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09 20:20:00| 人氣2,4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英國王室的一些補充

之前我曾寫了「溫莎密史大公開」一文,小杜白雲君在留言版有以下的留言:

「看了貴台就溫莎公爵的報導...嗯!那英國皇室揹了一些黑鍋!

依據我之前的理解,溫莎不當國王後,他的弟弟(George VI)就非當不可,但弟弟不是很喜歡上檯面的人,所以國王當的不是很快樂。因此,他的太太,也就是後來的皇太后有些恨他的大伯溫莎,這種態度也影響到他的女兒,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所以這家人對溫莎非常不友善,也不禮遇,使的溫莎的晚景不甚得意!

當然,溫莎風流瀟灑,他弟弟一家都長得很醜,(至少離俊男美女還有一百英哩左右的距離)。加上對自己親人這種態度,因此英國皇室當時在歐洲的上流社交界是很受人鄙視的,英國人民也不很喜歡(誰不想要有帥哥國王呢?)

這個狀況一直到戴安娜王妃嫁入王室後,王室形象才開始改善,但王室的人對王妃心存忌妒,讓王妃活得並不快樂,是公所週知的事實,所以除了戴妃之外,王室仍是難脫討人厭的形象。

現在,帥哥威廉王子是王室的新希望了!

以上,是從未去過英國的我的一些認識,不知正確否,請台長大人指教。

不過,如果溫莎確曾有通敵的意圖,那麼當年王室疏遠他,似乎就不必受到太多苛責了!」
---------------------------------------------------------------------



謝謝小杜兄的指教!

關於您提到喬治第六夫婦和溫莎公爵不合的部分,的確是那樣沒錯。但,根據我所看到的資料,伊莉莎白女王對她的伯父並沒有成見。只不過一個退位的君主,在哪個國家大概都很尷尬,適度地疏離,也有其必要。更何況根據最新的機密資料指出,溫莎退位之後還有對復辟之念。因此,英國王室刻意與他疏離,想來頗合情合理。

關於英國王室的補充,以下大致是根據記憶所寫(懶得查資料)。溫莎公爵的弟弟George VI在1936年登位,死於1952年。這十六年,George VI的確如你所說的,不喜歡上抬面,喬治個性害羞內向不說,甚至還有些口吃。很多人巴不得想當國王,但George VI與他的太太可不想碰這個燙手山芋。

君主憲政的國家,誰當國王本來就是和出生有關,喬治第六不喜歡幹也得幹。後來英國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人勸他們夫婦應該避居鄉間以策安全,George VI很有智慧地加以拒絕。不僅如此,喬治第六夫婦(George VI的老婆也就是伊莉莎白女王的媽媽,一直活到2002年四月才過世)還積極鼓勵大戰時年幼的兩個小公主參加幼童軍,在倫敦街頭從事一些志願工作,全家人與英國軍民一起抗戰,白金漢宮數度被德軍轟炸,所幸宮中無人傷亡。王后說,白金漢宮被轟炸使她更能體會民眾的感受,George VI夫婦經常在被轟炸過的倫敦街頭安慰人民,這使得喬治第六夫婦,及現在的伊莉莎白女王一直到現在都還享有很高的聲望。去年(2002年) 王太后(Queen Mother)過世,在英國是一件大事,葬禮沿路出現上百萬的英國民眾夾道哀悼。想當年,Queen Mother的親切和藹,正好彌補喬治第六害羞退縮的弱點。大戰期間喬治六世夫婦曾拜訪美國羅斯福總統,在大西洋彼岸也曾蔚為轟動。

近十幾年來英國王室聲望開始下降,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第一、王室的財產太多; 第二、王室存廢與否的憲政爭論; 第三、王室的數對破碎婚姻(女王的妹妹、大女兒Anne、兒子查爾斯、安德魯都離過婚),理論上,英國女王還身兼英國國教的領袖,雖說王子公主也是人,但破碎的婚姻難免讓世人對王室失望。

至於黛安娜對王室形象的貢獻,事實上,黛安娜的個人魅力、表現、說話太多,都讓她後來非常不得Queen Mother跟Queen的喜愛。以Queen Mother為例,自1922年與二王子約會一直到她死前,她幾乎不曾在公共場合發表意見,這就是王太后著名的Royal Silence。而且英國的憲政體制下,王室只是橡皮圖章而已,因此女王與王太后都認為黛安娜太過凸顯,破壞王室傳統。黛安娜死前,和女王與王太后的關係都非常不好,一般民眾也知道這點。

然而,伊莉莎白女王與她的母親的民間聲望一直都是居高不下(雖然大家知道她們與黛安娜不合)。不過,查爾斯王子的聲望就不是很好。但,只要她媽媽一天不死,王室是不會有危機的。很顯然地,伊莉莎白有遺傳到母親的健康長壽基因,她很有可能還可以再當個二十多年的女王。

很多人天真地認為,反正查爾斯大概也當不了幾年的王,不如直接跳過他,讓長得萬人迷的小王子威廉繼承伊莉莎白,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除非查爾斯「英年早逝」。小威廉到時候還會很帥嗎?我蠻懷疑的!記得我念中學的時候,台灣政壇的「小馬哥」是當時的新聞局長的宋楚瑜先生,二十年後還有多少人把他當帥哥?

若要說喬治一家都長得很醜,應該還不至於。喬治第六本人長得和他老哥蠻像的,Queen Mother長得是屬於「深緣」型的(請以台語發音),女王的妹妹Margaret 並不難看,女王的大女兒Anne公主,我個人是覺得蠻有氣質的。

最後貢獻一個笑話,曾有英國人評論:「我們的女王好有親和力喔,長相很適合當郵票。」伊莉莎白個人的魅力、分寸、和夫婿的婚姻等等,使她在民間還是擁有頗高的支持度,這點我相當確定。





小杜白雲的寒山石徑台新聞台
http://mypaper3.ttimes.com.tw/user/ottohsu/index.html


圖片:
1923年一月,伊莉莎白(她的大女兒後來也叫伊莉莎白)和當時的二王子(後來的George VI)訂婚。個性頗害羞的二王子,喜歡上外向的姑娘,兩個人的個性互補。

台長: Mr愛丁不拉 & Ms小愛
人氣(2,4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流浪在海綿城市
此分類上一篇:愚蠢的戰爭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