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21 18:49:51| 人氣9,6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玫瑰騎士」(上)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作品59是理查‧史特勞斯作曲的歌劇。這部作品有長大的作品規模,與龐大的管弦樂,其規模能夠比擬華格納後期作品,因而常被稱為樂劇,但這不是史特勞斯本身所命名。出版時的名稱,是「Komödie für Musik in drei Aufzügen:Der Rosenkavalier」(為3幕音樂的戲劇:玫瑰騎士)。劇本作者為胡戈·馮·霍夫曼史塔(Hugo von Hofmannsthal,1874-1929)。

前此,史特勞斯曾經在創作「厄勒克特拉(Elektra)」時,就與霍夫曼史塔合作過,不過那一次「厄勒克特拉」已在上演,史特勞斯只為已在上演的舞台戲劇配上音樂而已。因此,這齣歌劇「玫瑰騎士」,才是兩位大師真正第一次合作,以長年經驗培養出來的傑出作品。

此劇譜作於1909年初到1910年之間,一開始由霍夫曼史塔提案起用男裝的女歌手,寫成輕巧的喜劇,後來經過極多的書信往返,兩人仔細討論的結果,最後完成為現在的形式。劇名「玫瑰騎士」是維也納貴族向女方提婚約時,需要派一個使者送銀製玫瑰作為訂約的證物,派去的使者稱為玫瑰騎士。劇裡說這是當時貴族間的習俗,事實上這是霍夫曼史塔的創作,當時並沒有這種習俗。霍夫曼史塔自己說,這齣歌劇看來好像真有這麼一回事,其實都是虛構的。

音樂內容以「莫扎特歌劇」為指標。故事背景放在瑪麗亞‧特蕾莎時代的維也納,有洛可可風趣外,還讓遊戲與真實對比。故事很像「費加洛的婚禮」,就是這個原因。日本有位音評家說,除了「莫扎特歌劇」以外,他最喜歡「玫瑰騎士」。

為配合故事,在「莎樂美」、「厄勒克特拉」裡呈現的那種激烈的管弦樂法或較前衛的和聲完全不會出現於此劇中,其譜寫作風大多較易於親近又清楚,聲樂部分,也不再是華格納樂劇風格的吼叫(霍夫曼史塔揶揄說「那像兩隻大吼大叫的野獸」),而採莫札特風格的抒情歌唱樣式。

這齣歌劇雖然是敘述貴族們戀愛的輕鬆作品,但也是有3幕、需要3個多小時上演的大規模歌劇,其演奏也很不容易。主要的劇中人物共有4個,其中3名在第1幕中上場,最後1名則在第2幕上場,到第3幕全員齊上,以結束全劇。劇中沒有安排芭蕾場景,合唱也不擔任重要角色。

除了主要的4個角色以外,還有3、4個次要角色,不過其份量遠較主要角色低得多。至於演唱獨唱、重唱、以及無名的角色,就有28人之多。還有一些在劇裡不發聲的角色。在第1幕出現的男高音歌手雖然是小角色,但有時為了讓演出增光,會特別聘請明星級歌手演唱。

這齣歌劇既長大又難演,因此不只是在上演時,連灌錄唱片時也常常習慣性的省略一部分。這是史特勞斯本人都認可的。劇中幾乎都是重唱而沒有詠唱調,第1幕登場的男高音詠唱調,則很有揶揄的味道。這反映出史特勞斯討厭義大利歌劇的態度。

還有兩個小混混設定為義大利人,並使用義大利姓氏以暗示奧克塔文是義大利裔貴族。憤怒的歐克斯口不擇言謾罵義大利人之態度成為兩個小混混反過來靠攏奧克塔文的導火線。哈布斯堡帝國(Habsburg Empire)統治中東歐與北義大利的結果,包括義大利的非德系貴族的一部分,以德國風格的姓名任職宮廷。這齣歌劇反映當時這種情形。史特勞斯在他最後的歌劇「奇想曲」中,更徹底批判義大利歌劇。

經過多次練習後,此劇於1911年1月26日在德勒斯登宮廷歌劇院首演,並獲得空前大成功,甚至於維也納與德勒斯登之間,還開出載運觀劇客人的特別專車。首演之後連續上演50次,其他如柏林宮廷歌劇院、布拉格歌劇院、巴伐利亞宮廷歌劇院、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等主要歌劇院都相繼上演,都獲得好評。不過,前此對史特勞斯的前衛風格頗表好意的批評家與作曲家們,則認為這是「落伍」「迎合大眾」的作品。然而聽眾的支持甚大,現在已成為史特勞斯的代表作,在德國圈的主要歌劇院與音樂慶典中,都成為最重要的演目之一。

劇中元帥夫人與奧克塔文的關係,會令人想起莫札特「費加洛婚禮」中的伯爵夫人與凱爾比諾。史特勞斯也不讓歐克斯男爵單純成為喜劇角色,還描述他的性格,使他具有不輸給威爾第「法爾斯塔夫」的魅力。在音樂方面,他把華格納的管弦樂法更推進一步,還使用圓舞曲而被人與約翰‧史特勞斯品比。也許「玫瑰騎士」是站在過去的傑作歌劇上而達到的最高傑作。

主要劇中人物
元帥夫人瑪麗‧泰莉絲(The Marschallin, Princess Marie Thérèse von Werdenberg) 威登堡親王夫人。抒情女高音。依史特勞斯的說明,年齡未滿32歲,夫婿是奧地利元帥,又喜歡打獵,因此經常不在家。她跟表弟青年貴族奧克塔文是情人關係。性格內省,知道這年輕的情人,終究會棄她而去。從台詞來推測,她在奧克塔文以前,還可能有過情人。

