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6 21:35:04| 人氣12,101|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Legend系列:吉他之俠-Jeff Beck一生傳奇》之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終於輪到Jeff葛格的傳奇系列文了~~~

我等著寫這篇等了好久哩XDD這篇也讓我寫了好多天...是在我每天上班一點點空檔+下班後撐著疲累的身軀努力完成的文章.....真是愛的力量大(誤)~~

再看這篇前,可以先參考我之前相關Jeff的舊文:

《Legend系列:重金屬始祖團Yardbirds與三大吉他手傳奇》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08069111/20080615161425

《Legend系列:In session with Jeff Beck專書介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07832127/20080608155018

《Beck與Page系列:Recollection Tear回憶的眼淚》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10842063/20081022230442

《Yardbirds三兄弟:Eric Clapton、Jeff Beck與Jimmy Page》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07060751/20080517143922

《Legend系列:爵士藍調英雄:Jeff Beck-Declan大漠英雄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06877994/20080511203132

不過要說真正正式的介紹文,

還是這篇開始的一生傳奇系列要來的豐富啊!


三大吉他手中最讓我景仰、沉醉,徹底被他的吉他給感動到每個毛孔都擴張、顫抖(這啥形容XD)的一位,就是Jeff Beck了!

這篇是我超愛的Jeff葛格,若廢話太多請各位見諒啊XDD

先說說這張圖↑,這是2007年暑他在Eric Clapton主辦的Crossraod Guitar Festival演出時的一景,

只見當時63歲的Jeff,穿著黑色勁裝,整個人帥到讓我炸飛。

其實Jeff葛格恐怖的不老帥照還有很多,我個人覺得他過了40歲之後很多年都沒啥變,照片年輕的讓我悚然。

請看↓

 

這張是他為他代言的Fender Stratocaster做廣告,

這廣告似乎是今年拍的,而他今年已經高齡64歲了,還是像個40歲左右的人一樣,再次應証恐怖的帥葛格之稱........

還有↓

 

 

這張是今年7月左右拍的,BBC Jazz Awards 典禮,他已經維持這長相幾十年了。

還記得今年4月份剛喜歡上他時,在Youtube上常常分不清影片年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實在是太多年都維持同一個樣子了...........囧

回歸正題。

台灣偏好稱他為吉他之俠,真不知是誰取的,還頗傳神,因為Jeff真的很像遊走江湖數十年的吉他大俠。另外像是吉他豪傑、吉他英雄(這太多了)、吉他侯爵這些都不如吉他之俠要來的傳神。

他在國外正式的名號是Fire Fingers/Crazy Fingers,也是Guitar God,隸屬60年代第一代奠定電吉他演奏的四位吉他巨人之一。

後代所有吉他手,都可算是他們這幾位的徒孫,

搖滾電吉他的技巧,也都是這幾位打下的基礎。後輩真該感謝他們這幾位的貢獻....

(藍調、爵士是搖滾的父母,在此不把兩類的前輩算在內~之後有機會會再述!)

Jeff的稱號,就跟Eric的Slow Hand一樣,主要是技巧性的稱號,與Jimmy意義上的Dark Lord不同。常覺得這些吉他大神的稱號挺有趣的,

頗像武俠小說,吉他就是他們的兵器一樣。

 

聽了這三位的全部作品,包含他們三位曾屬的樂團以及個人的solo作品,

還是Jeff Beck的讓我覺得最耐聽,也最讓我佩服,三位中音色最多變的也是他,

唯一一位吉他音色聽來帶有管樂器般渾厚又溫暖、悠揚又美妙的也是他。

三位中讓Jimi Hendrix說出"He's my hero"的也是他(Jeff在回授器FB上的創舉比Hendrix還早三年)。除了FB,他也在搖滾電吉他發展初期,創造出一種失真、帶有東方文化的一種形式上音階,讓每個音符都有如浮雕般的立體,就連他向對觀眾開玩笑般的音色也是一樣的獨一無二、驚豔四座。那就是Jeff Beck,內斂、含蓄之美,卻富有極大的情感。

對音樂的詮釋最為細膩的也是他。

讓我打從心中認為是位奇才,貨真價實的演奏天才的也是他。當然,作為一代宗師,Jeff的現場也都比專輯還要精采,這是被稱做大師的必備條件之一,

每一首歌每一場的詮釋也都不一樣,隨著他個人年紀增長,加入更深沉的人生體悟,他的吉他除了像人一般歌唱,那豐富動人的音色早已超越了純粹技巧的層面,已經達到了精神層級了。

許多人說,Jeff根本不需要用到效果器,因為他的雙手就可以做到一切了!

雖說我以前高中組團時,彈得吉他是Fender,

但是當時我還屬於Gibson的死忠(因為Slash的關係),

其實直到喜歡Jeff前我都還是很偏向Gibson的,也是因為太愛Jimmy Page的關係,誰叫他是Slash的老祖宗呢?(說來這四位吉他巨人都算是很多中生代吉他手的老祖宗)

真的是因為愛上Jeff葛格之後,心中整個受到在他詮釋下的Fender琴音所感動。

每每聽到Jeff詮釋的抒情曲,都會讓我聯想到香水中葛奴乙的那罐"拱心石"--也就是味道最醇美、最細緻、最清透,貫穿其他香味的那最主要的一縷幽香...

就像是最頂級的香水,

聞多了反而會覺得其他香水平板而無味了....正如Jeff豐富多變的音色,聽多了也容易覺得其他人的吉他音色顯得單調許多。

 

[圖]這張是72-75年左右的,葛格時在是漂亮的像在拍電影一樣啊..............(嘆)重點是他這張沉思的神情讓我萌到爆,你在想誰呀葛格?(毆死)


雖說對於國內的聽眾來說,

他是最不有名的,俗氣一點的說法,三大吉他手中他的唱片是賣的最不好的,

唱片賣的不理想,有許多原因,

也許Jeff就是屬於運氣不好的那一個(當然他個人不受拘束的性格以及團員代換率高也是其一,還有他健康狀況恐怕也是主因之一)。雖說他這一生最大的商業成就是在1975年Blow by blow這張經典專輯,但是再怎麼賣得好,一跟像是Led Zeppelin這種同期大團比還是顯得小巫見大巫。從藝術的角度來說,他的唱片也是賣給特定人口聆聽收藏的,音樂的品質才是他最在意的。這些年他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就算再怎麼久不出來、唱片賣得再冷,他依舊堅持自己,成就了一代宗師對藝術應有的超然氣度。

對於真正了解他、清楚他對許許多多中生代甚至是同輩的吉他手有多大的影響力的人,

就會知道,他,Jeff Beck,是多麼偉大的一位吉他手,影響力之廣,包括樂界不少知名吉他手都視他為偶像,

不少位也都是公認的吉他大師,

包括Jimi Hendrix,他認為Jeff為了音樂而音樂的態度,簡直就像是他心中英雄的化身,

Eric Clapton,他認為跟自己比較起來,Jeff更像個純然的藝術家,音樂家中的音樂家。

Jimmy Page,他認為只要Jeff一站在那,他就是最棒的(真有感情的一句話啊....^///^)

Ritchie Blackmore,他認為Jeff不會因為商業利益而影響到音樂的品質,他也說了,這就是他為什麼那麼愛Jeff Beck之處。"H'e's so fresh,so un -show business.That's what I love about Jeff Beck."以及"the guy plays notes i can't even find on my guitar"
> Frank Zappa於80年代時說 "he's the best alive"

Joe Perry,他認為沒有人可以像Jeff那樣不斷的自我超越,也沒有第二人可以做到像他那樣的聲音,在他心中Jeff Beck是影響他最大的吉他手,他則是Jeff最死忠的粉絲。

Jennifer Batten,在這位當今世上最知名的吉他女將心中,沒有人比Jeff Beck還偉大。

Slash,他認為在Jeff Beck面前,自己就像個扛苦力的,他也說了,自己太愛Jeff Beck。

David Gilmour也說,Jeff Beck is the most consistently brilliant guitarists over the past 25 years.

