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08 21:44:14|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隨時的筆記精選(二十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6.5.15
"平凡無奇與感同身受"
一個故事
如果看起來沒有什麼大爆炸、大雜交、大陰謀
只是一些你我生活中都會碰到的事情的話
寫得好,就叫做感同身受
寫不好,就叫做平凡無奇
寫得非常爛,就叫做無病呻吟
願所有寫作者共勉之

2006.5.15
"關於無聊的問題"
這個東西是我最近一直在問的
為什麼沒有人去問「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會變得那麼無聊?」
當然,這個問題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是無稽之談
尤其是有一點年紀的人來說
而且事實上
我們現在的觀點
正是被這些覺得生活中不可能有無聊這件事情存在的人所掌控的
但是生活無聊這件事情確實是存在
他們的觀點便會濃縮成一句簡單的問句
「生活有那麼無聊嗎?」
或者是
「你不會去做某某件事情噢?」
(原則上那樣的事情跟賺錢或者慈善很有關係)
於是生活無聊變成為一種罪過
一種個人要負的責任
完全沒有任何的出口
當然,若是在一個大部分的人都覺得生活有趣的世界
那一兩個人的無聊確實可以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待
但現在的狀況似乎是另外一回事
一大群人集體的無聊
這到鮮了,難道是我們從民國某某年到民國某某年生的人
八字不好,星象不佳,所以逆天逆德
背負了生活無聊的罪過?
我必需要說,現在這樣看待生活無聊的觀點是沒有任何建設性的
我更可以明確地說,這種個人主義式的看法
更是抹殺了突破無聊生活的重要出路之一
堪稱無聊生活的第一號幫兇
因為它抵制了一個可能
那就是問「為何生活無聊?」這個問題的可能
這個問題是很重大的
卻很容易被歸類為一種個人道德上的瑕疵
所謂的無聊
就是沒有什麼可以聊
失去意義
一個人喪失意義的方式有很多種
但無聊的生活
卻是最狠毒、最沒有出路、也最無聲無息的一種
現在,曾經也過好一陣子無聊生活的我
至少知道自己有東西可以「聊」了
那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集體無聊,在台灣,在這個世界?
於是,我再也不無聊了
歡迎大家來跟我一起問這個問題吧!
至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先把問題問出來再說
畢竟想問題的人跟想解答的人常常是兩回事

2006.5.16
"白活"
這個故事趁還記得很清楚的時候記下來
雖然我覺得我到八十歲都還會記得這故事
一對夫婦
丈夫台中一中畢業
妻子台中女中畢業
(大學哪好像沒有聽到)
夫妻倆順利地通過高普考進入公家機關
住進中興新村
似乎有兩個孩子
丈夫不抽煙、不喝酒
假日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去中興新村的大公園慢跑
在公家機關沒犯什麼錯誤
順順利利地一個職等一個職等地升
終於到了退休的年紀
那時候似乎是主任級的事務官
丈夫跟妻子說一退休就一起去北美玩個兩個禮拜
出國前去做健檢
醫生跟丈夫說
肺癌,你只剩三個月,和家人好好相處,度過來日不多的時間吧!
丈夫回去一個禮拜之後
又來找醫生
說:「我回去想了想我的一生,我真的是白活了。」
第二天,丈夫就過世了
老媽說,他之前的生活完全建立在自我麻痺的說服中
慢跑就沒事、工作收入穩定就沒事、中興新村的環境好就沒事
我對於這個故事有一個有些文學意味的看法
原來對一個白活的人而言
他所呼吸的每一絲一毫的空氣
都比瀰漫在城市中的光化學煙霧還要污穢
才會讓一個這麼一個人
在綠意盎然的中興新村中
腐爛了他的肺部

2006.5.19
"莫札特與野比大雄"
我先自首沒有好好看ELIAS的「莫札特」
不過ELIAS的觀點有了大概的掌握
簡單一句話
天才是要這個社會承認是天才才有用
而且就算是被社會承認的天才
若無法發揮社會所認可的才能
那天才也只有鬱鬱寡歡致死
掌握到這樣的觀念我馬上想到野比大雄
一個射擊和翻花繩的天才
然而這兩項天才是完全不被20世紀末的日本社會所接受
所以野比大雄也就只能以日本第一號蠢才的身份
在多啦A夢中登場了
其中ELIAS提到了貝多芬
說貝多芬比起莫札特就是晚了十五年出道
能夠養活他的市民中產階級就出現
他的音樂也就得到了社會的矚目
而不需要在宮廷中勾心鬥角
像莫札特這樣的天才創作者
終究沒有辦法對於自己所身處的社會有清楚的認識
而無法創作出在社會中可以得到支持的作品
同樣的道理放到其他領域的創作者
到底他們有沒有辦法掌握他所處的社會
而創作出服膺於這個社會的創作
成為被認可的天才?
若是這樣,那到底天才與創作者的自由心靈還珍貴嗎?
若不是這樣,那到底所謂的天才與被認可的創作者
不就是一連串的巧合所造成?
或者是在盲目無知的狀況下受到成功與矚目、失敗與唾棄?
野比大雄有多啦A夢的時光機讓他在十九世紀末的美國西部過足天才癮
而像我這樣還看不到自己的前景的許許多多創作者
到底有什麼?

