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29 15:09:08| 人氣22,88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堂業務課叫成功

  
超級業務:《商業周刊》王者大獎房仲業金獎得主洪伍賢
24歲時,洪伍賢只是小小汽車材料業務員,月領2萬6千元。
今年42歲,他已是蟬連3年全國冠軍的永慶不動產高雄新堀江加盟店店長。帶領30人團隊,在高雄地區,創下近24億元的總銷紀錄,全店業績突破8千6百萬元,為永慶不動產年度冠軍店。這一切,洪伍賢都歸功於團隊作戰奏效,他有一套獨特的蘿蔔帶兵學,他說:我盡可能用獎勵的方式,代替硬性的規定及懲罰。

洪伍賢每季定下業績目標,只要團隊達標,他二話不說,帶著全店出國旅遊。
現在每年固定帶隊出國2次,足跡踏遍澳洲、日本、韓國、大陸等地,不同於其他同業,洪伍賢更自訂大家視為作戰日的週日為新堀江店的公休日。此外,他也鼓勵員工培養專業能力,除了補助總公司安排的課程外,還聘請外部講師,特別為員工授課。

永慶不動產新堀江加盟店的業績,5成來自於老客戶的回饋,這也是洪伍賢堅守服務品質的最佳見證,洪伍賢認為:「除了專業能力外,服務力更是不可少。」洪伍賢總說:只要用心,客戶一定能感受到服務,並不斷回饋,也因客戶不斷的肯定及回饋,讓洪伍賢更加堅信自己是對的。

不只鎖定客戶,也鎖定產品,洪伍賢鎖定店面經營,在多年不斷精耕店面產品下,今年有6成左右的業績來自於店面,堪稱高雄的店面王。也因鎖定客層級產品,洪伍賢店內人員的平均年齡,落在35~40歲,也已有多年房仲經驗為主,較能跟這類客戶溝通的層面。

洪伍賢今天的成功,他最感謝的是另一個全國第一,永慶不動產Top1的經紀人賴宗利。「我將賴宗利的名片放在桌上最明顯的位置,天天想,我一定要成為下一個他。」洪伍賢笑著說。
 
他的房仲天團 9成精兵創月薪百萬
商業周刊 2011/08/12 【文/林俊劭】
認真打拚的結果,讓他第一年擔任房仲就做到了380萬元的佣收,之後逐年增加,最高一年佣收600萬元,在高雄區已達超級業務員之列。掌握南高雄當前五成以上黃金店面,正是2011年《商業周刊》王者大獎房仲業金獎得主—在高雄區有「店面王」、「南霸天」之稱的永慶不動產新堀江加盟店店長洪伍賢。
 
○八年起,連續三年,他的單店佣金收入排名在永慶全台第一。
在高雄,一家房仲店能做到月佣收兩百萬元已屬不錯的成績,但洪伍賢的店月平均卻是500萬元起跳。今年六月,他更破天荒創下單月1300萬元的佣收紀錄,全年佣收可望破億元,比起第二名的成績單整整高出三成。
 
故事,要從20年前開始說起。
洪伍賢從小看著父親為了還債,在生活上疲於奔命,因而立定了日後要創業當老闆的志向。第一份工作在汽車材料行當送貨員的他,每天騎著機車在高雄市穿梭,工作超過15個小時,累了就睡在店裡,如此拚命的結果讓他在兩年內就成了店內第一把交椅。
 
但洪伍賢很快的就發現這樣做下去沒有前途,他想到,或許可以利用過去送貨時跑遍高雄市大街小巷的經驗,投入薪資報酬更高的房仲業,於是就找到一家高雄本地專做租賃的房仲品牌,展開業務員生涯。
 
一開始,他因為缺乏知識與自信,講話時連嘴巴都會抖。為了補拙,洪伍賢比其他人都更勤勞跑業務,同事七、八點下班,他硬是加班到11點,除了拜訪客戶,就是認真研讀專業書籍。
 
1999年政府開放不動產經紀人執照的第一年,他就考取了這張錄取率不到二%,號稱比律師執照更難考的證照。並且,為了加強自己的口才,洪伍賢不惜砸下重金投資自己,報名上一堂收費兩萬多元的卡內基課程。這個金額,比他當時一個月的薪水都還高。
 
