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23 17:35:42| 人氣3,7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活動:【杜書伍公開演講】

活動:【杜書伍公開演講】 
【台北場】2016/5/21(六)晚上19:00-21:30
地點: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2樓)
場地協辦: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台中場】5/28(六)下午14:30-17:00
地點:豐邑市政都心廣場國際會議廳(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386號3樓)
【高雄場】5/29(日)下午14:30-17:00
地點:高雄國際會議中心(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4號)
報名網頁:
http://topic.cwbook.com.tw/reader/2016/careerconcepts/event.html
活動:【杜書伍公開演講】 
【台北場】2016/5/21(六)晚上19:00-21:30
地點: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2樓)
場地協辦: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台中場】5/28(六)下午14:30-17:00
地點:豐邑市政都心廣場國際會議廳(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386號3樓)

【高雄場】5/29(日)下午14:30-17:00
地點:高雄國際會議中心(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4號)

報名網頁:
http://topic.cwbook.com.tw/reader/2016/careerconcepts/event.html

 
杜總裁極少舉辦公開演講活動,距上次已是四年前,本次新書出版特別首肯連續三場大型公開活動!
將無私分享如何帶領團隊、打造個人的將才基因、釐清組織的基本運作認知,席次有限,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及早報名。 
 
創造9500億營收的跨國企業家、最具投資價值的專業經理人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 睽違4年最新力作
職場中所有你覺得不應該、不喜歡的事,可能就是你無法前進的關鍵。
主管不方便說,卻能引發員工思考與態度轉變的話,《觀念漫談》幫你講清楚說明白。 

擁有40年培育將才經驗的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
針對職場的制度、組織、能力、職涯、將才五大面向,直指常見的盲點。

釐清觀念,改變認知,讓你的職涯走直線!
杜書伍深信:「知識經驗的分享,是回饋社會的最佳方式」的理念,

15年前即無償提供聯強員工的內訓教材予外界使用,
並陸續集結出版《打造將才基因(增訂版)》、《將將:打造將才基因2》等書,
兩岸暢銷近三十萬冊,成為最受歡迎的「企業家兼暢銷書作者」。 

睽違4年的最新力作《觀念漫談》,從職場基礎認知與主管系統化管理,
到直指人性與組織運作的關鍵盲點,完整收錄杜書伍的企業經營與組織管理心法。

 書名:《觀念漫談:打造將才基因系列》

作者:杜書伍
1952年出生於教師世家,爺爺取名期許「與書為伍」。
 1974年交通大學計算與控制學系畢業後,即積極投入引進推廣英特爾CPU技術,被推選為影響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的十大關鍵人物之一。1988年創辦聯強國際集團,40年來獨到的經營策略,將聯強國際發展成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三大、年營收9500億元、版圖跨越台灣、大陸、澳紐、北美、印度、中東、泰國與印尼等地的資通訊電子通路集團,長期為《天下雜誌》評選為「標竿企業」、獲《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台灣執行長50強」、被基金投資經理人選為「最佳專業經理人」,並榮獲交大傑出校友。
 
杜書伍經營領導企業,注重「觀念領導」與「人才培育」。長期以來,針對企業營運、制度觀念、組織認知、職場行為與觀念等撰寫數百篇之觀念短文,做為聯強內部人才培育的教材。同時基於「知識經驗的分享,是回饋社會的最佳方式」的理念,陸續集結出版《打造將才基因》、《將將》二書。由於非常貼近職場實務觀念,引起廣大共鳴,兩岸暢銷近30萬冊,成為最受歡迎的暢銷作家。

內容介紹:
職場中所有你覺得不應該、不喜歡的事,可能就是你無法前進的關鍵。
主管不方便說,卻能引發員工思考與態度轉變的話,《觀念漫談》幫你講清楚說明白。

創造9500億營收的跨國企業家、最具投資價值的專業經理人
出版《打造將才基因》系列兩岸暢銷近30萬冊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 睽違4年最新力作!
「混淆的觀念」像無形的網,將你困住寸步難行!甚至導向邊緣化……
觀念影響認知,認知改變態度,態度決定結果……

釐清觀念,改變認知,讓你的職涯不再原地打轉,大步邁前!
每個人在職場起跑的時間都差不多,但是5年、10年後,位置卻差很多,一大關鍵就是許多人被自己的盲點所限。錯誤的認知像無形的網,將你套住寸步難行!甚至導向邊緣化……
擁有40年培育將才經驗、創造年營收9千5百億企業規模的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歸納用人心法後,直指職涯停滯不前的源頭,在於被各種觀念迷惑不清。

本書針對職場的制度、組織、能力、職涯、將才共5大面向的觀念問題,透過41則觀念短語,直指常見的觀念盲點。釐清觀念,改變認知,讓你的職涯走直線:
一、制度──了解職場本質、儘早建立正確態度和認知,減少探索與誤解。
二、組織──哪些人格特質會影響組織氛圍與運作成效?如何避免自己被誤導?
三、能力──什麼是能力,和閱讀有什麼關聯?什麼樣的能力才是屬於自己的?
四、職涯──面臨組織甚至大環境的變化,該如何擁抱改變、保有熱情?
五、將才──職場的學習是什麼?如何成為主管中心目中的「將才」?
能力不比心態重要,許多似是而非的盲點,
正是你能否不斷突破、脫穎而出的決勝點。