2006.5.24
"悲哀"
雖然腦袋在亂運作的時候這個字眼很容易浮上心頭
不過今天真的是特別強烈
不知道是不是晚上跟別人談了那件關於「跑操場」的事情
抑或是這兩天那從來揮之不去的面容又不停進入我的腦中
反正就是無法停止在腦中使用這個字眼
我想我還是受到很多上一代的影響吧
嘴巴上說我們這一代的問題就是我們這一代的問題
確實還是會不自覺地告訴自己
自己沒有使用這樣的字眼的權利
四肢健全、經濟沒問題、能唸書
不應該無病呻吟
上面的說法就一部份而言還是很正確的
不過悲哀存在那邊就是存在那邊
只是要很清楚地分辨出
那悲哀並非是個人遭遇上的悲哀
而是感受到了在這個時代
人與人之間那種脆弱而艱困的相處形式
以及在這樣的相處形式中意義的崩壞與喪失
而所有的人都在其中
當然我自己也不例外
這樣的說法跟個人遭遇的自怨自艾的不同是
我知道自己沒有特別可憐
沒有特別需要誰來關懷
這是一個悲哀而且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每個人都牽涉其中
就像在某些國家的飢餓問題一樣
雖然悲哀,卻不是特定人的悲哀
而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2006.5.26
"一點不差"
延續了前一天的話題
這是我料想不到的
其實我今天刻意不找@#$的
可是他還是跟我談了這個話題
可能是他真的也嚇到了吧
終於,一直在心中告訴自己是「差一點」的事情
變成「一點不差」了
@#$說%︿&是玩火自焚
我其實覺得%︿&正在自爆
是ING噢不是瞬間爆完就算了
是一點一點地爆
像一大串鞭炮一樣雖然看起來還有一大段
但終究是在爆,而且爆完的那一天
真的要到了
雖然沒有確定的日期
但就是會爆完

2006.5.26
"美國"
那一個半月之前是告訴自己去度假
如今回想起來卻像是去避難的
.............................(後略)

2006.5.29
"我不作大人物"
「我不作大人物
我只寫大文章」
這句話是我在幾天前講的
現在把它記起來
大令說,要我三十歲、四十歲都不能忘記這句話

2006.6.3
"語言"
這是今天看「人論」的時候注意到的一個超級重點
語言不代表就是理性
語言除了邏輯的語言、科學的語言之外
還有情感的語言
所以說,之前時常困擾著我的語言與理性的問題
在這邊得到解決了
因為我既不認為人是(完全)理性的動物
又覺得的確語言的邊界的確是世界的邊界
現在問題很清楚了
果然之前我在兩者之前嚴重混淆不清

2006.6.6
"血與髒污"
「我們引以為傲的熱血
你說裡面有靈魂
裡面有神聖
被跳蚤食用
也終究會變成他們的糞便
弄得滿地的污穢」
這個句子不錯
記起來

2006.6.6
"伊格言的話"
「如果能夠一句話就說完的,
那就不要用那麼多字數寫出小說來了。」
這句話不錯
記起來
尤其這個對於像我這樣學人文社會學科的人來說
更是如此
要小心小說創作跟學術研究、思想論辯間的差異性

2006.6.8
"一週年"
隨時的筆記
記滿一週年了
這一年下來,好像單篇平均筆記量愈來愈大
每個月的筆記篇數跟有筆記的天數也愈來愈少
會這樣的原因有很多種
而且很多我自己都不敢確定它們到底成不成原因
不過唯一確定的是
我對於這個東西的重視是越來越大的
花的時間越來越多
第一篇筆記
是次文化的期末報告用筆記
當時覺得那時候寫出來的東西很屌
現在回頭看
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這樣子或許是進步吧!
另外一個跟筆記比較無關的是
一年前第一篇筆記跟「次文化」有關
到今天,我這兩個禮拜的思考與感受
也都是跟「次文化」分不開來
當然有很多東西我沒有記下來
很多東西我記了不過應該沒有一個人看得出來它們有關

2006.6.8
"兩週年"
...............................(後略)

台長: Ling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