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9 00:00:00| 人氣19,819|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捷運化的先驅 長榮大學站

推薦 1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一陣子筆者有介紹中洲車站

在該篇文章中曾部分提到沙崙線,

該線是為了要讓高鐵臺南站的乘客進入臺南市區所興建的。

而沙崙線最大的特色就是擁有全臺唯一以學校命名的通勤站,

這所學校就是位於歸仁區大潭里的長榮大學。




長榮大學站原本稱大潭站,但根據校方與官方的說法,

臺鐵跟長榮大學借校地去蓋通勤站,

加上臺鐵捷運化的政策,所以站名也要很「捷運化」,

因此不顧大潭居民的反對,把該通勤站命名為《長榮大學》,

於是該站變成臺鐵所有車站中,站名最長者。


01▲中洲站的站名牌分出沙崙線與縱貫線

02▲蓋在校地上的長榮大學站


但根據筆者現場的勘察,長榮大學離該通勤站仍有一段距離,

因此講使用校地感覺有點說不過去,

不過校地使用的證明在Google街景找得到(連結)。


03▲長榮大學站離校地仍有一段距離


現在,長榮大學已經將大門往後挪,

因此市政府也就很自然地將長榮大學門口前的道路,

規劃成學校與車站共用的聯外道路,

方便大潭居民與該校學生使用這座通勤站。


04▲通往長榮大學的聯外道路(高架橋為沙崙線)


既然有通往車站學校的聯外道路,人行道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而筆者最中意的就是該道路的人行道設計,

由左到右分別是車道、行道樹、鐵馬道、人行空間、電桿。

與斑馬線完全無高低差,沒有任何變電箱的阻撓,

堪稱是人行道中品質最為優良的地方,

希望未來的路都能朝向此種方式設計。


05▲平坦又舒適的步行空間


來到車站前,可以看到正在施工的橋下道路,

而橋下道路目前完工的地方只有車站前的小廣場,

小廣場北側是計程車的招呼站,

但誇張的是,招呼站一輛計程車都沒有,

反到是一輛又一輛的警車、警備公務車霸占整個招呼站,

筆者看到此景像,馬上就去投書市府信箱,

檢舉這些行為不當的「大人」們!


06▲正在施工中的橋下道路(順樁)

07▲施工中的橋下道路(逆樁)

08▲警車「占領」計程車招呼站,令人咋舌


長榮大學站離大潭鬧區也有一段距離,

不過該通勤站旁亦有民宅,但根據筆者的觀察,

當天出入的乘客有大部分是要去市區的學生。


09▲長榮大學站離大潭鬧區距離較遠

10▲通勤站旁有幾戶民宅


長榮大學站僅有一處出入口,出入口兩側是人行道,

從南側人行道可以看見沙崙線的橋梁朝西南方彎去;

北側人行道則是通往大潭鬧區的另一條小徑。


11▲南側人行道與彎向西南方的沙崙線

12▲東望北側人行道

13▲北側人行道可連接至大潭鬧區


長榮大學站停車空間是使用橋下的小廣場,

所以並沒有汽車停車場,機慢車停車場也是少得可憐,

因此不論是自行車或機車,都已經把整個停車場塞爆。


14▲長榮大學站的停車區根本一位難求

15▲廣場停車區已經塞滿


來到通勤站的出口,可怕的「臺鐵流」出現了!

大門居然是兩片突兀的藍色,

加上那令人無言以對的站名燈箱,

整個門面就是非常有礙觀瞻,

筆者覺得換成鐵捲門都比這兩扇拉門還好看!

燈箱的話,建議拆除換冬山車站那款的楷書字吧。


16▲糟糕的門面是長榮大學站最大的敗筆


大廳其實還蠻寬的,設計應該算是半挑高,

由於站體兩旁皆是落地玻璃,因此早上不用任何照明,

這也是近年來臺鐵新站力推的節能計畫。


17▲還算寬闊的大廳


大廳內的資訊非常豐富,尤其是路線圖,

筆者覺得,路線圖其實只要一張就可以了,

而且貼在售票機上方更加妥當。


18▲大廳南側的資訊牆與LCD


大廳北側的資訊主要與付費區相關,

例如:強大的白底列車資訊板、時刻表......等。

而LCD列車資訊與自動售票機亦在此處。


19▲大廳北側的付費區資訊牆


既然長榮大學站是新建的通勤站,

「公共藝術」當然是不可或缺的!