其他還有許多人,包括Bon Jovi的Ritchie Sanbara、藍調吉他大師Garry More....等等。

Jeff獨創會哭泣的吉他音,光彈一個音符就足以讓人流淚,音質重則雷霆萬鈞,輕則宛若秋風的棉絮,那會說話的音色,

被吉他手界奉為傳奇大師,

他就是吉他,整個人跟吉他融為一體,

並不會因為他在商業成就上不如另兩位就貶低他了的價值。(當然主觀喜好人人有,但是成就貢獻這些可是很客觀的)

事實上,

他在音樂上的細膩與創見,以及不斷的創新、進步與改變,

是三者之冠,

也算是他們同代的吉他好手之冠。(當然他們三位各自都有居冠之處,在此我僅舉Jeff在我認為居冠的地方)

 Jeff的傳奇還是進行式,他至今仍不斷出產好作品,他不像其他同代吉他大師,最榮耀的日子已然成為過去(撇開已歿者不論,單論還在世的老前輩們)。

Jeff的榮耀依舊持續在搖滾舞台上演著,只要你有心去注意就會知道了~

他每一個時期的作品都有經典之作,你可以清楚感受到他自我超越的那份驚人的熱力。

可以說,

Yardbirds三大吉他手傳奇只是他個人成就的開端而已,之後的他老早超越了20初頭的自己,可惜的是一般人還是比較知道他60年代的作品,比較記得他那時期的榮耀,反而之後的都不太清楚。

1992年搖滾名人堂的獎項也是頒給1965年尚處毛頭小子的他。(好在明年度他再度被提名了,終於以"個人成就"的名義~希望Jeff可以得獎!)

請把他每個時期的專輯找來聽聽,全部聽過就會知道他有多讓人訝異、一代宗師之名有多名副其實了!

 附帶一提,除了搖滾樂界,Jeff在流行樂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許多流行歌手也都是Jeff 的粉絲,他也被譽為歐美流行樂界殿堂中的音樂天才。另外,他在日本吉他界的影響力也很深遠,不少著名吉他手像是BZ的松本孝弘、吉他女傑安達久美都受到他的影響。PS:台灣的信樂團中的吉他手也是Jeff的粉絲。

PS:不知道二月份我去東京看Jeff的那一場會不會遇到許多日本藝人呢?^^

期待ing~

先讓我花痴一下。葛格這張照片實在是太......帥了.....囧

這張照片拍攝年代是1985年,在洛杉磯拍的(我特地從書上翻拍下的喔XD),當時他發行專輯Flash,41歲之齡怎樣看都還很20多歲小伙子的模樣.....80年代正是許多60年代老前輩邁入中年之時,不少年輕時俊美的Rockers逐漸變形,Jeff還是很葛格樣,我個人覺得40歲的他遠比20歲的他帥一百倍。

這張照片出自知名搖滾攝影師--Robert‧M‧ Knight的攝影集"Rock Gods-40years of rock photography",這位攝影師是Jeff Beck的頭號大粉絲之一,他這40年一共拍攝Jeff約莫一萬張照片,網路可以找到的幾乎都出自於他之手,40年來也拍攝不少神級吉他手,包括Jimi Hendrix以及Jimmy Page等等。不過他說道,在他心中還是Jeff Beck第一,他除了跟Jeff當好友當了40年,也崇拜他崇拜了40年,直到現在都還是很好的友人。

他們三人對我而言根本就是我欣賞音樂的進程:

Eric Clapton最早接觸,喜歡的時間最短,

他在90年代後的音樂算是很容易讓人接受,所以也讓當時還是國小生的我一點兒也不卡相當順耳的就聽了。

雖動人好聽但也真有點流行化的趨向(個人覺得流行化不是不好只是比較不耐聽)。

倒是他最經典的Cream時期是最近才開始喜歡上的。

典型的Eric Clapton式的藍調不是在90年代,而是60年代的Cream。現在的我喜歡Cream時期Eric稍微帶點澀味/勁味的藍調更甚於90年代的他。雖說日後因喪子讓Eric的音樂在內涵上更沉(也最廣為人知),我還是覺得他60年代的作品是他最代表的風格。

Jimmy Page,拜Led Zeppelin之賜,他和他的雙柄吉他讓我著魔著火,在我渡過著迷槍與玫瑰等80年代重團的十年後的內省日子,

Led Zeppelin是第一個讓我入迷的70傳奇老團,重金屬始祖團,也是開始讓我從美搖轉英搖的第一個團。

Jimmy Page也是第一個讓我愛上的吉他大師,也真的是因為Jimmy的舞台魅力太強大了,再加上俊秀美麗的臉孔,就像降臨到人間的黑暗天使,低頭垂眼的Jimmy像是背後有對黑翅膀,

那把提琴弓就像他的招魔棒,

舞台上的Jimmy就是有股黑暗的魅力,

說有多偶像就有多偶像,有多像神就有多像神。(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多悲慘就有多悲慘,詳台長舊文《齊柏林狂想:黑暗之君Jimmy Page一生傳奇之一、二)

齊柏林四人之中我最愛的就是Jimmy Page,論舞台魅力、全才上也是他居三位之冠,

因為Jimmy在重搖滾界的地位,

只要是玩搖滾吉他的,

要不知道Jimmy Page真的很困難。再怎麼說,身邊一定會有人提起這位前輩的名號。好歹他頂著齊柏林之魂以及重金屬/重搖滾吉他之父以及雙柄吉他之神,再不然,玩Les Paul的也應該會聽過他的。

 

Jeff Beck,

雖說不若前兩位知名,一來是沒有Eric Clapton家喻戶曉(不像Eric還有"Clapton is god"的噴漆),

二來沒有像Jimmy Page的Lef Zeppelin這種超級大團加持(不像Jimmy早在14歲就上電視了),

他也是一直被認為最應該得到如另兩位一樣的名聲卻始終沒有得到他應有的名聲的吉他大師。

雖說沒Eric和Jimmy知名,但是同行中佩服他的人吉他手相當多,甚至他的粉絲群還包括許許多多歐美影壇的藝人,像是資深諧星比爾莫瑞Bill Murray ,就是Jeff Beck的超級大粉絲。

Jeff Beck除了加入Yardbirds,擔任別人的吉他手之外,

之後的幾十年間他都是以自己的名號闖天下,指定他人為自己的歌手,

除了Jeff Beck Group裡有個日後成為流行樂壇天王級主唱--洛史督華,

之後他幾乎都是出純粹的吉他solo專輯。少數幾張像是85年的Flash與2001年的You had it coming有請到歌手唱幾首歌,

其餘幾乎都是很純粹的個人演奏專輯。

偶爾去其他優秀藝人的專輯跨刀,從古典到搖滾的通通都包了。

基本上Jeff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從裡到外澈澈底底的藝術家,

他為音樂而活,

他的骨子裡就是音樂,

而他自己,就是那把吉他。

他傾注一生的情感,

用手指傳達出來,

彈撥出的音符,

遠比人聲還要動人,

而不像其他大多數使用pick的吉他手,追求速度到了極點,雖利又狠但是味道上真的有差別。(當然!若你覺得pick也可以做出超越手感吉他的味道,也ok的,這本來就只是個人的感覺罷了。)

 

預備寫他這一篇文章,足足磨了我超過半年的光景,

為了多了解他,希望為台灣簡直枯乏的Jeff之文在多添一則佳文,

搜括了Yardbirds、Led Zeppelin、Eric Clapton、Jimmy Page以及Jimi Hendrix等傳記,

另外還包括視Jeff Beck為終生膜拜之神的知名搖滾攝影師Robert‧M Knight的攝影集,

以及網路上可搜尋到的一切資料與訪談,

才可以在這一篇,

稍稍整理為一篇稍有看頭的Jeff Beck大神系列文。

天知道Jeff Beck這個看似再正常也不過的吉他大神,

生活中不是吉他就是玩車,極盡單純之能事,

不似Eric Clapton的緋聞,以及Jimmy Page的神秘主義要來的聳動,

但是實際上他才是三位中最不易了解、作風最為保密的那一個。

Dear Jeff葛格,

就讓我先用這篇文,

預祝你榮獲2009年搖滾名人堂個人solo成就的獎項吧!

最後再讓我套用Annette Carson-這位撰寫Jeff傳記的作者的一句話"Thank you for the music"來致上我對Jeff Beck最高的敬意!

