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9-07 00:13:01| 人氣1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清靈_20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雲清靈_20

▼給阿文‥20

阿文哥哥‥
  上個星期六,有這麼一則新聞‥
  台北市.成淵國中,男生在教室,公然集體性騷擾女同學。
  就讀「台北市.成淵國中.二年八班」的多位男同學,從十月起,就多次在班上,挾持女同學,強行脫衣,用手猥褻胸部及私處;旁邊則有多名男生‥鼓譟、起鬨;受害女學生,多達二十幾人,遭受侵害的次數,無法計數,更不可思議的是‥全班女生,都曾遭到強吻。
  更有甚者,當女同學,在上廁所時,一些惡劣的男生,還會突然把門打開,叫別人一起「觀賞」。

 
  清靈想起‥上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班上有個男生,長得蠻高大的(那時候的感覺),也長得蠻帥的,他有個外號,叫〈色郎〉,因為‥他總是喜歡「強抱」女生,班上每個女生(別班也有很多女生),幾乎都被抱過了;有的女生,還會願意讓他抱呢!他很有力氣,可以把人,從一樓抱到四樓呢!
  大部分的女生,都很討厭他(我想‥有些女生,是很喜歡他的,因為‥他是「帥哥」),因為‥他抱人家的時候,就順便吃人家豆腐,聽說‥他還親人家呢!
  有一次,我走到樓梯中間的轉角處,他突然從背後,把我給抱了起來,嚇了我一大跳! 您知道嗎?(大概還沒告訴過您!)我有學跆拳道——一時緊張,手肘往後一撞,撞了他肚子一下。他就趕緊放手了。害我差點摔下樓梯去,還好,抓著了樓梯旁的扶手,站穩了身子,我就一個「迴旋踢」(當時‥心裡很氣嘛!連看都不看是誰,轉身就一腳踢過去),把他給踢得‥當場流鼻血。
  大家都叫好呢!因為‥我「教訓」了「色郎」。
  六年級下學期(寒假時),〈色郎〉就搬家~轉學了。
  不知道‥成淵國中的那群男生,〈色郎〉會不會是其中一個?
 
  想起阿文哥哥的信,還真的不能不佩服‥阿文哥哥的「先見之明」呢!
  那些男生,惡劣是很惡劣啦!(用強迫的手段嘛!)
可是啊!他們真的是一群‥可憐愍者。
  想來‥如果他們小時候,跟女生玩過「爸爸、媽媽;醫生、病人」的「家家酒」,現在,應該就不會那樣的「惡作劇」了吧!?
  只是‥社會、家長、法律……不容許,他們這麼做。
  不過,星期日的報紙,說他們的家長,要讓他們辦「休學」……
(第二天的報紙說‥這件事情,有「過分誇張」之說。
 第三天的報紙說‥涉案男生八位,受害女生約十人。
 唉!現代人,吃飽了閑著,喜歡沒事找事——看熱鬧,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
 也會(故意)大驚小怪的,好像是「唯恐天下不亂」似的!)
  清靈還真擔心‥他們當中,以後不知道,會有幾個人,變成「色狼」呢!
 
      *      *      *      *
 
  前陣子,嫣然的父親,在工作時,跌得腳骨折了,上星期(從醫院)回家後,脾氣變得好暴躁,老是喝酒,三不五時,就要跟太太吵一下架,罵個兩句,他也好;嫣然好倒楣哦!回到家,就被罵,要不然,就是得聽爸媽吵架。
  這幾天,嫣然就搬到我家來住了。 (清靈想到阿文哥哥,在《愛心永不止息》中的「建議」,就告訴爸媽,媽媽就告訴嫣然的媽媽;嫣然的媽媽,就讓她來住我家了。)
  看她的樣子,好可憐哦!頭髮亂亂的……笑都不笑的。
  我把阿文哥哥的一些文章,拿給嫣然看了,很想問她‥「看了覺得如何?」
可是,不知怎的,就是沒問;不過,看樣子,她的心情,是比較「平靜」了。
  昨天晚上,十一點多的時候——
  嫣然說‥想打電話給您,我就替她打了,結果‥您妹妹說您不在。
  那麼晚了,您跑到哪裡去了呢?
  暫時停筆——看「玫瑰之夜.鬼話連篇」去!
 