該站公共藝術作品有兩件分別是《大潭》與《長榮》。

地名《大潭》的由來,

是因為早期本地村莊的西邊有座大水潭,

所以潭邊的樹木成長非常茂盛,

因此《大潭》是用樹木的倒影呈現在地風情。

《長榮》指的是《長榮大學》,

為了表達《大潭》與《長榮》的共榮關係,

以正面的樹木做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意象。

這兩件藝術作品都是以馬賽克拼磚組成,合稱《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是以高架橋的基樁做為藝術牆,

空間利用的部分筆者覺得還不錯,

解說牌則是置於北側牆面上。


20▲作品《大潭》與候車椅

21▲《長榮》的位置在付費區內

22▲《生生不息》的解說牌


商店空間並沒有商店進駐,

只有幾部籃球機、夾娃娃機和自動販賣機,

感覺商店空間有點被浪費。

(至少也來一家OK或臺鐵小舖之類的)


23▲商店空間沒有超商進駐,實之可惜


驗票閘門總共有兩組四部,全部都多卡通,

這多卡通的機器真的是方便到不行,

筆者總共有三種卡,分別是悠遊卡、臺灣通與一卡通。

雖然一卡通暫時無法使用,

不過筆者仍有悠遊卡與臺灣通能刷卡搭車,

這樣不僅免去購票的麻煩,

也能減少臺鐵人力資源的使用,

因此可以看到捷運站才有的金魚缸在臺鐵車站出現,

真的是「捷運化」非常徹底啊!

不過在臺南市搭公車只能用一卡通,

希望臺鐵也能盡快與高雄捷運公司簽約,

說不定未來臺南也能享受到「轉乘優惠」。


24▲金魚缸與多卡通開合式閘門


之前筆者在中洲站的介紹有提到沙崙線特有的路線圖,

白底黑字搭配轉乘站的光點,不過最讓筆者好奇的是,

保安站上方有兩個點並未標示站名,

這兩站應該是《林森》和《南臺南》,

也就是地下化之後新增的通勤站,

希望臺鐵未來能在地下化之後做好緩急分離,

這樣臺南市民就不用看時刻表搭車了。


25▲金魚缸旁的路線圖,是沙崙線共同的特色


付費區有兩部電梯,分別通往第一月台和第二月台,

兩部電梯都有貼春聯,門口有植栽,

讓筆者覺得有著老公寓的傳統味。

往第二月台的電梯門前有飲水機,

不過紙杯已經被索取完了,站長忘記補充......。


26▲通往第二月台的電梯以及一旁的飲水機

27▲往第一月台的電梯和植栽


由於月台層在三樓,因此由穿堂層往大廳會有轉角,

該轉角後方有一塊「空白區域」。

至於為何稱「空白」?

筆者的意思就是沒在使用的空間,

而這個空間筆者也不知其用處為何。


28▲通往月台層的轉角處

29▲轉角處後方的「空白空間」


來到月台層,可以看到「介」字型的支撐架,

搭配鐵皮頂篷與進站中的EMU600,

居然有有日本JR高架站的影子!


30▲長榮大學的月台層,充滿日本JR的風格


因應捷運化的政策,

沙崙線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無道碴軌道」,

而臺鐵的西部幹線除了北部外,幾乎都是用「道碴軌」,

也就是鐵軌下方鋪滿小石頭。

沙崙線採用與臺北、高雄捷運普遍使用的「無道碴軌」,

就是鋼軌固定在水泥上方,枕木間鋪小碎石或用水泥填滿空隙,

「無道碴軌」最大的優點就是維護成本低廉。


31▲沙崙線採捷運常使用的「無道碴軌」


長榮大學站使用的列車資訊板,

臺鐵不再堅持一貫的藍底,改用耐看的白底;

而站名燈箱也是與中洲站同款,

JR風格的版面看起來就是很不一樣,

這也是沙崙線所有通勤站的共同特色。


32▲白色底板的LED列車資訊顯示器

33▲採用削光霧面銀的站名燈箱,是沙崙線的共有特色


長榮大學站有兩座岸壁式月台,

南側是往市區的第二月台,

北側是往沙崙(臺南高鐵站)的第一月台。


34▲長榮大學的兩座岸壁式月台(往沙崙方向將離站)


