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16 13:58:30| 人氣1,6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



最近有不少朋友催促我去看這部電影,某位友人願意請我看這部電影當作我的生日禮物,既然是我的生日禮物,哪有推辭的道理。

這部電影的確精彩(愛丁不拉五顆星推薦)!三段不同時空彼此交錯相關,片中的每一位演員的演技都好得沒話說。導演史帝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先前的處女作「舞動人生」廣受好評,現在又加上這部好片,未來不知道會拍什麼樣的片,實在很令人期待。

「時時刻刻」片中妮可基曼所飾演的伍爾芙(Virginia Woolf; 死於1941年),是英國當時傑出的女性主義作家,伍爾芙曾經說過:「女人要有一間自己的屋,這間屬於自己的屋,自然是女性獨立的標誌。因為我們首先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將這間屋子租下來或買下來。在這個有鎖的房間裡,我們身心獨處不受打擾,也可隨時約會想見的客人;在自己的房間裡,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包括拉上窗簾寫作。」
 

這位在當時相當前衛的女作家,嚮往女性的獨立與自由,然而她卻沒有好的健康,她的許多作品都是在精神病的情況之下所寫的,甚至有幾次自殺不成功的經驗。她的老公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帶著妻子離開倫敦市區搬到倫敦郊外的Richmond,並設立自己的印刷工作室,以及可以讓Virginia寫作的書房,希望以鄉間的恬淡環境再加上醫藥的治療,可以讓Virginia擺脫精神病的纏繞。

但這一切合乎理性、合乎醫學常識的安排卻遭到Virginia的徹底抗拒,在Richmond她無法免於干擾(吃藥、吃飯、與傭人溝通、老公的擔憂都是打擾),缺乏志同道合的訪客(比倫敦市區不容易見到想見的朋友),也無法隨心所欲的書寫。後來,她最後告訴先生,在Richmond與死之間,她寧可選擇死,寧可面對失去生命的風險。後來,終於自殺成功。

五零年代的羅拉布朗(茱莉安摩爾飾演)是個不快樂的家庭主婦,很顯然地,羅拉嫁給一個愛她的老公,但無法在平凡瑣碎的家庭生活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羅拉嘗試愛自己的老公(片中暗示羅拉為同性戀),但還是活得很痛苦,想要自殺又沒有足夠的勇氣,最後她選擇在生下小女兒之後,留下簡單的紙條拋家棄子一個人跑到加拿大。

當代紐約的克勞莉莎(梅莉史翠普),年輕時曾與男友李查布朗(艾德哈里斯)有過一小段甜蜜時光(但李查後來選擇與一個同性男友在一起,那男友後來離開李查追求他的自由)。克勞莉莎後來與同性友人同居,但回首往事仍不免黯然神傷,李查罹患愛滋病,看護的工作由克勞莉莎一肩挑起,雖然李查獲得象徵詩人最高榮譽的獎,但一輩子活在黑暗陰影之下又罹患AIDS的他,根本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去出席頒獎典禮。領獎接受加冕、出席克勞莉莎所為他而辦的慶功宴的意義無非是能討羅拉滿足,李查此時已經瀕臨崩潰。

活得非常疲憊的李查告訴克勞莉莎,他的生命已經變成為了滿足她而活,除此之外已無意義,李查隨後用自殺終結自己的生命(這段真的非常殘忍,李查當著克勞莉莎的面跳樓而死)!

片尾克勞莉莎見到李查的生母(羅拉布朗),羅拉布朗訴說當年拋家棄子的故事。沒有勇氣選擇死而離家出走的羅拉,離家後女兒很快就病死,丈夫得癌症而死,李查則成為一個不快樂的詩人,搶先一步比白髮人先行離開世界。她無奈地說:「我大概是最糟糕的母親了…如果一個人沒有選擇的話,那後悔又有什麼意義?」

最後克勞莉莎擺脫了身上的枷鎖(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她相對來說是比較幸運的),她最後或許體會到藉著她對周遭人、事、物態度的改變,她可以得到新的自由,她可以「選擇」去珍惜身邊的同居人。但是,假設克勞莉莎身染疾病(愛滋病、精神病等等)、如果李查沒有自殺,克勞莉莎能夠解放自己嗎?我懷疑!