  好晚了!想睡覺了!
  阿文哥哥!晚安!
  祝福阿文哥哥‥
聖誕快樂!
新年快樂!
  還有‥您的生日,是「十二月三十日」吧!在此,也一並祝您‥
生日快樂!
                  清靈
                    (84)1995.12.23六 23:55:00
 
 

△給清靈—20

清靈‥
  那天,阿文到鄰居家去了,沒有接到妳們的電話,真是……抱歉!
  以下呢!就來跟〈嫣然〉,談談好了!請清靈轉告她嘍!
  有很多大人,人雖然是長大了,可是,「心」,卻沒有跟著長大——
  人在嬰兒時期,因為‥還不會講話,所以‥無法說出自己的需要、說出不如意的事,就只好用哭的、用吵的來表達;肚子餓了,就哭啊哭的,媽媽聽到了,就會泡好牛奶,送到嘴裡;尿濕了,就哭啊哭的,媽媽聽到了,就會來換尿布;甚至‥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只能用哭的、用吵的,來「告訴」大人。
等到年紀稍長,會說一些話了,不過‥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於是‥就哭啊!吵的、鬧的、賴在地上不起來,乃至‥發脾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的大人,會認為‥孩子還小,沒有關係,於是‥就縱容孩子哭、鬧、耍脾氣;
要是受不了了,就答應孩子的「要求」;有的呢!孩子哭、鬧、耍脾氣,就會給予孩子‥一頓打罵——以後孩子,就不敢「表達」,自己心裡所想的了。
  大人們,應該在生活上,一點一滴的,教會孩子‥如何「表達」;教會孩子‥如何處理事情;也要有耐心、有時間的,「傾聽」孩子說話,用公正、明理、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只是‥這些,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學習」到,也沒有「享受」到,於是‥長大後,也就不知道去用,也就不會去用。
  很多大人,遇到事情、發生問題,還是沒有‥「正確、適當」的處理態度,也沒有‥好的處理方法,只好用嬰兒時期、用小時候的「那一套」‥哭啊!吵啊!鬧的、發脾氣——希望像小時候一樣‥哭、吵、鬧、耍脾氣,就會有人來幫忙處理、解決事情,然而……結果是‥不但解決不了事情,反而使事情、使人際關係「惡化」——因為‥沒人要吃「大人」,像小孩那一套‥「哭、吵、鬧、耍脾氣」的。
  所以說‥哭、吵、鬧、耍脾氣,那是「小孩子」的做法;大人‥哭、吵、鬧、耍脾氣,就跟小孩一樣——大人的身體,是長大了,如果‥心理不跟著成長的話,遇到事情,不知如何處理,因而就哭、吵、鬧、耍脾氣,那麼‥受苦的, 也就不是只有自己而已!連帶周遭的人,都會遭受「池魚之殃」,而且,也會因此跟別人‥「惡性循環——相互折磨」。
 
  阿文過去,不了解、沒體會這些,一直跟父親,相處得很不好……
  聽阿母說‥
阿文出生不久,在哭的時候,阿爸總是給阿文「悶被子」,把頭給蓋起來,有時,還會丟一個枕頭,壓在阿文的頭部,讓阿文哭得都「沒聲音」了呢!像是要把阿文給「悶死」一樣。
  有次,背著阿文在掘番薯。阿文睡著了,就解下來,放在番薯股溝裡。
後來,阿文醒了、哭了。
  阿母還沒來得及去抱阿文。
  阿爸竟然踢了阿文一腳——飛過三股番薯壟……
  有一次,是在山坡上種番薯。
  阿母把阿文放在坡頂,也不知怎麼哭了。
  阿爸竟踢了阿文一腳,讓阿文像球似的,從坡頂滾到坡底。
 
