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12 13:56:35| 人氣8,4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九的魔奏】Lesson Sol合唱之聲-從貝多芬第九,擁抱器樂加人聲的交響曲(下)

 

音樂史上其他的合唱交響曲

 

孟德爾頌Mendelssohn《第二號交響曲,頌歌》

  

 

 1840年他為慶祝顧騰堡發明印刷術四百 週年寫 Festgesang[2] 及第二號「頌歌交響曲」降B大調 op.52,在交響曲中加入合唱、兩位女高音、以及一位男高音

 

孟德爾頌寫了5首交響曲,第二號是非常特別的一首在第四樂章引進人聲,並且直到第十二樂章都有人聲參與。也就是,一首交響曲將結束的樂章,寫了像清唱劇的音樂進來。(清唱劇:結合管弦與人聲各種編制的若干樂章,內容有關宗教)。這令人想起貝多芬的影響:1824.5.7首演的第九號是音樂史上第一次將聲樂與交響曲作結合,1840.6.25 首演的孟德爾頌第二號是史上第二次,此後漸漸蔚為風氣。

 

孟德爾頌稱第二「頌讚交響曲」為「交響清唱曲」(Symphony-Cantata)。因其模仿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計有管絃樂三個樂章;聲樂七個樂章:合唱、女高音二重唱/第一女高音、第二女高音、女高音與男高音二重唱、男、女高音獨唱。1840年在萊比錫湯馬士大教堂由孟德爾頌指揮五百人演出。聖詩73首「今阮感謝上帝」,作曲家和詩人的生平事蹟「巴哈與聖詩(8)」[3]。孟德爾頌用這首聖詩在他的「頌讚交響曲」的第八樂章。這首曲調先以聖詠的形式出現,然後以聖詠幻想曲的型式處理。

 

 

佛漢威廉士Vaughan Williams《第一號海洋A Sea Symphony》、《第七號南極交響曲》

 

海之交響曲是佛漢威廉士從歌曲作曲家轉型成交響作曲家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從小型管弦樂曲轉型成大編制交響音樂作曲家的第一部創作。這部結合大型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男女獨唱歌手的作品,繼承了英國合唱傳統光輝的經驗,創造出輝煌無比的音響效果。在這部交響曲中,佛漢威廉士引用惠特曼的詩作「航向未知的領域」、「諸海諸船之歌」、「夜裡獨自在海灘」、「浪濤」、「探險者」為歌詞,創造出生動而充滿豐富描寫色彩的交響詩,卻儼然有清唱劇的風貌,巨力萬鈞、洶湧澎湃,是二十世紀最精彩的一首交響作品。

 

南極交響曲是為了1948 年,由 Charles Frend 導演的電影 Scott of the Antarctic 所創作的交響曲。正式的曲名並非 Symphony no.7,把它當作電影配樂來看,也不為過。佛漢威廉士配樂 傳達史考特 (Robert Falcon Scott) 探險隊,以超人的堅強意志在南極面對艱困挑戰,以及充滿壯烈犧牲的悲劇情感,他以南極交響曲以絕無僅有的獨特配器,製造出電影需要的音響效果。

幾個樂章雖各有主題 ---但和傳統交響曲的起承轉合,快慢交錯大異其趣。陰風慘慘,鬼哭神號,氣氛詭異,令人不寒而慄。拜現代人喜歡誇張音效之賜,佛漢威廉士這些交響曲紛紛成為發燒小廠的利器。


Prelude (序曲) : 突破極限,挑戰勝利
Scherzo (詼諧曲) : 海上巨輪,歡樂時光
Landscape (風景) : 高山縱谷,冰封世界
Intermezzo (間奏曲) : 時間靜止,純粹感動
Epilogue (尾聲) : 無怨無悔,最後旅程
 

 

布列頓Britten《Spring Symphony

 

英國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1949年創作了一首「春」交響曲(spring symphony),它的靈感來自12首英國古詩,他有感於春天的豐富、自然及新鮮特性,找了這12首古詩分成四部分(相當於四樂章),配上人聲合唱,是部大規模編制的聲樂交響曲,運用了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孩合唱團,合唱團及管弦樂團等編制。

 

標題分別為「陽光照耀」(shine out)、「快樂的布榖鳥」(merry cuckoo)、「甜美的春天」(spring the sweet spring)、「精力旺盛的男孩」(the driving boy)、「晨星」(the morning star)、「歡迎清純少女」(Welcome maiden of honour)、「水上」(water above)、「我躺在草地上」(Out on the lawn I lie in bed)、「我的五月何時來到」(When will my May come)、「多麼美麗」(fair and fair)、「吹笛子」(sound the flute)及「我來到了倫敦」(London, to thee I do present)。Spring Symphony, for soprano, alto, tenor, boys' chorus, chorus & orchestra, Op.

