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07 22:28:05| 人氣2,44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友新作】清糜-王盛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六嬸沒有好廚藝,比起六叔來便明顯遜色不少。


  同款是煮糜,六叔熬的鹹糜用料豐富、手續繁複:生米淘淨下鍋,加一匙豬油,等水一熱,豬油暈化開來,灶腳傳來第一道香氣,紫色芋仔去皮後切塊,先在油鍋裡小炸,表皮略焦後撈起,蔥蒜蝦仁爆香,瓠瓜切丁、花枝切片,六叔揮霍著食材,一伺時機成熟所有作料下鍋,燜熬,這時他含一支菸蹲到門檻翻報紙,轉身再回灶腳時,香氣已經四界瀰漫,讓人在不知覺間早備妥了碗筷,好期待;而六嬸端上桌的,卻永遠是清糜,平淡寡味,還舀一碗沸騰在鼎心的糜湯要我們喝下,只因她不知從哪兒聽來的,那是一鼎糜的精華。


  不過六叔難得下廚,他的廚藝帶著一種表演性質,節慶,嘉年華;我們在六嬸面前毫不保留誇讚六叔廚藝,六嬸多半說好、好,多吃一點。偶爾說你們要叫伊多下廚。並不在意讓出灶腳這個地盤。只有一回六嬸說,誇張起情緒才說出口:我要像伊那樣做菜,早破產了。六嬸說得並不誇張。  


  當我兒少,六叔到那個叫作大甲很遠的地方工作,掛藥包──將胃腸藥驅蟲藥感冒藥各色成藥放同一只袋子吊掛在一般民家牆上,任其取用,每隔一段時間上門去結一次帳;六叔也是一段時間才回家一次,我的尋常生活是屬於六嬸的:那是個台灣各地大量蓋起販厝的一九七○年代,六嬸在工地搭鷹架、拋磚、抹壁,國民學校放學後我曾到工地等她下工,在獨她一名女性的工作場合裡,沒有男人小看她,沒有男人用言語菲薄她;收穫的季節她一蹲一甩,一麻袋稻穀便上了肩頭,竹圍仔的男人女人都說:這個阿閬仔真不簡單。日常生活裡,雨天漏水她爬上屋頂抓漏,晚上跳電她擎著蠟燭換電錶鉛線,腳踏車輪內胎扎釘子,她也能剪一片橡膠皮用強力膠狗皮膏藥一般補將起來,和師傅的手法並無二致。


  六叔不在家,六嬸挪出一肩當父親;六叔回家了,這個家仍靠六嬸撐著。


  可是六嬸沒有好廚藝。她也曾想學人做蛋糕,遣我去柑仔店買發粉,發了老半天卻沒有受孕跡象,後來才發現我買的是番薯粉,而不是發粉。這不是她的錯,但我把這筆帳也算到她頭上了。好像她也學過做豆漿做包子,大費周章後很快就放棄了。


  想想,六嬸自工地返家天已昏暝,她一臉塵灰一身土泥,幾雙嗷嗷待哺眼睛張望著她,她所思慮的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張羅出一頓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而非精心烹調,所以桌上總有幾樣罐頭食品:罐頭菜心罐頭脆瓜罐頭燒鰻或是罐頭三文魚,滷蛋炒蛋荷包蛋變換著,炒空心菜炒花椰菜炒高麗菜,滷肉,黃昏市場買來的切豆乾滷海帶,幾個孩子把一碗菜夾得山尖,坐到電視機前盯著《無敵鐵金剛》、《海王子》看得忘了扒飯。


  而一早同六嬸一起上工的男人返家後,可能先沖熱水澡,有熱騰騰菜肴等在餐桌,飯後踅到附近柑仔店啜飲米酒嚼花生米閒嗑牙直至明月高掛;明月也映在稻埕一隅井水裡,六嬸蹲井邊漿洗衣褲。生活現實讓六嬸只能顧全大局,無暇旁及小節:在溫帶,冬天到了,樹木落光了葉子減少養分損失,僅留著枝幹看似蕭條,其實它的打算不在目前,而在來春。六嬸總說,你們好好讀冊,看後擺日子能不能好過一點。


