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21 10:45:45| 人氣2,87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穀雨閱讀:黑立言《 三明治主管怎麼當》

 

穀雨閱讀:黑立言《 三明治主管怎麼當》
書名
:《三明治主管怎麼當:讓上司買單下屬服氣的8個訣竅》

作者:黑立言
美國耶魯大學企管碩士。現任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執行長。培訓過無數知名企業的內部主管訓練,對職場管理與人際關係處理,有深入而獨到的見解。
著有《人人需要銷售力》(與黑幼龍合著)《但願你20歲就懂的18件事:大黑小黑有話說》(與黑幼龍合著)、《最好的零分》。

內容介紹:
一本在手,讓你馬上擺脫「老闆嫌你」、「部屬氣你」的窘境
年輕主管、新手主管、中階主管必讀
基礎打好:表列主管具備的基本功,讓你天生就是當主管的料!
觀念清楚:老闆和部屬想什麼需要什麼,毫不藏私通通告訴你。
方法實用:各種最常發生的狀況全解析,教你用最適當方法對症下藥。
什麼是主管?就是搞定上下關係,借力使力,不累死自己的高手!
搞定上下關係的最高原則是:設身處地為老闆和部屬著想。
如何設身處地為老闆和部屬著想?當然有訣竅!

部屬篇:
◎了解部屬 肯定、幫助他 讓他自然為你效力
肯定差異,把他擺在對的地方,了解他的目標,借力使力,不用你說,他自會為你效力!
◎建立信賴關係 不要「不歡而散」
地球是圓的,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你總會需要別人,良好的部屬關係將會你最佳的資產。
◎工作分配要明確 授權要循序漸進
工作分配明確,部屬才能表現效率,而你能得到績效。
授權,主管要掌握所能忍受的風險,循序漸進實施。
◎解決各種人事問題 傾聽、尊重、坦承、公平是必須
「尊重和聆聽,就是應對衝突的神奇魔力。」
「獎懲員工,心中要有公正的天平」
 
老闆篇:
◎聽老闆意見 要懂老闆其實要的是什麼
讓老闆看到你,就要這樣做:不直接否定,站在老闆的角度再想一遍。
◎隨時和老闆站在一起
對待老闆,得秉持「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的態度,私下可以提出建議,但公開場合一定要力挺,因為身為主管,就是要和老闆站在一起,可別把自己當作工會領袖。

本書是針對中階主管所設計的管理書,內容分為4部分:
第1部分主管應有的基本功;
第2部分是針對部屬的管理建議;
第3部分則是談中階主管應如何與老闆保持良好關係;
第4部分,以實際案例說明和解析告訴讀者,身為中階主管應該怎麼對面老闆和員工的某些不合情合理的行為與態度。
本書包含8個訣竅,學會這8個訣竅,輕鬆跨越三明治人的瓶頸,當個讓上司買單下屬服氣的聰明主管。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29?loc=011_005_1&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4

 

目錄:
Part 1 主管,你準備好了嗎?
訣竅一、當主管的基本功
1-1 新官上任過三關
1-2 基本功之一:隨時充電
1-3 基本功之二:準備做決定
1-4 基本功之三:適度放手
1-5 基本功之四:開會的藝術

Part 2 打造你的優質團隊
訣竅二、管理,從了解部屬開始
2-1 肯定差異 把部屬擺在對的地方
2-2 幫助部屬實現夢想
2-3 激勵與給賞的藝術
2-4 和部屬搏感情?應扮演稱職的導師
訣竅三、人緣好,也是重要的資產
3-1 善待你的資產─部屬:建立彼此的信賴
3-2 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 塑造部屬間優質的人際關係
3-3 真誠地稱讚你的部屬
3-4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
訣竅四、工作分配與授權
4-1 你用對人了嗎?
4-2 授權由小事開始
4-3 授權的紅綠燈
4-4 教導 不是一次就會
4-5 檢討從雙好開始
4-6 讓自己和部屬有時間陪伴家人
訣竅五、搞定各種人事的問題
5-1 老闆有要求,下屬有需求,我能向誰求救?
5-2 管理年長部屬
5-3 化解部屬的衝突 最能顯示主管的能力
5-4 提高EQ:應對部屬和同僚與你的激烈衝突
5-5 獎懲的藝術 公正的天平
5-6 對待部屬的加薪要求 要三思
5-7 面對優秀同仁辭職怎麼辦
5-8 向部屬發布壞消息是證明能力的機會 

Part3 如何和老闆共事?
訣竅六、讓你的老闆真正認識你
6-1 如何與你的老闆溝通
6-2 與你的老闆一起打拚
6-3 借用老闆的資源 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6-4 你永遠有被利用的價值嗎
6-5 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

Part 4 這樣的人該怎麼面對?
訣竅七、頂頭上司篇
教訓1 推卸責任 遷怒部屬
教訓2 無法信任部屬
教訓3 不了解部屬的個性和差異
教訓4 不徵詢部屬的意見和幫助
教訓5 決策太慢 錯過時機

