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4-23 22:13:03| 人氣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精準掌握麻醉深度監測ERAS提升手術麻醉安全及品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林樂南市報導〕奇美醫院麻醉部醫師游嘉鴻指出,透過監測病人的麻醉深度,醫護人員可以確保病人處於安全的麻醉狀態,避免麻醉過深或過淺所帶來的風險,麻醉深度監測有助於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麻醉相關的併發症的發生率,確保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獲得最高品質的醫療照護。

游嘉鴻醫師分享案例指出,七十八歲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日前因下背痛、雙腿會麻到院就醫,醫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椎神經,安排住院進行腰椎椎弓切除手術放置椎間體護架,術前麻醉評估需全身麻醉,屬中高風險,病人和家屬對術中術後風險感到不安焦慮,因此建議家屬考慮使用「麻醉深度監測」,精準調控麻醉藥物外,還可避免手術中因麻醉藥物抑制作用而導致的不良反應。手術當天,患者在全程麻醉深度監測下接受全身麻醉順利完成手術,術後除傷口略疼痛外無其他不適,家屬也安心了許多,後續恢復良好如期出院。

游嘉鴻醫師說,全身麻醉是常見的麻醉方式,讓病人能夠在失去意識和感覺的情況下完成手術。雖然全身麻醉在醫學上被廣泛應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其中,最常見的風險之一是麻醉深度不當,可能導致麻醉過深或過淺。麻醉過深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和低血壓,影響術後意識變化、延遲恢復、增加譫妄發生率甚至危及生命;而麻醉過淺則可能使病人在手術過程中感受到疼痛或意識到周圍環境,增加手術的風險和不適感。因此,麻醉深度監測顯得格外重要。透過監測病人的麻醉深度,醫護人員可以確保病人處於安全的麻醉狀態,避免麻醉過深或過淺所帶來的風險。麻醉深度監測有助於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麻醉相關的併發症的發生率,確保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獲得最高品質的醫療照護。

游嘉鴻醫師指出,麻醉深度監測是一項現代麻醉科技的利器。它通過在病人的前額貼上非侵入性的電極貼片,即時收集腦波訊號和額前肌電圖信號進行處理分析,提供腦波變化數據並計算出「麻醉指數」。由於個體差異、病人本身老化及身體狀況變化,對麻醉藥物敏感度亦會有所不同。透過麻醉深度監測,臨床專業人員可以透過「麻醉指數」,依據病人身體需求狀況調整用藥,達成「精準麻醉」。

根據研究文獻顯示,麻醉深度監測能有效減少手術中甦醒的風險,確保病人處於穩定的麻醉深度範圍內,防止意識在手術過程中恢復,以保障手術過程中病人的安全和舒適。

游嘉鴻醫師表示,麻醉深度監測在手術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能減少術中麻醉藥物的暴露,也有助於改善病人的預後,加速康復和甦醒過程。麻醉深度監測可以幫助麻醉醫師更精準地控制麻醉藥物的劑量,在維持適當麻醉深度的前提下,降低了不必要的麻醉藥物暴露,從而減輕了病人的麻醉相關風險,改善病人的預後。確保病人在手術中處於適當的麻醉深度範圍內,有助於加速病人的康復和甦醒過程,減少術後的不適感和併發症的風險,並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

與術中麻醉藥物暴露相關聯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術後譫妄的發生率。奇美醫院一直致力於降低術後譫妄發生率,於二0二三年院內研究發現,適當的麻醉深度監測可以更進一步降低術後譫妄的發生率,對於病人的康復和恢復至關重要。麻醉深度監測在手術中的應用對於減少術中麻醉藥物暴露、改善預後、加速康復和甦醒,以及降低術後譫妄的發生率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奇美醫院致力於實踐術後加速康復療程(ERAS),旨在優化手術病人的康復過程。ERAS以病人為中心,結合了最新的醫學技術和護理理念,強調在手術前、手術中和手術後的全程管理。透過ERAS可以降低住院時間、減少併發症發生率,並提高病人的整體康復水平。

台長: coolanews
人氣(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醫藥衛生 |
此分類下一篇:嚴重背痛﹑腳無力麻痛竟是脊髓內腫瘤惹禍
此分類上一篇:開刀毋免冷吱吱手術全期病人體溫管理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