  沒什麼好抱怨的,卻還是難免羨慕別人的母親,比如說吧,中學時班上有個林同學,父親是小鎮醫生,總考第一名。早上第四節下課鐘響,同學哄地擁到側校門鐵柵前買一個訂價二十八元的便當,或是值日生越過一座彷彿走不到盡頭的操場去抬便當時,林同學自林媽媽手上接過剛備妥的便當;不,不是便當,那是一籠三層的漆器,棗紅底漆、金色蒔花,底層盛的是湯,中間菜肴,最上層倒扣菊花壓紋富有光澤白米飯,飯上星散幾點黑芝麻白芝麻,白煙徐徐飄出,林同學執筷將飯送進嘴中,一小口一小口,好不優雅。我收回視線,鋁盒裡青菜已被蒸得過分爛熟,而魚或肉又顯得蒼白浮腫。


  大學時曾作客嘉義蘇同學家,下午時蘇媽媽趕著女兒帶幾名小客人走逛市街呷噴水雞肉飯、方塊酥,叮囑我們要留點肚子,晚餐時再返家;返家時看見大圓餐桌上的排場真令人咋舌:滿滿一桌子菜,感覺每樣食材都被好用心對待了。蘇媽媽聽著此一聲彼一聲的讚美,又開心又驕傲,一晚上勸飯勸菜,席間蘇媽媽唱起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雖然路途千里遠,總會暫時給我思念想要返,故鄉故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用的是美聲唱法。一種電視廣告裡才有的場面,我這個庄腳囝仔真開了眼界。


  後來一行人又去了一回,餐桌上仍有一盤大蝦,但與上回水煮蝦做法不相同,蘇媽媽說,上次看你們都不太會剝蝦,所以這次做成琵琶蝦,快吃快吃。我的六嬸自然不會琵琶蝦,她看著我們對一盤水煮蝦一動也不動時,會問:要不要幫忙剝殼?

  其實我們家即連一年一次全家圍坐一桌進餐的圍爐,也越來越吃得並不特別。年味年味,年味的逐漸淡薄,原因之一一定是,過去農業社會只在年節才品味得到的食物,現在隨時,甚至半夜裡也不難吃到了;不再具有獨特性,因此少了許多對年節的期待和回味。我們家圍爐吃的,總是六嬸當天下午拜公媽的雞肉魚肉三層肉,煮得老老的,擺在高低有落差兩張方形摺疊桌上,飯後撤掉食物,一張收起、一張鋪上牛皮紙可以打麻將。而六叔,中午過後就開始自斟自酌,到了晚上也就有點醉意了;而天氣,總是陰寒著一張臉。用餐時只有張小燕在那個小方盒裡嘎嘎嘎地說著笑著鬧著,只有六嬸殷勤為大家夾雞肉夾魚肉。


  或許是看六嬸置備年菜的辛苦,或許也想換換口味,有一年大哥向便利超商訂了一組年菜,一家人都好好奇,六嬸準備妥拜公媽的祭品後也來一探究竟。終於上了桌,外觀已和型錄風馬牛不相及;佛跳牆要熱、鳳梨蝦球要擠美乃滋……六嬸忙進忙出,彷彿那個隱身在便利商店中央廚房的大廚的下手,看看沒有雞肉,又去端出自己料理的雞肉,呷雞起家、呷魚連連有餘,怎麼可以沒有雞肉魚肉呢?吃著吃著,六嬸委婉說了話:不太理想喔。好興奮期待的這一組年菜,結果簡直是一場災難,六叔搖搖頭:啊,很不行啦。這可以聽成是對六嬸廚藝的一次肯定嗎?


