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08 17:52:21| 人氣86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躍‧比吼演講與美麗灣將小學生畫作掛圍牆事件發想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時候我會疑惑,文字究竟可以幫上這塊土地甚麼忙呢?

而我該寫、來不及寫的東西是那麼多。

我不知道有誰會看完

會讀到我想讓他()知道的。

 

“寫”這回事

總是牽扯到看的人

 


在東華環教所的生活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用功

只是一直記得在我來讀書的背後(雖然是用自己的休假)

有一整個梅峰在支持我(這句話是偷竊吳明益在課堂上提到一個投手的話)

不論是溫暖樂於分享且工作量增加仍百分百支持的同事們

或是那個美麗所在裡的風、打在轉成秋色葉片上的光線、鳥兒的嘰喳聲

或僅僅是因為我生活其中

 

十月底到現在,加上中間的環教研討會

這一次我必須在花蓮連續待上十二天

中間我就開始想家了

儘管花蓮很美,同學對我很好

偶爾收到同事傳來的簡訊

眼淚就掉下來了

昨晚在一場分享中看見了梅峰的照片

差點又掉了一次

 

我只是盡量把握時間讀該讀的東西

盡情的吸取

然後回到梅峰上班時

像在放假

 

國立大學最讓我驚嘆的地方

是有非常多精彩的演講

我擁有許多好老師和好同學

而我最享受的一件事

就是讓自己泡在那些演講裡。

 

昨天下午的演講是記錄片導演 馬躍‧比吼的「解脫─我並不是你想的那麼樣」。他身材壯碩,燙了一頭有趣鬈髮,當他移動時會像布丁一般彈動著,笑起來時像有太陽在他的牙齒上移動那樣。

 

而他演講的方式也很不一樣,

不是傳統的你講我聽

而是他問你想你答你拍手

 

他提出的角度對我們「漢人」來說應該是很陌生卻也很犀利的

他談到一些刻板印象,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例如對原住民的印象就是喝醉酒、打人…..

不能當醫生、法官等社會地位高的職業沒事當甚麼導演

而若原住民在社會上犯了甚麼錯,在新聞報導中會被特別強調的。

他對著我們說,你們知道在某些部分,你們是被赦免的嗎?

我們犯錯的話,不會在新聞上被標籤化「某某族×××同學……

他說,當你在看一件事、一個畫面、一則新聞時

要時時保持你的敏感度

去反省、去檢視、去看透

才可以減少被刻板印象的影響

他說他最害怕的是每個人的答案都一樣

「不同是一件多美好的事呢!」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帶隊時

學員看到原住民大哥在工作時說:「那個“工人”…..

我很認真的糾正她

他不是工人,他是我同事。

我們自以為是的偏見和優越,究竟是哪裡來的?

 

就像最近梅峰的蘋果在成熟

我們舉辦了採果的活動

一人一次只能採六顆

採下了就不能更換

這是一個人性試煉場

 

同事說有一天早上她休假在蘋果園裡散步

有一家人的小朋友採了一個很小顆的蘋果

父親叫他把它放在地上

再採一顆

同事見了忍不住走上前去說

這應該是你教他誠實的身教最佳機會

蘋果一顆值多少錢

值得你拿誠實去交換?

那位父親默默的把小蘋果放進盒子

我的同事轉身離去


先不論我同事的做法是否太過激烈

很多人一定不了解那蘋果的意義

對一般學員

與對我們

是完全不同的。

 

那些蘋果,是跟著我們曬一樣的太陽,被一樣的低溫簇擁

聽一樣的鳥叫聲,領受一樣的星光然後慢慢長大的

所以,對我們來說,每一顆蘋果都是獨一無二珍貴的

但是這種感覺

很難說明

在這個世代

只有價格最容易說明

但更多東西

是價格說不出來的

 

「名字很重要,當名字對的時候,河川的名字,路的名字也都會回到正確的位置

而沒有人會選擇少數的認同做他的相信」

但少數的認同其實是更需要你的認同的

 

馬躍說他最討厭被稱呼為原住民“同胞”

甚麼叫“同胞“?

我們稱大陸人叫做「大陸同胞」,大陸人稱我們為「臺灣同胞」(呆胞)

就因為見外和疏遠,不認為是一起的,就被稱為同胞。

 

你關心環境議題嗎?

甚麼叫作環境議題?

發生在你生活周遭,這個島上的事你都清楚嗎?

 

我不知道我從哪個時候開始

可以把一整份環境資訊電子報都認真讀完

會開始捐錢給環保團體

關心加入連署

去追蹤許多播過就被遺忘的新聞

 

我想山給我的影響很大

雖然祂不會說話

但祂一直都在告訴我

不要讓這塊美麗的土地再受更大的傷了!

 

前幾天山社的學長姐來花蓮跑馬拉松

特地有繞來東華看我

一位學長問我為什麼來讀書

我想了想

因為我想保護某種東西

離開時,另一位學長從車窗裡丟出一句話

好好念!