  阿文的成長歲月中,也記不得‥挨了父親,多少次打、多少次罵,雖然‥不能算是「虐待」,但是‥每次打起來,總是很兇的、打得總是很痛;有時,還會被綁在石臼上、吊在樹下呢!
  阿文對於父親,總是「恨得要死」的,每回挨罵,阿文氣不過,也就頂嘴、瞪眼,結果‥就挨打;後來,阿文就學會了「跑路」,跑得遠遠的,好讓父親「打不到」;每次挨罵、挨打時,阿文就跑到菅芒叢裡去躲,或是跑到樹林裡,爬到樹上去;或是跑到墓仔埔去……
  阿文國中畢業後,沒有升學,就急著「離家出走」;雖然‥工作地點,離家大概只有三公里多,但是‥阿文寧可住在外頭,也不願意住在家裡——面對父親。
  說起阿文的父親,也是個‥可憐愍者。
  阿文的父親,有一個姊姊、一個妹妹,妹妹在小時候,就送人當童養媳;還有一個‥夭壽的弟弟(名為〈啟壽〉,卻夭壽了)。
  阿文的阿公,在礦場當工頭,有回,坑裡發生氣爆,阿公入坑去救人,救了一個出來,又再進去……結果‥就瓦斯中毒——死了。
  那年,阿文的父親才九歲。後來,阿文的阿嬤,又再嫁人;他就跟姊姊,被當作「拖油瓶」,給帶過去。
  阿公的死,對父親來說,是一件‥多麼沉重的打擊啊!? 想來,他是一直走不出這個陰影,個性就變得比較「孤僻」,於是‥也就不得人喜,常遭「新爸爸」修理,結果就‥「惡性循環——相互折磨」;後來,父親就跑回山上(原來的家),跟他的阿嬤,住在一起。
 
  父親從事的工作,也是「礦工」——真難想像‥父親在進入坑裡的時候,想到阿公的死,會是個怎樣的心情?
  父親小時候,吃得不好,有一餐,沒一餐的(有時賭氣,就不吃飯),結果‥就患了‥「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一痛起來,痛得在地上打滾,於是‥工作就‥「一天捕魚——五天曬網」……於是‥別人看不起他……妻子也一肚氣怨氣。
  於是‥他的脾氣也就不好……
  於是‥大家就‥惡性循環——相互折磨。
  父親也因為病、也因為懶(病與懶之間,多少是成正比的),而不勤於工作,家裡的開支費用,常是靠阿母去工作、賣菜賺錢。
  阿母去工作,阿爸還要去鬧……(吃醋嘛!為了維護‥男人的「自尊」嘛!)
  真的是‥「看不透來想不開——貧賤夫妻百事哀」啊!
  阿母忍啊忍的,後來,忍不住了,就常吵架……
  阿文常常睡到半夜,醒來,就跑出去玩(阿文一直是個很「獨立」的孩子,兩、三歲時,雖然跟是跟父母「同房」,不過‥就自己睡在一個木箱子裡;四、五歲時,就自己睡一間房間),當「黑夜王子」,時常會發現‥阿母半夜在菜園裡,藉著月光,一邊哭泣、一邊拔草……
(阿文看見了,從沒去「打擾」,只是‥跑得遠遠的,在「夜的懷抱」裡遊蕩。)
  阿文小時候,就常因為「要錢」,而挨罵、挨打,剛上國中時,第一次的「學費」,父親硬是不給——不給阿文上國中。 後來,還是阿母,向人家借錢,讓阿文去繳學費的呢!
  於是‥阿文就打算‥國中畢業之後,就要去工作賺錢——
賺很多錢,讓父母享用。
 
  過去,阿文是‥「恨死父親」的,恨得打算「一輩子」,不再叫父親一句「阿爸」呢!也恨得常常希望他「死掉」算了‥希望他被車撞死、希望他被蛇咬死、希望他被狗咬死…… 甚至,幻想著‥買「安眠藥」,把他給害死……
乃至‥作「惡夢」,把父親給殺死了……
  有時候,挨了罵、挨了打,實在很想打父親一頓,甚至‥想要殺了父親,但是‥〔做兒子的,怎麼可以打父親、殺父親呢?〕
  這些「惡念」,又令阿文,感到罪惡、感到不安,於是‥阿文就「打自己」,打自己巴掌,打得又大又響,乃至‥不讓自己吃飯……算是「懲罰自己」吧!?
  也常會懷疑‥〔父親是否知道‥我希望他死? 是否知道‥我想把他毒死、害死、殺死? 他會不會報復我? 而把我給毒死、害死、殺死?〕 於是‥後來,阿文總是躲著父親、避著父親‥怕自己真的會毒死、害死、殺死父親——也怕自己,會被父親給毒死、害死、殺死……於是就‥「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啦!
  (這些「惡念」——很可怕,但是‥如果「不否認」的話,那麼‥每個人,在受到打罵、受到委屈的時候,都會這麼想的(不管對象是誰)——
其實‥這不過是「動物」,在「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罷了!)
  阿文如今,已了知‥怨恨之因、怨恨之害;心已釋然,也就不會再怨恨、不敢再怨恨——也不需要再怨恨了。
 