認真打拚的結果,讓他第一年擔任房仲就做到了380萬元的佣收,之後逐年增加,最高一年佣收600萬元,在高雄區已達超級業務員之列。
 
儘管前途看似順遂,但租賃市場空間畢竟有限,2004年,洪伍賢毅然決定辭職,加盟永慶不動產。
洪伍賢規定,不准同事間相互攻擊,惡意競爭。他設計出一套衝突管理機制,在公司內由同事每年票選出一位公平委員,專門處理糾紛,一旦有同事為了爭搶案件破壞規定,公平委員有權介入處理。
 
曾經有人因為隱瞞資訊,私接案件,到手的佣金50萬元被歸零;也有人違反規則爭搶案件,經公平委員審查後判賠30萬元給對方。更誇張的是一個年業績可以做到三、四百萬元的超級業務員,因為老是遲到、不尊重團隊,洪伍賢屢勸不聽下,最後請他離開。
 
「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讓對的人上車,讓不對的人下車。」
靠著一套公平的業績規範制度,洪伍賢成功的駕馭住整個業務團隊。創業六年來,培育出兩百個以上年薪破兩百萬元的超級業務員,排隊要進他公司的人多到滿出來。當許多超業都還把目光放在個人業績的成長時,洪伍賢證明了業務員也能夠擁有企業家的能耐與格局。
 
超級業務:永慶房屋 葉國華
 
感動服務
永慶房屋顧問團隊首席房產顧問葉國華對客戶特別用心,笑稱自己的經歷不是靠magic(魔法),而是basic(基本)。落實基本功,做到能讓顧客感動的服務,才會獲得顧客肯定。
 
房地產仲介20年資歷,94、95、96年連續三年榮獲超越巔峰績優店主管,是許多名人指定任用的房仲經紀人,從最基層的房屋買賣,到現在為永慶豪宅部協理暨發言人。葉國華的第一分工作,就是選擇在房仲業打拚。他說,因為期望自己能成為頂尖、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被客戶信賴,成為有能力、成功的房仲人員。
 
民國81年葉國華當時剛進入永慶房屋,被派駐人生地不熟的新店賣房,房屋尚未落成。試用期三個月,他不斷遞名片,和來往的客人聊天,眼見三個月即將期滿,卻沒有任何業績。
 
熱誠投入 顧客滿意的基石
某次颱風天,他心想,或許在這樣的天氣,可能會出現平常日子不會來的客戶,但雨太大,葉國華走進屋中躲雨,半成品的屋子,設備不完善,他一腳踩空跌入水溝裡,沒想到一張名片從髒亂的水溝中浮現,居然是之前客戶詢問、但他遍尋不著的屋主。
 
看著名片中的資訊,葉國華聯絡屋主,屋主驚訝於他的熱忱,也因此成交。不放棄,不埋怨為何沒有成交的機會,而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辦到的堅定信念,讓他在一個月內成交二間,成為第一名。
 
某星期天接近傍晚,有位客人希望隔日看22樓的房屋,未落成的大樓沒有電梯,葉國華請工頭協助,隔日打開客戶要看屋的門,他上下將房屋清掃乾淨,也因沒有電梯,如果客人層層爬到22樓,肯定氣喘吁吁。
 
但是若每爬四樓就休息,就不會這麼辛苦。於是,他回家演練每四樓可以介紹的風景、大樓的優點特色等,不料隔天到現場發現,工頭將門開錯,開成對門的房屋。
 
為不讓客戶失望,兩戶的陽台相近,葉國華心想,如果這一跳出事了,那就是命,假設這一跳沒事,那麼就別想將我從房仲業剔除!他冒著生命危險跳到客戶指定的屋子裡,順利開鎖。
 
讓客戶每爬四樓就停下休息,不知不覺中到達22樓,他才告知客戶剛剛驚險的動作。貼心、用心,葉國華認真投入銷售的舉動,使買賣雙方客戶十分感動。他印象深刻的是,屋主主動降價,買主主動加價,葉國華沒有天花亂墜的講價技巧、業務動作,順利完成這筆房屋買賣。
 
仔細規劃 最忌諱不懂裝懂
他表示,房仲的角色,不只是完成交易,達到賺錢的目的,而是協助客戶排除障礙,獲得客戶信任,就是最大的肯定。「投入」才能「深入」,才會有「收入」,葉國華說,不求回報、不計較,認真、用心投入,突破困難,方能達成公司目標。
 
從新店被調回新生南路店,所有人脈歸零,又是全新的開始,面對前輩不願接手的房屋,因屋主八年未曾返屋,房屋經歷淹水,髒亂老舊,沒有買主願意看屋。葉國華捲起袖子,開始上上下下大掃除,清理出許多垃圾,鄰居甚至以為他是清潔公司。
 