 

本篇的重點如下:

三大吉他手與死亡事件

作風隱密的吉他大師

與Jimmy Page的相遇

與Ritchie Blackmore的相遇

 

三大吉他手與死亡事件

關於三大吉他手,在我研究的過程中,很悚然的發現一個巧合,三位都在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與死神擦肩而過。(絕對不是說他們怎樣了啊請別誤會)

這樣說來真的有恐怖到,難道說這三位實在是太好了,除了住的超近(不超過12哩),好到連命運都有近似?(??)

首先從年紀最大的Jimmy說起。

Jimmy童年算是三位中最平安、幸福的。

除了他因為斯文羸弱的外貌,多少受到鄰近壞孩子的威脅,但是他利用冷漠來作為自己的保護色,還算可以平安的長大。父母的疼愛、週遭友人的愛護以及女孩子們的仰慕,

怎樣說Jimmy都是倍受大家呵護下長大的孩子。三位的童年也唯有Jimmy從小就不虞匱乏,要什麼有什麼。

直到他在1975-76年間,因擔任樂團Tour Manager的Richard Cole之故染上海洛因,開啟他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日子,80年代初齊柏林解散後,正是Jimmy身體最差的時候。那時的他除了瘦成紙片人,還會神智不清的到處亂跑。Cole有說到,Bonzo死掉那回,原本他聽到消息那瞬間,以為死掉的是Jimmy,因為他覺得那時Jimmy身體差成那副德行,隨時死去都沒人會意外,想不到是看起來最不可能的Bonzo(這件事會在之後的Jimmy Page系列文中詳述)。其他詳情可見台長舊文《齊柏林狂想:黑暗之君Jimmy Page一生傳奇》之二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05938517/20080416181813

再來就是本篇的主人公Jeff葛格。原本對他的過去還不太熟悉時 ,我一直以為他的成長過程也是跟Jimmy一樣平安順遂(因為他倆實在是太好了還以為連童年都一樣),想不到他才是三者中真正與死神打過照面而過的那一個。

他這一生一共有兩次重大車禍,兩次都有傷到腦部。這還不包含他80年中期的一場意外斷了右手大拇指...

第一次是發生在他11歲時,有次他騎著單車,經過路口時,就被一輛汽車撞個正著,力量之大,他整個人飛出去撞到路邊的牆,頭部裂了個大口子,至今那個傷口都還在。事發後他許久都不敢出門,深怕再給車子撞了。這件事在他當時小小的心靈內造成頗深的陰霾。

十幾年後,就在他25歲左右,正是他組Jeff Beck Group的第二年,

他駛著1932年出產的福特T-bucket,即將到家的途中,明明不是駛的很快,卻失控橫駛道路,撞上另一台車,那個車主當場膝蓋骨碎裂。Jeff更慘,除了鼻樑骨斷兩節、臉部撕裂、牙齒撞裂、背部嚴重損傷(脊椎重傷),頭蓋骨還裂了大洞,這些傷痕至今依舊影響著他的健康狀況,後遺症頻頻。

重點是,在衝撞過程間,有個長達4英吋的碎片刺入他的腦,而且弔軌的是,這個碎片就剛好停在他11歲時的舊傷之前。兩個階段的傷口距離過近,這讓Jeff覺得彷彿冥冥之中車禍是他的宿命。兩次大車禍讓Jeff一輩子都患有週期性的頭部劇痛症狀,發作起來簡直要他的命,瞬間讓他像是廢了武功一樣完全動彈不得。即使他身邊的人都知道他的重疾,他總是強忍身體狀況,表現出一副沒事的輕鬆樣,就連車禍後好幾年的復健時期也是如此,還自我解嘲說他整個頭都變形了。他這麼做只是不想讓關心他的人擔心。這也是他沒辦法像另外兩位可以長期巡演的原因,他無法承受長期巡演的疲勞。畢竟只要一牽涉到他的健康狀況,再怎麼急迫的演出都得喊停。

他曾經開玩笑說Eric光是一季的巡迴就遠比他整個80年代的Concert還要多~他也不喜歡積年累月在舞台上總是彈一樣東西的感覺。他認為他所彈得每一個音符都是當晚才會有的激情,不論是the tone,the presece,the passion,"so I can't do it every night."Jeff這麼說著。

這讓我想到楊過的黯然銷魂掌,神功之所以被稱之為神功,在於其就是一門藝術,無法複製。Jeff對tour演出的態度和堅持也是如此。 

再來就是年紀最小的Eric Clapton。Eric並不是個人有跟死亡擦肩而過,而是他身邊與他相當親近的友人一連串的死亡。

雖說他在70年代時期有過毒癮,但是他的毒癮程度還不及Jimmy的一半。Jimmy那樣是真的吸到快死掉了...搖滾史上少見像他吸成那樣居然還可以活下來的例子。

至於Eric幾十年的酗酒,也還不至於影響到他的壽命。那為什麼我也把他拉進來說,主要是因為大叔真的太可憐了,除了童年時姐姐變母親那件事(請看台長舊文《Legend系列:藍調聖手Eric Clapton一生傳奇》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10460151/20080928165530),大叔他這一生失去幾位對他相當重要的友人。可以說他不斷的忍受失去摯友的痛苦。第一個就是Jimi Hendrix,他的猝死對大叔的打擊相當大,當初Jimi Hendrix征戰英國時,最想見兩個英國吉他手。一個是人稱Slow Hand的Eric Clapton,一個是公認的奇才Jeff Beck。這三人也被稱做兩右一左(左是Hendrix,因為他是左撇子。)

這兩位都跟Hendrix很要好,Hendrix死去後Eric尤其傷痛。第二個痛失的友人就是他這一生最知名的好友George Harrison。為什麼那麼知名主要是因為他們倆個前後愛上同一個女人Pattie Boyd,這三人的三角戀過於戲劇化也讓這段友情與愛情的故事成為搖滾史上最出名的八卦之一。George對Eric而言,就像個兄長,多少也滿足了Eric從小希望有兄弟的想望。而2001年George死於癌症,對已邁入老年、見過大風大浪的Eric而言,依舊是相當痛心的一件事。再來另一個死去的好友就是藍調吉他手SRV,前一刻才在上機前見面,後一刻SRV就墜機身亡,所幸死神眷顧Eric,沒讓他搭上那班死亡飛機。死神雖說對於Rocker圈來說,意外頻傳,但是大叔這一生身邊的好友數位離他而去,總讓人唏噓難過啊。(這部份會再之後的Eric Clapton系列、Beatles系列文中詳述。)

  

上圖這張照片是72-73之間,第二代Jeff Beck Group左右的留影。我個人覺得Jeff在照片中時常流露出一種憂鬱之氣,頗帥XDDD!

作風隱密的吉他大師

三位之中唯一找不到童年照片的就只有Jeff,我也不知道Jeff葛格怎麼可以神秘到如此境界...囧

就連被世人視為最神秘的吉他手Dark Lord-Jimmy Page都可以找到一堆年輕時代超嫩時期的相片(大叔的童年照片也找的到),

有圖有錄影,

唯讀Jeff在他成年前的一張都沒有。原本以為傳記中會有一些,結果還是零。

不少寫過他生平的傳記作者也都聲稱,Jeff實在是相當隱密低調的一個人,很多事情若不是經由他親口說出證實,令人臆測的空間其實很大。Annette Carson,這位撰寫Jeff目前最知名的傳記Crazy Fingers的作者,她在書寫這本書的過程中,不少Jeff的粉絲都對她抱有極大的期望,大家都希望她可以寫出一些眾人未知的事件,希望可以再了解Jeff一些。這讓Annette倍感壓力,她聲稱在她之前已經有一打以上的作者寫過Jeff的傳記,那些都是她書寫過程中重要的參考資料,然而在那些作者的口中,Jeff仍有許多並未公開的部分。

 這些都包括Jeff在私人感情的部分,都還罩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他的感情故事並沒有像Eric那麼八卦,並且Eric大叔這人啥事幾乎都肯說,看他的自傳整個八卦,簡直已到了啥都願意說的境界(誤)。Jimmy也是不肯說太多的人,可是他的情史也過於驚人,就算他不會說他的女人也幾乎會說光光(特別像是Groupies這種行業的女人),就算Jimmy再怎樣死命壓著,會曝光的事情還是不著痕跡的曝了光。總而言之Eric和Jimmy他倆人的私人故事可都算是容易曝光的,一搜就一籮筐。

