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27 00:31:02| 人氣4,894|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春分閱讀:十四張不可思議的畫

 
春分閱讀:十四張不可思議的畫
 
書名:
十四張不可思議的畫
The Chronicles of Harris Burdick:14 Amazing Authors Tell the Tales
 
作者:
十四位重量級文壇名家
本書作者群,可謂當今文壇的一時之選,涵蓋了奇幻、科幻、驚悚、寫實等跨領域的頂尖作家,所獲得的獎項囊括全美最重要的各大文學獎,包括:普立茲獎、紐伯瑞金獎、凱迪克金獎、美國國家圖書獎、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獎、雨果獎、歐.亨利短篇小說獎等,加起來的《紐約時報》暢銷小說的數字更是無以數計。這些作家包括:
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作者、美國國家圖書獎∕薛曼.亞歷斯(Sherman Alexie)
《波特萊爾大遇險》作者∕雷蒙尼.史尼奇(Lemony Snicket) 
金恩夫人圖書獎∕沃特.迪恩.邁爾斯(Walter Dean Myers)
《洞》作者、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獎∕路易斯.薩奇爾(Louis Sachar) 
《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作者∕約翰.席斯卡(Jon Scieszka) 
《記憶傳授人》作者、蕤及內金獎∕露薏絲.勞威(Lois Lowry)
《碎瓷片》作者、紐伯瑞金獎∕琳達.蘇.帕克(Linda Sue Park)
《雙鼠記》作者、紐伯瑞金獎∕凱特.狄卡密歐(Kate DiCamillo) 
《鐵面人》作者、普林玆文學獎推薦書獎∕M. T. 安德森(M. T. Anderson)
《神奇收費亭》插畫、普立茲獎∕朱爾斯.菲佛(Jules Feiffer) 
作家、社會運動家∕塔比莎.金(Tabitha King) 
奇幻小說暢銷作者∕格萊葛利.馬奎爾(Gregory Maguire) 
《小老弟》作者、雨果獎、星雲獎入圍∕柯瑞.達克特羅(Cory Doctorow)
 
繪者:克利斯.凡.艾斯伯格(Chris Van Allsburg)
生於1949年,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繪本作家和插畫家之一。他的畫充滿懸疑和謎樣的氣氛,擅長在日常生活的場景中,創造出超現實的魔幻氛圍,讓人彷彿置身夢境之中。第一本自寫自畫的繪本《魔術奇花園》即獲得凱迪克銀獎,並以《野蠻遊戲》和《北極特快車》兩度獲得凱迪克金獎,這兩部作品更被改編成賣座電影,風靡全世界無數觀眾,《北極特快車》也成為圖畫書的經典之作。艾斯伯格為兒童寫過、畫過的繪本無數,亦曾榮獲美國國家書獎,以及蕤及內金牌獎所頒發的兒童文學終生成就獎。
 
譯者:MaoPoPo
台大心理系、輔大心理所。嗜讀圖。曾任記者、編輯、譯者,現為自由工作者。
maopopo@gmail.com
 
內容介紹:
兒童文學史上破天荒!十四位文壇大師碰撞出驚奇!
神祕、詭譎、懸疑、魔幻……說故事的極致巔峰
顛覆常理、超越想像,令人驚異的奇幻世界之門,就要打開……
地毯下不知名的隆起物、飄浮在半空中的椅子、閃閃發亮的南瓜、騰空而起的房子、長出爬藤的書頁、房間裡的不速之客、鬼魅般的帆船……
 
二十多年前,一個自稱哈里斯.柏迪克的神祕畫家,帶著十四張神祕的畫而來,隨即又神祕的失蹤,留下十四張充滿魔幻色彩的畫。多年來讀者對於這位謎樣藝術家所留下的畫感到迷惑不已。數以萬計的讀者受他的畫啟發,從這些畫創造出自己的故事。
 
現在,十四位美國最頂尖的文壇大師以精湛的寫作手法,試圖要解開哈里斯.柏迪克這令人困惑的謎團,從謎樣的十四張畫中,創造出一個個神奇、有趣、怪異、恐怖、令人意想不到又驚喜連連的故事。
 