經過半年,終於有買主出價1,250萬,但屋主要1,850萬元才願意賣;後來雙方當面談,最後以1,250萬元成交。「解屋主的痛,圓買方的夢。」他說,真誠、用心對待客戶,才能讓他在整理房屋內部後,找到「真命天子」。
 
葉國華表示,除非賣方說不賣屋,不然他會協助客戶,想盡辦法將房屋賣出。
轉戰豪宅銷售,葉國華更盡全力投入,他表示大老闆見識多,切忌不懂裝懂,應謙虛以對,努力做到做好,不多話,但一說話就要讓對方刮目相看。大老闆才可能相信、肯定並願意完全託付給你。
 
他觀察,老闆們不會主動說出需求,因此必須準備超乎需求的內容。葉國華曾接過原先只要買2,000元萬自住房,後來因他的建議,買下1億3,500萬元店面的案子。
 
廣建人脈 當買賣方軟化劑
最初只有電話連絡,對方說希望買自住房、位學區,葉國華聽語氣是一位老闆。因此他推薦店面,並幫客戶分析優劣,自住無法收租金,但店面可以,又有增值空間,滿足客戶的需求。
 
協助客戶事前規劃、了解問題,感動式的服務,買賣雙方往往有硬價格,因此房仲成為軟化劑,軟化彼此的心。他認為房仲新鮮人,別隨意放棄客戶,遇到困難須有良好的解決能力,才能有感動式的服務。
 
超級業務:永慶房屋吳山林
 
誠字訣累積好客戶
「房仲業,賣的不是房子,是溝通!」不是使用話術,就能擁有高業績,成功的業務員面對屋況,應主動告知實情、相互溝通,讓客戶感到安心、信任,才能獲得客戶下一次的買賣。
 
士林火戰車努力肯拚
民國84年的房仲業正值低迷期,永慶房屋業務經理吳山林,卻能從業績不佳的菜鳥變成年收超過200多萬元,成為天母地區首屈一指的Top sales,也因肯拚、努力的個性,被長官譽為「士林火戰車」。他曾獲得永慶97年度第三季店主管組季軍、98年度人員組風雲經紀人、100年7月業績暨客戶服務競賽冠軍,更曾任永慶房屋天母、北投多處店長。
 
吳山林提到,以前銷售房屋的方法,是「術」,是話術、技巧。早期若一間房屋漏水,經紀人和屋主可能都知道屋況,但對買方可能沒有誠實以告,一旦成功交屋後,買方如果發現漏水,肯定會認為屋主與經紀人聯合欺騙自己。
 
保持同理心服務顧客
面對這樣的狀況,若主動告知、事先讓買主了解,可能會面臨交易失敗的窘境。吳山林指出,有些經紀人為了業績、獎金,當下使用話術隱瞞問題並說服客戶成交。他卻覺得,即使這次無法成交,但客戶對於你的服務,都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感受到誠意,感覺安心,一定會有下一次的交易。
 
遇到各方面都很適合客戶的房子,但客戶卻不願立即購買的狀況,不應只單方面認為對方為何不買,而應主動了解客戶背後的原因,運用同理心,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或許是先前買賣房屋的惡劣經驗,影響客戶處理的當下。
 
曾有位王媽媽想買房,卻不願先付斡旋金,但因吳山林感受到對方想買房的強烈意願,答應到案件成交為止。原來,王媽媽曾被不肖仲介欺騙,仲介拿了錢卻沒辦事,讓她對仲介心生疑慮。
 
聽見客戶內心的聲音
成交後,王媽媽依照約定付斡旋金,不但介紹自己的女兒,還陸續介紹客人給吳山林。他說,面對客戶,不要急著成交,試著了解客戶的聲音,如果服務好,客戶自然會「呷好道相報」。
 
想聽見客戶內心的聲音,吳山林說,可以先訓練自己觀察周遭親朋好友,了解他們細微表情、聲音的變化。願意留心,就可以在客戶臉上,看到內心的秘密,體會對方沒有說出口的需求,體會出來了,就應趕緊去做。
 
同時也不要忘記,幫忙保留客戶的祕密。不強硬運用話術逼迫客戶購買,溝通的藝術是適可而止、體諒別人,每個人都有不願意全盤透露的資訊。
 
他語重心長地提到,業務員假如只為業績,成績一下子暴衝太快,往往陣亡也快。景氣好時,可能成交數量一飛沖天,大家業績難以分出好壞,但如果客戶根基沒有打穩,一旦景氣低迷,業績立見高下,平時只重業績、不論服務,遇上壞時機的經紀人將難以適應,甚至可能退出房仲業。
 