  阿文曾聽到‥一個國小二年級的小女生,在那裡喊著‥
「爸爸、媽媽,我恨你們……弟弟!我要殺掉你!」 (原因是‥她的父母,重男輕女,偏愛她的弟弟;她還有一個姊姊,星期假日,父母打牌,她跟姊姊,就得「照顧」弟弟,而不能出去玩;弟弟要什麼東西,爸媽就很快的,就會買給他,而她們,卻老是得撿弟弟用過的「破東西」。)
  在她身邊的一些小朋友,竟聽得又笑、又叫、又鼓掌的。
  阿文聽了、看了,心裡真是感慨萬千,難過極了……
 
  怨恨,是一種毀傷的行為。
  所以‥不管是「怨天尤人」,或是「自怨自艾」,都只會帶給自己、帶給別人——傷害、毀滅。
 
  阿文但願‥嫣然了解之後,能夠去體諒父親的苦處,如果‥不好當面說的話,那麼‥就寫一封「信」吧!告訴父親說‥
  爸爸!我很對不起!沒有辦法,分擔您心裡的苦……
  我想‥您一定也不想,那樣發脾氣的,因為‥發脾氣,不但是在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的。
  我們都很想知道‥爸爸在為什麼事情苦惱,希望您能夠說出來!因為‥我們是您‥「最親的人」啊!也許‥我們沒有能力,幫您解決,但是‥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一起解決的呀……
  希望‥爸爸不要再發脾氣了!您知道‥那是很可怕的,而且‥也很傷人!
相信‥您也不希望看到,因為自己發脾氣,而傷害到別人的;而我們,也不希望看到,爸爸為事情苦惱而喝酒、發脾氣,來傷害您自己……
  …………

 
  呵呵!阿文在寫什麼呀?
  總之‥把自己心裡想說的,全都寫下來,讓父親知道,那就是啦!
這會比「頂嘴、怨恨」,來很「好用」的!
  所謂‥「溝通」,就是「說」與「聽」嘛!
  「不說、不聽」,可是「溝通」上,最大的「障礙」呀!
  心事若無講出來,有啥人會了解?
  「話不說不明」啊!別以為‥別人會「算命」,看看你的面相,就知道‥你的過去、未來、現在如何;人家也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
你不說,別人是不會知道、不會了解的。
  所以‥要勇敢的說出來! (不好當面說,用「錄音」的、用「寫信」的,或是讓第三者去說,也是可以的,反正‥就是要讓對方知道。)
 
  阿文有偈道‥
「怨恨不解脫,彼此結冤仇;惡性以循環,相互共折磨;
 行者釋怨恨,慈悲待眾生;自他無惱害,苦厄不臨人;
 眾生多冤仇,多疾又多憂;我行心清淨,無為樂悠遊。」

  要說就「沒完沒了」了,唯願‥嫣然能多用心,體會一下!
 