目錄:
【推薦文】想像是謎團,創造出無限可能--柯華葳
【推薦文】為了驚奇,跨界讚嘆--幸佳慧
【引言】還有哪位作者比哈里斯.柏迪克更神祕?--雷蒙尼.史尼奇
1 神奇男孩:阿奇.史密斯--塔比莎.金
2 地毯下--約翰.席斯卡
3 七月裡,詭異的一天--薛曼.亞歷斯
4 威尼斯失蹤記--格萊葛利.馬奎爾
5 他日他方--柯瑞.達克特羅
6 不速之客--朱爾斯.菲佛
7 豎琴--琳達.蘇.帕克
8 林登先生的圖書室--沃特.迪恩.邁爾斯
9 七張椅子--露薏絲.勞威
10 三樓的房間--凱特.狄卡密歐
11 不毛之地--M. T. 安德森
12 托瑞船長--路易斯.薩奇爾
13 奧斯卡與阿爾方斯--克利斯.凡.艾斯伯格
14 楓樹街之屋--史蒂芬.金
【作者簡介】
 
推薦文:為了驚奇,跨界讚嘆 
文∕幸佳慧(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要講這本書之前,得先講一下克利斯.凡.艾斯伯格這個人的作品,他兩本獲得美國最高榮譽的凱迪克獎繪本《野蠻遊戲》和《北極特快車》,分別在1995和2004年搬上了大螢幕,並且由美國巨星羅賓威廉斯和湯姆漢克斯主演,叫好又叫座。我認為,作為一位繪本創作者,凡.艾斯伯格能有這番青睞,並不是來自他作品親民通俗的特質,相反地,是因為他處理圖像語彙的獨特性。
 
凡.艾斯伯格的繪本不大依賴文字,而是藉由繪畫傳達文字達不到的語意與感受,用極為講究的線條、光影、視角、色調、構圖等技巧和圖像語法,建構出似有似無的超現實,碰觸接近人類(尤其是孩童)對周遭萬物摸索與想像的心理狀態。正是這股獨特魅力,使他的作品有了跨界的本錢,繪本跨到電影,兒童跨到成人。
 
凡.艾斯伯格這份獨特的超現實神祕感,尤其以他於1984年出版的《哈里斯.柏迪克的謎團》(The Mysteries of Harris Burdick)這個出版品,發揮的最為淋漓盡致。這個作品是由十四張散裝的黑白畫作組成的,這些畫作之間沒有情節關聯,只有各自的標題跟一句圖說,例如「地毯下--兩週後,事情又再度發生。」或「林登先生的圖書室--他警告過她關於這本書的事,但是太遲了。」由於每張畫作的張力具足,彷彿已敘述出一個非常飽滿的故事,但是它的圖畫、標題跟圖說之間又充滿許多巨大的「空隙」,以至於,當初這個繪本一問市,就吸引許多人的好奇,並引發很多聯想為之續作,凡.艾斯伯格讓每個人都可以為每個飽滿又空虛的故事填充。
 
就這樣,在二十多年後,我們等到另一個跨界傑作,出版社找了十四個頂尖的故事名師,來自奇幻、科幻、恐怖、劇作等文類,橫跨成人、少年、兒童文學,包括凡.艾斯伯格一起為這些畫作進行重新解碼、再編碼的工作。這些高手,解構每張圖的細碎零件,把每句圖說編入他們的字裡行間。由於他們文字精湛,心思細膩,以至於布局充滿心機,讀者就像掉進一只萬花筒裡,面對眼前一幕幕由文字圖畫交織出來的情節畫面,幾乎應接不暇、難以喘息,只要你眨個眼、轉個身,另一個情境又撲向你而來。
 
這絕非是一本簡單的兒童幻想故事集,你可以在〈他日他方〉找到挑戰時間空間的科幻辯證,在〈不速之客〉或〈七月裡,詭異的一天〉掉入五味雜陳的黑色幽默,在〈托瑞船長〉撞見靈異寫實,在〈林登先生的圖書室〉陷入魔幻推理,在〈奧斯卡與阿爾方斯〉與〈威尼斯失蹤記〉的奇幻中嗅到抨擊與嘲諷,或者在〈七張椅子〉中乘著女性主義的頌讚起飛,並在〈楓樹街之屋〉的恐怖謎團裡找到快感的出口……
 
他們各展奇才,唯一的共同目標,就是給讀者「驚奇」。
當我闔上這本書,我抱著它舒了口氣:想像,這樣翻翻書頁,就可以欣賞到英才們彼此激盪碰撞出的火花,讓我們煥然一新,使我們不得不仰頭對著遠邊的燦爛煙花欽羨、致敬。你說,天底下,要去哪裡找比身為『讀者』更好的差事呢?
 
