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10 14:34:13| 人氣10,78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頓:小號協奏曲降E大調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號協奏曲降E大調Hob. Vlle:1海頓在他晚年(1796年)所寫的作品。海頓因寫104首交響曲確立奏鳴曲式而被尊為「交響曲之父」,他在協奏曲方面,有小提琴、大提琴、大鍵琴、法國號等多首協奏曲,而小號協奏曲是他最後一首這一類作品。

這首小號協奏曲是代表古典主義小號協奏曲的一首。海頓寫這一首作品時,已寫完104首交響曲,並著手譜寫最後的弦樂四重奏曲集,以及神劇、彌撒等大部頭作品。這正是他集大成的時期。不過,海頓已有十幾年沒有寫協奏曲,那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寫這麼一首小號協奏曲?

在維也納宮廷中,有一位演奏小號的樂手名叫安東‧外丁格(Anton Weidinger),他是海頓的朋友。這位朋友發明一種在所有的音域中,都能夠演奏半音階的按鍵小號。在此以前的小號通常都沒有音栓,因此只能變動嘴唇的壓力,勉強奏出自然泛音。這些泛音都集中在高音域,因此古時代的小號,只能演奏高音域的旋律(例如布蘭登堡協奏曲第2號)。這位朋友,委託海頓譜寫一首小號協奏曲。當然他的目的是使用他所發明的小號演奏,以便展現這種小號的特色。不難想像這種新樂器,觸發了海頓的創作意欲。海頓的這首協奏曲,在曲中也要求演奏比以前低音域的旋律。

在古典主義盛行的時期,歐洲各地都嘗試使用音栓擴張小號的音域,但很少人贊同外丁格這種穿音孔加按鍵,具有如長笛那種裝置的小號。現在使用的音栓式小號,要等到1830年才會出現。外丁格於1770年代,在小號上穿音孔,加裝調整音程用的按鍵,以對應以前不可能演奏的低音域或半音階進行的旋律。這種小號在當時是劃時代的發明,只是這種新的Es管小號音質不好,因而風評也不佳。
海頓在1796年寫這首協奏曲,看來不只是為了一位朋友所委託,也可能是對這種樂器的表現能力發生興趣。曲中在他圓熟的作風外,還有一些海頓的幽默與出乎意料的安排。例如小號獨奏開始時聽來像是自然小號,卻提出自然小號不可能演奏的從中低音域音階開始的第1主題;一再反復的半音階,以及令人以為結束卻又繼續的假終止,等等,都是海頓要讓聽眾驚訝的調皮設計。難怪大家都稱呼他「海頓爸爸」。

這首作品的首演是1800年3月28日在維也納城堡劇院,使用外丁格的按鍵小號演奏。這在作品完成後4年,原因可能是要摸清楚這種新樂器的演奏方法需要一些時間,同時當時要舉行一場演奏會需要經過煩雜的宮廷手續很費時間。
這場外丁格的演奏會並沒有成功。聽眾既少,共演的女高音也唱得不好。不過1802年在萊比錫舉行旅行演奏會時則很成功,外丁格與他的新樂器,一時還很受人注目。
只是好景不常,管弦樂團中使用的小號,都是新開發的音栓式小號,因此外丁格一退休,到1840年前後,按鍵小號也消聲匿跡,在銅管樂器史上只維持半世紀,成為只有一世代的變種樂器。

海頓的這首協奏曲隨按鍵小號的衰退而被遺忘,直到20世紀在布魯塞爾重新發現,之後就成為小號協奏曲的代表作品,一直矗立在音樂界。

全曲有3個樂章,其中兩端樂章尤為有名。
第1樂章 快板(Allegro)降E大調,4/4拍子。極為簡潔的協奏奏鳴曲式。
具有「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但有異於海頓所完成的奏鳴曲式而只有一個主題。形式雖然簡略,但其聲響堂皇,有如具有嚴格架構的交響曲。通常在尾聲之前,讓獨奏者發揮他的技巧,演奏一段裝飾奏。

第2樂章 行板(Andante)降A大調,6/8拍子。
樂譜上註明要「如歌唱般」(cantabile),是悠揚如歌的樂章。在這樂章中,獨奏小號與小提琴的對話特別有趣。

第3樂章 快板(Allegro)降E大調,2/4拍子。終曲,輪旋曲。
這樂章又回到降E大調,曲趣很活潑。獨奏小號驅使各種技巧與管弦樂對峙,最後很華麗的結束全曲。

(Maurice Andre小號; Hans Stadlmair指揮慕尼黑室內管弦樂團)
http://youtu.be/dsvB0ENBjTA
(Tine Thing Helseth小號;Hkan Hardenberger & Sir Neville Marriner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http://youtu.be/T_PZlj_js1E
(Alison Balsom小號;Romain Leleu/Emmanuel Leducq-Barme & Baltic Chamber Orchestra)
http://youtu.be/cSIPXetbm6M 

台長: 雲翁
人氣(10,784)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協奏曲 |
此分類下一篇:莫札特:長笛與豎琴協奏曲
此分類上一篇: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第2號

Scott Lin
小號界的國歌
2020-03-18 16:44: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