訣竅八、部屬篇
教訓1 工作能力佳 但常藉故請假或遲到早退
教訓2 上班時私人電話講不停
教訓3 常把「我要辭職」掛在嘴邊
教訓4 做事永遠不到位
教訓5 態度懶散,叫不動
教訓6 總是犯同一個錯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29?loc=011_005_1&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4

 

推薦序 :很愛分享 
父親很少有機會給兒子的書寫序! 我還真的很少見過這樣的安排。除了覺得很特別外,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寫。

我想最好的辦法還是談談與黑立言寫作相關的事。這方面的事,我真的是掙得資格來談的,而且也可能比較有意思。
黑立言在讀新店大豐國小一、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投入」寫作了。那時候有一門課,稱之為「提早寫作」,鼓勵小朋友早一點練習作文。由於孩子還小,會寫的字有限,故提早寫作可以夾雜用文字、注音符號、圖像來寫。班上大部分小朋友不會,也不喜歡寫,老師常常要口述幫忙,小朋友一面聽、一面抄。很沒意思。

而黑立言卻一枝獨秀,自個兒寫出自己的東西。他的作文本常常被老師留下來,做為給教育局督察來校考察的樣品、學校的壁報也常有他的作品。他的老師還問過我,你的小孩的想像力怎麼那麼豐富。當時我只知得意,說不出什麼所以然。

等到他讀中學時,有一次寫了一篇文章,投稿中國時報;登出後,全家人都嘖嘖稱奇。那時候我已小有知名度了,朋友間有些人會猜說,這篇文章是不是我捉刀的,或至少幫忙寫的。我把此話轉告給最喜歡黑立言的奶奶,她反應說:「屁啦,你根本寫不了那麼好!」她真的就是這麼說的。

黑立言後來和很多人一樣,並沒有選擇他最喜歡的寫作。他進了加大洛杉磯分校學經濟,在KPMG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還考取了美國會計師執照。後來到耶魯大學企管研究所念了個MBA。畢業後,被一家獵人頭公司找回台灣來教卡內基訓練。那個獵人頭公司的人,就是我。

想不到的是黑立言回台灣後,除了教學和推展卡內基訓練外,還有機會寫作。他寫了《最好的零分》、《一根弦的小提琴》、《人人需要銷售力》、《但願你18 歲就懂得件事》等書。而這本《三明治主管怎麼當──讓上司買單部屬服氣的8個訣竅》更是結合了他的實務管理經驗與領導能力,以有趣易懂的文字,與讀者分享他的親身工作經驗。

這二十多年來,黑立言一直在教卡內基訓練,像溝通、銷售、管理、領導課程;工作更是從業務、行銷、地區經理,一直做到兼顧兩岸的卡內基負責人,每年要帶領幾百位部屬,為台灣、上海、山東、浙江、江蘇約一萬名學員,提供教學與服務的工作。從這些工作中累積的經驗,就是黑立言想在這本書中與大家分享的。

很多人看到立言與我都會說,你們倆長得好像! 其實,我們倆還有一點很像那就是,我們倆都很愛分享。

黑幼龍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29?loc=011_005_1&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4

 

書摘:開會的藝術
工作久了,大家都參與過許多光怪陸離的會議,有的是主管滔滔不絕、與會者一片木然;有的是大家吵成一團,主管完全束手無策;有的是彼此雞同鴨講,誰也沒聽懂別人在說什麼;有的原來是論功行賞會議,卻失控成為鬥爭大會。

剛當上主管的你,雄心勃勃地主持會議,自認絕對不會重蹈前人覆轍,卻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的簡單,突發狀況層出不窮,幾乎完全無法預測,心想,難道只能隨機應變,沒有達陣的規則可循嗎?

藝術一:確實對下屬說明開會目的
卡內基訓練針對開會,有一個完整的單元課程。
首先,要當會議主席的主管必須在開會前,先確認開會的目的是什麼,是布達公司政策,還是徵詢意見作為決策參考,如果明明是布達會議,卻模稜兩可地說要徵詢大家意見,同仁受到鼓舞,大鳴大放,後來才發現公司決策早就拍板定案,會有受騙的感覺,下次真要召開徵詢會議,同仁會直覺認定:「反正又是狼來了!」再也不肯冒失發言。

以布達為目的會議沒什麼不好,是傳達公司重要政策的有效方法,但我們常看到,台上的人講得頭頭是道,口沫橫飛,台下的同仁似乎頻頻點頭稱是,主管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大家都弄明白了,就等著動手推行,驗收成果了。

一個月後,主管開始詢問進度時,一位同仁很無辜地說:「真的要這樣嗎?」還有人說:「啊! 我還在忙別的事情!」主管才發覺,之前自己那場動聽的演說,原來對同仁而言,只是耳邊風。
當然,部屬故意要給主管難堪不是不可能,但員工在開會時的參與感不足,主管事後又沒有緊迫盯人,應該才是關鍵原因。

