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6-23 06:59:09| 人氣1,2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前進上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進上海

走一趟書店,新上架的書,琳瑯滿目,而走進暢銷書區,有不少竟是有關上海的書,不管是有關旅遊、移民、經商、上海經驗甚至一本上海女子的自述,本本暢銷,不得不讓人驚覺,台灣正流行一股上海熱.

有篇評論寫得好,台灣的政治人物喜歡玩數字遊戲,平時的演說,擅長拿一串美麗的數據來證明台灣是個適合居住的地方,也拿一些數據來標榜台灣奇蹟.然而並不是人人都是專家學者,有精神去理解那些數字代表的意義.人們要的是實際,可以切實感受的東西.什麼數據,美好遠景,這些空幻的藍圖對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而言,衹是個架空在高閣的扁額,仰之彌高,伸手不及.百姓所能感受到的是經濟愈來愈不景氣,社會治安愈來愈差,加上政治的動亂,不安定感愈來愈重,促使人們有著出走的念頭.

早期台商的發展以深圳、東莞居多,近年漸往華東移行,尤其上海成了台灣商人最矚意的地區,上海在這近幾年的時間變化之大,令人驚奇.而以公共建設尤為醒目.95年以前去上海投資的台商普遍對上海的印象為滿市滿街的建設模樣,許多的大樓正方興未艾地動工著,道路也是四方開挖,機械器具觸目可及.當時即巳透露出一股即將爆發的潛力.

上海發展之速,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食、衣、住、行、文化各項目都像一隻迅猛的獵豹般,迎風躍進.若我們還是以舊觀念-鐵幕的刻板印象來看待上海,那就太落伍.許多台灣人第一次到上海,往往被眼前的景像深深振憾,新穎亮眼的商廈,漂亮美觀的公寓、便捷的地下鐵、電車,甚至高級轎車,這些完全打破了深印在腦海裡那破布藍衫的情景

有時不得不佩服,上海推動市政建設的魄力與效率,同樣是鋪道路、架橋樑,他們可以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將原貌煥然一新,如果是大型的主要建設,進度的飛快,有時讓在地的上海人也不可思議,有的人才出國幾個月,回到上海,彷彿到了另一個城市,許多地方都不一樣了.在上海,地圖是更新最快的東西,幾個月的時間,就足以讓一個地區面目全非,它很可能多了幾條新路或橋樑,不然就是多了一區區的新商圈,它的改變是朝著進步的方向加速前進,轉變之快,有時會讓人有一夕之間的錯覺.

上海其實是個融合了東西新舊的城市,有些人以為上海的進步風貌大概和台北差不多,高樓大廈、川流不息的人車.然而上海曾是個殖民城市,在過去各國租界地區遺留了許多歐美風格的老建築,無論是私人宅院、教堂、商業大樓,仍然保存當時的原貌,步行其間,真的猶如置身異邦.記得曾有人問我,對上海的印象如何?當時我的直覺回答就是像歐洲.這種感覺的確很奇妙,明明是身在自清代以來,一個知名的商埠,身邊的行人個個也都是黃皮膚、黑眼珠,而道路二旁茂密的法國梧桐半掩著西式各古老建築,一幅歐洲風情畫就這麼活現眼前.

新上海和老上海交錯相陳是個有趣的現象,在路上行走,不時看到20年代老上海的風華景緻,也如同掉進了時光隧道,正當人們沉緬於它的歷史片段時,又被一棟棟新式商廈喚回現代,上海城市的多風貌,也是吸引許多觀光客的主要原因.外灘,這個曾是殖民相爭之地,如今雖然事過境遷,但外國列強留下的不動資產仍然根留原地,然而形式轉移,那些建築成了外灘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入夜後的“萬國建築博覽會”打上閃耀輝煌的燈光,不知迷醉了多少的外來客,不拍照留念都會覺得遺憾,難怪外灘多的是幫人照相的攤子.

上海人給人的印象是精明幹練,勇於追求新知,急於跟上時代,所以在上海也有著大型的電腦商城及書城,從每天不斷湧進川流的人潮中,可以嗅出一些熱切進取的企圖心.而在公共場所中,也不時可以聽到上海人以流利的英語在交談,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我曾在上海的知名學府閒逛,看到的是學生們人人手捧著書,在校園裡疾步穿梭,個個表情肅穆,而草坪上也坐了三三兩兩的學生,他們不是在聊天或嬉笑,反而是低著頭拼命地苦讀,這個景像著實讓人驚訝,和以往在台灣的大學校園內常看到的打球、打屁、歡笑的畫面孑然不同.

所以有些人喜歡把子女帶到上海來就學,無非是希望在一個積極單純的校園環境下,小孩更能專心於學問的追求;大陸的人口眾多,大學僅集中在幾個重要的大都市,由於僧多粥少,所以要擠進大學窄門都非得下功夫苦讀才行,也因此考上大學的學子往往是一時之選,而能人考上名校的,更是萬中選一.上海有名氣的大學就有數十個,匯聚了無數的菁英,在這個以世界為指標的國際都市裡,人才聚集,競爭激烈,連在學的學生也不敢掉以輕心,不然難保日後不會被一代代的新浪淹沒.

走出校園,街上到處林立著高級餐館、咖啡廳,裡面坐的多是西裝革履的上海紳士和棕髮碧眼的外國商主,他們有的在談生意,有的討論經營.上海的上班族們常帶著光鮮亮麗的外表,昂首闊步於時尚尖端,其行為舉止間都透露出隱約的自信和驕傲.

在台灣亂象紛擾及失業率節節攀升的今日,上海每天仍以快速的步伐繼續前進著,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當台灣人對現況有著強烈不安感的時候,便興起了擇良木而棲的念頭,上海生活水準和台北接近,物價相對於台灣簡直低廉,上海人口多,消費能力強,且為全大陸經濟的重心,所以很自然的,上海成了許多台灣人的心中最佳投資及居住之地.大部份人認為,在那裡,花費同樣的代價,卻可享有更優渥的生活品質,是物超所值,難怪前進上海成了一股風潮.

目前至少巳有五十萬的台灣人居住在上海,而且還在持續不斷地增加中.這個現象十分令人憂心,台灣的腳步若再停滯不前,恐怕用不著對岸武力相向,就可以把台灣和平解放了.

--稀客.2001.6.22

台長: 稀客
人氣(1,2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經典散文 |
此分類下一篇:端午粽香處處飄
此分類上一篇:蘇州小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