 
推薦文:想像是謎團,創造出無限可能
文∕柯華葳(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當編輯告訴我有這麼一本書的時候,我大略看了一下簡介,知道它有十四幅圖,有一群名作家,每一位就著每一幅圖寫一篇故事,我迫不及待想讀。
 
收到文稿,讀一個故事、兩個故事後,我停下來,問:這是甚麼書啊?回頭再看〈引言〉這一篇,更糊塗,誰是哈里斯.柏迪克?找不到答案,我把書放下來。隔了一兩天,隨手再打開書,正好翻到〈七月裡,詭異的一天〉這個故事,讀著讀著,有意的拿起筆圈出其中和「不是真的」意思相似的詞,圈出了:「詭異」、「奇怪」、「說謊」、「古怪」、「假裝」等,突然我開竅了,一下變的輕鬆,繼續讀。
 
書中有的故事幽默、有的殘忍、有的有哲學意涵,有的沒頭沒尾,無論如何,就像〈豎琴〉這篇寫的:「集合一些元素讓事情更加戲劇化」、「只要跟隨夢境發展就好」;又像〈不速之客〉這篇中說的:「他喜歡一切不搭調、沒道理、無效率、架構不明,或是毫無秩序……他的心智一團混亂……亂七八糟的頭髮下藏著一副更荒腔走板的心神。」原來作者們集合各種元素,在不搭調、不論有無道理中,造就了這本書--充分滿足想像的書。
 
故事本來就是「想」出來的,不一定要「像」甚麼,但一定要有想像力。我安心的跟著每篇文章發展走,不再問這是什麼故事。
 
這本書是用來想的。我的意思是,若讀起來霧煞煞,不知故事所云,就先放一邊,安靜的看看圖畫。說也奇怪,每張圖似乎都在邀請讀者說故事。那不妨就自己試試看圖說故事,再讀作者的故事。當然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看圖接龍說故事。在不搭調、或許荒腔走板中,繼續說下去。
 
是的,看圖說故事。由圖觸發的聯想與想像限制不了心智,順著所想,開始說故事,即使架構不明,總是一個開始。至於結束,誰關心呢?「想像是謎團,雖想找出謎團如何結束,但它不斷更新,一個個接踵而來。」(模仿改寫自〈林登先生的圖書館〉)至於故事如何發展,就看讀者自己了。
 
書摘:豎琴——所以那是真的,他心想,千真萬確
文/琳達.蘇.帕克

老魔法師徐徐脫下他的披風。
這件披風是他贏來的。他被授予這件古老的綠色披風以感謝他一生的奉獻,此外還有一卷卷軸,上面用純金的葉子寫著:表彰其對全人類的非凡貢獻。

進入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服務人類不再是件容易的事。地球上每個角落都有無窮無盡的問題,有時問題甚至看起來無法可解。但他工作中最難的部分在於只有非常少數的人還相信魔法。這使得他和他的同事沒辦法表演那些自有人類以來曾讓所有魔法師、女巫、巫師、幻術師、預言家以及薩滿巫師贏得聲望和尊敬的驚人戲劇性魔法。這些日子以來,他們會因此被譏笑為吹牛者、瘋子,或是被冠以更糟的稱號。

相反的,他們的工作必須在暗地裡進行。舉凡時機剛好、純屬巧合、意外之喜等,這些都是從事現代魔法師行業的必要工具。像是釀成森林大火之前澆熄火花的雨水;勝於往年平均收成的大豐收;在網路上搜尋「金棗」,卻意外找到失聯已久的老朋友。有些時候他渴望集合一些元素讓事情更加戲劇化,但是為了大家好,他壓抑了這樣的慾望。