 

馬躍的片子提到慈濟

在重大災變後總是發揮令人驚嘆的力量

給予物資的協助

例如莫拉克風災,它蓋起了許多永久屋

 

但是它沒有顧慮到那些一天到晚被參觀而彷彿被施捨的災民

那些想回到自己的家原來所在

擁抱尊嚴的災民想望

就算我有家,

就算我待在花蓮衣食無虞

短短幾天

可是我也會想家

更遑論那些被漢人“專業思維”以為永久屋那麼好你們為什麼不喜歡

吃著不習慣的食物

想盡辦法要回老家看看的八八受災民眾

 

慈濟的愛是有條件的

是不問別人要甚麼的

 

東華的宿舍問題之前鬧得很大

於是除了延遲開學外

學生被疏散到慈濟、大漢、台觀等學校去住宿

 

我記得剛開學時聽聞有個學生說他要退宿

因為慈濟的宿舍不准他帶雞排進去

那麼人生還有甚麼意義!

 

剛聽到時覺得很好笑

聽到馬躍說,若你受了重傷住在慈濟的醫院裡

永遠只能看大愛台

吃素

那是強制的愛,不是真愛。

為什麼不能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為什麼不肯承認自己也會做錯呢?

為什麼不肯道歉?

 

馬躍說,八八災後,災民回到部落生活

但是加油站在兩個小時遠的山路下

中油怎樣都不肯送油來

直到訴諸媒體

 

八八風災時,災民不知道要去哪裡逃難

於是逃回老部落,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經過專家學者規劃的政府公家單位所在地

八八風災時反而都被掩埋了

許多族人聽從政府的安排

搬到了所謂安全的公家單位附近

卻犧牲了生命

 

災難離生活安逸的我們終究都太遠了

而財團對土地的妄為

都被大多數不關心和冷漠護航

你會生氣嗎?

告訴我你會為什麼事情生氣?

馬躍‧比吼說:「不肯改變是對壓迫者的保護。」

 

昨天早上馬躍和原住民歌手巴奈在台北召開記者會

抗議台東縣政府BOT開發案的美麗灣財團未經同意將台東國小孩童繪畫掛在圍牆上。

 

你聽見這件事情,沒有任何感覺吧!

 

最近我在學著看進事物的背面。

例如你有沒有數算過我們現在看的新聞

有幾則大陸的報導

例如今天的萬人泡溫泉、最長的婚紗等

干我們屁事?

為什麼不多點比例的世界新聞?

而來者不拒的我們是否需要負責任?

我們自己甘願被媒體綁架。

 

我更生氣的是看見TVBS報導美麗灣掛畫事件

完全沒有馬躍記者會的畫面及立場

而是拍財團的發言

以及一個自稱是台東人覺得對這件事沒有任何意見為什麼有人要抗議而不解

──我們吸收的新聞都是被剪過、演過、修飾過,哪裡才能看見真實?

根本把我們當傻子、笨蛋、白癡!而且我們沒有異議。

 

關於這部分這陣子有個記者乘著噴射機離開中國時報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文末相關連結

 

最近還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就是只要遇到日本人

不論是來演講、上課、讀書……

他們會做的第一件事是

對我們說 此次311核災日本受到非常多臺灣人的幫忙

非常的謝謝

然後他們會彎腰、鞠躬

每一次我都能感到那種真誠且自覺不該承受

 

但我們除了會捐錢

把一大堆又一大堆的錢丟出去就代表是愛心

真的是在幫人家嗎?

真的是真心誠意,不求回報的嗎?

 

最後一件事

我很喜歡在自然中“亂丟垃圾”

在梅峰的蕨園

我把草、樹枝修剪下來

不用分類

不用回收

把它們擺在那

它們會自然變成養料

 

但在我們生活中

有太多不能變回去的東西了

核廢料、塑膠、工廠、水泥、消波塊…….

 

你不覺得恐怖嗎?

關於那些失去了就無法回復的東西。

 

這塊土地有太多事要做來不及做

我會因此而離開梅峰嗎

 

這個階段還不會

因為我承諾過

讀書不是為了要離開11.11.08

 

相關參考網址:

馬躍‧比吼「就是躍改變」(也有臉書)

http://mayawbiho.blogspot.com/

 

「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http://blog.chinatimes.com/dander/archive/2011/09/28/579524.html#972723

 

莫拉克─失根的漂浮生活http://e-info.org.tw/node/71423

美麗灣掛小學生畫作台東人批校方幫兇http://e-info.org.tw/node/71479

八八兩周年重建零進度迫遷達九成http://e-info.org.tw/node/69224#comment-230662

不要美麗灣第二 都蘭青年預告出草護家鄉http://e-info.org.tw/node/71413#comment-233721

 

