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31 12:02:48| 人氣2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後感為誰而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拜社會風氣的支持,澳門的老師仍不敢明言不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一般的學校,會在語文功課中設置讀後感一項,令學生得以報告閱讀心得,讓老師可以據此作為指導的依據。

此舉立意甚佳,但落在過度形式化的學校裡,則容易把「與書為友」的美事,變成逼學生「交差了事」的俗事。

跟寫周記一樣,讀後感可以讓老師更了解同學的所思所感。不過有些老師業務太忙,改周記或改讀後感,都只能圈一下錯句錯字。久而久之,學生知道認真寫作也沒什麼意思,學生更知道老師根本不在乎他寫了些什麼,於是他們大著膽子隨便寫些廢話,把那些人人皆知的道理抄來抄去,甚至在報章雜誌選一兩段摘錄下來應急……許多人在中學時寫讀後感輕易過關,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閱讀和理解能力奇低。有些人整個中學階段都沒有認真重視過課外閱讀,每次交讀後感都是抄襲別人或請人代筆。

要求學生寫讀後感的老師會責怪同學寫得不好。的確,學生寫的讀後感很少能把握書本的重點,很少能反映自己的觀點,通常會花很多筆墨來介紹故事內容(其實是抄書本的簡介以浪費篇幅) ,一般都不會流露出對書本的感情(因為都是被逼的)。

可是老師很少會自我檢討:學生不喜歡讀書是誰的責任?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問題是誰的責任?學生討厭寫作是誰的責任?
指導學生寫讀後感的責任很大,要點在於老師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有些老師長年不進書店,連同學們在寫什麼書都不知道;有些則早已不求進步,只停留在過去的要求和尺度。

其實所有學生都有求知慾,讀後感本來是讓學生輕鬆的活動,為什麼不可能讓同學寫得更積極、更快樂、更能達到「與書為友」的效果呢?如果老師能在批改讀後感時寫出讓學生長知識的意見,在派發讀後感時向同學開列延伸閱讀的書單,在互動交流的基礎上感染學生對書本建立感情,相信同學會感受到老師不是一部講課機器,同時會對知識投以更大的信任和重視,有助減低年輕人的反叛和反智。

書本有情,人也有情,用真感情去對待書、對待人,他們自會給你有情的回報。同學們的讀後感為誰而寫?我自己傾向相信,一流的讀後感都是對好老師的回報,可惜我們常常讀到三流的讀後感,那當然是三流老師要承受的惡果,也是三流社會要面對的問題。雖然我們的社會未達到一流水平,我們卻太需要一流的老師了!

台長: 寂然
人氣(2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