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2 14:34:23| 人氣1,5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香港街頭印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毎天早上,我從油麻地進站抱著好玩的心態和香港上班族一起擠地鐵往香港島去,幾天下來,我覺得台北的上班族真的算是幸福的了。
如果到達月台上的時候,你等的那節車廂門口已經有三四個人時,你最好有心理準備搭下一般列車吧,因為車廂裡通常已經擠滿了人,而且通常只能擠得進一兩個人。
還有,根本不用排隊,也沒什麼人排隊,都是一團人圍在門口。
就像電梯如果承載超重,電梯門便無法關上一樣,香港地鐵的車門,會因為人太多太接近車門而使得車廂門一再打開。每天我從油麻地進站,總會看到好幾次車門關上又開,關上又開的場景,最高紀錄曾經打開四次。
上班時間的地鐵大站,如尖沙嘴、中環、金鐘,當列車到站後,車站裡充滿著有如行軍踏步的鞋聲大陣仗。
擠了一天的上班地鐵,隔天我改變了路線選擇在尖沙嘴下車,然後去碼頭搭天星小輪到灣仔,發現其實也是有上班族選擇搭船過岸,雖然天星小輪畢竟還是比不上地鐵的擁擠。那些看報紙的通常都是上班族,觀光客則通常手拿相機,而天星小輪的工作人員則是穿著藍色白領的可愛水手服。
星期六早上出門之前,我還在想,香港是不是也是週休二日,如常來到了地鐵站,答案自然一目瞭然。
不用擠啦!
********
香港馬路上的紅綠燈一天到晚都在蹬蹬吵人,紅燈亮的時候是慢慢響一秒一聲的蹬。蹬。蹬,好像是在提醒人平心靜氣,好整以暇,稍安勿躁的等待,待綠燈亮時,馬上開始連續狂蹬,催人過路。
********
在香港大街小巷晃來晃去,我發現香港到處都有三大種類招牌。
雀鳥公司,押,和桑拿。
換句話說,麻將,當舖與三溫暖。
********
要在做香港的街市小販討生活可不容易,因為他們都會聽,會說英文。
而茶餐廳裡的跑堂夥計,最好是要必備會聽,會說普通話(也就是我們的中文/國語),因為外國人幾乎很少上茶餐廳吃東西,但是台灣人卻會。
好吧,這埋怨話是說給我自己聽的,因為我覺得自己在香港好像變成啞吧。
在街上買東西不敢說英文擔心被當成外國人凱子。
在茶餐廳菜單上多半沒有英文標示,雖然上面印刷著個個認識的繁體字,只是用普通話念起來感覺極不對勁,因為那是廣東話中文啊。
********
我想香港是個非常適合自助旅行的地方,從各個交通轉運接駁地點到旅遊景點之間,都有非常完善的指標和連結路線,中環與灣仔兩地鐵站就是最好的示範說明,只是你最好要自備極佳的腳力,再加上包山包海的八達通卡,看是要坐船坐公車坐地鐵坐機場快線,甚至在超市在餐館吃飯都可以付帳。
******
香港的主要兩大超市分別是,不用我說台灣叫做頂好的惠康超市+感覺和前者差不多的百佳超市,而便利商店主要是7-11和K。
香港的超市與便利商店漸漸開始在鼓勵顧客不索取塑膠袋使用,甚至訂在星期中的固定某一天為無膠日。
******
香港商店門口拜土地公的情形非常的普遍,在騎樓的柱子腳大多都設有神龕,有些是樣比較精緻有些則較簡單化,他們是天天上香,而相較之下台灣做生意的店鋪則是在農曆每月初二與十六時才特別備料祭拜。
在澳門和在香港走訪了一些廟宇,漸漸地我開始失去興頭,因為我發現,港澳的廟宇建築樣式很簡單,藝術性裝飾的可看性完全不及台灣的廟宇,雕刻剪黏彩繪均少,更別談藻井斗拱等工匠技術。這情況就好像去年首度踏上中國,造訪以為應該是更精細華麗的神龕宮殿之後大失所望的結果了。

台長: 安妮塔
人氣(1,5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在世界的旅行日記 |
此分類下一篇:香港旅行的原來如是
此分類上一篇:糊裡糊塗來去,澳門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