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05 00:02:45| 人氣6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量海底與永凍土所釋放的甲烷對地球陸地生命所造成的危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量海底與永凍土所釋放的甲烷對地球陸地生命所造成的危機!?

甲烷—1億8千萬年前地球溫度上升的推手!-轉載

  研究者發現:1億8千萬年前的某段時間,由於水底大量的甲烷水合物被融化釋放而進入地球大氣。這種溫室效應氣體使地球大氣溫度上昇了約攝氏10度,因而造成許多陸地及海中生物的滅絕。
  英國空中大學(Open University,OU) 的研究人員,研究1億8千萬年前,恐龍時代一段突如其來的劇烈天氣變化時,發現了令人驚訝的新證據,此證據可以提供預測與瞭解目前及未來氣候變化重要的線索。
  OU地球科學研究團隊中博士生Dave Kemp及其指導教授Angela Coe、Anthony Cohen與德國科倫大學(Cologne University)的Loren Schwark等人,找到證據證明大量的甲烷有三次如同「打嗝」一樣被驟然釋放到大氣層中的現象。大量增加的甲烷氣體使溫室效應加劇,讓地球表面的溫度上升了大約攝氏10度,造成大量海中及陸地上的生物物種滅絕。
  Coe 表示:「根據數年前較早的研究,當時已知有這樣的現象,但對於確切發生時間、持續時間及發生原因等,尚未有一致的結論」。目前的研究顯示:甲烷並非一次釋放,整個釋放過程中有三次甲烷釋放速率都相當快速的主要高峰,且每次釋放事件後所造成的結果,都需要數十萬年才能回復原狀。
  這些甲烷來自原先海床上凍結的大量甲烷水合物(hydrate)。水合物突然在很短的時間中融化使甲烷逸出。 OU研究者根據在英國惠特比(Whitby)附近約克夏(Yorkshire)海岸泥岩層的地質化學分析得出上述的結論,這些岩層為侏儸紀時代形成的。
  Kemp 認為:甲烷的大量釋放現象,很可能是因為地球軌道週期性變動,在這段期間恰好比較靠近太陽,使得海水變暖,才會造成海床上原本凍結的甲烷水合物融化。此外,火山爆發釋出的氣體更加深了這個影響。當甲烷釋放到大氣中後,會快速和大氣中的氧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也是對全球暖化相當具影響力的溫室效應氣體,可在大氣中存在數百年之久。
  Cohen表示:「這項研究,提供了精確的時間記錄,可瞭解在暖化的過程中,地球及生物如何適應大氣中陡增的二氧化碳。現代由於大量石化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增加的速度可能較1億8千萬年前更快。瞭解過去的變化過程,對於瞭解現今的全球氣候變遷相當重要,因為如此一來,才能提前提出緩和或避免各種可能危害未來生存環境的因應方案。」
參考資料:
http://www.universetoday.com/am/publish/earth_wobble_burps.html?1992005,2005.09.19
http://www.tam.gov.tw/news/2005/200509/05092401.htm