【馬躍‧比吼簡介】

  「他的攝影機是故事講台,也是運動的載體。」《破報》如此評論著名的原住民紀錄片導演Mayaw Biho(馬躍‧比吼)。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畢業的Mayaw,是出身花蓮春日部落的Pangcah(阿美族)人。他的第一部片《我們的名字叫春日》以做板模的表哥和朋友組隊參加龍舟比賽的故事為題材拍攝而成:全部都是阿美族人的春日龍舟隊得到了全國冠軍;而這部片子也為他爭得了第一個獎項。1998年大學畢業後,Mayaw輾轉在公共電視、超視和大愛電視台擔任紀錄片編導。2000年,Mayaw設立大肚根文化工作室,更自由地拍攝自己感興趣的題材。至今,Mayaw完成的紀錄片作品超過三十部,並獲得文建會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金穗獎、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南方影展等多項影展、獎項肯定。

 

   一開始,Mayaw把重心放在紀錄自己的族群—Pangcah。慢慢地,他的鏡頭伸向其他的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泰雅族、達悟族、賽夏族、Kanakanavu族。藉由鏡頭,Mayaw希望幫助長年處於弱勢的族人說出心聲,為獨特而美好的台灣原住民文化留下紀錄。Mayaw的鏡頭,也訴說其他族群的故事:2001年,他完成《來去大陳》,講述1949年後來到台灣的外省族群的歷史。在大愛台工作時,也曾大量拍攝Holo族群的生命故事。

 

   作為一位紀錄片導演,Mayaw希望能將影片和被拍攝,或協助拍攝的人們分享。2000年到2005年間,他舉辦了五次的阿美影展,將影片帶回拍攝的部落放映。紀錄片也是Mayaw展現原住民自身觀點,翻轉文化認知、衝撞權力關係的社會運動武器。這些片子,Mayaw自稱作「運動片」。在《請問貴姓》系列紀錄片中,Mayaw闡述原住民族各自不同的傳統姓名文化、1945年被迫改用漢名漢姓的歷史、以及現今原住民試圖回復傳統姓名遭遇的困難,希望藉此喚起族人的主體意識,找回自己的名字。Mayaw長期的努力獲得不少迴響,2005年,他更獲得夢想資助計畫,製作《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CF在電視台播放,鼓勵原住民勇敢回復傳統姓名。

 

   20多年來,Mayaw和他的鏡頭深入許\多族群與部落,實地觀察的經驗使他體悟,如果要擺\脫漢原關係的不平等、官僚對原鄉的操弄、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的弱勢地位,改善原住民族面臨的種種問題,那麼直接參政是最積極的作法。今年八月,他正式宣佈參選平地原住民立委,希望能夠進一步改善原住民族的處境。

 

 

PS.照片為梅峰前陣子正在盛開的魯冰花

台長: 圓恩
人氣(865) | 回應(3)|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生活心情 |
此分類下一篇:電腦的心跳
此分類上一篇:新北市的夥伴們,為自己的未來投票吧!『新北市反核公民投票提案連署』目標在10月底前,募集兩萬份!

Artemis
加油--
梅峰花蓮兩地跑雖然辛苦
但妳已往自我轉化向前一步
相信妳對世界的關照
能將受傷的環境與受傷的心
做點修復工作
2011-11-09 21:44:09
版主回應
Dear Artemis
好久不見
很想念妳溫暖的笑與包容和咖啡
我的心沒受傷

不過倒是很擔心妳曾被我刺傷了
請原諒總是直接的我
下次來不及回山上時
再去妳家複習一下描繪世界的方式哦!
2011-11-10 06:39:46
lisin
謝謝你的文章
原本以為馬躍的演講會讓人反感勒...

從你的文字裡看見了
你真誠的理解 與 愛
2011-11-10 00:50:08
版主回應
也謝謝你的留言
世界上的人很多
也許有的人會反感動
有的人會感動
而我們只能試圖抓住會感動的那些
沒辦法感動的
也許也只是需要時間

東華的環境研討會的許多場演講影響了我很大
還有其中一場關於重要生命經驗的論文發表
以「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寫作為題
讓我思索現階段我至少可以出什麼力

我看了一下您的文章
覺得您似乎也是屬於這樣對環境被破壞感到焦躁的人之一
也謝謝您的演講
只是我也覺得口號部分麻煩修正一下
錯誤的理解會造成很多的阻礙
會讓我們「白浪」因為害怕而排拒的

我一直在思索
怎樣的文字呈現才能讓一般不習慣關注環境問題的人
會想注意、讀得下去
開始關心.....

這部分可能得好好磨練我們的寫作技巧、文字敏感度和專業了

但我依舊懷疑會有多少人看見
只是,我還是會繼續寫

一起加油吧!
祝都蘭鼻出草順利成功
請問您知道關於都蘭鼻跳海死諫的藝術家陳明才的一些其他事嗎?
我最近才讀到這個消息
感到很震撼。
2011-11-10 06:52:30
(悄悄話)
2011-11-11 13:17:2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