現在他可以享受辛勤工作大半輩子後的退休生活,或許只在住家附近偶爾施展一點小魔法。

***
艾瑪和法蘭西絲在離家不遠的林子裡一邊鬥嘴一邊散步。
她們一週常會吵上好幾次。這兩個姊妹很愛鬥嘴,從冷嘲熱諷到激烈大吵,各種程度的拌嘴爭執都吵過。尤其到了夏天,兩姊妹一起在家的時間變長,這個情況就會變得特別嚴重。當她們的爸媽聽得不耐煩的時候,就會告訴兩姊妹:「你們兩個要吵就給我出去吵!現在就出去!」

這天,當女孩們走到樹林中的步道時,她們已經完全忘記被趕出門散步的原因,又開始為新的事情鬥嘴。

「我要第一個摘。」
「為什麼是你?我想要的程度又不輸給你。」
「我比你更想要。」
「才不呢,我比較想要。」
「你怎麼知道我有多想要?你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
她們在爭吵誰該先去摘第一個黑莓果。現在其實才六月,黑莓根本還沒長出來,也就是說,兩人吵個不停的事情根本還不存在。

艾瑪即將滿十二歲,秋天就會升上六年級。在這趟散步之前,她會說她不相信有魔法的存在;法蘭西絲小艾瑪兩歲,她則表示她不太確定。

然而她們上一分鐘才漫步走向一叢黑莓,下一分鐘卻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洞穴之中。一個男人站在她們面前,身旁還有一把豎琴。艾瑪眨了好幾下眼睛。這不可能,她心想。然後她一轉念:這樣想太老套了。總而言之,這一定是一場夢,所以我只要跟隨著夢境發展就好。

除了突如其來的出現之外,男人並不可怕。他的長相看起來很普通,中等身高、晒成褐色的肌膚、灰髮、深色眼珠。他身上唯一不尋常的東西是他的披風。那件披風的邊緣已經磨損,但是卻維持著明朗的綠色色澤,一種介於萊姆和翡翠之間的顏色。艾瑪心想,如果他想要嚇人的話,黑色披風的效果會比較好。

男人瞬間就施展了魔法,他將披風繞過整個身體和頭頂轉了好幾圈。法蘭西絲發出了讚嘆的聲音,艾瑪看得出來她妹妹也想要這樣抖弄披風。魔法師交給艾瑪一個卷軸之後隨即消失,連一個字也沒說。

艾瑪立刻打開卷軸,大聲唸出羊皮紙上寫的字:
•咒語要等到法蘭西絲學會彈奏豎琴才會破解,她也得彈得如作家威廉.康格里孚所寫:「音樂擁有一種魔力,能夠撫慰凶暴的野獸、軟化堅硬的石頭,或折彎結節的橡樹。」
•你們可以視需要離開這個洞穴,但是不要試圖離開森林。
•你們正處在虛幻的時間之中。你們的家人不會思念你們,對他們來說,時間流逝的速度會比你們慢得多。

「艾瑪?」這是法蘭西絲的聲音,卻是從艾瑪的腳邊傳來。艾瑪往下一望,發出了恐怖的尖叫。
法蘭西絲變成了一隻青蛙。
 
***
艾瑪又尖叫了好幾聲,差點喘不過氣來。法蘭西絲則瘋狂的在洞穴裡跳來跳去。
在一陣驚慌失措之後,這對姊妹(如果你妹妹被變成了一隻青蛙,她還是你的妹妹,對吧?)終於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夢。她們冷靜下來,盡全力擠出一點勇氣。艾瑪心想:「我得搞清楚狀況,還要保護法蘭西絲。」法蘭西絲想:「我一向比姊姊勇於冒險,我要保持鎮靜,不然艾瑪絕對會崩潰。」
艾瑪把法蘭西絲放在手掌上,她們第一個計畫是試著逃離森林。但是卻直接撞上一道看不見的屏障,就像科幻電影裡那種力場一樣。經過一番探索,她們發現這道屏障的圓周約為一百碼,其中有一段是小河。這是法蘭西絲發現的,她從河這岸跳進河水中,再試圖跳到對岸去。

