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28 01:10:44| 人氣5,371|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恭賀新禧:癸巳蛇年,幸福平安!

 
恭賀新禧:癸巳蛇年,幸福平安!
聽說:有一夥人在打聽您,
還說:逮住您不會放過您

他們:領頭的叫幸福,一個叫財神,一個叫順利
我偷偷問過煩惱,它說:根本不愛您,
還說:永永遠遠不理您,煩惱要我明白轉告您,不要自作多情


還有,健康請我一定帶封情書給您,
她說:她已經暗戀您很久了,並且一生不變


而我呢? 在此衷心祝福朋友您,
2013
癸巳蛇年,日日平安,天天快樂,誰叫您是我一輩子麻吉的朋友
 
癸巳新年心願:
一願母親身康體順
再願朋友心想事成
當我們真正渴望某樣東西時 ,相信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我們完成。當我們碰到難過困境時,請勉勵自己,相信這一切的不順遂都會過去,只要我們認真付出,只要我們彼此鼓勵,相信所有難過的經驗,都會成為未來難忘的珍貴美好回憶。

舊歲將去新年將屆,祝福每位來訪的朋友與關心的人!
順順利利8760 小時,開開心心525600分,平平安安31536000秒!
2013金蛇年報到,鴻運照,所有煩惱的事兒往邊靠。
祝君天天出門遇貴人,日日在家聽喜報。
快樂新年!新年快樂!
 
恭賀新禧:癸巳蛇年,幸福平安!
 
2013年歲次是癸巳年,今年的天干是癸水,地支是巳火,太歲是生肖蛇。
「太歲」:又稱太陰、歲陰、蒼龍、青龍等是中國古代天文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爾後,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
 
太歲起源:
起初,由於人們仰頭觀測天體運行時,所用來標明的地理方位,常常與生活中所習慣的方位顛倒。 所以,上古觀測者們為方便起見,便假設了地面之下的一個星體,取名為「太歲」,其運行方向與歲星(木星)相反;如此一來,當人們使用太歲紀年時,太歲的方位移動方向,就與地理上的習慣(北上南下、左西右東)相符合了。
 
續文獻通考·郊社八》:「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稱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
 
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歲星」、「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
太歲神計有六十位,每一位太歲都有祂的姓名,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
 
太歲信仰
古代
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占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東漢王充的《論衡》說:「太歲之意,猶長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說:「帝王係命於太歲、后妃係命於歲之陰」在清代《協紀辯方書》得到一個扼要的總結:「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為貴神,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反而必須避開,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

其實太歲原本並不是凶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凶。」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凶。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廣盛歷》曰:歲破者,太歲所衝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凶之神,而《廣盛歷》云『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只要坐太歲(亦即背對太歲),讓敵人面向太歲,那麼敵人就陷於「歲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凶,不言可喻。從以上的討論,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規則,就可以安處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麼在前、後、左、右排列組合後,漸漸由吉轉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為最凶。但是後來太歲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為了一個凶神。
 
現代
相傳金章宗因其母病,而首創祭拜「本命星」之俗,以求母病速癒。後演變為安太歲。當時,江南也有安奉太歲之俗,主要為改善家中風水。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的名字全部更換,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裡面的六十太歲
 
由於漢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稱為「安太歲」。早期,安太歲相當簡易,欲安太歲的信徒,多於春節前後,以紅、黃色紙書上「本年太歲星君到此」或「本年太歲星君神位」或「一心敬奉太歲星君」之類字樣,貼在家中,晨昏焚香禮禱。年底送神時,將紙撕下焚化,「送神上天」。
 
後來,儀式繁複化,演變出各種專門的太歲符咒牌位甚至神像。在現代忙碌社會,由於寺廟可以幫忙每日祭禱,多數信徒繳納一定費用,將「安太歲」的祭祀活動,請寺廟方面代辦。
1995年開始,台灣各地寺廟開始流行起為信徒安太歲,而在此之前安太歲在台灣並不盛行,但如今則與中國大陸香港華人世界一樣,到處都有收取香火錢,幫人安太歲的寺廟或道堂。道教中,斗姥即眾星之母,台灣道教台灣民間信仰中,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辰者,多半先禮斗姥。
 
