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3-03 11:37:58| 人氣6,3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野釣溪哥魚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溪哥魚與料理-[網摘]。



 

          『野釣溪哥魚』

 

  我喜歡在溪畔進行野釣,無拘無束輕鬆自在,即便是空手而回也無所謂。古人說:「臨淵羨魚樂」,我大概就是以那種心情去垂釣的吧?我的初級釣魚對像是狗魽魚和溪蝦或螃蟹。每次提水桶跟隨著父親,去湍水處拋毛蠅餌釣溪哥之時,父親那付逍遙自在的神情,總是讓我羨慕不已。因是之故,有段時間裡,我盼望自己的溪釣技術能夠更上層樓,好讓我可以自由握竿享受湍水拋釣之樂趣。

 

  老爸在世常對我說:「天天臨溪甩釣溪哥一小時,足以讓人高興一整天。」話雖如此,天天要我提水桶跟著跑真是辛苦。但為了自己能快點提升溪釣技術,我到處去找人傳授各種釣竿掌握方法,以及如何釣取溪哥的種種知識。雖然我很努力學習,直到我小六快畢業才初次拋釣中魚。因為我的腦筋差,算一算為了學會取餌、甩竿、綁魚鉤和拉繩、足足消耗掉我一年多的光陰才完全領悟學通。

 

  小六畢業忙著初中之升學考試,待至考取中學一切處理妥當之後,釣溪哥就成為我暑假最好的消遣。為了能夠找到好的釣點,我幾乎跑遍後龍溪中段所有的深潭與湍流處,一再的測試我學到的釣法,直至技巧純熟得心應手,已經是我中學快要開學了。這一路走來,我對後龍溪中段的魚藏品種與數量,可說是熟稔的不得了,閉上眼睛我也可以憑著嗅覺,知道這個水域內有啥魚可釣。

 

  在我初中一年級之時,我已知道溪哥的幼魚或母魚叫做「白哥仔」。而溪哥之雄魚身上有寶藍色條紋,所以,我們稱呼它叫「紅哥白」或「紅貓」。它們喜歡吃水中附生石面上之苔藻與水蠅蟲,但人類卻喜歡用毛蠅假餌誘它上鉤。白哥仔全身銀白色,紅哥白則有美麗外衣。後龍溪水清澈見底,它們在水中追逐玩水,以肉眼就可看得清清楚楚。無論銀白或寶藍色條紋,在陽光照射下都很漂亮。

 

  老爸告訴我說,溪哥屬於雜食性魚類,水藻或水蟲都是它們的最愛。它們嘴闊愛吃,但因生性多疑膽小,所以很不容易上鉤。不過甩釣與收線技術優良者,就很容易將它釣離水面,家父就是屬於這種高手。當時他在出礦坑上班,每天早上提早一小時在出礦坑吊橋下甩竿,每次收穫量都很大。因此在我印象中,幾乎每次提桶到家,一雙小手都紅通通的,深深印留著桶子提把之印痕。

 

  家父釣獲的溪哥紅貓或石鞭(賓)魚,老祖母喜歡鹽醃香煎,老祖父則喜歡清鮮的薑絲魚湯。母親掌廚經常左右為難,我是助手也不時的提供意見。利用白哥仔煮鮮魚湯,紅哥白與石鞭魚則鹽醃香煎。母親接納我的建議照著去做,果然雙方大為滿意。二老容易應付,可是么叔的嗜好不容易應付。他喜歡吃生醃的「溪哥給」,此項醃鮮魚私下猜測,它很可能就是古書上所說的「醢醯」。

 

  根據字典上之解說「:指醋,:指魚肉做成的醬。醯醢泛指佐餐的調料,客家話就稱它為「給」。它是生鮮魚之醃漬,不同的是整條魚不是魚醬。生魚醃漬容易發臭氣味難聞,家母受不了臭魚味之薰陶想把它丟掉,可是老祖母與么叔皆期期以為不可。老實說我也很不喜歡此味,然因老祖母也喜歡它,所以,每逢他們開罐吃「給」之時,我只有快步逃離現場,避免敏銳的味覺遭受戕害。

 

  由於家中植物油取得容易,因此,油炸溪哥時常出現在我家餐桌上。母親將生鮮溪哥、紅貓或石鞭魚、瀝乾水分之後沾裹濕麵漿下鍋油炸。炸到兩面金黃離鍋濾乾油份,稍停再回鍋一次,就連魚骨頭也被炸得酥透鬆脆。母親還有一道「酥蒸溪哥魚」,一層溪哥魚一層梅干菜,澆上白醋調好味,然後讓它上蒸籠蒸四十分鐘,再澆上烏醋蒸十五分鐘,魚香梅干菜香融為一體,魚骨也同蒸得酥軟可口。 【完】

 

 

 

 

上海之戀-陳淑萍 & 張燕清

台長: 慕松
人氣(6,336)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文小品 |
此分類下一篇:釋迦水果的故事
此分類上一篇:虎尾蘭回想曲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