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2 11:07:58| 人氣486|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Issue 231】《The Art of Nathan Milstei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已出版‧此乃未經編緝版本‧版權歸 Hi-Fi Review Ltd. 所有*


《The Art of Nathan Milstein》
CD 1 (76’13)
布魯赫: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6
巴赫: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BWV1041
(Antal Dorati 指揮 ORTF,24/Sep/1961)
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77
(Istvan Kertesz 指揮 ORTF,23/Sep/1963)
CD 2 (66’37)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
(Eugene Ormandy 指揮 Concertgebow Orchestra,5/Oct/1959)
拉羅:西班牙交響曲,作品21 (short version)
(Andre Cluytens 指揮ORTF,Jul/1955)

Nathan Milstein (小提琴)
Music & Arts CD-1168 AAD

這絕對是小提琴唱片中的寶貝。此Nathan Milstein的雙牒專輯包括了五首「常見」的小提琴協奏曲,據說都是未曾出版過的舊現場錄音珍品,錄音年份從1955年到1963年不等。當中,演奏家的巴赫協奏曲錄音更是現時市場上較為罕見的,實在不容錯過。

談起Milstein 演奏巴赫,想必樂迷都擁有DG或/和 EMI 出品的六首無伴奏吧!他的演譯集高貴、浪漫、果斷於一身,在眾名家的演出當中一直站在最受歡迎之列。 而這專輯中的巴赫協奏曲同樣是巴洛克和浪漫琴音的自然結合,Milstein 選擇明快的速度 (其速度感在筆者耳中僅次於 Hilary Hahn 的版本),使用燎人的 portamento,在單純的音樂線條變化出無窮的音樂內涵,是具節制的灑脫不羈。惟在第二樂章《行板》中筆者總聽到獨奏者和協奏單位在節拍上的不自然,似乎是Milstein 速度變化未能讓樂團適應。

也說說貝多芬。在這1959現場錄音中,雖然 Ormandy/ Concertgebow Orchestra的表現屬中規中矩,然而卻因錄音質素的關係使協奏樂聲失去所有光澤,單是開首的一段也要叫聽者受苦… 算了吧,反正咱們想聽的是 Milstein。除了一貫的明快作風, 獨奏者以較為硬朗的聲音描繪作曲家的名作,其直接的向前感令人煥然一新,在漫長樂曲中絲毫沒有撫媚扭拎的餘地,是另一種的浪漫風格。Milstein 的貝多芬,當然少不了他自家的華彩樂段!一流的音樂性和炫耀性,是 Joachim 和 Kreisler 以外的有趣版本。

想起來,EMI 亦有套 4CD專輯,名字同樣是 《The Art of Nathan Milstein》,而其副標題是「Original Capitol Recordings (1955-1966)」。這個和那個《The Art of…》錄音年份相若,大家或可視Music & Arts 版為 EMI 版在曲目上和現場錄音上的補充。 

(Simon Tu)

---
根據專輯內頁和封底的標示,Eugene Ormandy 所指揮的樂隊為「Concertgebouw at Montreux」,惟經過查證和討論,此錄音以荷蘭Concertgebouw Orchestra 伴奏、在瑞士Montreux現場收錄的可能性較高。



*已出版‧此乃未經編緝版本‧版權歸 Hi-Fi Review Ltd. 所有*


台長: Chaconne
人氣(486)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