Jeff就不一樣了。就像他的婚姻就有幾種版本。正式的紀錄上他的婚姻有過兩次,分別是19歲時與Patrick Brown以及2005年與Sandra Beck。這兩任妻子是有正式紀錄的。而女友部分,1965年與美國女星Mary Hughes以及1968年和超模Celia Hommand,其中他與Celia這段戀情長達18年,Celia是他這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就像是Jimmy 的Charlotte、Eric的Pattie一樣。他們三人這一生都有最重要的女人。其中Mary Hughes已於今年離癌過世。

Celia也算是Jeff未正式登記的妻子。然而關於Jeff的感情世界還是一團迷霧,並且傳聞還有區域性之分。比方說在日文網站上幾乎都流傳著Jeff已經結過六次婚的傳說,然而這個說法在英文網站上是被大部分的粉絲駁斥的。不過更大多數的粉絲認為,Jeff的感情是團謎,沒人可以確認真相是什麼,有些本已認為確定的消息,沒多久卻又被一些小道否認,像是六次婚姻之說,駁斥的說法很多種,比方說他這一生交往過的女性都還沒到六這數字,何來六次婚姻?

比方說他2005年娶現在這位Sandra時就嚇到一批人,大家都沒預警Jeff會結婚,日文網站上還有人已極為驚訝的標題『Jeff Beck,這位很多年都長一樣的人閃電結婚』表達對這件事的震驚,但是前陣子在Youtube上有人爆料說,其實這位Sandra是Jeff的鄰居,他倆只是「契約婚姻」,還說是經紀公司安排的,但是Jeff現在已經後悔了....諸如此類。還有人說Jeff被敲詐,說那位女士用Jeff的隱疾勒索他。這消息一出後,那位版主的影片就被檢舉移除了,背後到底到底是怎麼回事沒人說得準。

還有許多事件,包括Jeff到底有沒有小孩,也是一團迷霧。他在80年代時曾接受我一位英國Jeff家族朋友的訪問(那位朋友是超級老迷),Jeff就表示過,他不想要小孩,no kid,且Marriage對他而言也不是那麼重要。有些老迷甚至認為,就算Jeff真的有小孩,也會盡可能不被世人知道,就像他在邁入60歲之後,究竟用哪一種色料染髮一樣,沒人知道真相。

如果是新生代的也就罷了,像他們那一輩的老吉他手,特別是被後代冊封為神的這幾個,都經過那麼多人之手,研究的研究、蒐集的蒐集,都還見不著半張童年的照片,那還真是奇事一件啊.....

目前找到最早的相片是1964年8月他參加第四屆National Jazz & Blues Festival,況且那張照片還是背面的(超囧),之後的相片就是Yardbirds時期的了。若哪位仁兄找的到他小時後的照片,別忘告知我一聲。

 

 

這張照片出自1992-95左右的訪談,眾吉他之神對Jimi Hendrix的看法,這部份是Jeff,超帥!!!這時候葛格已經48快要50了,還是恐怖的帥囧囧囧!!!!!!!!!!!!(暈倒)葛格好像馬蓋先之類80年代影集男主角啊XDDDD!!!!

童年

1944年6月24日仲夏,Geoffrey Arnold Beck誕生於Wallington(Surrey的郊區)。有看過戀愛沒有假期這部片嗎?其中凱特溫絲蕾居住的英國小鎮就是在Surrey,且Eric大叔也是這裡人(電影中那位奧斯卡老編劇有提到)~

在那時,因為大戰的關係,那地方算是飽受戰火摧殘之地,到處都是沙包、防空洞,人們都穿著破衣躲避納粹的撻伐,而我們的Jeff就在這種情況下出生了。

假如說有人知道二次大戰到底怎樣摧殘這單純的小鎮慘烈的,恐怕問Jeff的父母親最清楚。幾個月後,就在同年的耶誕節,Beck全家人和鄰居們一起歡慶戰事結束,大夥在大街上跳著舞,歡慶和平的到來。那時小Geoffrey還不滿一歲。

如果說Geoffrey還對那麼遙遠的童年有印象,那一定是物資缺乏與定量配給。新鮮的柳橙、香蕉以及雞蛋都是奢侈品,牛油和茶極少量的按週供應,在那貧困的日子裡,鮮奶油簡直就是完全不會出現的超夢幻奢侈食品。在這彷彿無限期的戰事之中,新鮮的麵包直到1946年才出現在配給本子上。

做為在大戰末期出生的孩童,Jeff的最早期童年就在驚慌與飢餓中度過。戰火之下讓他學習到遠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如何在逆境中生存,這早年的經驗也影響到他往後他面對事業低潮之下依舊奮勇求生的態度。這是上天給他的禮物,讓他養成不易被擊倒的堅強人格,遠比任何事物都要來的珍貴。

Jeff上有兩位位姊姊。一位大他兩歲,一個大他f四歲,兩位姊姊都是小Jeff眼中很有才氣的偶像。其中Jeff的大姊Annetta更是他童年的偶像,除了會騎馬、畫一手好畫,還會說五國語言。並且,Annetta也是Jeff的搖滾啟蒙者。

Jeff的家庭也蠻懂教育的,他和姊姊Ethel一輩子都喜愛藝術與音樂。

有一天,神奇的事發生了。老Beck喜愛聽爵士樂,就在他們家平日聆聽的收音機中,出現了奇怪的聲音,那是電吉他發明之一的Les Paul,正演奏著"How High the Moon"。那時Jeff約七、八歲。「我記得我在收音機中聽到Les Paul並且我詢問我父母親這奇怪的噪音是什麼,他們當然知道,因為Les Paul在40年代晚期就已經是號大人物了。當下我真的被那聲音嚇傻了。我父母告訴我那聲音都是做出來的--只是些錄音室的小技倆。我很確定那是第一個吸引到我的音樂。」

「Les是個有趣的人,他總是帶有幽默感,他還說他對他的噪音造成我腦部傷害這件事有責任(笑),那就像被颶風般掃過一樣。我想那就像飛舞的火花,而且是你無法跟吉他聯想在一起的狀況。」

十歲左右時,他母親打算讓他受點音樂薰陶,讓小Jeff去教堂裡唱詩歌。「我不知道她為什麼偏要我去詩歌班,她應該是要我學點文雅的事物。」

Jeff的母親本身就是彈奏古典音樂的鋼琴家,她當然也讓兒子上了鋼琴課。那時Jeff約十一歲。雖說Jeff本身對這課程興致不高,他還是頗聽話的一連上了幾年,每天在家中位於前廳的平台鋼琴前練習兩個鐘頭。小Jeff到是對他自己的音樂教育頗有主見。「我母親對此很熱衷但是我實在對這個沒啥熱忱。」相比之下,他反而更樂著跟著父親的爵士唱片的節奏來彈,這是他這輩子熱愛鼓的開端。Jeff表示,面對爵士樂中的鼓聲,他就像個陶醉的傻瓜,只能在唱片機旁傻傻的聽著。「有一首曲子我已經想不起叫什麼了,我完全清楚那個鼓手在做什麼,我就在那跟著練習、再練習,練習到你完全數不清的地步!」

到此階段,大家應該很清楚Jeff葛格全家對音樂的癡迷程度了。XD

音樂在他家可是重大的事,家族成員中還有一位音樂癡,那就是Jeff的叔叔,是個超熱血的古典音樂癡,不過這位叔叔非常厭惡爵士樂。還把他喜愛的爵士唱片扔到垃圾桶裡。可是這位叔叔還是帶給Jeff不少啟發,就像他認真的教導Jeff如何彈大提琴,即使Jeff還無法將弓法和指法合併演奏,他還是示範所有指法給Jeff學習。這讓Jeff開始喜愛上低沉的bass音。

同樣的,這位叔叔也教他如何拉奏小提琴。不過Jeff還是習慣單用右手撥弦而不是用弓拉奏。他認為這樣彈有趣多了。我想這也是他日後會捨棄Pick單用手指彈電吉他的起因了!