      *      *      *      *
 
  現在的青少年,最大的毛病,就是「茫然」,茫然就是因為‥無法自主。
他們老是覺得‥讀書是在為父母讀、是在為老師讀——而不是在為自己讀。
  (青少年,無法確認自己的目標,也不知道‥自己活著,到底有什麼責任、什麼意義…… 這些,身為父母、師長的,都要對孩子說「抱歉」的——
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人教他們這些,所以‥他們也沒有學到這些。)
  孩子們,書讀得不好,是父母、老師,所無法「容許」的;是父母、老師,所不能「接納」的,於是‥孩子書讀得不好,就被父母、被老師給否定了——
孩子就畏縮、就逃避‥翹課、逃學,滿心「怨恨」,而想要「報復」,因而親近壞朋友,跟著去打電動、跟著去飆車、跟著去行兇幹壞;打電動、飆車的時候,他會覺得‥他是「自主」的、有「成就」的,所以‥他很高興。
而且‥那些壞朋友,會「接納他、容許他」(讀書讀不好),於是‥他很快的,就跟一群「臭味相杸」的人,混在一起,成為「一丘之貉」;他在壞朋友之中,做壞事的時候,就會得到壞朋友的「肯定、讚賞」(慫恿),所以呢!他做壞事,就得到了「成就感」,於是就‥身陷其中,越陷越深,而無法自拔。
  身為父母、老師的,一定要「接受」孩子、「容許」孩子們‥「不喜歡讀書」(不喜歡讀學校的教科書)的「事實」,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長、都有他的才華,能夠「因才施教、適才而教」,這才是「成功」的教育啊!
  諺語所謂‥「行行出狀元。」
  孩子書讀不來、書讀不好,並不代表他「笨」;並不代示‥其它部分,也都不好、也都不行啊! 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興趣、才華。 相信‥只要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足夠的時間,去「自由發展」,孩子就會‥「找到自己想走的路、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哪! 否則呢!等到孩子,讓一群「壞朋友——接收」之後,因而「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到時,大家也就難過了。
  阿文在想‥對於那些「壞學生」,學校「應該」準備一間‥都是「漫畫書、武俠小說、電動玩具」(當然啦!對於所看的漫畫書、武俠小說、電動玩具等,是有所選擇的)的教室,最好還有一間「電腦教室」(有網路的)。
「壞學生」一犯錯,就讓他們,「先進去——練功」,告訴他們說‥「當你們覺得‥看夠了、打夠了(看漫畫、打電玩),再出來,跟我談(疏導)吧!」
  他們要是一整天都不出來,也要「有耐心」的等,而且‥還要為他們送吃的、送喝的,並且告訴他們‥「以後,你們要是想翹課、想逃學,就來這邊吧!不要跑到外面去!好不好?」
  第二個步驟,就是帶他們,去「探疾訪貧」,看看那些‥街頭的流浪漢;去醫院的「急診處、復健處、加護病房、嬰兒房」看看;再去「殯儀館」看看;如果能夠的話,那麼‥最好再帶到「監獄、難民營」去看看——然後,再問問、聽聽他們的感想。
  阿文家山下,有處空軍眷村「凌雲五村」,記得‥小時候,眷村裡,有一群小混混,常常到處搗蛋破壞、惹事生非;後來,他們「迷上了棒球」,就時常聚在一起練棒球,於是呢!也就「沒有時間」,再搞怪使壞了。
  「人貴適志」,人能從自己的興趣、志向上去發展,是最令人快樂的事情。
  所謂‥「行行出狀元。」所以‥家長們、老師們,實在不用,也不該逼著那些‥「不喜歡讀書」的學生,要他們讀書——要能讓他們,朝他們自己的興趣、志向上去發展,他們就會願意投入、就會願意努力去做,這也才有成就的可能、也才有成就的時候啊!
 
  無法自主的原因,來自於‥大人「權威」的壓迫——
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把孩子,當成是「遙控玩具」,希望‥孩子照著父母的意思成長,以達到父母所希望的目的。
  再者,是因為‥父母「放不開、捨不得」。 孩子是會長大的,一天一天的長大,可是,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再大,也是孩子」;在父母的心裡,是不希望孩子長大的,父母怕孩子‥「翅膀長硬了——就會飛走」(飛走了,就沒人來「照顧」自己、或讓自己照顧了)——在父母的心裡,總以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是自己的「財產」,所以‥不容許自己的財產受損;而且‥孩子長大了,孩子會有自己意見、自己的看法,就會「不聽話」,父母的「權威」,就會受損,於是‥父母怕孩子飛走,所以‥把孩子抓得緊緊的、死死的——不讓(不想讓)孩子長大。
  父母對於小孩,是很「重要」的!小孩子,都很「需要」父母(衣食父母),可是,這種「需要」,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漸漸的減弱。
  嬰兒需要母親餵食、換尿布、抱抱搖搖的;童年時候,會跑、會跳的,就不會時常粘著父母;長越大,就越有能力「自立」,也會走得越遠——有一天,「不需要」父母,也能自己過活;父母要是老了、病了,還會覺得‥父母是「累贅」呢!
  當父母感到‥自己的「地位」,不再重要、不再受重視、不再被需要了,心裡的滋味,自是苦不堪言的,所以‥父母時常捨不得,讓孩子「長大」。
 
