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02 16:22:46| 人氣1,4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主體形構、共同體、培力、修養:回應一位不知名的網友

原文載於「四則運算」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42006&article_id=10917586

不知道自己倒底算不算看得懂這位網友的問題,不過藉回答這些問題,釐清一下自己的想法也好:

1.如果國族主體的要求僅是一種虛妄或病態,那麼其他社會類屬之主體要求的正當性又立基於何處?

我的想法: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嘗試建立集體、建立真實、建立永存的事物的努力,可能都是一種虛妄或病態。問題可能並不在于國族主體的要求是不是病態,而是什麼樣的什麼形式的國族主義要求會變成一種扭曲,扭曲了其他類屬之主體要求的正當性?其實不論在垂直或是水平的層次,我們都參與著很多的共同體(commmunity:共同體、社群、社區)的實踐,由此讓我產生一種懷疑:為什麼國族主義的共同體可以宣稱超越一切,而要求其他的共同體實踐,向其俯首稱臣呢?如果一個國族主義的發展到達了這種程度,對我來說那應該不是病態或虛妄了,而是一場災難!!或者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言,這絕對是一種「異化」!!

2.再者,關於國族問題的討論,是否真的存在一認知上的阿基米德點呢?

所有的批判可能都不存在這樣的阿基米德點(典故:阿基米德曾說過,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撐起全世界。),我認為指我們只能在歷史反省、價值反省、批判/實踐三者的往復辯證的過程,去建立批判的基礎,由此任何批派/實踐的立足點都是流動的、,而種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社會情境下建立的。


3.宣稱沒有國族信仰的人是否可能被懷疑僅是拆掉國族建構鷹架後之凡常民族主義的捍衛者?(我想到的例子是不想統一於PRC華語但也不想要"台語"成為一種受制度保護的語言以維護ROC華語作為台灣社會諸領域之生產/再生產活動之單一泛化媒介的想法)

台灣的情境下,宣稱沒有國族信仰的人,經常被視為是偽裝的大中國主義者(很多外省籍的文化研究學者經常遭受的指控!!)。但是有另外一個面向經常沒有人注意到,即宣稱沒有國族信仰的人,有可能是全球流動資本的代言人。你所舉的例子中忽略了一個台灣從南到北,從城市到鄉村的一個日常生活的現實---大街小巷林立的英文補習班,這裡面顯現的對英文的狂熱,對於一個強調本土化的島嶼政權,其實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我感興趣的不是在這種或哪種的國族主義中做選擇,我也不想把所有追求建立「共同體」的實踐一概斥之為虛妄,但我關心的是表面上追求國族主義或建立各種形式的共同體的實踐背後,潛藏著什麼樣的資本、社會、文化..的社會力量或慾望在作用著,而在震天價響的口號或激烈的對抗中,卻被我們忘卻了?

4.對於那些在現行制度中而非在個別的具體暴行中因其特定身分被辨識(identified)為他者而被邊緣化的群體如何繞過國族主體(或任何要求主體設備的行動)而仍可自我培力呢?

我覺得這問題要先釐清一下,繞過國族和繞過主體設備(設備:我的理解是傅柯的disposition,你的原文是這個字嗎?我姑且認定是這個字)是兩回事。我接受主體總是在一定的技術、設備的操作實踐下形成的,但是「國族」不是唯一的主體設備,主體設備也不只有國家(性別的問題會是國族設備的問題嗎?)雖然國家可能是最大的、最廣泛的主體設備,但是國族和國家也不完全等同。

就繞過國族主體而自我培力的行動來說,這種例子太多了吧!台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公娼運動」!這和國族完全無涉吧,而公娼阿姨也不是因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而獲得力量,她們是透過不斷重新檢視、反省自己的歷史,以及和體制的對抗實踐,慢慢培養出自己的力量!要不要我再加上我的論文中關於東海大學學生運動的例子?..^.^

就繞過主體設備而進行自我培力的行動,這點很有趣,問題出在妳如何界定什麼是「力量」?還有存在一個不透過主體設備而建構的主體嗎?存在不與某種社會關係相互連結的主體嗎?我個人認為人不可能離開某個社會關係或者妳說的設備而能形成一個主體,因此我認為真正的培力,必然要進入到對於社會關係、制度設施、主體設備的改變中。但是我再強調一次,我認為國族、國家不是唯一,也不見得是最重要的建構主體的社會實踐。那完全要看你的議題還有實踐的場域而定。


5.或者最後僅能回到個體的修養問題,而個體的修養如排除超自然力量作為保證的可能性而又拒絕以特定共同體作為道德(評價)之基礎,則出路何在,一個超人或內聖外王之人?

這裡的問題出在妳如何界定共同體、力量、修養等概念。修養是否僅意味著個人在家靜坐吐納(我每天早上都這樣做半小時,以撫慰因論文寫作而受傷害的身心靈)、或是個人行為的調整?當一個人去參與社會運動,去國會進行制度遊說,算不算是一種修養?力量是指個人控制自己態度、行為的力量,還是也包括了改變社會、決定社會運作、政策方向的能力?我認為所有的修養都是對應著某個共同體的,它不一定是參與、或以這個共同體作為基礎,也可是能完全對反著、對立於某個共同體。我不認為有離開社會的修養實踐,因為我不認為有離開社會(在最廣義的意義下)、一定的社會關係或某種社會力量作用而能存在的人。


台長: 解影
人氣(1,4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