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13 19:27:20| 人氣2,4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態環境改善 台灣野豬窩重現福山植物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為梅峰清晨的柳杉影子和陽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聞資料第004號      中華民國96年1月3日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表示,95年十月份天候轉涼以來,該所福山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在園區內連續發現三個台灣野豬的豬窩,這是福山植物園禁獵15年來,首度在園區內發現的野豬窩,顯示福山已經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天堂。

福山植物園自從民國80年成立以來,嚴格執行禁獵,民國90年前後,生性羞怯的山羌和遇到人類就緊張的獼猴開始在園區出沒,而且對人類的警覺性也逐漸降低,目前遊客已能近距離觀賞山羌,福山植物園也成為台灣唯一目睹野生山羌的園區。此外,近年還有數對鴛鴦已在福山水生植物池定居,並有遊客目擊藍腹鷴,這些案例在在凸顯福山的野生動物保育十分成功。以往福山植物園區內常見台灣野豬在地面挖掘的痕跡,今年是第一次發現台灣野豬的豬窩,可見連台灣野豬都認定福山植物園是安全的棲所。

台灣野豬別名山豬,是台灣的特有亞種,普遍分布在全島山區,從低海拔到高山都留下牠們的蹤跡,適應力極強。但是野豬十分聰明;警覺性高,常會避開人類的活動範圍,所以直接目擊野豬的機會很少。台灣野豬為雜食性,經常以其強韌的鼻吻挖掘土壤,取食其中的植物根莖、土壤動物。近年來圓方發現台灣野豬的拱痕有增加的趨勢,此次竟在福山植物園地形平坦的園區內發現了三個野豬窩,和早期研究人員在深山僻處的森林中才能艱難的發現野豬窩情形,實有天壤之別。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表示,這些年來在園區以外山區加強巡視,同時強力宣導並貫徹遊客入離園時間,是使野生動物族群恢復的有效措施。台灣野豬在植物園區活動趨於頻繁,甚至築窩,反映了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人為干擾的減少。

民國75年7月到76年5月,林業試驗所研究人員曾在福山植物園區及鄰近區域進行調查,發現16個野豬窩,台灣野豬在該區建窩的位置平均海拔高度711公尺,均位於陵線平坦之處。這些豬窩平均直徑為1.7公尺,約一個人高,窩的高度30公分至70公分,豬窩啃咬附近的植物,供做逐窩使用,築窩使用的材料大致就地取材,包刮枝條、樹葉、蕨或草等,共計10種植物。野豬窩沒有特殊的結構,似乎僅將建材層疊,再鑽進堆積層中,形成一個隆起的洞窟,洞窟底部仍有材料覆蓋,野豬在巢內應可隔絕風雨與寒氣。去(95)年在福山植物園內發現的野豬窩直徑1~1.5公尺,高度30~50公分,和過去的調查結果大致相符。不過,這些豬窩建在海拔650公尺的植物園區內,說明了園區的環境讓台灣野豬放心,進行築巢。

農委會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說,這次發現的築巢材料與20年前所調查的不同,因為以往調查時園區尚未開闢而為森林所覆蓋,所以野豬窩是以林下植物為材料;這次在植物園展示區的野豬窩則由白茅、蕨、莎草等草生地常見植物所構成,用材的不同充分顯示山豬就地取材的特性。

農委會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又說,最有趣的是此次的野豬窩最主要的構成材料是「白茅」,因為白茅的排水性佳,且耐久性良好,曾經是台灣先民用來修葺屋頂的材料。我們不清楚野豬使用「白茅」僅是就地取材,還是依照牠的智慧與經驗,但要能更清楚地瞭解台灣山豬的生活習性,福山植物園顯然提供了絕佳的研究環境。

台長: 圓恩
人氣(2,4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