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12 23:47:11| 人氣7,0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麗翹家人》Sweet home Alabama與《無可救藥愛上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批評賣座商業片是件不討好的事,因為總有人會說,這只不過是個娛樂嘛!幹嘛正經八百地去分析挑剔個半天,多掃興...我倒覺得,做為一部盡可能在討好滿足群眾心理的商業娛樂片,去討論它創意的構思與執行、意識型態的選擇與處理,其實是必要的,否則好萊塢電影就不會有今日的這番景況了。

要說今年創意最貧乏可悲的賣座電影,《限制級戰警》獲選絕不為過;要說今年意識型態最媚俗偏頗,甚至到自打嘴巴程度的娛樂強片,陽剛的《黑鷹計劃》與陰柔的《美麗翹家人》則絕對當之無愧。

好萊塢的喜劇要達到「皆大歡喜」,在片廠與觀眾所達成的契約之中,必然存在著某種特定的意識型態(通常是傳統的、保守的、美式的)。而將這種老套的想法與觀念升華到一種信念與理想的層次,最佳的代表就是法蘭克卡普拉。而能將這種陳舊的思考方式輕盈地調侃,形成一種曖昧的趣味,最佳的代表就是比利懷德。無論堅信,或是懷疑,要說好一個喜劇故事都需要藝術與技巧,否則就會低俗可笑一如《美麗翹家人》。

《美麗翹家人》的賣點在於美國的城鄉與南北差異,對照出來的突梯趣味。逃家到紐約的女孩,成功後回到家鄉面對她原本所厭倦的一切,重新發現其中的可愛美好,原本會是非常美式傳統的風格。但好笑的是,無論是編劇或導演,雖然一面倒是想告訴觀眾「故鄉」、「傳統」、「簡樸」才是真實的,人終究是要回家的,但卻還是抱持著「城市」、「時髦」、「北方」的觀點來處理。你可以發現,編導對於南方小鎮的人們生活,其實並不認同,他們開玩笑的方式並不像是開朗釋懷的自嘲,也不是友善的逗趣,而是帶有奚落嘲諷意味的嬉鬧,特別是拿南北戰爭來調笑的部份,以及一些短路得像白癡的角色。我可以接受當甘蒂絲柏根所飾演的紐約市長惡意地嘲弄美國南方傳統媽媽後,不是由捍衛妻子的老公,而是由相較下弱勢的女主角揮出那一拳(這正是喜劇契約的一部份),但那個誇張的仰角鏡頭呈現出女主角父親可笑又可悲的舉手大喊「南方人終於勝利」,相信許多被嘲弄的人會想對導演揮上一拳。

而更好笑的是,整部片的大部份場景都擺在「阿拉巴馬甜蜜的家鄉」(雖然我們看不出來有何甜蜜可言),並肯定鄉野生活的親近可愛,最後還讓女主角理所當然地「留了下來」。但最後出現演職人員表時的「後續報導」,卻讓我們看到了她那性感且「成功」發展事業的丈夫,在「紐約」開了自己的店,而她則抱個剛出生的寶寶在「中央公園」裡散步玩耍。姑且不離題太遠地討論「女主角在影片開始時的大好事業跑到哪裡去了」的女性議題,只是我似乎感受到編導傳達的一個訊息,那就是「美好而且成功的生活與事業還是必須在紐約這個繁華大城」,而阿拉巴馬那個甜蜜的家以及那裡的生活(之前編導還一直要我們去認可那種溫暖樸實的生活)還是丟在那兒隨它去發黴長蟲好了。這可不是一句什麼「有根又有翅膀」的鬼話可以輕易帶過的。

像這種刻意擺出低姿態去假意地肯定鄉野文化,其實骨子裡還是充滿城市人高姿態的蔑視嘲笑,並且不經意地流露出那副矯情嘴臉,簡直就是二流政客才會有的表現。就像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其貌不揚的女生說:「我知道妳有傲人的內在美,可惜我卻早已經愛上了那個波霸美女了」一樣,噁心又膚淺得令人髮指。