她砰的一聲撞上力場,撲通一聲掉回小河中。
如此一來,逃脫之路都被阻斷了。兩姊妹開始研究咒語的其他內容。艾瑪學小提琴剛進入第二年,但是小提琴和豎琴很不一樣。她甚至從來沒有這麼近的看過一把豎琴。但她怎麼樣都還是比法蘭西絲多懂一點音樂。因為法蘭西絲從來沒彈過樂器。她才剛念完三年級,要到四年級才會開始學樂器。
除了上述這些問題之外,她現在還是隻青蛙。
***
「不!我不要去!你不能強迫我!」布萊恩用力甩上臥室的門,還踹了門好幾腳。
但他剛剛說的並不是事實。他爸爸確實可以強迫他整個夏天都待在爺爺家。
如果是媽媽的話,至少她還會聽聽他的想法。她總是盡量把他看成一個六年級生,而不是以小寶寶的方式對他。但她最後可能還是會站在爸爸那邊,布萊恩就會很氣他們。

不,這樣想毫無意義。因為如果媽媽還活著,根本就不用討論布萊恩是不是要和爺爺一起過暑假的問題。
在二月媽媽舉行葬禮的時候,爺爺這樣提議。
「這樣對你比較好。」爺爺說道。

「住在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對我到底哪裡好?」布萊恩在殯儀館內大聲咆哮。所有人都瞪大眼睛,接著不自在的將眼神轉開。

布萊恩旋風般的跑出去。他想不出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於是坐在車裡,錯過了整場儀式,也錯過了向媽媽道別的最後一次機會。

整個夏天在一個誰也不認識、什麼都不能做的遙遠地方度過,就是他這段期間的生活寫照。他因為蹺課而惹上多次麻煩,還對球場上的人大吼,包括裁判、敵對球員,甚至同隊隊員,並在被球隊踢出去之前,離開了球隊。他的暴躁易怒,也使他的朋友一個個遠離了他。

爸爸覺得他花太多時間在電腦和電玩上,總是在他耳邊嘮叨要他出去外頭騎騎腳踏車或隨便做點什麼都好。
爺爺沒有電腦,也沒有電動玩具。他甚至沒有電視機。
「收音機和一堆好書,」爺爺總是說:「這些就足夠了。」
這將會是布萊恩這輩子最糟糕的一個夏天。
 
***
爺爺對此倒是很自在,就像一般大人那樣。
布萊恩其實和他沒有那麼熟。爺爺話不多,布萊恩也是,這樣對兩人似乎都好。布萊恩的爸爸回城裡的隔天,情況開始有一點好轉的跡象。

「我想我們應該去一下動物收容所,」爺爺早餐時在餐桌上說:「我一直想要養隻狗,現在是個好時機。」
幾個月來,布萊恩頭一次興奮的坐直身子。他一直想要養狗,但是他和爸爸住的公寓不准養狗。

「當你回去時,狗必須留在這裡。」爺爺說。
這是理所當然。沒有什麼好事不需要付出代價。
收容所裡有十五隻狗。所有的狗都是混種米克斯——混了一點西班牙獵犬、拉布拉多、黃金獵犬,或是梗犬的血統。當布萊恩接近時,每隻狗都把鼻子湊出狗籠,並搖著尾巴。這樣叫他要怎麼選?

他繞著狗籠來回巡視了三次……但看完後並沒有比一開始更清楚自己要選哪一隻。每隻狗都注視著他,牠們眼裡都閃爍著希望。

布萊恩一開始覺得有點困惑,接著一股熟悉的怒氣從他體內竄升。我以為這會很好玩!但現在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沒辦法選這隻而不選別隻。我討厭這樣!