不過,Jeff葛格對音樂的隨興,也讓他對樂裡這種東西興致缺缺。他覺得他是在玩音樂,而不是讀音樂,也是因為他過人的音感和天份,才可以做到游刃有餘,我相一般人學習音樂還是得好好學一下樂理啦XDD

其中,Jeff的父親是爵士樂師Fats Waller的狂熱粉絲,Jeff從小就跟著聽,我想這也影響到他往後詮釋搖滾樂時帶有著爵士樂般的恣意感。Jeff從小就從父親的爵士唱片中訓練耳力,還有那種純然享受其中的Feeling。

會喜歡搖滾樂,是因為大姐Annetta的關係,當時大姐16歲,Jeff 12歲,他就聽著姊姊所有的搖滾唱片,點燃了心中竄動的火苗。Jeff葛格的狂傲從小就可以感受到了,而且他也實在是「酷本質」...

舉例。

那時他聆聽Elvis,區區一位12歲小男生自信滿滿說,他覺得自己比Elvis更棒,「因為我可以做到他沒辦法做到的事!」我相信一位藝術家一定要對自己有超出一般人的自信,你有自信才能說服他人。這點Jeff從小就有了。

至於搖滾吉他手,他非常崇拜Cliff Gallup,也認為這位前輩是最被人埋沒的一位吉他英雄。

Jeff的父母起先時在不能理解Jeff在沉迷什麼,他們覺得搖滾樂又吵又雜,不過後來他母親有開始感覺到搖滾樂不是噪音,她開始感受到有點什麼。就在Jeff進入學校教育這段時期,正是50年代流行樂走紅的階段。加上BBC電台的大力播送,幾乎所有英國的青少年對這種流行樂相當著迷。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是如此,螢幕上的James Dean、Marlon Brando都是當時的青少年偶像,而這些偶像也一樣影響著英國許許多多正在成長中叛逆的青少年,不少都還是在校學生,例如Hank Marvin,John Lennon,以及Rod Stewart等日後成為天王巨星的少年們。

 
[圖]知名的搖滾攝影師Robert‧ M Knight的Rock Gods攝影集。這本Jeff葛格的照片蠻多的,質感都很高檔,像是這兩張跨頁照片,網路上找到的都小的要命,我特地把它們掃到電腦在接起來。這是1985年Flash專輯中People get ready音樂錄影帶裡的一幕。Jeff手中那把是他著名的Telecaster。

就學期間,他小小年紀就常找機會溜去演出,揹著他自己吉他,黃色的自製的Beckocaster,利用學生間的演出打零工賺點錢。正如Telecaster、Stratocaster,他自己用姓氏命名這把Beckocaster(XD!葛格你實在是吼....好自戀XDD)

他立刻就愛上登上舞台的感覺,那讓他有種強烈的存在感。但是Jeff著迷表演也讓他的父母很不悅,雖說他母親也知道搖滾樂也有好的一面,可是怎樣就是不喜歡。Jeff說,she didn't know,she did'n know....只要是牽扯到演出以及搖滾樂,他的父母就會生氣。他母親熱愛古典樂與鋼琴,也很希望自己的兒子朝著所謂的文雅藝術前進,Jeff在配合了幾年後,終於反抗了,他根本不想玩聽起來peaceful and beautiful的音樂,他覺得再學下去根本是浪費他的人生。終於,他拎著他自己做的吉他,到處公開演出去了。那時他只有14歲。

打從一開始登上舞台,他就不甘於做配角,要做就做主角,他要做自己的主人,不過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團員。

Jeff沒有上過正式的吉他課程,雖說他跟過一位老師教他西班牙吉他,可是那對他影響小之又小,「他知道的比我還少,很多東西他還不會呢。」因為這樣,所以他就沒繼續學了。他覺得去上吉他課還不如聽姐姐的搖滾唱片要來的受用,他從那些唱片裡可以學到許多,遠勝於去找人教他。

他自己那把黃色的Beckocaster陪他征戰許多舞台,演出許多他從姐姐的唱片中學來的經典搖滾,不過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他還是忍不住想要再尋找更高階的琴。當時他相當渴望擁有一把白色的Fender Telecaster,嚮往的不得了,每天經過櫥窗時總是停下來看得不停。有一天他鼓起勇氣進到店裡,希望可以試一試這把夢想中的琴,可是店員看他還那麼小,不准他碰。直到他父親買給他,Jeff的家境也不是那種富有人家,買這把琴對他家而言其實很勉強。有這把琴之後,某一天的周六,他就拎著琴在那家店前面,彈著Scotty Moore的曲,路人都忍不住駐足,停下來聽他演奏。(他有生以來第一把愛上的琴就是Telecaster,難怪他會挑這款琴送給Jimmy..^///^可見他有多重視....)

Jeff的雙親也是很重視孩子教育的好父母,不管他們家在音樂的認同上歧見多深,他父母還是能夠給他的就盡量給。11歲時,他們讓唸位於Greyhound Road的Sutton East Secondary Modern School,在他二年級時,他的藝術天份被啟發了,他也跟許許多多年輕的藝術學子一樣,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然而他個人對吵雜的搖滾樂還是狠癡迷,要是問他要畫畫一輩子呢,還是去玩音樂,他還是選擇後者。他改用吉他為自己的未來作畫。

 在學校他沒什麼朋友,他也不喜歡跟他們往來,原因是他覺得那些同學都很「勢利眼」,就因為Jeff家沒有電視(在那個電視機發明的年代,有電視代表家境富貴。)而他很多同學家中都蠻有錢,都買得起電視,這讓他成為同學眼中的笑柄。每回Jeff都得問同學昨天Elvis到底在節目上演出了什麼。他沒辦法像其他同學那樣按時在電視上欣賞Elvis的演出,只能聽唱片,不過這反而讓他遠比其他人更專心注意到器樂的部分,「他們就只會討論Elvis的褲子有多緊。」同樣的音樂聽在Jeff耳裡感受就是跟其他同學不同。

Jeff在學期間在當地各個樂團中參與演出,

但是他自己很不滿意這段時間的表演,

理由是他覺得上台都要穿制服,這點很蠢,他還說幸虧當初沒有錄影(有這麼醜@@??!!)

他說他穿著圓點白鞋,

藍色衣服,手帕還從口袋中伸出...(果然很醜囧)

總之他在1961-63年間加入不少樂團,

包括The Deltones--一個專門Cover Eddie Cochran以及Shadows的團。

 葛格早期對Fender產的琴特別鍾情,

除了14歲那把純白的Telecaster(他還真喜愛白吉他咧!),

他有次又在一間Charing Corss Road的專賣店看到一把Fender,只是這回不是Telecaster,而是另一把Stratocaster。他在外頭看只覺得屋內光線很暗,結果一輛公車開過店前,

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把宛如陽光從雲層射下一般美麗的Sunburst Strat。Jeff當下立刻想道:"This is it!"當他跟朋友進入店中找尋這把琴同時,

想也知道他買不起,不過這家店還不錯願意讓他試琴,彈琴時他覺得宛如騰雲駕霧般暢快,久久不能自己。

 當然這把琴他還是沒能力買,於是他請求他母親幫他做擔保,貸款買下這把吉他。據說在Beckology套裝CD中有一張1961年他與這把琴合照的珍貴照片。

若哪位仁兄有這張圖請告訴我一聲~(拜之)

Jeff在這段期間也灌了一些School Records。終於,在還未滿17歲的某一天,在他詳細考慮過之後,還是決定走向音樂一途,

他就這樣拎著他喜愛的吉他,離家去打拼了。

  

與Jimmy Page的相遇

Jeff和Jimmy兩人真的太有緣份了,也多虧Jeff的大姐Annetta牽線(誤).....XD

他倆人是我心中搖滾史上吉他大神拍檔第一名。第二名是Eric Clapton與Jimi Hendrix。日後會多做說明。

之前在《齊柏林狂想:黑暗之君Jimmy Page一生傳奇》之一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305577560/20080407093901有提到一些,不過還是這篇文說的仔細呢。