對從小就生長在充滿愛與尊重的環境下長大的人,自由並不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但那些需要辛苦掙得自由的人,則往往會發現,伴隨著自由之後的是揮之不去的孤獨與內疚,拋家棄子的羅拉,她雖道出後悔無用論,但無可諱言地是,羅拉雖得到她的自由,卻毀了全家,李查不快樂的童年,成了一輩子的陰影,折磨扭曲著他的人格直到生命的盡頭。

在這世界有很多人活在陰影的綑綁當中,或許是患難、或許是疾病、或許是貧窮等,幸福往往不是理所當然的(印度的貧民窟有太多人可以見證此點),自由也不是垂手可得的(許多養女、童養媳也可以為證)。想要藉著結婚的方式得到幸福,往往會毀了另一個人的幸福,以為生幾個小孩可以彌補,則只會釀成家庭悲劇。

離開電影院裡沈重的戲劇張力,突然覺得外頭的空氣新鮮又帶著自由的馨香,我和友人最後決定到台大附近的「I Swear Cafe」享受用餐的氣氛。這世界雖有悲傷無奈,但也有快樂歡笑。我當下的人生有不算少的選擇性,為此我充滿感謝。


關於Virginia Woolf 之死的一些補充




電影《時時刻刻》的導演處理Virginia Woolf投河自殺的手法,可能造成一些觀眾的困惑。Virginia Woolf 在1915年到1924年這段期間住在Richmond,《Mrs Dalloway》 這本書是1925年出版的,電影裡很清楚交代這本書是在Richmond時寫的,這段沒什麼問題。

讀友皮兒(請參考留言簿)問到,『我不太能理解的地方是:吳爾芙的丈夫不是答應她要搬回倫敦嗎?那片中又何需安排她[在Richmond]投水自盡?』

答案很簡單,Virginia Woolf 既不是死在Richmond也不是死在London!片頭一開始,字幕就有打上「1941年,Sussex」,她是死在Sussex!Woolf 在Sussex本來就有間房子,Woolf 夫婦1925年回到倫敦,但1939-1941這段期間是住在Sussex(因大戰之故,很多人離開倫敦躲避轟炸)。


http://www.flickr.com/photos/pdsmith/2281594912/

在Richmond火車站Virginia對其夫婿說寧可回到倫敦真實面對風險也不要住在Richmond的那段話,應該是在1924年,過了17年後的1941年她才死去,這17年她寫了相當多作品,被電影悲劇色彩感染的觀眾們一定很難想像!如果只從創作的角度來看,Virginia Woolf這十七年活得相當精采!

電影裡頭妮可基曼自殺時的妝應該要化老些,Virginia Woolf 死時已經虛歲六十,妮可基曼臉上的樣子還是跟1924年42歲時相差不多,這個部分的處理值得吐槽一下,我們又不是在看三立電視台的鳥來嬤,導演怎麼可以隨便唬唬觀眾呢?


愛丁不拉,寫於2003.3.18


以下為讀友雁的回應:

未曾看過該片,不知片中敘事是否貼近史實。

真實世界中,Virginia Woolf其人聰慧、激進,擅以如椽之筆獨抒己見,她以傲人的才氣及勇於拋棄傳統的膽識,開創意識流小說的寫作技藝,並成為西方女性主義的先驅,然而這樣璀燦亮麗的人生背後,卻是由一齣悲劇貫穿。反覆的被憂鬱症侵襲,使她身心交瘁,精神崩潰,終至絕望的投河,非死不可。

大腦神經科學在當時並不發達,憂鬱症晚近才為人所知,吾人是由現今回顧過往,才知道在憂傷與躁鬱無法正名的時代,那些備受煎熬的心靈,曾經如此費力的勾勒出那種說不出的苦楚。造物弄人,斯人而有斯疾,讓後人也不免一掬同情之淚。


台長: Mr愛丁不拉 & Ms小愛
人氣(1,6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愚蠢的戰爭
此分類上一篇:[反戰] 從Make Tea Not War 談起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