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12 11:36:00| 人氣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尋找張愛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早陣子,掀起了一陣張愛玲風,先有林奕華導,劉若英演的《半生緣》,後有陶傑出手,莫文蔚演的《再生緣》。兩個節目都沒看,倒是看了台北越界舞蹈團的《尋找張愛玲》。

喜歡文字的人,不少也愛張愛玲的文字世界。她的小說、自身傳奇、文學成就,萬字討論也不夠,雖則我也愛看張的書,卻不是張迷,開「張學」研討會還不是我的份兒,哈哈,還是說回這個舞蹈節目吧!

舞分為二,上半場是黎海寧編的《愛玲說》,下半場是羅曼菲的《沉香屑》。《愛玲說》的實驗味較濃,初段舞者是張愛玲的自身,其他女舞者一個一個的走出來,是張筆下小說中的女主角(但我確確實實認得出的只有《傾城之戀》的白流蘇)。男舞者嘛?是胡蘭城還是范柳原,眼拙,看不出來。名之曰「說」,真的用上了甚多說話──用國語和上海話(我沒聽錯的話)讀出小說部份原文作背景音樂,有時想聽真一點說甚麼,想想是從那一部小說抽出來的,可是聽得入神,看舞就分了神,是我的問題嗎?還是編舞錯算?

整段舞我覺得較有趣的是扮演張的舞者把「新聞紙」穿上身,初時是如此得意躊躇,後來是如此厭惡,怎樣也掙不脫「撲」上來的新聞。如果稍知道張生平便明白那種微妙,張享受成名的快樂,她的宣言更是「成名要趁早」,但成名自有成名的代價,後來她跟胡蘭成的戀愛婚姻,無可避免成為報紙雜誌的炒作話題。以張愛玲鍾愛時裝這喜好來表達,編舞要說的不只有「愛玲說」,也有「說愛玲」。

不記得有沒有看過《沉香屑》,不過編舞倒把這個故事說得明明白白──一個女孩,受利誘「下海」,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要她,她郤遇上心儀的人……追尋愛情夢,徘徊虛榮間,最後通通失落。首尾出現的一盞吊燈,正隱喻她的(還是所有人的)愛情命運。燈,晦晦明明地擺盪,女孩由最初害怕、到追逐,到最後捉著了,燈,郤熄滅了。

不知原著有沒有這樣意思,男人和女人對待青春消逝,截然不同。老嫖客和「媽媽生」(姑且這樣稱呼吧!)他們都對鏡細端自己的容貌,都明白青春不再,為追回逝去年華,男人,就找一個青春的女孩來填補;女人,無法彌補自己的,就摧毁別人的青春吧,找一個青春的女孩來重蹈她的覆轍。同性施虐,不論心理或生理,或許是女人,尤其是中國女人受抑壓禁制所激發的宣洩行為。

又回正題,這舞有幾段蠻好看,打麻雀一段很有規律美;兩對人跳探戈,也是近幾次看探戈Crossover其他舞種和合得最好看的一次。不過,硬是覺總得欠缺了甚麼,可能張愛玲的獨特魅力,始終也只歸紙上有。

就節目資料:
5-7.12.2003香港文化中心劇場Studio Theatre,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台北越界舞蹈團Taipei Crossover Dance Company
編舞Choreography:黎海寧Helen Lai/羅曼菲Lo Man Fei

台長: 丁方
人氣(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