「這太蠢了。」他對爺爺說:「牠遲早會是你的狗。應該是你來選。」
爺爺堅定的注視著他。「我不在乎。你挑。」
布萊恩把頭撇開,瞪著地板。他最恨有人說「我不在乎。」聽到這句話總是讓他忍不住想大吼:「不在乎!你為什麼不在乎?」就好像有太多的事物人們一點都不在乎,就像這些狗一樣……

他忽然想到一個點子。一個非常好的點子。
「這些狗,」他對收容所的志工說:「牠們哪一隻是……我的意思是,有沒有哪一隻是……收容時間快要結束的?」
志工女士毫不猶豫的指向一隻狗。「那一隻。」她說:「牠來這裡將近一個月了。」
那是一隻黃褐色和灰色相間的狗,白臉、尖耳、長嘴,有點像哈士奇犬。

「牠從街上被送來,沒有標籤。」女士說:「也就是說,你要幫牠取什麼名字都可以。」
她打開籠子,這隻狗慢慢跑向布萊恩。他蹲下來用手搔弄狗耳後方。

「哈囉,」布萊恩溫柔的說:「想不想跟我們一起回家?」
狗狗低鳴了一聲,搖了搖尾巴。牠看著布萊恩彷彿想要告訴他什麼。
「道格拉斯。」布萊恩說。他腦袋裡忽然間就蹦出這個名字。

他抬頭望著爺爺;等布萊恩離開後,牠就會變成爺爺的狗。「可以嗎?」
「道格拉斯。」爺爺緩慢的唸出這名字,好像在品嘗這名字的滋味一樣。然後他用更大聲一點的聲音說:「道格拉斯?」
狗狗轉頭看著爺爺。

「牠已經認得自己的名字了。」志工微笑著說:「或許你可以簡稱牠為道格。」
布萊恩想要指出「道格」其實沒有比「道格拉斯」短多少,但他後來沒說什麼。因為她只是想要表示友善。

等他們回到爺爺的住處,不到五分鐘後就證明了「道格」其實是個不錯的名字。因為當狗聞遍了整個後院並留下氣味做記號之後,就開始挖地。
牠挖啊挖啊挖。愛挖地的道格。
 
***
練習豎琴的第一天,法蘭西絲就發現一個明顯的事實。
「我沒辦法用正常方式演奏,」她說:「我的手臂……呃,我的前腳不夠長,沒辦法同時按到兩邊的琴弦。」
她撥了一下一根弦的底部,琴弦發出一聲陰沉的聲響;之後她跳上琴框,再撥弄了一下高處的琴弦。

「這是不可能的。」她抱怨著,「我甚至無法碰到每根琴弦。」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兩姊妹覺得咒語的規則中並未禁止艾瑪幫助法蘭西絲。畢竟把豎琴從洞穴中搬出來,把它放在小溪旁平坦岩石上的人也是艾瑪,這樣當法蘭西絲想要快速把身體沾溼或是喝水時,會比較方便。

「我的身體必須保持溼潤。」法蘭西絲以她新獲得的青蛙本能說道。
而當然,艾瑪必須教法蘭西絲基本的音樂知識。
現在她把法蘭西絲舉起來,站在豎琴邊。

「你看,」艾瑪說:「我把我的手伸開,」她將兩手一伸,距離約八吋寬,「這樣你就可以從我的這隻手跳到另一隻手,我也可以把手移動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這個方法讓法蘭西絲能夠碰到所有的弦。接下來的挑戰則是要想辦法彈出真正的旋律。法蘭西絲如果想用自己帶著蹼的腳趾來撥弄琴弦,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才行。此外,她也發現很難控制自己的鳴囊。當她的鳴囊鼓起,碰到震動的琴弦時,不只音樂會馬上中斷,整顆頭也會被震得頭昏腦脹、眼冒金星。

「把我放下來。」法蘭西絲在第一天快結束的時候說。她撲通落地,筋疲力盡。「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累過。你可以幫我捉一些蒼蠅嗎?藍綠色的那種蒼蠅最好吃。」

「好噁心,」艾瑪說:「你自己去捉。」
於是兩姊妹又吵了起來,一直吵到法蘭西絲氣呼呼的撲通一聲跳進水中。
一週後,法蘭西絲終於可以彈出讓人聽得出來的〈小星星〉,但艾瑪已經重複聽到快抓狂了,她必須不斷提醒自己生氣時不要握拳。法蘭西絲沒辦法好好站在拳頭上,她可能會摔下去;最糟的是,如果艾瑪在錯誤的時刻握拳,她可能會一手把青蛙妹妹給掐爆。因此她只好改用磨牙來發洩。