  臺諺有話說‥「會生得囝身,𣍐生得囝心。」(𣍐‥不會、不能。)
  人各有心,心各有志,亦各有其趣——父母當讓孩子,選擇他自己要走的路,只要是「正路」,就當去‥支持他、鼓勵他、讚賞他、肯定他、引導他、幫助他,而不是‥去介入、去干涉,乃至‥去操控、去支配他。
  阿文有話說‥
「支持孩子的成長、肯定孩子的成就、讚賞孩子的成功‥分享孩子的成果。」
  父母要是「聰明」的話‥只有‥「支持孩子的成長、肯定孩子的成就、讚賞孩子的成功」——方才能夠‥「分享孩子的成果」啊!
  只是‥一般的父母,總是有「養兒防老」的觀念,這是一種‥「施恩望報」的心理,所以‥付出的,都要有收穫才行,如果收穫不如己意,或是沒得收穫、得不到回報時,就會心起「怨尤」……
所以‥拚命的想控制孩子、支配孩子,希望孩子‥照著父母的意思成長、達到父母所需的目的,而不讓孩子,照著孩子的意思去成長;不讓孩子,達到孩子想要的目的——因此‥縱使孩子,有所成就,非為父母所期望的,那麼‥父母也不會‥「以孩子為榮」;有些孩子,還因此背負起‥「不孝」的罪名呢!
 
  別看阿文,寫起信來,總是「沒完沒了」的樣子,其實‥每次「上台」講話的時候,總是會「緊張」得要命,說著說著,腦袋裡,就會突然一片空白。
有次,在「板橋市立文化中心」,參加一個電台的廣播節目‥「親密大對決」的「聽友會」時,阿文上台說話,主持人〈姜涵〉,都可以看得到‥阿文真的是緊張得「打冷顫」呢!
  為什麼‥阿文會緊張得打冷顫呢? 這是有原因的。
  阿文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吧!? 老師要打‥「說話成績」,每個人,都要上台說話。阿文是「六號」,第一次就要上台了。 本來,阿文把《虎姑婆》的故事,編很有趣、又很好笑的,可是,一上台,講沒幾句,一時緊張,腦袋裡,就一片空白,大嘴開開的、脹紅了臉,不知如何是好。
  老師很不高興的叫道‥「不要在那裡浪費時間了……把這故事書,拿去唸一個!」
  阿文把故事書,擋在面前,嘰哩呱啦的,唸完了一個故事——在唸什麼,自己也不知道。
  結果‥阿文的「說話成績」,是一隻「鵝媽媽」(乙)。
 
  老師的作法呢!沒什麼不對啦!只是很不好!對阿文來說,無異是一種傷害,(有的人「臉皮厚」,所以‥沒什麼感覺,只是‥阿文臉皮太薄了嘛!)這傷害,阿文一直想突破,可是呢!竟然到現在,還是沒辦法「真的」突破。
  當時,老師如果說‥「你講得很好啊!不用緊張嘛!繼續說吧!再來呢?」
或是說‥「潘文良!我看你很緊張的樣子吼!來!你先把這故事書,拿上去,挑一個故事,唸唸看,下次,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說說‥你改編的故事吧!」
  老師要是能夠,這麼處理的話,那阿文會覺得「好過一點」的。
  所以‥在此呢!真的要請各位父母、各位老師——要隨時觀照自己的言行——聽聽自己在說什麼、看看自己在做什麼‥想想自己這麼說、這麼做,好不好?
  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話、一下鼓勵的動作,這都是在支持孩子,會帶給孩子,無限助益的!
  一個忿怒的表情、一句諷刺的話、一下排斥的動作,這都是在毀滅孩子,會帶給孩子,深重傷害的!
  阿文道‥
「教養孩子,是需要付出極多的時間,和極大的耐心的——
 愛,就是要給孩子時間;教,就要對孩子有耐心!」