  就這樣,隔年六嬸重又張羅起年夜飯,好像從灶腳傳出的鍋鏟碰擊、菜刀剁在砧板上的音響也是年節一部分,讓人因此感到心安。而甫上國中姪女的炒米粉,六嬸也讓她端上桌,邊吃邊說好吃好吃;而姪子的所謂創意料理:糖水煮蘋果,六嬸雖然不吃,卻也讓他玩個痛快。六嬸在灶腳從不專制,不,不只灶腳,而是在整個人生裡,她都當自己是個配角,好像那一碗清糜,用它的平淡寡味來凸顯各式菜肴的色與香。


  我的圍爐想像來自廣告畫片:三代同堂圍坐圓桌長幼有序,人人臉上洋溢剛滾開的笑容,熱鬧滾滾,喜氣洋洋。拿廣告畫片來對照市井生活難免令人失望:除夕當夜接到某朋友電話,帶著濃濃鼻音說他傍晚覺得睏乏,一覺醒來已經快跨年,那年夜飯呢我問,他說:吃什麼年夜飯,老爸老媽和我三個人話都說不上幾句。我該慶幸我們一家每年還有這麼一回不失歡喜地圍攏一桌吃上一頓飯。年節結束返回工作崗位,發現另一位朋友在噗浪上發話:家族裡那些糾葛,有斬不斷的根苗牽絲攀藤地延展,年節餐桌上,這真是最難端的一道菜了。我該感謝我的父母絕少在背後道人是非,也不邊吃飯邊訓話,讓人食難下嚥:六嬸總是把飯菜準備好,任我們上桌下桌,野孩子一般自由自在,記得有一回同去嘉義那群朋友來到我家,我們還把飯桌搬到室外,在稻埕邊沿玫瑰樹下用了晚餐。

 

六嬸不善廚藝,養出了我這個兒子吃什麼都不覺得難吃;而有一位廚藝精到的媽媽的,我那位嘉義朋友蘇同學,後來在台中開起了餐廳。餐廳名叫「魚麗」,典故出自《詩經》。魚麗不只賣食物,還賣書,失聯多年後我去找過她,她為我端出看似家常手路菜,紫蘇桂花鴨、雪菜肉末、奶油蘑菇烘蛋、腿汁長年、魚觠蛤蜊雞湯,我呷得讓她噗哧笑出聲音來:看你狼吞虎嚥的。

     我們不談目下這些精雅美食,這些我不懂,形容詞很有限,幾句「好吃好吃」就說完了。我們談多年前的記憶、多年來的際遇,個人的、共同的,也提及蘇媽媽的琵琶蝦、我六叔熬的鹹糜、六嬸的清糜,以及那一碗特別從鼎心舀出的糜湯。突然她說:慢著。她起身自書架抽出一本書,翻啊翻地翻開其中一頁,遞給我:你自己看。

     那裡有李漁一段話。李漁說:米的精華全在於水,煮到一半才意識到水太多而去舀掉它,舀掉的不只是水,而是米飯的精華。

     這幾年,「療癒系」說法大行其道,說某人歌聲溫暖人心則是療癒系歌手,說某人文字撫慰情感則是療癒系作家,那Comfort Food可以稱為療癒食物嗎?當你失落時、頹唐時、疲倦憊懶不思振作時,有沒有一樣最想入口的食物,溫暖你的胃、溫暖你的心?有一年我去到很遠很遠的蘇格蘭,老天一張臉總像在賭氣,語言學校裡老師教到Comfort Food這個詞,他問我:Sheng Hong,什麼是你的Comfort Food呢?

     糜,六嬸的清糜。

 

**刊載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1.06.06~07

 

  

台長: 阿盛
人氣(2,44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文友新作 |
此分類下一篇:【文友新作】藥品回收 ─ 林育靖
此分類上一篇:【文友新作】日暮釋迦樹 ─ 他里霧

0607
嗯.真好
清麋佐以醬破布子
蛇尖有餘甘
試試看
2011-06-07 22:44: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