台上的電梯配合長榮大學站的外牆設計,

於是電梯外牆使用磚紅色馬賽克拼磚,

這點筆者給予讚美。

為了容納從穿堂層進入月台的電梯,

月台一半的空間幾乎都有使用到,

導致步行的乘客能走的地方較為狹窄。


35▲電梯外牆的馬賽克拼磚與空間較狹窄的月台層


月台上的樓梯上方加了「屋頂」,

兩側則是以玻璃包覆,倘若長榮大學站有電扶梯,

捷運化的氣息應該會更明顯。


36▲聯絡穿堂層與月台層的樓梯


而樓梯與電梯一樣亦有使用月台部分空間的狀況,

兩座月台各有一個緊急逃生出口,也占用了一些空間,

好在沙崙線不會有任何快車通過,只有每站都停的區間車,

加上都有設置列車即將進站時的警示燈,

所以安全性應該還是足夠的。


37▲位在兩座月台的緊急逃生出口

38▲列車進站警示燈與警語


候車椅看起來非常普通,

和中洲站相同,皆為藍色塑膠椅,

不過跟民雄車站的公園鐵椅相比真的好太多了。


39▲月台上的候車席、盆栽與消防栓


長榮大學站除了門面的大敗筆之外,

另外還有個小小的瑕疵,

那就是月台頂棚設置的站名牌。

筆者覺得這面燈箱根本不需要設置,

已經有月台上方的站名燈箱了,為何頂棚還掛著站名牌?

從列車內也看不到月台頂棚的站名牌啊!

倘若是給要搭車的乘客觀看,也不太合理,

因為候車的旅客會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哪一站?

所以筆者覺得站名牌建議拆掉。


40▲標準「臺鐵流」的站名牌,沒有任何使用餘地


長榮大學站算是臺鐵捷運化的政策中,

第一座以學校命名的車站!

位於新竹的六家線也因為沙崙線而吹入這股捷運化的風潮,

把原有的千甲站改成世博站,新莊站改成竹科站;

除此之外,沙崙線也是區間車首次專線專用的路線,

這也是臺鐵捷運化所開創的新紀元。


41▲往市區方向的EMU600


日後,筆者會藉由鐵道記行的部分,

為沙崙線做更多的介紹,

而這條路線的形成不僅為臺南市造成影響,

也是臺鐵邁向新里程碑的開始!

在民國106年之後,

南臺灣與臺北地區的搭車環境差距將會愈來愈小,

甚至做的比臺北地區還精緻!

期盼2017年臺南與高雄地區的鐵路地下化,

能為南部地區增加一些人口。


42▲由長榮大學可以看見高鐵的高架橋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Chenchen
人氣(19,819) | 回應(5)| 推薦 (1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驛站之美 |
此分類下一篇:走過風災後的陰霾 林邊車站
此分類上一篇:太陽能科技的另類運用 南科車站

遠志
看到車站大廳內的設計,令人嘆息!光喊捷運化,骨子裡還是很官僚,台鐵許多新出現的大小車站,如同千篇一律的國中小校舍穿堂一樣,真的有做到公開或國際競圖嗎?
不過,還是謝謝格主詳細的介紹!
2012-10-09 10:52:54
版主回應
我想是您誤會捷運化的意思了,捷運化車站的設計不一定要像捷運站都使用琺瑯板或玻璃帷幕~
近期臺鐵新蓋的車站多了不少日本JR的影子,日本部分的JR車站甚至比臺鐵蓋的更簡易,而捷運化的精隨就是:「不需攜帶時刻表即可搭車,也就是每班區間車的班距不超過10分鐘。」(JR的鐵路捷運化做的非常成功)
而捷運化需要的車輛為數較多,因此等到明年新車到位、莒光號廢除之後,到時候捷運化的政策會實行地更徹底!
2012-10-10 22:32:36
闊瀨老叟
妳介紹的真是詳盡啊
2012-10-09 19:53:53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讚賞。
2012-10-10 22:20:30
沛緹
沒想到我的母校已經進化成這樣啦!!
謝謝你的介紹

過年若有空
我會回母校看看
2012-12-18 10:01:01
版主回應
不客氣,也謝謝您賞文。
2012-12-20 23:07:57
thomas
謝謝 版主的用心介紹 ~

內容非常詳盡 非常專業的介紹
影像也非常有水準

謝謝您
2013-02-14 13:28:17
版主回應
其實我沒那麼專業啦!這些照片都只是用普通的數位相機拍的。
謝謝您的賞文,跟您說聲新年快樂。
2013-02-15 16:17:11
thesaurus
那個鐵皮屋式頂棚實在有夠醜,不過一看就知道是台灣人的設計,也算一種特色啦!
2016-09-22 10:28: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