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3 16:43:25| 人氣25,17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雪赫拉莎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6-12-20 23:18:28

今年在杜哈的亞運,主辦國在閉幕典禮中表演一場大規模的舞劇。
劇中主要使用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交響組曲「天方夜譚」(Scheherazade),
與鮑羅定的歌劇「伊果王子」的音樂。有趣的是兩位作曲家都是俄國人,
寫的是西洋音樂。

今天就來談談李姆斯基-柯薩可夫的交響組曲「天方夜譚」。

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在1888年夏天完成這首作品。出版樂譜時,上面印刷這麼一段話;
「土耳其王夏李爾無法相信女性。每次結婚,初夜後,次日就把妻子處死。不過,王后雪赫拉莎德(Scheherazade,夏拉查德)每晚都講些有趣的故事,因為故事太有趣,夏李爾王就一天又一天把處死雪赫拉莎德的日期延後,竟延後了1001夜,最後夏李爾王不殺雪赫拉莎德了。」
公元5世紀,美索不達米亞波斯沙散王朝,夏李爾王因王妃在他外出時與人私通,以致異常憎恨女性,每晚令處女伺候他之後,於次晨慘予處死。大臣之女雪赫拉莎德看不過,帶其妹自薦赴王處,每夜為其妹講述奇異無比的故事,但每到精彩處,晨曦投入,只好停止講故事。一起聽故事的國王很想聽故事之結局,乃暫緩處刑,讓她繼續講故事。雪赫拉莎德講的故事實在有趣,於是國王讓她講了1001夜,最後也不再執行那慘酷的刑罰,跟雪赫拉莎德長久在一起了。

雪赫拉莎德在國王床上講的故事,就是「天方夜譚」,也就是「一千零一夜」。其中有小孩喜歡聽的「阿拉丁與魔燈」、「阿里巴巴與40大盜」、「辛巴德的冒險」等故事,但所講的究竟是給國王聽的,因此難免有很性感的成人故事。只是從這些故事中,知道阿拉伯商人的貿易,東及中國,西達西班牙,活動範圍之廣令人驚嘆。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共有四個樂章:

第1樂章:《海與辛巴德的船》(莊嚴的最緩板─不太快的快板,e小調─E大調)。
Kurt Masur 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T3ILorqLL4


樂曲一開始,低音部就展現有力的齊奏旋律。這是夏李爾王的主題。然後,獨奏小提琴在豎琴的伴奏上,提出纖細又嬌怯的一縷旋律。這是雪赫拉莎德的主題。這旋律聽來就那麼嫵媚,卻又覺得那麼孤單無助。這兩段主題就像主導動機一樣,各自代表夏李爾王與雪赫拉莎德,在每個樂章出現,讓聆聽者感到這動人心弦的音樂,只是一段雪赫拉莎德講述的故事,而國王在聽故事。(參照譜例)

展現主題的序奏部過後,音樂進入主部。在表現海浪的伴奏音型上,小提琴奏出辛巴達航海的主題。這旋律會出現在各種樂器上。我們會聽到海的主題、船的主題。途中,小提琴的撥奏表現水面,木管奏出鳥叫聲。夏李爾王的主題與雪赫拉莎德的主題糾纏在一起。樂曲雖然簡單,卻能吸引聽眾的耳朵。不愧是管弦樂法大師的作品。

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在年輕時曾當過船員,當時的經驗,在描述海洋時當給他許多靈感。

第2樂章:《卡蘭德王子的故事》(緩版─小行板─很快板─速度略快,b小調)
Kurt Masur 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pgRKXzB6tI 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03wesOMIOI 2/2


卡蘭德指的是周遊各地的苦行僧。這樂章究竟描寫什麼故事不很清楚,可能是在敘述三個王子打扮成討飯的苦行僧,演出鬧劇的故事。

樂章開始於雪赫拉莎德的主題,表示她又要講故事了。低音管在低音大提琴的和弦上奏出王子的主題。到中間部,長號與小號插進粗獷而強有力的音樂。有人說,這是聽故事的國王的笑聲。不顧國王的笑聲,卡蘭德王子的故事愈講愈有勁。在這裡一下遇到沒有拍子的樂段,一下有樂句插進來,對指揮來說,是相當麻煩的部分。
最後各色各樣的主題糾結在一起,強烈結束樂章。

第3樂章:《小王子與小公主》(接近稍快板的小行板─略為轉快─然後─略加活力,G大調)。
Kurt Masur 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btjxS6QMUU


這是年輕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主部是小提琴演奏的單純可親而溫和的旋律。巧妙的管弦樂法,把音樂表現得很豔麗。豎笛與長笛的26連音符與32連音符釀出清爽感。
到中間部,豎笛在獨特的小鼓節奏上,跳出有東方色彩的舞曲。這是跳著舞的快活小公主的主題。在旋律底下流動的大提琴,聽來很悠然。最後參差著雪赫拉莎德的主題,溫柔而靜靜的結束這一樂章。在這裡唱出雪赫拉莎德的主題的獨奏小提琴,並不容易演奏。

第4樂章:《巴格達的節日。海。船在有青銅騎士的岩石上觸礁。終曲》(很快的快板─甚快板─宏大而不太過份的快板)
Kurt Masur 指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PASjppw2Cc 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NoLpwCO-zc 2/2