「安太歲」
是一種民間信仰香港稱攝太歲,由於華人太歲神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如鼠年,太歲本命沖屬鼠者,對沖屬馬者,謂之「犯太歲」。「犯太歲」者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全年祭拜太歲神,以求太歲神保佑自己消災免禍,此活動便是華人所謂的「安太歲」,香港人稱攝太歲。一開始,安太歲是在家中擺設太歲神位,晨昏供奉一年。而今現代工商社會步調繁忙,一般人多到寺廟安太歲,以趨吉避凶。
 
來源
「安太歲」這種信仰儀式,可能有南北兩種來源。
北:金章宗1189年1208年)在位時,母親生重病,於是金章宗命人在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祀奉太后的本命元辰神,此後北京就有了祭祀本命元辰神的「順星」習俗。因為太歲神與本命神在後來融合在一起了,於是清以後就變成祭祀太歲神。由於太后的生辰是正月初八,因此往後北京的順星和其他地方的安太歲,最初都在正月初八舉行。
 
南:大約宋代以後,江南風水大盛,「鎮宅」的觀念很普及,而太歲則被認為是會帶來凶煞的神祇,因此如果房子的座向不好、或者隨著流年變遷造成風水困厄,就可以使用太歲鎮宅符來鎮煞、改變風水。後來這種安奉太歲鎮宅符的習俗,漸漸變成安奉太歲符,所以現在台灣、香港等地看到的太歲符,上面也都還有「鎮宅」的字樣。最後脫離原本的鎮宅因素,成為單純的消災解厄活動。簡單說,華北的來源提供了民間廣泛祭祀太歲神以及六十太歲神的由來,而江南的來源則直接促進了安太歲的習俗。
 
「安太歲」的方式
早期「安太歲」相當簡易,要「安太歲」的信徒,多於春節前後,以紅、黃色紙書上「本年太歲星君到此」或「本年太歲星君神位」或「一心敬奉太歲星君」之類字樣,貼在家中廳堂,晨昏朔望焚香禮禱。年底送神日,祭拜後將紙撕下焚化,「送神上天」。儀式繁複化以後,簡便的紙條也演變出各種專門的太歲符咒牌位甚至神像
 
今日社會型態變遷,信徒無法配合每日晨昏與節慶的諸多祭禱,多半繳納一定費用,將「安太歲」的祭祀活動,委由寺廟代為舉行祭祀活動,久而久之,也就遺忘「安太歲」活動,原本是可以在家自己舉行的。自1995年開始,台灣各地寺廟開始流行起為信徒安太歲,而在此之前安太歲台灣並不盛行,但如今則與中國大陸香港華人世界一樣,到處都有收取香火錢,幫人安太歲的寺廟或道堂。在台灣,幾乎各大寺廟都提供信徒安太歲,並收取寄付金;而香港人多會到圓玄學院蓬瀛仙館雲泉仙館的太歲殿安太歲。道教中,斗姥即眾星之母,台灣道教台灣民間信仰中,祭拜太歲星君等諸星辰者,多半先禮斗姥。
 
傳統民俗相信,一般人的年庚,若與值年太歲相同,就稱為「犯太歲」;年庚對沖者,則叫「沖太歲」。所謂「對沖」。無論是正犯或對沖,據說那一年都會百事不順,身體多病痛。
詩曰:
太歲當頭座,無災恐有禍。
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
值太歲:蛇
人所屬生肖與流年太歲生肖相同,即是「值太歲」。
沖太歲:豬
個人所屬生肖與流年太歲生肖相衝,即是「沖太歲」。
刑太歲:猴
個人所屬生肖與流年太歲生肖相刑,即是「刑太歲」。
害太歲:虎
個人所屬生肖與流年太歲生肖相害,即是「害太歲」。
民國102年歲次癸巳年,所代表的生肖為蛇。生肖蛇之本命年,同時生肖豬因與太歲相沖,因此也歸於犯太歲之列。俗話說,「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值年太歲有「年中天子」之稱,統攝眾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最忌沖犯。犯太歲者其年容易破財、招小人、感情不順、工作不利,或有身體疾患(車禍,病痛,開刀手術之災),必須予以化解。

 

屬蛇的值太歲;巳亥相衝,屬豬的衝太歲;寅申巳三刑,屬虎和屬猴的刑太歲;寅巳相害,屬虎的亦害太歲;申巳相破,屬猴的除了合太歲、刑太歲外,亦有破太歲之象。所以,2013年犯太歲的是屬蛇、豬、虎、猴這四個生肖。