「但這聽起來不像在彈豎琴,」法蘭西絲說:「聽起來像是撥弦。彈豎琴應該要很快的滑過一串弦,讓樂音聽起來像是……像是瀑布還是什麼的。」
「那叫滑奏,」艾瑪說:「你說得沒錯。」接下來幾天,兩姊妹發展出一套讓法蘭西絲可以滑奏的技巧,並加以練習。這套技巧就是法蘭西絲伸出一根趾頭,然後艾瑪前後移動她的手,來幫她快速耙過所有琴弦。

滑奏對可憐的法蘭西絲來說很辛苦。她整個身體每次都因此而顫抖不已,趾尖長出水泡,趾間的蹼也被拉開了。

「對你來說根本沒差,」法蘭西絲抱怨,「反正你又不是青蛙。」
艾瑪對此不予置評。

***
道格對挖掘的熱情似乎永無止盡,但牠也不是哪裡都挖。
牠會四處跑來跑去,聞聞這裡,嗅嗅那兒,稍微用腳掌拍拍地面,然後拋下那個地方,接著繼續嗅嗅聞聞。牠在身後留下各種大小的地洞、混著草屑和落葉泥土的小土墩,還有一片片翻過來的草皮。把爺爺的前院和後院,變成重大建築工事的挖掘工地。

道格搬進來和他們一起住沒幾天,爺爺就快受不了了。「不要再讓牠在院子裡面亂挖一通了。」他說:「帶那隻狗去林子裡,讓牠去那邊挖。」
布萊恩皺起眉頭,雙唇緊閉。這聽起來像是爺爺要把道格從院子趕出去,就像爸爸把他從公寓趕出去一樣。

爺爺很快看了布萊恩一眼,彷彿知道布萊恩的腦袋裡在想些什麼。「你去林子裡的時候,可以試著聽看看有沒有音樂。」
「什麼音樂?」
「林間音樂。」爺爺說道。
布萊恩驚訝的瞪大眼睛。這句話從爺爺的嘴裡說出來太奇怪了。太……太過詩意了。爺爺帶布萊恩去林子裡散步過好幾次,他告訴布萊恩主要的步道在哪裡,如果迷路了,該如何沿著小溪找路回來。爺爺似乎知道林子裡的一切,但就和往常一樣,他們散步時他並不多話。布萊恩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他想要自己探索這片樹林。

一和道格進入林間,布萊恩就因為道格的反應笑了出來。道格簡直樂瘋了。牠激動的四處聞來聞去,在布萊恩身前的樹林間飛奔跳躍,然後衝回來他身邊,又再度跑走。布萊恩一度看不到道格的身影,接著在一棵巨大的老橡樹旁追上牠。這棵樹顯然通過了道格的嗅聞測驗,因為現在狗狗正快樂的在橡樹底部大挖特挖。牠數度暫停動作,然後大聲吠叫。

「道格小子,怎麼了?」布萊恩蹲下身,這時道格再度吠叫,並抬頭望著樹木寬廣的枝幹。
布萊恩皺了皺眉。「是上面有什麼東西嗎?你要我上去瞧瞧?」
這棵老橡樹非常罕見,是一株非常適合攀爬的樹。不消幾分鐘,布萊恩就爬上枝幹,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俯看整座森林。較低的樹幹寬到讓他足以舒服的坐著。布萊恩腦中馬上開始計畫。我可以帶午餐來……然後再帶本書……

當布萊恩在枝椏間想著計畫時,道格在樹的底部挖得不亦樂乎。我甚至可以蓋一間樹屋,或至少搭一個平台。弄一個用繩索運送的籃子,這樣我就可以把道格也拉上來……
當布萊恩正準備從樹上爬下來時,他突然僵住,像警戒中的鹿一樣把頭抬高。

那是……音樂嗎?
布萊恩皺起眉頭,更專注聆聽。或許是他腦海裡的想像,也或許是其他東西,例如鳥叫…… 不,不是鳥。聽起來絕對是某種樂器發出來的聲音,總而言之,是吉他,或是某種弦樂器。
 
他又聽到聲音,這次他非常確定。那不完全是個曲調,而是一連串糊在一起的音符,就好像某人用手指滑過琴弦,或是別的什麼。音樂的聲音來自森林更深處。如果我再爬得更高一點,或許我可以看得到……