每一本說道Jeff 跟Jimmy早期的書,都會寫到這兩人有多好,多親,我常覺得這段時期的歷史他倆應該一起寫一本才對(誤很大)。

總之,他兩位的超級大媒人就是Jeff的Annetta大姐。

Annetta一直愛很她弟弟,自己喜歡搖滾樂,想不到影響了弟弟,且弟弟投入、發展的比她還要深,Annetta也常取笑Jeff,告訴他你再也找不到跟你一樣奇怪的人,想不到話才出口,事情就發生了。

 

[圖]1975年左右於夏威夷的Jeff。

[圖]1970-73的Jimmy Page。


有一天,Annetta跟弟弟說,有一個叫做Jimmy(James Patrick Page)的男生,形容這個男孩是Weird and thin,且跟自己的弟弟一樣喜歡玩怪型怪狀的吉他。說完還不忘補充,想不到她終於看見一個跟自己弟弟一樣的怪咖,強烈的催促著Jeff一定要去見一下這個叫做Jimmy的男生。(我說大姐妳有沒有不忘推銷Jimmy很"正"XDD)

結果Jeff就在還不甚清楚怎回事的情況下被姐姐帶到一輛公車上,那位"Jimmy"就在公車上等他。Jeff啥都還沒說,想不到Jimmy看到他愣一下,有些不好意思,悄悄的把Jeff拉到一邊,告訴他,看到Jeff的那一煞那讓他想到,自己早就認識他了。(我說Jimmy你一定注意很久了對不對..XDDDD)雖說那一天他倆人才14歲,但是早在11歲時Jimmy就已經知道Jeff了。

  Jimmy本人至今都清楚記得他倆當初見面的情形:「他馬上就到我家來,帶著他自己做的吉他,彈著Ricky Nelson的"My Babe"專輯中James Burton的solo,而我和他立刻就像熱血兄弟一樣了(Blood brothers)!」Jimmy本人在說到這一段時,神采飛揚,頃刻間這段可算是吉他大神中最知名的友情,立刻被描繪出來。

另外,Jeff其實也對Jimmy有印象,且差不多也跟Jimmy同時間,也是早在他倆認識之前,我說你們兩位真是夠了...XDDD簡直是緣訂三生(誤很大歐飛中)~「Page就像個Gretsch Country Gentleman,」他告訴Guitar World的Steven Rosen,「這在他身上很明顯,那時他很瘦小,彈得東西聽起來蠻恐怖的,可是很有表現力。」→典型的葛格式評判XDD!不過這也代表他跟Jimmy真的很好才會這樣說。

很快的,之後每一天的晚上,包括每個週末,都可以看見他倆出現在彼此的房間,一起聽唱片。Jimmy雖長Jeff幾個月,但是很明顯的Jimmy是比較瘦弱的那一個。他們直到到了對方家之後才驚覺,兩人的家居然住的那麼近。Jeff到了Jimmy家之後也發現兩家的媽媽大不同,Jimmy的媽媽很支持兒子做的任何事(不論她到底懂不懂),包括搖滾樂,除了層層疊疊遠比Annetta還要多的唱片、好的唱盤、書籍,還有相當齊全的音響設備。Jimmy的媽還買了一台Tape recorder給Jimmy(那年代ㄟ!!好高級@@...)可以讓他兒子從房間一路聽到工作室。她還給她兒子買了各式各樣的樂器、器材,以及成套的鼓,放置於蓋給兒子玩音樂的音樂房,就在Jimmy睡覺的房間對面。雖說Jeff家也算知識份子,但是跟Jimmy家一比,還是Jimmy家人給的多。可見Jimmy獨生子地位果然不一樣啊...在那許多人都很貧困的年頭,Jimmy還真是受寵愛的孩子啊。(反觀Eric大叔他還真要什麼沒有什麼,嘆。)

這段時間內Jeff常去Jimmy家玩也常留下吃飯,Jimmy也常去Jeff家留宿,兩家的家人對他們都很熟,兩人的名字也在他們彼此的家中相當熟悉,他們一起參與很多事情,即使只是隨意錄製一些他們自己亂弄的小玩意兒,也都是一起做。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如‧膠‧似‧漆。

倆人究竟親到何種地步,可以算是啥都一起做,這長久的契合,密切到這段時間內兩個人像似打從同一家鍊造場出爐的(XD!),分不清誰影響了誰,這話不是我說的,請去問Annette Carson!

且這兩位青少年也證實了他們同樣都身為吉他手這個命運,對彼此都有著某一方面深厚的影響,這影響未必是關於吉他上的,而是其他方面。(好萌!摀臉...)也難怪我始終感覺到,有時猛一看他倆的照片,會覺得很像同一個人...(當然是指無形的"感覺"而言)

Jimmy在1959年離開學校,參加了Surrey當地的樂團。Jeff跟他也一起弄些藍調的東西,時常花大把時間一起聆聽老唱片,一起想點子,累了就倒下來睡。他們的青春年少就這麼樣過了。當Jimmy加入了Neil Christian樂團時,Jeff並沒有加入。Christian表示,沒邀Jeff一起進入是他唯一做錯的決定。(要買一個就得買一雙(誤很大)....我的天!XDD)

他倆成雙成對(誤+毆死))一起參與了許多樂團的演出,甚至包括Rolling Stones。在1964年五月的一場演出中,Mick Jaggar邀請Beck跟Page一齊擔任吉他演奏。其他還有像是同年聖誕節後的一些演出,他倆也是一起參與的其他樂團,共同演奏。

 

與Ritchie Blackmore的相遇

當時同行玩音樂的很容易就認識,Jeff和日後Deep Purple的吉他王者Ritchie Blackmore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認識了。這是一段很有趣的故事。^^b

1964年左右Jeff就已經是Session吉他手了,Jimmy也會幫Jeff找尋適合他的工作(真有愛!毆死)),

這之間有一位也很屌的吉他手就出現了。他就是Ritchie Blackmore。

「差不多在大家需要搖滾吉他手同時,我就已經在彈了,」Ritchie Blackmore回憶他第一次見到Jeff的情景。「他真的很棒,即使有些東西他不是那麼明白。他用Telecaster還有echoes以及天知道的啥鬼東西。Jeff就是屬於那種當他經過,人們不禁會問『老天,他是誰?』的那種人物。沒人可以像他那樣弄出一樣的東西。他也是我第一個聽到有人可以彈成這樣的吉他手。」 

之後,在Guitar Player中,Ritchie繼續補充:「我還記得在休息一會兒後,我對Jeff說『你再說一次你叫什麼名字?我從來沒聽過你。』我的意思算是恭維,有點像是『你打哪來』這種意思。結果他回我『The Tridents(意指希臘神話裡海神普賽頓的三叉戟)。』

啥鬼啊囧!Ritchie你應該是囧到了吧XDD!!這種葛格式幽默還真的有點無言啊....XDDD

過了幾年後Ritchie再度看到Jeff,當時Jeff已經是號大人物了,然後他回問Ritchie:「你再說一次你叫什麼名字?怎麼從來沒聽過你啊!」XDDD~~~~

好葛格式的調皮,某方面他也是小報復一下吧!

哈哈哈!

 

以下貼上最新版Jeff Beck大事記:

Web Exclusive: A Jeff Beck Timeline

Jeff Beck has released a new live album on Eagle Records, with a live DVD from Eagle Rock Entertainment to follow in the coming months. Here's a timeline overview of Beck's career extending from his birth in 1944 to the present. —Barry Cleveland