 
「值年太歲」:徐單,又名徐幹。
自幼練習武術,並培養出慷慨的氣度,勇猛、果敢的精神,在得知班超〈三二~一零二年〉奉旨西征時,徐單即主動上奏,請求協助班超平定西域,由於他武藝超群,得到印證和信任,又年輕壯碩,於是,朝廷任命徐單為假司馬,率領緩刑的犯人和志願的將士一千人,跟隨班超,打敗了外邦兵員,虜獲了千餘人。他的英勇,令敵人聞名喪膽,建立許多軍功,爾後,朝廷提升徐單為軍司馬,和班超一起攻破烏孫。以及平服了邊疆散居的部落和小邦國,並且以懷柔、敦睦的方式,與各部落相處,建構秩序,使他們彼此間不再攻伐,而有安定的生聚養息生活,從此西域五十餘國都納入漢朝屬國的版圖。

 

恭賀新禧:癸巳蛇年,幸福平安!
新年即將來臨。
在此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刻,應是我們檢討自省的時刻。
存「愛」和「感恩」的心,感恩過去一年來幫助我們的一切人、事、物。讀聖賢書做人應當念念常存「報恩」。然而,報恩一定先要「知恩」,那些人有恩於我呢?第一是父母,於我有養育之恩;第二是師長,於我有教導之恩。我們應當常思報答,不可或忘,因「知恩報恩,方為君子」也。
 
我們如果常心懷感恩,幸福即唾手可得;因為「知足」不貪心,就能時時感受到「幸福」的存在。幸福非遠在天邊,它就是在我們身邊的家人與朋友,當他們身心都健康平安時,我們就會獲得人生最大的幸福。因此,
只要常常保持知足感恩的心,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人生就像讀一本書一樣,也是有盡頭的, 光陰飛逝,一晃眼,我們就會面臨這一天。 再偉大的人恐怕再過不了五十年,就只是大家的一個記憶。 而諸位朋友,一百年後,想必也是一樣吧。
 
時光流逝,擋它不住。
當犯錯時,我們不可能要時鐘倒退,重新來過。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
人,當走到人生盡頭時,回顧以往,如果是活得充實、有貢獻、有意義的話,至少我們會感到些許安慰。
如果不是,可能就會非常沮喪。
 
要得到哪一種結果,就看當下的我們如何選擇。 想在走到人生盡頭時,不至於悔恨交加,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當下學會對自己負責、對別人有同情心。 事實上,這樣做,倒不全是為了在未來獲得什麼好處,而是為自己好。就像我們看到的,同情心讓我們生活變得有意義,可以帶來永久的快樂與喜悅。
 
而且同情心是善心的基礎,因為先有同情心,才會有善心的行動去幫助他人。 只要透過仁慈、愛心、誠實、真理,以及公正去對待他人,我們就能從中獲益。
 
廟堂就在我心
這不需要複雜的理論,這是常識。
請不要懷疑;體諒他人,對你我都有益。
請不要質疑:別人快樂,我們也就快樂
請不要否認:社會動盪,我們跟著不安。
也請不要置疑:愈多壞心眼佔據我們的心,我們就會有愈多的苦難。 因此,我們可以拒絕接受宗教、意識型態,以及各式各樣的智慧箴言,但是我們不能逃脫愛與同情的需要。
 
上述所言,是信仰唯一的信念。就這點而言,世上不必有寺廟或教堂,不必有清真寺或猶太會堂,不必有繁複的哲學、教義,或是信條。廟堂就在我們內心深處,同情心就是我們的教義。
我們所需要的不過是:
當我們面對任何人,都能愛他(她),以及尊敬他(她)的權利和尊嚴。 只要我們每天都奉行不逾,那不管我們識字與否, 信的是佛祖、上帝、其他宗教的神,或是什麼都不信,全都不再那麼重要。
只要我們對別人有同情心、對自己有責任感,那我們一定活得很自在。
但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卻很難做到呢?
那是因為多數人自認對別人有愛心,到最後都忘了這個簡單的道理。
我們輕忽抑制邪念以及控制情緒。
我們不像農夫那樣,季節一到,就毫不猶豫地下田耕作。
我們浪費太多寶貴的光陰,去做無意義的事。
我們放著真正重要的事不做,了無絲毫悔意,卻對像賠錢這樣的瑣事懊喪不已。
我們只是盡情享樂,卻不會滿懷歡欣地去做有益他人的事。
我們總以為自己太忙,所以無暇關懷他人。
我們忙進忙出,忙著算計及打電話,忙著想怎樣做才最有利。
我們手中做著甲事,卻煩惱如果乙事蹦出來了,最好改做乙事。
上面這些舉動,都是人性中最粗糙以及最初步的層面。
更有甚者,由於對他人冷漠,我們最終無可避免地傷害了別人。
我們自認聰明絕頂,但我們有善用才智嗎?
我們通常把這種小聰明用來騙鄰居,占人便宜,好圖利自己。
而當一切不順遂的時候,我們會自以為是,怪罪到別人頭上。
 