布萊恩很快往上爬。他爬到超過樹的一半高度,這裡的樹幹不像剛剛那麼粗。他抓住頭上的一根樹幹,快速往一側晃到另一根樹枝,試著要找到可以清楚看進樹林間的縫隙。

他專注的聽著音樂。音樂非常微弱,有時候幾乎聽不到。接著音樂聲變大,這時他覺得彷彿可以聽出一點旋律。是〈ABC之歌〉?還是〈小星星〉?等一下……可能是〈咩咩小黑羊〉……他以前從未注意過,但這幾首歌的旋律原來都差不多……

布萊恩非常專注的聽,專注到他完全沒意識到自己不知不覺把身體靠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一丁點一丁點,他幾乎沒有注意到雙腳的移動。樹枝開始因為布萊恩的重量而下垂。隨著他每移動一點點,樹枝就彎曲一點點。

布萊恩現在正輕輕的低吟,試圖找出可以對上音樂旋律的的歌詞:
「H-I,J-K,L-M-N-O——嗚哇!」
被壓彎的樹枝忽然斷裂。布萊恩跌了下來,樹枝刮過他,樹葉掃進他雙眼;他祈禱自己只會摔斷一隻手或腿,而不是脖子。

他著地,滾了幾圈,在驚嚇中坐了起來。
他沒有骨折。事實上,幾乎連疼痛也沒有。
迎接他的只有道格溫暖的鼻息和溼答答的舌頭。
布萊恩跌進一個又大又軟、摻雜著樹葉的土堆。在土堆旁,是一個大洞。
道格又開始挖了起來。
 

台長: 讀.冊.人
人氣(4,894) | 回應(3)| 推薦 (8)|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間書房 |
此分類下一篇:春分閱讀:《廚房屋》
此分類上一篇:春分閱讀:克里斯.博雅里安《缺頁的日記》

讀.冊.人
《十四張不可思議的畫》
這本書是用來想的。這絕非是一本簡單的兒童幻想故事集,書中有的故事幽默、有的殘忍、有的有哲學意涵,有的沒頭沒尾,無論如何,就像〈豎琴〉這篇寫的:「集合一些元素讓事情更加戲劇化」、「只要跟隨夢境發展就好」;又像〈不速之客〉這篇中說的:「他喜歡一切不搭調、沒道理、無效率、架構不明,或是毫無秩序……他的心智一團混亂……亂七八糟的頭髮下藏著一副更荒腔走板的心神。」原來作者們集合各種元素,在不搭調、不論有無道理中,造就這本書--充分滿足想像的書。

二十多年前,一個自稱哈里斯.柏迪克的神祕畫家,帶著十四張神祕的畫而來,隨即又神祕的失蹤,留下十四張充滿魔幻色彩的畫。多年來讀者對於這位謎樣藝術家所留下的畫感到迷惑不已。數以萬計的讀者受他的畫啟發,從這些畫創造出自己的故事。

出版社找了十四個頂尖的故事名師,來自奇幻、科幻、恐怖、劇作等文類,橫跨成人、少年、兒童文學,包括凡.艾斯伯格一起為這些畫作進行重新解碼、再編碼的工作。這些高手,解構每張圖的細碎零件,把每句圖說編入他們的字裡行間。由於他們文字精湛,心思細膩,以至於布局充滿心機,讀者就像掉進一只萬花筒裡,面對眼前一幕幕由文字圖畫交織出來的情節畫面,幾乎應接不暇、難以喘息。十四位美國最頂尖的文壇大師以精湛的寫作手法,試圖要解開哈里斯.柏迪克這令人困惑的謎團,從謎樣的十四張畫中,創造出一個個神奇、有趣、怪異、恐怖、令人意想不到又驚喜連連的故事。
2013-03-27 00:38:33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2013-03-28 11:24:48
astraes
之前在誠品網路上就有看到推薦,好像很棒,以後找來看~
2013-03-28 14:19:52
版主回應
Dear astraes 您好

感謝朋友來訪
歡迎您抽空讀一讀
這是一本讓人難以釋手的一部作品
平安
2013-03-28 22:26:26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