夏李爾王的主題,以不一樣的速度呈現,繼以雪赫拉莎德的主題。這時候,雪赫拉莎德已不再如第1樂章時那麼嬌怯,而壯膽以和弦形式出現。兩個主題之後,是很活潑快樂的音樂。巴格達節日的主題,以十六六拍子出現,氣氛很熱鬧。

在8世紀時,巴格達已擁有百萬人口,與長安並稱世界最大城市。東西雙方的商人蝟集此地展開市集,讓這都市更加繁榮。音樂就描述這熱氣騰騰的市集情形。

小號與小提琴以快速音型伴奏,連大提琴在節日後段都有急速音型。

後半部,第1樂章的主題以極大音量參與,音樂趨向高潮。到達頂點時,轉為船舶被狂嘯海浪吞沒的場面,然後是退潮的描述。海的主題平靜再現,獨奏小提琴奏出雪赫拉莎德的主題。夏李爾王的主題到這時候,已經沒有先前的粗暴,表示他已不再殘忍殺王妃。全曲結束。

這首作品的四個樂章,現在常常附有上述的標題,但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不大喜歡這些標題,因此後來在樂譜上劃掉了。據說,他是希望聽眾把這首作品視為「交響曲」。現在正式的樂譜上並沒有上述的標題。

這首作品很適合當做古典音樂的敲門磚。因為雪赫拉莎德的主題很美、易辨識又易記,在第1樂章聽一次後,在後續幾個樂章就很容易辨認出來。而各主題旋律又那麼鮮明有趣,音樂敘述的故事又充滿幻想,隨聽者自由創造意境,能增加聽者踏入古典音樂的興趣與自信。

台長: 雲翁
人氣(25,17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管弦樂 |
此分類下一篇:葛利格:兩首悲傷的旋律,作品34
此分類上一篇:夏至─「仲夏夜之夢」

小孩
我是一個高中生,
因為音樂報告要介紹<天方夜譚>
看到您的介紹覺得很既豐富又有趣
希望可以引用
如果不行麻煩寄信通知,謝謝
2007-04-23 23:40:38
NSO
3/10(六)7:30PM 國家音樂廳 National Concert Hall, Taipei
NSO節慶系列 TIFA 2012 台灣國際藝術節 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百年‧風雲
NSO25 Centennial Russia

■主辦: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02-3393-9888
400 600 900 1200 1500 2000 2500
*兩廳院之友及NSO之友9折,學生憑學生證8折;
另有團購優惠,請洽02-3393-9888 兩廳院售票系統

俄國指揮大師羅許德茲特溫斯基超過半世紀的指揮生涯,刻畫著俄國近代音樂史,至今超過400張錄音,曾親身接觸蕭斯塔科維奇的人生經驗,使他成為現今蕭氏作品的代言人。本場曲目以「三代」俄國作曲家一脈相傳的風格切入-從師徒身分的李姆斯基-柯薩科夫與弟子葛拉祖諾夫,及受葛氏大力提拔的蕭斯塔科維奇,看出百年來俄羅斯音樂的發展。音樂會以李姆斯基-柯薩科夫取用東正教聖歌集幾段旋律,發展出的開朗又溫暖的《俄羅斯復活節》拉開序幕、葛拉茲諾夫深具俄國民謠風情的小提琴協奏曲,最後以蕭斯塔科維奇第八號交響曲表達的「勝利與希望」壓軸。作曲家曾描述,「我想要描寫一個人在經歷戰爭的巨大衝擊後,人類生活在其中的精神狀態。我述說他們的不安、苦惱、勇氣與歡喜。」

演出者:指揮/格納迪‧羅許德茲特溫斯基(GENNADY ROZHDESTVENSKY, conductor)
小提琴/沙夏‧羅許德茲特溫斯基(SASHA ROZHDESTVENSKY, violin)
國家交響樂團(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曲 目:李姆斯基-柯薩科夫:《俄羅斯復活節》序曲
葛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
蕭斯塔科維奇:第八號交響曲
RIMSKY-KORSAKOV: Russian Easter Overture, op.36
GLAZUNOV: Violin Concerto, op.82, A minor
SHOSTAKOVICH: Symphony No.8, op.65, C minor

【空中導聆】時間:2/29(三)7:00PM 愛樂電台「音樂線上」 主講人/王世強
時間:3/1(四)9:15PM IC之音「百珊Fun音樂」 主講人/柳百珊
【音樂會前導聆】時間:3/10(六)7:00PM 地點:國家音樂廳一樓大廳 主講人/蘇顯達
2012-01-03 11:22:13
小孩
我是國中生,因為學校需要做報告用要介紹(里姆斯基)
而您寫的內容生動有趣!!希望能引用@@
如有不便,請麻煩e-mail回我!!謝謝^^
2012-06-10 20:15:23
版主回應
你可以自由引用。
不過,作曲者的名字是「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不可以只寫一半(里姆斯基)。還有教育部公佈的標準翻譯是「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報告上最好使用標準譯名。
2012-06-11 00:29:19
Scott Lin
考樂團首席必需
2020-04-08 13:37: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