傾聽良知的引導
然而,常存的滿足感是無法從擁有外物而獲得的。
即便我們結交滿天下,也不會有任何一個朋友可以幫我們獲得心靈解脫。而縱情聲色最終只會導致受苦受難,因為這就好比利刃上的糖蜜。當然,這不是說我們應該鄙視自己的臭皮囊。當過於專注現實世界的各種利害時,我們就會看不到人生中最樸實的真理。
當然,如果我們能夠一直興高采烈地周旋利害之中,那這樣的人生也沒有什麼不好。
問題是,我們不能,因為沒有人可以永遠沒有煩惱.。
充其量,我們只能減少麻煩。
當問題突如其來時,而且毫無例外地一定會來,我們卻一無準備。這時我們才體會自己的無助。 最後失望及難過縈繞在我們的心中,怎樣都揮之不去。
 
因此,我在此雙手合十,懇請諸位,讓你的下半輩子儘可能地活得有意義。如果可以的話,讓良知良能導引你。
我希望我已經說得很透徹,因為這真的不是很玄妙。總歸一句話,就是關心他人,就是真心誠意、持續不停地關心他人。只要這樣一步一腳印的去做, 久而久之,你自然會改變想法及態度, 變得愈來愈關心他人,愈來愈不在乎自己的得失最後,你不只內心安泰,而且時時刻刻都是滿心歡喜。
 
宇宙的過客
去掉忌妒,不要老是想贏過別人,這樣許多煩惱就會一掃而空。
試著過這樣的生活,很快你就會從中獲益。
心中充滿仁慈、勇氣,以及信心,你就會發現成功無所不在, 這時你隨時隨地都能笑臉迎人。要率直、儘量無私,視人人如好友。
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是會轉世的達賴喇嘛,或是有什麼神通,我沒有這種特異神力。我是以一個人的立場,就像你一樣,祈求真心歡喜,而不被俗欲牽絆受難。
如果基於任何原因,你無法幫助他人,最起碼請你不要傷害別人。
請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宇宙遊客,地球只是你的景點之一。
當快接近地球時,你發現它是多麼渺小、無足輕重,卻美麗多姿。
在地球這一站停留時,真的可以傷害他人而獲得好處?
難道安詳地放鬆自己和自得其樂,不是比較好,也比較有理,就像我們造訪異地那樣?
因此,當你在欣賞這個世界之際,有額外時間的話,試著去幫助那些被踐踏的人,即便是用最微不足道的方法; 以及無法自助的人,不管他們是基於什麼原因。
試著不要拒絕那些外形惹人嫌、衣衫襤褸,以及生病的人。
試著不要認為他們比你低下。
如果可能,試著不要認為你比最卑微的乞丐還優越。
當你在墓中,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在結束前,和各位分享一篇祈禱文,這篇祈禱文在我追求助人中,給我極大的啟示:
願我生生世世,從現在到永遠,
都是無所依靠者的保護人
迷路人的嚮導 汪洋渡海人的船舶
過河人的橋 險者的庇護殿堂
黑暗中人的明燈 流浪著的收容所
以及所有求助著 隨侍在側的僕人
只要這虛空世界依然存在
只要眾生仍然流轉於世間
那我就誓願常駐於世
為了能夠稗益眾生
為了能夠貢獻我一己的心力
但願窮人能獲得財富, 那些悲傷且虛弱的人能得到快樂。
但願被儀棄的人獲得新希望, 恆久的快樂與富足。
但願受到驚嚇的人不再害怕,受到束縛的人得到自由。
但願軟弱的人得到力量,,並願所有的人心親愛相連。
  

台長: 讀.冊.人
人氣(5,371) | 回應(8)| 推薦 (10)| 收藏 (1)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墨墨傳情 |
此分類下一篇:印刻幸福:母子連心《相依》
此分類上一篇:立冬閱讀:守候

(悄悄話)
2013-01-04 11:20:30
Lazybone
讀冊人大哥 來給你先拜個早早年
祝 新年快樂
2013-01-10 14:25:24
拂塵
祝~吉祥.如意
2013-01-11 21:45:06
遇安
拜個早年