Sciscape新聞報導 [Oct 05, 2003]
地球科學:生物大滅絕-甲烷篇?
編輯 JR 報導
美國科學家表示,蓄積在海中的大量甲烷爆炸可能造成海陸生物的大滅絕。
從古生物證據可以發現,在地球生命演化的歷史中,有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並且似乎每二千六百萬年就發生一次。造成滅絕的成因最受歡迎的就是隕石撞擊學說,然而隕石撞擊不一定有規律性,是否每一次的滅絕都和隕石有關實在令人懷疑。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Gregory Ryskin認為二億五千萬年前的大滅絕(二疊紀與三疊紀界面)可能是原本溶解在海中的甲烷釋出爆炸所造成。
海水中的甲烷,源源不絕地從洋底的生物殘骸或是甲烷水合物分解產生,若此處海水流動過於緩慢或停滯,使上下水層交換不易、氧氣供應不足,在巨大的海水壓力影響下,甲烷很難被氧化或被海水帶走稀釋,因此甲烷溶解在海水中的濃度會持續增加。
這個高濃度的含甲烷水層只要受到擾動(可能是隕石撞擊、地震、海底火山噴發或是海水的溫差對流),都會使得水層接近水面。當水層越接近水面、水壓越降低,氣體的溶解度也隨之下降,大量甲烷瞬間被釋放出來。除了迅速增加的氣體體積造成整個海水翻騰,若空氣中的甲烷濃度超過5%,還可能進一步引發燎原大火。
這個想法除了有古地質上的證據,實際上在1986年時,在西非喀麥隆的Lake Nyos就曾經發生二氧化碳(與甲烷、硫化氫同樣會在水體中累積的氣體)噴發,當時造成高達120公尺的氣-水噴泉,並且持續數小時之久。Ryskin表示海洋很容易蓄積足以產生一萬倍於世界現有核武爆發能量的甲烷,一旦啟動,這將帶來一場生物浩劫。
或許我們永遠無法證實到底二億五千萬年前究竟發生什麼事情,如果這個想法可能是對的,我們應該開始檢查可疑的海洋湖泊,避免未來的生存危機。
原始論文: Ryskin, G. Methane driven oceanic eruptions and mass extinctions. Geology, 31, 741 - 744, (2003).
參考來源:
Nature Science Update: Boiling seas linked to mass extinction

引述自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282

科學家: 西伯利亞凍土 逐漸融化
【大紀元8月1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其賢╱綜合報導〕科學家發現,西伯利亞的永凍土正出現萬年來首度的解凍情形。由於永凍土下蓄積了七百多億噸的超級溫室氣體甲烷,環保人士呼籲世人趕快採取行動,切莫讓地球暖化到達「傾斜點」,否則永凍土一旦大幅解凍,地球暖化將失控,氣候災難將一發不可收拾。
據英國衛報報導,11日出刊的「新科學家」雜誌刊登了俄國托木斯克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基爾波丁和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瑪肯德的一項發現:西伯利亞西部一片一萬多年前形成、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的永凍土,最近開始融化,變成佈滿泥沼和淺湖的破碎地形,有些泥沼和淺湖的直徑甚至超過一公里。
基爾波丁表示,這是一場「恐怕難以逆轉,肯定和氣候暖化有關」的「生態巨變」,估計解凍情形約從三、四年前開始。今年5月,美國阿拉斯加大學科學家凱蒂‧華特表示,她的研究團隊發現西伯利亞東部的永凍土開始融化形成「熱點」,甲烷氣泡從泥沼中源源湧出,使附近地表即使在隆冬也難以結凍。
上述永凍土地區,乃是世界最大的泥煤田所在地。這片泥煤田自從冰河時期在一萬一千年前結束以來,就不斷在產生甲烷,並以晶籠化合物的形態蓄積在土內。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史密斯估計,這些甲烷可能高達七百多億噸,相當於全世界土壤中甲烷存量的四分之一。
英國氣象局科學家錫區表示,永凍土至少需要幾十年才會完全解凍,因此甲烷不會一下子逸入大氣。不過他估計,就算這些甲烷以一百年的時間完全逸出,每年也會把七億噸的碳送入大氣形成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暖化程度增加十%到二十五%。
2001年公佈的一份主要國際報告預測,依全球已知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推算,地球溫度將在一九九○年到二一○○年之間上升攝氏一‧四到五‧八度,但此一預測並未納入這些甲烷的排放。科學家現在警告,此一預測可能會因為永凍土的解凍而向上修正。
http://epochtimes.com/b5/5/8/12/n1015822.htm

甲烷排放量增加 將加速全球暖化
http://tw.myblog.yahoo.com/ultrasonicfly/article?mid=289&prev=290&next=288&l=f&fid=11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ultrasonicfly/article?mid=1501&page=0#1503

台長: 上帝的寶貝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