演唱元帥夫人的女高音,在舞台上的歌唱與演技必須具有高貴的氣質,在長大的獨唱以及和情人的重唱中,需要表現出心中微妙的動搖,因此演唱此角並不容易。不過,奧地利的女高音,都希望能唱這個角色。

元帥夫人是這齣歌劇實質上的主角,但是在第1幕從頭到尾一直在場的長時間戲一結束,第2幕就不登場,要等到第3幕後段才能再看到她。

奧克塔文伯爵(Octavian, Count Rofrano)元帥夫人的情人,17歲的青年貴族。跟他親近的女士,都很親密的稱呼他「勘勘」。本來與元帥夫人相愛,但擔任玫瑰騎士遇到蘇菲後,兩人一見鍾情,最後結成連理。劇中各幕都會登場,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這個角色由女高音或女中音反串男角,只有在第1幕會女裝飾演元帥夫人的侍女瑪莉安德。這可能是適合霍夫曼史塔當初構想的人物。「費加洛婚禮」中的凱爾比諾也在劇中女裝打扮成女傭,這一點兩者有共通點,因此長於飾演奧克塔文的歌手,常常也長於飾演凱爾比諾。

在貴族譜「Ehrenspiegel Österreich」中,奧克塔文的全名是「Octavian Maria Ehrenreich Bonaventura Fernand Hyazinth」。蘇菲常在床上閱讀貴族譜,當她面對奧克塔文背出這一大串名字時,使奧克塔文嚇了一跳。

歐克斯·凡·李赫諾男爵(Baron Ochs van Lerchenau)元帥夫人的表兄。男低音。粗野、傲慢、自私、好色、吝嗇。劍法很差又無膽量。是個俗透了的人物。但此一角色有很強烈的性格,因此可以說與元帥夫人一角同為此劇的主角。事實上,此劇最初的劇名是「歐克斯」。此一角色 有喜劇的性格,因此要有很好的演戲能力,也要有卓越的歌唱能力,以應付第2幕演唱許多歌,在末段還要唱出拖長的低E音。

歐克斯一角既然那麼重要,因此這個角色常由經驗豐富的男低音飾演。因而常被認為歐克斯是50歲以上的人物,其實,依史特勞斯的設定,「歐克斯是35歲左右的鄉下人,雖然好色,卻要維持貴族模樣(就算是鄉下貴族也好)」。

蘇菲(Sophie von Faninal) 歐克斯的未婚妻,法尼納爾的獨生女。剛走出修女院,聽從父親決定的政略結婚,預定為歐克斯的未婚妻。常常閱讀社交界與年輕貴族的家譜,夢想自己將來也加入貴族社會。她對歐克斯男爵大感失望,終於向玫瑰騎士奧克塔文求救。需要有年輕歌聲的抒情女高音。

法尼納爾(Herr von Faninal) 蘇菲的父親。男中音。新任命的貴族,富裕的暴發戶。其妻子已去世,只有獨生女蘇菲。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想把女兒嫁給歐克斯男爵。

瑪莉安娜(Marianne),侍女
華察基(Valzacchi, an intriguer),密謀者
安妮娜(Annina),華察基姪女
其夥伴

這齣歌劇不斷會出現很動人的場面。
心裡深鎖憂鬱的元帥夫人的份量很重。元帥夫人吐露心聲的歌唱裡,正強烈的表現出這歌劇的主題「時光不饒人」的感觸,加深此劇的意境。又如玫瑰騎士奧克塔文與少女蘇菲一見鍾情的場面,正顯示這齣歌劇的真面目。還有第3幕最後場景的美麗三重唱與接著而來的愛人們的二重唱,都是接連而來令人著迷的歌劇美麗場景。

據指揮家索地的自傳,史特勞斯遺囑在他的告別式上,要演唱第3幕最後場景的三重唱,指揮是索地,元帥夫人瑪麗安奴‧謝許,奧克塔文摩多‧庫尼茲,蘇菲姬兒達‧聰美爾淑。演唱時歌手們一個接一個流淚,歌聲竟斷續。

這齣歌劇既然以「莫扎特歌劇」為指標,管弦樂就比較輕妙,音色也大多透明,這一點,好像特別想接近莫扎特的諧歌劇。不過有些地方的管弦樂法,還是有史特勞斯專長的官能感觸與豐富色彩。故事發生在維也納,因此到處可以聽到維也納圓舞曲。這一點有些批評家認為不適合作品的時代背景,但得到聽眾的好評。歐克斯男爵的圓舞曲,常常單獨在音樂會上演奏。

1944年史特勞斯使用第1幕與第2幕的素材編寫一首管弦樂圓舞曲,通常稱呼這首圓舞曲為「圓舞曲第1號」。編寫這首樂曲的10年前,也就是1934年另外有人也編寫一首管弦樂圓舞曲,這一首通常稱呼為「圓舞曲第2號」

另外,史特勞斯本人在1945年編有一套「玫瑰騎士組曲」。指揮家羅金斯基也有一套玫瑰騎士組曲,是從全曲中選出素材,不管戲劇本來的順序從新安排。首演後也有自稱南布阿特者,也編有一套組曲。羅金斯基的一套雖稱組曲,但各曲之間沒有間隔,因此全曲有交響詩之觀。此外,1926年為了無聲電影之伴奏,史特勞斯本人編一套電影音樂「玫瑰騎士」。

台長: 雲翁
人氣(9,658)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歌劇與舞劇 |
此分類下一篇: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玫瑰騎士」(中)
此分類上一篇:理查‧史特勞斯:歌劇「沙樂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