祝你字在自在
2013-01-31 23:22:39
讀.冊.人
閱讀癸巳,新年心願。
願政府有能,寶島人情溫暖。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因為這是家園,因為民胞物與,流浪街頭街民,偏遠地區的國家未來主人翁,獨居寂寞的老人家,雖然弱勢都是同胞。因為困難,所以期待。

當我們真正渴望某樣東西時 ,相信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我們完成。當我們碰到難過困境時,請勉勵自己,相信這一切的不順遂都會過去,只要我們認真付出,只要我們彼此鼓勵,相信所有難過的經驗,都會成為未來難忘的珍貴美好回憶。

舊歲將去新年將屆,
祝福每位來訪的朋友與關心的人!
順順利利8760小時,開開心心525600分,平平安安31536000秒!

衷心祝福每位來訪的朋友,
2013癸巳蛇年,日日平安,天天快樂。
2013金蛇年報到,鴻運照,所有煩惱的事兒往邊靠。
祝君天天出門遇貴人,日日在家聽喜報。
癸巳平安,新歲如意!
2013-02-07 13:18:03
讀.冊.人
蛇有小龍之稱,
被視為是龍的化身,古云:「蛇,龍之類也,或曰:龍無角者曰蛇。」十二生肖裡排行第六的蛇,飛不須翼,行不假足,曲直前進來到人間。

伊甸園裡也有條蛇,聖經舊約創世紀記載,蛇引誘夏娃吃了樹上的果子,又把果子給了亞當,上帝於是把他們趕出伊甸園,這是人類原罪的由來。

從此人類害怕被看見赤身露體,必須用樹葉遮身,女人懷胎生產要受苦楚,男人汗流滿面才得餬口,而蛇要用肚子行走及終生喫土,後裔要與女人的後裔彼此為仇。


醫師自稱蛇杖傳人,
一說源於舊約聖經「出埃及記」,摩西帶領族人逃出時,沿途很多人對飲水和食品有怨言,甚至後悔出逃。上帝得知後發怒,派出毒蛇攻擊逃亡的人。摩西禱告,祈求寬恕,上帝囑摩西在一根棍杖上放一條銅雕的蛇,凡被蛇咬傷的人,一看到它,立刻痊癒。

另一個說法出自希臘神話,醫療之神艾斯古拉普斯(Asclepius)外出醫病時,經常持杖而行,上頭有兩條蛇。棍杖代表醫師,兩條蛇中一條象徵死亡,因為毒蛇可致人死命;另一條象徵再生,因為蛇蛻皮恢復青春。用意是提醒,醫師面對的是病人與生死之間的戰爭。

敬祝每位來訪的朋友蛇序呈祥,靈動一整年。
癸巳新年平安順遂!
2013-02-09 22:07:14
讀.冊.人
唐高適《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雙鬢明朝又一年。

唐來鵠《除夜》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台灣年俗唸謠:「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佮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囝婿,十二查某囝轉來拜,十三食泔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欽州守歲》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
愁心隨斗柄,東北望春回。
作者:張說,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後徒洛陽,史載「敦氣節,重然諾。為文精壯,長於碑誌。」。對策第一,授太子校書,累官至鳳閣舍人。因忤旨流配欽州,唐中宗時召還。開元初年,因不附太平公主,罷知政事,唐玄宗時任中書令,開元十年(722年),任朔方節度使,建議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平定了降胡康願子叛亂,主張裁軍二十多萬,複員務農。封燕國公,擅長文辭,當時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尤長於碑文墓誌,與許國公蘇頲齊名,並稱「燕許大手筆」。因與姚崇不合,出為相州刺史。前後三次為相,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卒諡號文貞。
2013-02-09 23:00:31
讀.冊.人
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爭插新桃換舊符。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中國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流傳最著名的莫過於〈泊船瓜洲〉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生於宋真宗趙恆天禧五年冬月十二(1021年12月18日),撫州 (今屬江西),出身官宦之家,父親為王益,于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第四名。 嘉祐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時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知識分子的敵視。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年、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宗死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元祐元年,王安石在江寧府(南京)的半山園去世,皇帝趙煦就追贈王安石為太傅,並命中書舍人蘇軾撰寫《王安石贈太傅》的「制詞」。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
據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署名蘇洵但普遍認為是偽作的《辨姦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睦,王安石喜好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
2013-02-09 23:01:2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