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02 16:29:05| 人氣1,6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好玩的玩具。小家庭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玩具小家庭,作者徐玫怡,大塊文化出版,2010。

 

我得說。

這絕對不是一本育兒書,但是你絕對能夠從一篇篇絕妙圖文中,發掘育兒生活的真實寫照,無奈又感同身受地微笑,或是大笑,大叫:對!對!對!

在女性不願意生小孩或者生給別人教養的這個時代(就是嬰兒時給褓母帶,幼時給托兒所帶,學齡時給安親班/才藝班/補習班帶),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的人,不分男生女生,未婚已婚,有小孩沒小孩,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大家都應該重新審视,母親所扮演的角色與責任。

我只能節錄一些純文字的正經話媽媽心聲給你看。

精采的內容全都在書本裡了。

長假

全職養小孩也算是放長假吧?

盡做些簡單的事,

掃地、煮飯、洗衣、玩遊戲、唱兒歌、、、、、、

 

每天只有生活生活生活,不然就是玩些可愛的專門取悅兒子的把戲。

這些事情都沒有標準可以檢驗你,所有人都體諒你,至少表面上都有風度地理解--帶小孩辛苦。

 

陪伴孩子長大有時候覺得像是在混日子。

被鬧得身體疲勞,被搞得家務瑣碎,混過一天算一天,標準很低。

只要過得去,一天就算圓滿。

只是眼看著自己想做的工作想玩的創作,一項一項別人都在做了,彷彿離過去我存在的世界越來越遠。

自己只好安慰自己說「我在帶小孩耶」,在別人拼鬥工作的時候,我在另一個世界累積能量。

 

全職媽媽的工作單不是公司交派。

我得要自己想。

每天一醒來就要趕快決定今天我們母子應該去哪裡玩?

去逛玩具店?傢俱店?圖書館?游泳池?

去找爺爺奶奶?去找我的姊妹淘?

去野餐?去動物園?還是去搭火車?

決定了,沒人會阻止你。

決定後若是因為想睡又不去了,更沒人會責備妳。

留在家裡抱抱滾滾直到兩個人都感到滿足,哪裡不去也無所謂。

 

我的工作項目很模糊但是主要目的只有一個,每天爲自己創造幸福感。

比起職場工作的要求,你要表現專業積極,要有成績,要有影響力,做得好不好還得由上司客戶們評定。

這樣比起來,在家裡的我倒像是在放假吧?

陪伴孩子長大的生活是一個長假!

我還有幾年呢?

 

 

我有多少時間

每次做一件事的時候我都會

不由自主地想

我有多少時間?

兒子剛好睡午覺或是去上學的時候

 

我有多少時間?

我有十五分鐘?

還是兩個小時?

有時候是看有多少時間而決定要做的事

 

我有十五分鐘

就晾衣服 摺衣服

 

如果有二十分鐘

就洗澡洗頭

 

三十分鐘的話

坐下來煮一杯咖啡上網什麼都不做

 

一個小時呢

擦地板整頓家務或把晚餐準備起來

 

兩個小時

可以坐下來思考寫作的內容

並且一邊燉湯

 

三個小時

很好

專心讓寫作的工作有進度

 

超過一個下午的時間

太好了

可以把零碎的想法整理好並確實完成工作

如果又沒工作可忙就更好了

拿來出門逛街與朋友聚會

 

大部分是時間長短決定我該做什麼

有時候想做的事情時間不夠就只能算了

有時候不想做的事情因為時間剛好

也只好算了 就做了吧

 

無我練習曲

很多人說當媽媽的人要記得愛自己,不要只奉獻給家庭而忽略了自我。但我覺得這種說法我用不上,當我帶小孩帶得十分煩躁又找不到人能幫忙時,這樣的說法只是讓我覺得很可憐,有了小孩我怎麼都沒辦法愛自己呢?

 

我有一堆朋友,一堆興趣,一堆想做的工作以及一堆想享受的事物,這些充滿自我的東西在剛成為媽媽身分的時候全部遠離。生活中完全被家庭跟兒子佔據,想做的事不能做,讓我在情緒上變得自憐,太疲倦的時候充滿著莫名的憤怒。

爲了照顧小孩而無法做自己,比如只是簡單地想好好坐在電腦前回兩句MSN對話也做不到,一陷入這樣的窘境,就覺得日子過得綁手綁腳受盡束縛。

 

經常爲了想要擁有個人的一點點自由,趁兒子睡著之後又起床做自己的事。坦白說,只是想要輕鬆的感覺,根本沒有重要的事情該做。像是上網看台灣的電視節目或是一些無意義的網路瀏覽,就這樣浪費著該睡覺的時間來成全一點點“愛自己”的感覺。而這樣之後,睡眠不足的隔天,疲倦的我敷衍著兒子的呼喚,連做飯都覺得煩。

越想“愛自己”,就越忽略生理心理都還非常幼小非常需要媽媽的兒子,然後招致的結果就是得不到安撫的兒子更來擾亂我,成了惡性循環。

 

不是說要愛自己嗎,愛自己要多少才夠,才不會太少也不會太多?偶而給自己放假兩小時可以嗎?

兩個小時?我怎麼夠用呢?出去逛街也來不及呀?

即使在家上網混時間,兩個小時?部落格文章、圖片才剛整理好,時間就到了,我真正的娛樂還沒開始呢!

 

不管是放任自我兩個小時、八個小時、甚至兩天,得寸進尺的自我永遠都覺得不夠。

 

越想愛護自己卻越被自我糾纏。這樣的循環干擾著我的情緒。

 

所以,老實說在這段全職育兒的期間裡我一直在反問自己,爲什麼我要做這麼多自己喜歡的事?那些是真的必要嗎?不需要的,就把它放棄吧!

 

原來我感到十分束縛的並不是寶寶糾纏著我,而是我一直想活在自己的節奏裡。但有了新生寶寶之後整個節奏都不對了。我的主旋律怎麼都彈不好!越彈越生氣!拉也拉不回來!

 

那乾脆不彈了可以嗎?

 

我可以練習一下無我之歌嗎?

即使真的被孩子糾纏不休,無我一下不行嗎?我趁現在練習「無我」,練習「放下自我」,想要修練心性,這不是最好的機會嗎?

 

每次總是在我決定或出去把自己忘記好好地跟孩子耗時間的時候,孩子整天都很好帶,跟他玩各種遊戲時會感到小福喜歡媽媽而表現出很強的學習力,我自己因為認真對待兒子又獲得十足的回報,反而心情十分愉快。

 

無我之後的我,是一個比較好的媽媽。

而且是個比較快樂的媽媽。

我想,至少在孩子上小學之前,我應該一直持續這樣的練習。

 

無我之後的我,被兒子修正生活習慣,他讓我早睡早起。讓我每天吃早餐。讓我不至於天天坐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我必須要唱歌,我要笑,我要去公園奔跑,我沒時間逛街花不必要的錢……………這樣無我之後的我,其實過著比以前更健康的生活。

 

我媽媽說(我媽說的就那幾句,都被我用上了):你呀不要一天到晚想做自己的事情,現在只要用心帶小孩就好,現在帶好,以後你會比較輕鬆。

 

育兒四年的我,現在逐漸感覺到養小孩的確就是如此。

「媽媽的無我」對我來說,比「媽媽的自我」更受用。

台長: 安妮塔
人氣(1,68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四時讀書樂 |
此分類下一篇:關於的一點小雜想
此分類上一篇:我讀,龍應台的香港筆記(2) (99/12/15更新)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