June 24, 1944 Geoffrey Arnold Beck born in Wallington, Surrey, U.K.
1950-53 Exposed to Les Paul—first major musical influence.
Early 1950s Piano lessons. Dabbles in violin, cello, and upright bass, but dislikes bow.
Mid-1950s Exposed to Scotty Moore, Buddy Holly, Carl Perkins, Eddie Cochran, and particularly Cliff Gallup.
Late-1950s Builds cigar-box, plywood, and solidbody (with stolen pickup) “guitars” by hand.
1958 First public performance at May Day Parade. Nails solos by Moore, Cochran, Gallup, Travis, and Atkins. Sees Buddy Holly live.
1960 Sees Gene Vincent/Eddie Cochran live. Joins the Bandits as “Jeff Mason,” and later the Deltones. Plays Guyatone LG-50, Burns Vibra Artiste, Hofner Futurama, and borrowed Tele guitars. First experiments with feedback. Begins attending Wimbledon School of Art.
1961 Buys sunburst Strat on credit. Leaves school in May to “pursue a career in music.”
1962 Performs with several local groups.
1963 Sees Howlin’ Wolf and Buddy Guy live. Performs with the Tridents and Nightshift. Marries Patricia Brown. Becomes fed-up with music and sells his Strat to buy a car. Soon begins playing again, using a custom-wired Tele and Paul Lucas’ homemade fuzz. Experiments with Baby Binson and Klemph Echollete tape-echo units.
1964 Sessions: Fitz &Startz and other local artists.
1965 Joins Yardbirds (March 6). BBC broadcasts in March, June, August, and December. First single, “Heart Full of Soul,” features fuzz riff before either “Satisfaction” or “Taxman.” Page loaned his one-off Roger Mayer fuzz pedal for the session. “The Train Kept A-Rollin'“ and “You’re A Better Man Than I” recorded by Sam Phillips at Sun Studios in Memphis. “I’m a Man” and “Shapes of Things” recorded at Chess Studios in Chicago. Gives Page his ’59 Tele (later used on Led Zeppelin I and the “Stairway to Heaven” solo).
1966 BBC broadcasts in February and May. “Shapes of Things” released. Page replaces Paul Samwell-Smith (June). Page/Beck lineup records “Happenings Ten Years Time Ago”/“Psycho Daisies.” JB switches to Les Paul for Roger the Engineer recordings. Leaves Yardbirds (November 30).
1967 Page/Beck Yardbirds lineup appears in Antonioni’s film Blow Up (filmed 1966). Signs production deal with Mickie Most, who decides to make him a pop singer. “Hi Ho Silver Lining” is a hit. Instrumental B-side “Beck’s Bolero” features Jimmy Page, John Paul Jones, and Keith Moon. “Tallyman” is second pop hit.
1968 Releases vocal version of “Love is Blue” with sappy strings. Divorces and partners with Celia Hammond. Becomes vegetarian. Jeff Beck Group releases Truth (recorded in four days), featuring Rod Stewart (v), Ron Wood (b), Mick Waller (d), and Nicky Hopkins (k). Plays Les Paul through two 200-watt Marshalls. JBG plays week-long gig at The Scene in NYC—Hendrix sits in every night.
1969 JBG with new drummer Tony Newman releases Beck-Ola (recorded in two weeks). Plays ’54 Strat with wah, Colorsound Tonebender fuzz, and Echoplex. JBG backs Donovan on “Goo Goo Barabajabal” and “Trudi,” and three songs by groupie-group the GTOs—Girls Together Outrageously. Totals ’23 Ford T-Bucket and is seriously injured on November 2 (same date he was hit by a car at age 11).
1970 Records aborted sessions at Hitsville USA with Motown musicians and Cozy Powell. Turns down offers to join Elton John and Curtis Mayfield’s bands.
1971 Severs connection with Mickie Most. Reformed JBG with Clive Chaman (b), Max Middleton (k), Cozy Powell (d), and Bob Tench (v) releases JB-produced Rough &Ready. Sessions: The Holy Smoke, Donovan HMS Donovan.
1972 JBG releases Steve Cropper-produced Jeff Beck Group, recorded at TMI (Stax) Studios in Memphis. “Superstition” recorded but not released. Session: Stevie Wonder Talking Book. Forms very short-lived new JBG with Max Middleton (k), Kim Milford (v), Tim Bogert (b), and Carmine Appice (d).
1973 Beck, Bogert, and Appice release Beck, Bogert, and Appice, recorded first in England then re-recorded at Electric Lady and Chess Studios. BB&’s Live In Japan released in Japan. Plays ’54 Strat, ’70s Strats, then refinished/modified “ox-blood” ’54 Les Paul, through Sunn heads/Univox cabs. Introduces the “Bag.” Attempts to record second BB& album (once with Sly Stone) aborted.
1974 Sessions: Eddie Harris In the U.K., Badger White Lady, and Michael Fennely Lane Changer. Disbands BB&. Declines offer to replace Mick Taylor in the Rolling Stones.
1975 Releases George Martin-produced Blow by Blow. Plays ’54 Les Paul and ’70s Strats through Marshall head/Univox cab, with boost and wah pedals. Solo on “Cause We’ve Ended as Lovers” played on ’58 Tele w/humbuckers. Session: Stanley Clarke Journey to Love. Produced/played on Upp Upp.
1976 Releases George Martin-produced Wired. Sessions: Billy Preston Billy Preston, Narada Michael Walden Garden of Love Light, Upp This Way. Relocates to L.A. for two years as tax exile.
1977 Releases Jeff Beck with the Jan Hammer Group Live. Session: Dorian Passante Dorian Passante Zero.
1978 Session: Stanley Clarke Modern Man. Clarke and Beck tour Japan/Europe with Tony Hymas and Simon Phillips.
1979 Session: Stanley Clarke I Wanna Play For You.
1980 Releases There and Back, produced by JB and Ken Scott. Played ‘54 Strat through Marshall. Experiments with Roland guitar synths.
1981 Session: Cozy Powell Tilt. Plays (with Clapton) on The Secret Policeman’s Other Ball.
1983 Session: (uncredited) P.H.D. It is Safe. Performs “Chicken Shack Blues” with Les Paul on Rock and Roll Tonight. Performs at A.R.M.S. benefit concerts with Clapton and Page. Receives pink Jackson Soloist.
1984 Sessions: Vanilla Fudge Mystery (as “J. Toad”), Honeydrippers Volume One, Rod Stewart Camouflage, Tina Turner Private Dancer, Stanley Clarke Time Exposure, Diana Ross Swept Away, Box of Frogs Box of Frogs.
1985 Releases Flash, produced by Nile Rodgers and containing “People Get Ready” with Rod Stewart. “Escape” wins Grammy for Best Rock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 Session: Mick Jagger She’s the Boss.
1986 Session: Phillip Bailey Inside Out. Releases “Wild Thing”/“Gets Us All in the End” single.
1987 Session: Mick Jagger Primitive Cool.
1988 Inducts Les Paul into the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1989 Jeff Beck with Terry Bozzio and Tony Hymas release Guitar Shop. Session: Malcolm McLaren and the Bootzilla Orchestra, Lenny Henry Lenny Live and Unleashed.
1990 Scores Days of Thunder soundtrack. Sessions: Jon Bon Jovi Blaze of Glory/Young Guns, Tony Hymas Oyate,
1991 Session: Buddy Guy Damn Right I Got The Blues.
1992 Sessions: Roger Waters Amused to Death, Mood Swings Mood Food, Spinal Tap Break Like the Wind. JB and Jed Leiber score Frankie’s House.
1993 Releases Crazy Legs with the Big Town Playboys, produced by Stuart Colman. Sessions: Paul Rogers Muddy Waters Blues, Kate Bush The Red Shoes, Duff McKagen Believe in Me, Beverly Craven Love Scenes.
1994 Sessions: Seal Seal, Roachford Permanent Shade of Blue, Jan Hammer Drive, Will Lee Oh, Bon Jovi Cross Road. Begins working with Paul Rodgers, Tony Hymas, and Stewart Copeland, but abandons the project.
1995 Receives Guitar Player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1996 Session: John McLaughlin The Promise. Added to Hollywood’s Rock Walk of Fame.
1997 Session: Scotty Moore &D.J. Fontana All The King’s Men.
1998 Sessions: George Martin In My Life, Brian May Another World.
1999 Releases Who Else, produced by Tony Hymas and JB. Sessions: Pretenders Viva El Amor!, ZZ Top XXX.
2000 Session: Sharon Sheeley Songwriter.
2001 Releases You Had It Coming, produced by Andy Wright. Plays JB Signature Strats through Marshall JCM2000 DSL.
2002 Wins Best Rock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 Grammy for “Dirty Mind.”
2003 Releases Jeff, produced by Andy Wright. Plays JB Signature Strats and Danelectro tenor guitars through Marshall JCM2000 DSL and Line 6 2x12 combo amps, with Snarling Dogs Whine-O-Wah.
2006 Epic/Legacy release expanded/remastered versions of Truth, Beck-Ola, and Blow By Blow/Truth (2-pack).
2008 Releases Jeff Beck Performing This Week ... Live at Ronnie Scott's (recorded in 2007).