藝術二:小技巧誘發下屬發表意見
不論是哪種會議,提高參與感都不能只是口頭說說,聰明的主管要發揮創意,事前沙盤推演,巧妙布局,誘發同仁發表意見的熱情。

我們有位學員,是光電公司的總經理,因廠內靜電過高,他召開會議想聽聽同仁有沒有較好的解決之道。第一次開會時,他把問題做了說明、提供相關的數據後,開始徵求意見,結果大家都執行靜默權,低著頭、避免跟主席有眼神接觸,讓他很不滿地說:「來的都是主管,對這麼重要的問題竟然都沒看法,都給我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早上八點重新開會!」
散會後,為了避免明天還是冷場,他先和一位廠長約好,請他先講一個搞笑的方法,拋磚引玉一下。
這位廠長很配合,在隔天會議一開始就提出建議:「裝個避雷針好了!」大家哄堂大笑,氣氛就熱絡起來了,接著方法就一個一個丟了出來,不停地討論修正,就有效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我很喜歡一則童話故事─石頭湯,有個村子決定煮一鍋最美味的湯,村民們分別準備不同的食材,當鍋子裡的水滾了,大家應該忙不迭地投下食材才對啊,可是村民們面面相覷,遲疑著,誰都不想先出手,直到一個天真的小男孩投下一顆洗乾淨的、也是自己最喜歡的小石頭,大家才一面嘀咕:「石頭怎麼能煮湯呢!」一面放進自己準備的食材,終於煮成一鍋好喝的湯,讓大家共享。

村民們投下的紅蘿蔔、馬鈴薯、洋葱、番茄、牛肉等等,是讓湯變好喝的關鍵,但難道小男孩的小石頭沒有貢獻嗎? 當然有。
主管主持會議時,如果能「布局」幾顆看似無用的小石頭,功效可說意外地好。

藝術三:不直言反對,說話前要先重複他人意見
氣氛炒熱了,接下來主管必須先對同仁約法三章,才能確保會議不失控,也省得無謂浪費時間。
首先,要求同仁,如果對別人發表的看法不贊同,不能直接發言反對,必須先重複述一次,確認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然後再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為什麼要堅持如此? 因為人是情緒的動物,骨子裡都不願接受批評,情緒一起來,往往爭得面紅耳赤,卻彼此並不甚了解對方在說什麼,或者其實觀點差異不大,卻非得要駁倒別人不可,這種口水戰,對會議一點幫助也沒有。透過這套方法,可以幫助大家理性地溝通討論。

我們公司力行這套開會守則,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以下的有趣情境。
A同仁:「這件案子可以如此做……」
B同仁:「這樣行不通的啦,我覺得……」
C同仁:「喂! 說好不能直接反對的,你要先重複一次A的看法,確認沒有誤解才能發表你的意見!」
部屬習慣了這套模式,將會彼此監督、勸戒,主管就輕鬆多了。

藝術四:確實掌握開會時間
其次,要做好時間管理。
第一種方法,可規定每個人發言的時間上限,超過就喊卡,但必須先說清楚規則,主持會議時也不能有大小眼,把你認為沒重點的到點打斷,又放水讓表達能力強的超過時間,否則容易引起同仁怨懟:「瞧不起我嗎? 上司私心真重!」
第二種方法,當討論離了題,太過天馬行空,主管就得吹哨子,把重點拉回來。哨子怎麼吹,也是門藝術,十%嚴格執行會大幅降低大家參與發言的意願。打個比方說,就像小時候我跟頑皮的同學在鐵軌上走路一樣,不可能走的快,因為空間的狹窄。所以鬆緊之間如何拿捏,新主管得好好練習。最好在同仁「犯規」時,讓他先稍微紓發一下,再用一個問題把議題引回正軌,這樣做照顧到會議的效率,也照顧到了同仁的自尊。

藝術五:主管要整合意見再作出決策 不可一意孤行
除了布達會議之外,開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做成決議,身為主管,決定的權力在你手中,整合歸納大家意見形成決策是你的重責大任,不能一意孤行、也不能被大家牽著鼻子走。

藝術六:讓提意見的下屬共享榮譽
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眉角是,決議的過程當中,你要讓所有參與的同仁都認為,這個主意是他想出來的,決策的一部份或大部份來自他的貢獻,如果同仁們有這樣的反應,你就是位相當成功的主管,給你個大大的讚!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29?loc=011_005_1&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4

 

台長: 讀.冊.人

讀.冊.人
《 三明治主管怎麼當》
本書包含8個訣竅,學會這8個訣竅,輕鬆跨越三明治人的瓶頸,當個讓上司買單下屬服氣的聰明主管。是作者黑立言針對中階主管所設計的管理書,內容分為4部分:
第1部分主管應有的基本功;
第2部分是針對部屬的管理建議;
第3部分則是談中階主管應如何與老闆保持良好關係;
第4部分,以實際案例說明和解析告訴讀者,身為中階主管應該怎麼對面老闆和員工的某些不合情合理的行為與態度。
2014-04-21 10:47:5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