 

 

 

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詩篇交響曲Symphony of Psalms》

 

在二十世紀初大小調瓦解,出現多調性、無調性、十二音體系、音程結合體系等新語言,這首《詩篇交響曲》是史特拉汶斯基「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的代表之作,彰顯近代音樂興起之復古精神。曲中三首詩篇涉及舊約聖經與音樂的關連,「詩篇交響曲」呈現史特拉汶斯基信仰的表現。不過,因為樂團編制相當奇怪,把整個小提琴聲部省略,少掉許多演出機會,而對合唱團來說,不和諧音層及富節奏感的節拍是考驗團員的困難課題。

 

 

尼爾森《第三號交響曲》

 

尼爾森一生完成六首交響曲,1910-1911第三號「恢闊or開闊or擴張」是北歐近代交響曲中具有前瞻而不為浪漫派所羈的代表作。「恢闊」指對外在事物的興趣和樂觀性格,曲名便是從第一樂章的速度,擴張的快板Allegro espansivo而來。

 

農家子弟的尼爾森常常注視著人性,下意識地寫出開放的音樂。這是由於他與生具來的性格使然。第二樂章牧歌風的行板,加入女高音、男中音,用母音演唱無特定歌詞,在舞臺後演唱,可用豎笛代替女高音、長號代替男中音。

 

 

葛瑞茲基《第三號交響曲,悲歌》

 

葛瑞茲基的《第三號交響曲》標題為「悲愁之歌」,是為了紀念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屠殺的眾多猶太人所寫的曲子,因此充滿安魂曲的氣氛,並由女高音娓娓唱出,此曲並沒有現代音樂慣有的艱澀與難懂,反而是用相當純粹而樸素的音符與和聲搭建而成,低音的合奏持續相當久的一段時間,以它來激起人們對這歷史事件所感受到的灰暗氣息。此曲在1991年由辛曼演奏之後,成為相當受歡迎的古典樂曲。該曲寫於1976年,當時葛瑞茲基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將此曲完成並獻給愛妻。隔年的四月由Ernest Bour指揮西南德國電台(巴登巴登)管絃樂團首演 。

第一樂章緩板 持續,寧靜如歌的 Lento-Sostenuto tranquillo ma catabile
My son,chosen and loved
Let your mother share your wounds
And since,my dear son,
I have always kept you in my heart,
And loyally served you,
Speak to your mother, make her happy,
Though,my dear hope, you are now leaving me.
中譯
讓你的母親分享傷痛
因為,我親愛的兒
我總在心裡忠誠的支持你
向你母親訴說,讓她喜悅
雖然,我最真愛的希望
你已經遠離我。

第二樂章緩板到最緩板 寧靜的 Lento e largo-Tranquillisimo
Mother,no,do not cry,
Queen of heaven most chaste
 Help me always.
 Hail Mary. 
中譯
母親,不,別哭!
天堂裡聖潔的女神們
總是庇護著我們
聖母瑪麗亞

第三樂章緩板 如歌的 樸素簡單的 Lento-Cantabile Semplice
Where has he gone,
My dearest son?
Killed by the harsh enemy,perhaps, in the rebellion.
You bad people,
In the name of the Holy God,
Tell me why you killed
My dear son.
Never more
Will I have his protection,
Even if I weep
My old eyes away,
Or if my bitter tears
Where to make another oder,
They would not bring back
My son to life.
 
He lies in the grave
I know not where
Though I ask people
Everywhere
Perhaps the poor boy
Lies in a rough trench
Instead of lying,as he might,
In a warm bed.

Sing for him,
Little song-birds of God,
For his mother
Cannot find him.
And God’s little flowers,
May you bloom all around
So that my son
May sleep happy.
中譯
我的兒在何處,我最愛的兒?
是否在暴動之際被殘酷的敵人所殺了?
你們這些邪惡的人們,在天神的名下,
最神聖的名下告訴我,為何忍心殺死我的兒?
我將不再有愛兒的支持,
即使我老淚縱橫,苦澀的淚水匯流成另一條奧德河,
亦無法使他復活
他躺在墳裡
我不知在哪
雖然我到處問人
許那可憐的小孩躺在溝渠中
而不是他原來該躺的溫暖的被窩
為他歌唱吧,上帝的小小歌頌之鳥
如果他的母親無法找到他
還有,上帝的小花朵開滿他的身邊吧
這樣我的兒將安詳睡去。

 

 

 

    

 

其他的人聲交響曲還有,馬勒Mahler《第2、3、4、8號交響曲》以及蕭斯塔高維契Shostakovich的《第2、13號交響曲》,Carl VineChoral Symphony》、Bantock《Atalanta in Calydon》、霍斯特Holst《Choral Symphony (to poems by Keats, f.p. 1925)》。

 

 

台長: 歐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