-----------------------------------------------

Mick Jagger when interviewed about Jeff Beck joining The Rolling Stone,
stated something to the effect, sometimes he brillant and sometimes it
is rubbish.
Jimmy Page stated something to the effect, when he is on, there is no
one better.
When a poll was bandied about once regarding the best guitar player -
one blogger wrote to effect that he couldn't get into Jeff Beck's style
because it was more ot less, 'paint by the numbers'.
I think when you sum it all up about Jeff Beck's approach to the
guitar - it is basicaly you get what he tosses out there. He never
plays the same way twice on any given solo break. Jan Hammer stated
onmce that when he was doing the mixing and edits on the JEFF BECK LIVE
WITH THE JAN HAMMER GROUP album that the solos were totally different
each night.
Jeff Beck gives you what he is feeling at that moment. He sometimes
screws up, will flub a lick, a phrase, come in early, come in late, or
hit a very sour note - but you can best to believe it was real - nothng
artificial.
When one listens to CROSSROADS 2004, it is not hard to see why he
vetoed his appearance on there. The rendition of "'Cause We've Ended As
Lovers" was not very good. Eric Clapton totally over played his solo
section, and Jeff seemed totally off game in the whole song. Even
Clapton's second guitarist Doyle Bramhall went for the upstaging of
Jeff. "'Cause We've Ended As Lovers" is a Jeff Beck signature song, and
it needs no other guitar players soloing on it when they perform it
with Jeff Beck.
One can only imagine what the rehearsals are like right now for the
down under and Orient trek.
ON ANOTHER NOTE
My only hope is that the sound engineer mixes the band like a band
rather than like Diana Ross and The Supremes.
The mix on the BBC show was wretched! No way guitar should be at level
10 and the rest of the band at level 6. Jeff should only stick out
front in the mix when he is soloing, and that should be in context with
everything else going on.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影視娛樂」
台長另一篇文:《Legend系列:吉他之俠Jeff Beck一生傳奇》之二(音樂歷程1961~1976

http://mypaper.pchome.com.tw/arthistory/post/1320503573

台長: Emma Hsu
人氣(12,101)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我與三大吉他手之Jeff Beck |
此分類下一篇:Jeff Beck Guitar Concert news!!
此分類上一篇:Jeff Beck 2009年世界巡迴!!!(我買到票啦)

Isaac
哇!
超級大長篇 @o@
如果說台灣有舉辦Jeff Beck的達人選拔
Emma一定是第一人選
我想國外的網站都沒有妳寫得那麼詳盡
雖然都是來自原文書資料
不過可以看出妳還有許多其他的資料與佐證
重點是融合成這篇文
相當的精彩
不過.....要看完妳這篇文章
套一句您的話
還真是要有&quot愛&quot
我要不是已經對葛格有一定的了解
還真的是會嚇到
Emma真是太猛了!
不過說到葛格車禍的事
其實我之前在日本網站有看過
不過沒有那麼詳細
還好台灣有妳這位大粉絲
希望明年Jeff的演唱會能順利
當然.....不知道Jimmy會不會偷偷去呢?
呵呵~~噓~~~XD
2008-12-28 23:02:34
Emma
其實他倆一直以來都很親,本來我以為他們有分開過一段時間,後來發現不是這樣,一直都在的,包括去年Jeff的Rennie Scott爵士酒吧的演出,底下的特別來賓就有Jimmy,笑得很燦爛。
距離要去看葛格還剩一個月,我.......我真的好緊張(暈倒)
我怕我看到傳奇老前輩會當場飆淚!!!!!!!!!!!!
他們三個都有辛苦之處,若說身體上的話,Jeff葛格算是最辛苦的,Jimmy和大叔都還算健康。
2008-12-29 12:52:11
???
姐夫 贝儿=Jeff Beck
这是我见过最恶搞的译名

听过很少,只听过Blow by blow
很fusion的感觉
能介绍一下他的唱片吗?
或者推荐一下?
2009-01-01 22:45:38
Emma
譯名簽百種,我也還沒見過那麼沒水平的譯名。姐夫‧貝兒是啥鬼...= = (望天)不過也真有創意啦。
翻譯這種東西,若沒有對照原文,有些還真的將錯就錯,
比方說Axl Rose老是有人稱做Alex Rose,
還有把Izzy打成Lzzy、
Jimi Hendrix 打成Jimmy Hendrix、Jimmy Page打成Jimi Page,
之前跟一個朋友說到Page去北京這回事,那個也自稱是搖滾迷的居然說:那傢伙不是早就去世了嗎?
挖哩咧,他後來才知道他記成Hendrix了...
推薦Jeff的唱片,
我只能分期來說,他的作品算多的,有些還是散在他人專輯裡。就看你是對哪一個時期的他最有興趣。聽過很少我不意外,他也的確沒像Erci和Jimmy那麼廣為人知。不少人只知道他也是三大吉他手之一,頂多再知道他有組Jeff Beck Group跟洛史督華,剩下的還會知道的真的就是迷了。
他的作品可粗分這幾個時期:

最早期,Hard rock→Heavy Blues→初期金屬
1-Yardbirds
2-Jeff Beck Group,第一代經典,第二代試驗性。

Fusion時期,Rock→Jazz
1-Blow by blow 經典
2-Wierd

銜接時期
1-Beck,Bogert&Appice
2-There and Back

Pop Metal、Heavy Metal時期
1-Flash 獲葛來美,推薦。
2-Jeff Beck Guitar Shop 被譽為世上最棒的吉他solo專輯之一,推薦。

沉潛階段
1-Crazy Legs,以及向他致敬的三大套Beckology
珍貴,若找的到值得收藏。

電音時期
1-Who Else 經典,推薦,至今仍倍受稱讚的solo專輯,也是我個人最愛聆聽的專輯之一。
2-You had it coming 獲葛來美,推薦,很好聽。
3-Jeff 獲葛來美。

其他有不少是他的live專輯,很多都很棒,他的組員們也有被人評選誰高誰低,從第一代的Ron Wood與Stewart開始,一直到最新的Tal Wilkenfeld等人,在我眼中當然也是,之後我會依照我自己的感受評選我認為最棒的Jeff Beck Group成員。
大概就是這樣了~
2009-01-02 14:47:23
???
要求用Gibson时期的专集

你还喜欢那些乐队?
2009-01-03 04:50:14
Emma
那很多,雖說我更愛他彈Fender的作品,
80年代之前他就是用Les Paul,
包括Yardbirds、Jeff Beck Group時期的作品,
還有Blow by blow、Wired,都是。
不過專輯中他也會換琴,像是Blow by blow專輯中的經典情歌Cause we`ve ended as lovers就是他用Telecaster彈的。
還喜歡哪些樂隊?
以前幾乎喜歡遍80`s metal bands,
現在幾乎喜歡遍60-70`s的經典團,
只是越聽越偏英搖,
幾乎都很喜歡ㄟ,要舉舉不完。
2009-01-03 23:25:43
???
喜欢tele和LP的声音
2009-01-05 07:24:44
Isaac
葛格用Telecaster,確實很細膩
LP聽起來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我也有一段時間等料件
都沒有去修復我的黑膠機
呵呵~~
對了!Emma~
還有一個月又要去看&quot葛神&quot了
不知道會不會緊張呢? ~XDDDD
2009-01-05 11:46:37
Emma
別說了,緊張快死掉,天天都不得安眠(太恐怖了吧你)
我也是喜歡他彈Tele,他有兩把代表琴,一支就是Telecaster,另一支就是Stratocaster,後者就是純白的那一支,當然這款Beck琴還有灰色紫色橘色等等,但是最經典的還是素白的那一把。
Beck的Tele就是狀似很破的那一支,是史上最貴的十把Fender之一,看上去破得很但是天殺的貴。
Tele獨特的溫暖音質,真的只有Jeff Beck那雙萬能的手才可以發揮透頂。
等你的黑膠啊!
再說,我去日本可要好好的挖寶,哪位仁兄知道東京哪邊可以挖到寶的記得告訴我!
2009-01-05 14:56:48
(悄悄話)
2019-12-15 06:29: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