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23 15:46:58| 人氣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四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介紹一個運用Web2.0觀念的管理資訊系統?

  Web 2.0確實已成為朗朗上口的名詞。

僅在Google就有950萬次引用Web 2.0的名詞,

可見網路大眾已經這種清楚明瞭Web 2.0這種想法。

但對Web 2.0的真正內涵,仍然有大量的反對意見,

有些人批評,這不過只是一種無意義的行銷噱頭。

但不可否認,廣大的群眾已開始接納Web 2.0這樣的概念了。

  

 

假使Netscape Web 1.0的開路先鋒,那麼Google則是Web 2.0

最重要的領導者。若將這兩者視為在他們活躍的年代中,

最引人注目的IPO公司,則我們可以發現,兩者各自引領風騷,

相互對照起來非常有趣。
 

  Google從一開始就是原生的網路應用,不銷售或套裝,

而是作為服務來提供,客戶直接或間接就其所得到的服務而付費。

沒有舊時代軟體產業的陷阱,沒有預定的軟體發行時間,

只有不斷地改良。沒有授權或銷售,只有使用。

沒有不同平台的問題,使用者可以在各種電腦設備上執行使用軟體。

Google在網站後端,沒有購買昂貴的伺服器,只是利用一般普通的電腦,

執行公開原始碼的作業系統,加上外人不得而知的自行設計的程式與工具。

最終而言,Google必須具備一項額外的核心能力是Netscape所沒有的:

資料庫管理。Google不只是軟體工具的集合體而已,更是專門化的資料庫。

沒有資料數據在背後撐腰,軟體工具將無用武之地;而沒有軟體,

資料數據將難以管理。過去時代中權力的來源,

是軟體授權與對APIs的絕對控制,現在無關緊要,

因為軟體不需要通路販賣,只需要使用執行。

同時若無收集和管理資料的能力,那麼軟體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事實上,軟體的價值,取決於能夠管理資料的幅度及能力。

雖然使用者是透過瀏覽器來體驗Google的各項服務,

Google的服務不是伺服器(雖然背後是由為數眾多的網路伺服器所提供),

而且Google能提供卓越的搜尋服務,也不是因為擁有這些使用者可找到的內容。這很像是電話的通話方式,不只是在電話的某一端發生,

而是在電信網絡的兩端中交互進行。Google的服務,

也一樣是在瀏覽器、搜索引擎和內容的伺服器之間的空間進行,

是使用者與他的網路體驗之間的催生者與中介者。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112406889

 

 

管理介面

Visual Studio 2005

 

SQL Server 2005

 

兩層式MIS架構


三層式MIS架構

 

分散式MIS架構

 

台長: 許吱吱
人氣(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