什麼是「開朗釋懷的自嘲」,在英國文學電影《無可救藥愛上妳》中的美國導演尼爾拉布,就在英美刻板印象的趣味上做了可愛的示範。

《無可救藥愛上妳》改編自英國女作家拜雅特的得獎鉅作,和拜雅特絕大多數作品一樣,這個故事是以她最執迷沉醉的維多莉亞時期為背景,而且廣納她在各領域豐富的涉獵與識見(如【情色風暴】Angel And Insect融入生物昆蟲學知識、【花園聖母三部曲】Virgin In The Garden結合了維多莉亞時期的劇場、【馬蒂斯故事集】吸收野獸派繪畫風格,及這本【無可救藥愛上妳】模仿了維多莉亞時期浪漫詩與文學的筆觸),形成一種多層次的美學。

這樣一本往返今昔、談古論今的大部頭小說,光是要把故事擠進兩小時內的電影片長中,就已經是一大難題了,更何況這本文學作品最豐饒的成就,是在於展現出作家對於一個時代、一種情調、一類文體(特別是原著中作者仿作的維多莉亞時期文人墨客的詩作及書信)的嫻熟與貫通,並透過現代的眼光再現。這在走馬看花、快速掃描的劇情電影中,幾乎是無法翻製的優點。因此電影的改編走上了另一條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於是《無可救藥愛上妳》在擅於刻劃現代男女情感關係的尼爾拉布(《惡男日記》《真愛來找碴》及一齣話很多的外百老匯舞台劇)手中,成為單純的兩條故事線,讓兩段相隔百年的戀情相互呼應,一面揭露維多莉亞時代,一對詩人以書信為始的偷情秘聞,一面則推展現代的一對文學研究者,在搜集線索追蹤足跡過程中滋生的情愫。無論是為了影像化而不得不然,或因為語言距離而產生的隔閡,少了文字的賞玩樂趣(那些文謅謅的詩與信在影片中成了不折不扣的陪襯),這部影片對我來說成了一部聰明的羅曼史,尼爾拉布運用今古並置的技巧,把這兩對愛侶的戀情貼合在一起做出對照,讓我們看到,過去外在嚴謹的禮教與道德束縛,殘酷地摧毀了濃蜜的情意,而現今人們內在的寂寞疏離與不信任感,殺傷力卻也毫不遜色。

觀眾可以看到導演在於現在式部份的用心顯然多過於古代的場景(維多莉亞時代的情節多為零碎的拼貼),想要以古襯今地揭示出當代人愛情困境的心意不言可喻,但奇怪的是,在篇幅所限,心路歷程無法細密陳述的情況下,被打散的過去式愛情,卻遠比直線進行的現在式愛情更教人有所感觸。或許是那些在眼前悄悄流去的詩句與告白,無形中建構的迷人情調,但我更覺得是那些出色的英國演員們(特別是傑瑞米諾桑和珍妮佛艾爾),透過一瞬間的眼神、表情、動作,賦予角色細膩的心理轉折。相較下尼爾拉布的忠實搭擋亞倫艾克哈特,和喜歡扮演英國人的葛妮絲派特洛,不甚具說服力的表演,只為這段「皆大歡喜」的愛情帶來一連串的錯愕(還包括那段類似諜對諜的搶奪文件戰)。

不過影片中現在式的部份也不全然是失敗的,至少它帶給影片較輕盈貼近的時刻,把過去式濃稠的悲劇性沖淡。特別是那拿英國人對美國刻板印象來做文章的笑點,提供不少這類電影少見的娛樂性。

台長: 牛頭犬
人氣(7,0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好萊塢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青春叛逃日記」1《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
此分類上一篇:金馬影展筆記(二)無可救藥愛上她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