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28 23:48:43| 人氣338|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感謝大家的協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感謝麟杰、偉芃、伯融、宗旻、文強、伯麒、容、冠旻、昭穎、玄、基靜、芳宇、璞心、新筵、品方、靖虹的協助
媒體素養的實驗教學課程終於在五月底前完成了
總算沒拖延到論文研究的進度
(如果能順利在七月通過碩士論文口考,你們是最大的功臣!)
我已經做完四次上課的教學觀察記錄了
裡面有一像是教學者省思
我用回應的方式
PO上來請大家指教囉

台長: 小鄭老師
人氣(338)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504/604班上的事 |
此分類下一篇:典禮過後
此分類上一篇:「小鄭老師的肥皂箱廣場Ⅱ」即將登場

小鄭老師
「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1.從與學生的問答中,可以發現長久接受媒體再現對認知的影響。在鮮少接觸身心障礙者的情況下,學生對於他們卻已存在預設立場及刻板印象。儘管市面上不乏奮鬥有成的身心障礙者現身說法的著作,以及媒體對他們的報導,但對於閱聽人而言,他們只是少數特例的勵志模範,並不能一舉破除對身心障礙者的既有觀感。藉由「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平實記錄了祥祥與珊珊生活的過程,以平凡、年幼的身分,讓社會大眾看到了身心障礙者的樂觀與堅毅。很高興能有這麼一部紀錄片來挑戰身心障礙者的媒體再現,以一種更全觀的角度,讓我們貼近身心障礙者家庭的生活經驗與奮鬥過程,讓學生尋找到人性的各種可能性,並且藉由瞭解而學會尊重與敬佩。
2.教學過程中比較不順利的,是請學生揣摩電視新聞報導身心障礙者的部分。由於學生比較不接觸新聞的關係,即使看了新聞也不見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突然要他們揣摩電視新聞的報導方式也難怪難倒他們了。日後再進行這個教學活動時,如果先側錄一些身心障礙者的新聞報導,上課時播放給學生看,有具體的實例可以參考,應該比較容易歸納出報導方式以供揣摩。
3.因上媒體素養課所增加的額外作業,仍是學生普遍抱怨的部分。然而這是身為老師的為難。學生願意幫助我完成碩士論文的研究而參與教學,卻因此除了原本的回家工課外,還必須完成額外的作業,實在很過意不去。尤其每次在催交作業時,都不忍苛責老是遲交甚至弄丟問卷或學習單的學生。不過,每次的前、後測問卷和偶爾的學習單,基於研究需要還是得要求他們完成,但從作答的內容就可以看得出來對這些額外作業的認同感。
2006-05-28 23:52:28
小鄭老師
「SNG知多少?」
1.本堂課直接切入SNG連線報導的討論,但是學生對於基本的新聞採訪還不瞭解,所以無從比較一般的新聞採訪與SNG連線報導的差異,也無法感受更緊迫的時間壓力。所以應該先進行「新聞透視鏡」單元的教學,讓學生先認識基本的新聞採訪,把本單元做為進階的教學課程。
2.在討論台灣的SNG連線報導過於浮濫的現象時,S30認為她有興趣的事,就值得用SNG報導,不禁讓人重新思考是否要動用SNG連線報導的標準究竟由誰定義。如果由媒體擁有者定義,就是目前的情況──在同樣的衛星租費下,當然要物盡其用;如果由閱聽人定義,是不是就會因為興趣而產生標準的歧義,或者是變成走向分眾化?
3.從「超激版SNG現場模擬」發現,學生對於記者在採訪報導時應掌握的要素與新聞用語並不熟悉,或許可以利用綜合活動課或國語課設計教學活動加強這部分的瞭解。
4.在整堂課的教學活動過中,可以感覺到學生對於新聞的常識與興趣不如先前廣告及紀錄片的課程。課後與幾個學生閒聊發現,他們大部分人其實並不太關心新聞時事,因為新聞常常就在報導口水、八卦,一方面家長不希望學生接觸這類新聞,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於台灣這種新聞報導的內容不感興趣,也不想去了解。這樣的現象除了是對媒體亂象的反動,以媒體素養教育的角度而言,則是應該加強讀報教育的推廣。
2006-05-28 23:53: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