蔥田、編織天地掃、文化導覽、小鎮故事等等的努力,軟酥溫和的生活依舊在這境地開展活力,每一張手工紙在抄撈間成型,對,是一張蔥皮紙張內耀眼勤奮所恣意之標的,是,這裡的人溫和不大嘮叨,卻很細心地使林園的好,讓更多人知道。



高雄市林園區‧林內社區發展協會
‧FB;林內社區
‧〈林園林內社區 推天地掃文化〉,中時電子報,2016/11/16。

高雄市林園區‧文賢社區發展協會
‧FB:文賢社區發展協會
‧〈社區再造領頭羊 林園文賢帶頭衝〉,民視,2015/11/15。

台長: 古皮之紅龜粿
人氣(3,2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文創達人+書寫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大社農趣 微觀世界
此分類上一篇:瀰濃山下,湖畔餐桌 ─高雄田園饗宴的冬季「野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