  孩子最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可是,大人們,往往最不能給的,就是時間和耐心……以至於‥動不動就罵、就打,自己一肚子氣,也讓孩子一肚子氣,使彼此的關係惡化……彼此‥「惡性循環——互相折磨」。
 
  「支持」並不一定要「動手」幫助——過分的幫助,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而且‥也是在剝奪孩子——克服困難、挫敗時的「成就感」。
  點一個頭、說一句加油、拍拍孩子的肩膀,都會使孩子,振奮精神的。
  還有‥大人也不要「過度」的保護孩子,當「適度」的,讓孩子去嘗受後果、承擔責任。
  比方說‥孩子小的時候,要是鬧著不吃飯,大人就別太緊張。
一餐、兩餐不吃,也不會死的,就不要追著他餵食、不要趕著去買什麼漢堡、薯條給他吃——讓他餓餓看,讓他‥「感受不吃的後果、了解不吃的後果」。
如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孩子也就會了解‥「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是因生如是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也才知道、也才會「從善」而「不為惡」。
  像這次,「成淵國中」的學生性騷擾事件,那些孩子,如是「惡作劇」,也不想想‥那些女生的感受;在事前,也不想想‥這麼做,「後果」會如何? 就那麼「糊里糊塗」的做了,想必‥這跟大人,從小「保護過度」,也是有關聯的。
  因果、因果,世人多不信因果,其實‥「因果」是再簡單、再明白不過的事了‥「何謂為因果?種豆就得豆、種瓜就得瓜‥種豆不生瓜、種瓜不生豆」也!
如是因,就生如是果——不穿身子冷、不吃肚子餓,不穿是因、身冷是果;不吃是因、肚餓是果……因果,就是這麼明白。
  只是,佛家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菩薩知道「因果」,故不昧因果,而從善去惡;眾生只怕嘗受惡果,卻不怕自己種惡因,不知道,或不管‥如果種了惡因,就必當遭受惡果呀!
  …………
  呵呵!阿文還真是會‥「借題發揮」呢!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一扯,就是這麼一大篇。
  好啦!累了,休息吧!
  晚安!
                  阿文
                    (84)1995.12.28.四 23:35:00
 
      *      *      *      *
 
  阿文在想‥
〔那些「男生」,他們長大以後,應該去做個「攝影師」,或者是「畫家」,
 去找些「人體模特兒」,從事人體攝影、人體畫作,
 這樣子,不就能「欣賞」個夠了嗎?〕
 
  突然想到一個笑話‥
  有個黑人,在沙漠中,迷了路,眼看就要渴死了,忽然看到,一個「油燈」,於是‥伸手撿了起來,想到「神燈」的故事,於是,便動手搓了油燈幾下——
  油燈口,突然冒出一陣煙來,出現了個魔神。
  魔神被囚禁了好幾萬年,能夠出來,非常高興,於是,便對黑人說‥
「謝謝你放我出來,我可以完成你三個願望!」
  黑人想了好會兒,說道‥
「第一,我希望有喝不完的水;
 第二,我希望我的皮膚變白的;
 第三,我希望我天天都能夠看到,不同女人的那個那個……」
  魔神點頭道‥「嗯!我明白!」於是,伸手往黑人一指——
  轟!的一聲。
  黑人變成‥「公共女廁所裡的白馬桶」,果然‥
有喝不完的水、皮膚變白,還有,天天能夠看到‥不同女人的那個那個……

 
                  阿文
                    (84)1995.12.28.四 23:55:00
 
■附錄
◇維基百科。成淵國中集體性騷擾案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成淵國中集體性騷擾案
============================================================
※舊文整修,重舖於「新聞台」。2022.09.07.三 00:13:01
◎魚雁千里共今緣_清靈_20。1995.12.28.四 23:55:00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229278
※FB佈:佈告於臉書。
■標籤:#觀賞 #教訓 #色狼 #建議 #表達 #正確 #適當 #吃醋 #自尊 #體諒 #解脫 #慈悲 #清淨 #自主 #欣賞

台長: 阿文
人氣(158)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清靈 |
此分類下一篇:◎清靈_21
此分類上一篇:◎清靈_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