  
目錄:
作者序    從「軟體基因」著手
前言        年齡數字的魔咒 
 
第一部 組織與制度認知  
1   企業組織的本質,就是由上而下的決策執行體系 
2   組織功能的「加減乘除」 
3   是政策錯誤?還是執行錯誤? 
4   推動事務,沒有雜音才怪 
5   習慣「從組織的角度看事情」,才會客觀
6    沒有「出勤紀律」就是沒有「組織意識」
7    不合理的制度,但對我有利,就會變成對的制度?  
8    觀念、政策要徹底理解,才能真正做出「認同」與否的判斷  
 
第二部 組織行為
9   自己笨,以為主管跟他一樣笨
10   好好先生,不會好好做事
11  「隨便說說」,不斷的在自我折損信任  
12  方便,不應該隨便   
13  愛面子的後遺症 
14  造謠者的特徵   
15   咕咚來了!
16  給多少,做多少?   
17  大家一起來抓官僚   
 
第三部 能力提升
18  人分三等,你是哪一等? 
19  熟悉,不等於能力   
20  用方法,用工具,不要隨本能做事 
21  努力,但不要用蠻力!   
22  專注、聚焦的近視眼後遺症   
23  一知半解,最危險! 
24   好好檢視你的「腦消化系統」
25 「將心」的閱讀心態
26  拿捏得宜,代表能耐 
27  培訓,就像姜太公釣魚   
 
第四部  職涯認知
28  興趣的本質是一樣的
29   體悟意義與價值,而不斷積極追求,叫熱情
30  「資深」,是資產,還是包袱?
31  有經歷,不等於有經驗
32  與時俱進,否則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33   改變,是一種經驗,是一種能力
34  閱讀,在預知過往未曾經歷的事物與知識   
 
第五部  將才認知
35  人才永遠不夠!只是你是不是人才?
36   幹部,是浮出來的  
37   只有「潛在機會」,沒有「現成機會」
38  「紀律」就是專業,「專業」就要紀律
39   沒有紀律,就沒有積極度    
40   能力是從面對問題中淬鍊出來的  
41   不思考未來,就沒有未來

   
作者序:從「軟體基因」著手
我很喜歡「基因」這個詞。因為「基因」主導影響我們身體的生理。
我也著迷於「觀念」。因為「觀念」就是一個人的「認知」,「認知」改變我們的「態度」,「態度」主導我們的「行為」,而「行為」就產生「結果」。所以「觀念」是我們態度、行為及結果的源頭。
假如我們稱醫學上的「基因」是「硬體基因」,那麼「觀念」就是「軟體基因」,兩者都是從根源上主導影響著我們,都是至為關鍵的。這也是我一向注重從根源札根,從根源去解決問題,以期獲得一勞永逸的效果。
 
幾十年來的經營管理,我深深體會到要領導與培育一群人,必須從觀念著手。不管是應該告訴他們什麼正確觀念,來導引他們積極與精準的前進;或者是去察覺他們被什麼觀念所束縛、所誤導而阻礙了成長,這些都是我隨時在觀察與思考的面向。同時,我也長期在探究這些觀念之中是否有更加根源的關鍵點?而這個根源關鍵點的「觀念」,就如同「基因」般是有「牽一髮動全身」之功效;它會像「宏觀調控」一樣,能產生無遠弗屆的威力。所以,著迷於這樣的探索,也成為我生涯樂趣的一部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對的觀念」往往是學習或指導很重要的部分。然而,一般人都偏重「對的」觀念,而忽略或迴避「不對的」觀念,因為點出「不對的」觀念容易被排斥,也容易引起當事者的不悦,所以迴避而只說「對的」是較討好且容易的事。但長期以來,我發現很多人「對的觀念」大致都懂,但就是發揮不出成果來;仔細觀察,就是留存一些「不對的」將他束縛住,以致形成在原地繞圈圈而無法跳脱前進,更甚至將自己拖往負向邊緣化的道路……。

所以,我撰寫這些觀念文章,也漸漸從「在正向主題中輕輕點出不對的觀念」,積極轉到「用負向主題直指不對的觀念」,期能更顯性直白來提點,以達到更好效果。
本書中,有多篇文章是主管或領導者不方便說的觀念,我也是在長考下決心寫下。因為這些議題是普遍或多或少存在組織中,像鬼魅般在干擾著組織的運作,也不知不覺中在感染一些資質不錯的人,將其推向負向思維,殊為可惜!所以,寫下來應該對釐清組織的基本運作認知,會有很大的助益。

我一直深信:知識經驗的分享,是回饋社會最有效益的方式。期望讀者在認同之餘,亦能大力去引用、散播,讓這些觀念能協助更多的人、更多的組織。觀念普及化的提升,就是社會的進步,國家的進步。

台長: 讀.冊.人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