業務員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成交的成功關鍵。吳山林觀察,有些經紀人即使成交,卻不知如何複製成功經驗,一旦擁有高業績,便開始自我膨脹、不可一世。他說,幫客戶成交房屋後,對方的資產可能上漲,業務員也不可將這樣的漲幅,當成自己的功勞。
 
買賣房屋的客戶,若在古時候,是擔任主帥的位子,房屋經紀人則是軍師。雙方觀念不同,經紀人如何影響客戶?吳山林說,軍師需公平、公正地分析、負責提供房屋資訊和意見給客戶,主帥才可能採納大部分的意見。提出建議後,也應該讓客戶自行決定最後的作法。
 
買賣不是一次就結束
主帥跟軍師的地位應是對等,當服務董事長、總經理這樣的客戶,經紀人心態不應矮人一截,否則可能無法給予客觀、良好的意見。「應建立想幫助客戶,出發點都是為客戶好的心態,才能對等。」吳山林說。
 
接待過形形色色的客人,吳山林累積豐厚的客戶存摺,有許多客戶回鍋再找他。他說,房仲業是有「根」的,客戶關係不是做一次生意就結束。但是擁有回頭客,不是在做久,而是「做好」。吳山林珍惜每一次服務客戶、和客戶互動的機會。
 
超級業務:信義房屋李榮賢
 
 六「心」級服務
「用心看待每件事,誠心開創新幸福。」信義房屋專員李榮賢認為,不論是300萬元或3,000萬元的房子,應該給予一視同仁的服務,用心對待客戶,給予六「心」級服務,客戶會有正向的回饋。
 
他認為,「熱心」,才能具備抗壓、接受挫折的能力;對客戶付出無比的「耐心」,李榮賢不諱言,當客戶不願成交,多少會感到挫折,但他會站在客戶的立場想,買房子不像買衣服,可以輕鬆決定,因此要多「關心」,才知道對方真正的想法。
 
「用心」對待,「細心」於細節。李榮賢舉例,知名麻辣鍋店鼎王,每回服務生送完餐後,都會90度鞠躬,在其他火鍋店很難看到,所以成為消費者心中服務第一名。
 
最後,不挑選客戶,不論成交金額大小,一律用心服務,第六心,就是「不設限的心」。對於超級業務員來說,最忌諱自我設限。李榮賢解釋,房屋經紀人的工作,是幫賣家順利賣出、替買家找到適合的房子,並不是法官或判官,自行決定客戶應該選擇的房子。
 
你自己喜歡,不見得別人喜歡。 他舉例,有些經紀人看到房屋價格,不符合客戶當初的要求,就自行幫客戶刪選,也不帶看。但他認為,即使開出價格高,如果客戶喜歡,可以試著談判,「不試,永遠不知道會不會成功。」李榮賢說。
 
69年次的李榮賢曾在中華汽車擔任測試檢驗工程師,工作了三至四年,薪水穩定,但他希望能有不同挑戰,不是只做內勤工作。他謙虛地說,以前曾被同事封為「憂鬱王子」,如今只看到熱情,做業務讓他充滿正面力量,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達到目標。這樣的信念,讓他成為今年信義房屋中和景安店第一名、業17區(中和、土城、三峽)第四名。
 
有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女兒找房子,希望找在學區附近位於二、三樓層的房屋。每次帶看房屋,不會騎機車的媽媽,都是走路過來。 李榮賢協助帶看房子一段時間,終於找到同樣帶著兩女兒的單親媽媽要賣房,位於四樓,格局和價格讓客戶非常滿意。他說,永遠忘不了客戶熱淚盈眶的樣子,租屋十幾年,歷經奔波,能買到心目中的房子,成交後甚至常常帶著吃的拜訪李榮賢。
 
他也曾協助一位客戶帶看房子看了半年,後來對方打電話告訴李榮賢已經買到想要的房屋,他聽完沒有大生氣,反倒替對方開心買到好房,也謝謝客戶告知他。沒想到對方滿意李榮賢的服務,還介紹客戶給他,甚至幫忙說服買房子。李榮賢明白,人不可只看眼前的利益,現在的努力,是以後的回饋。
 
 發傳單,也讓李榮賢獲得幾次成交的機會。仍是業務助理時,他曾於永安市場發放傳單,有位客戶是一、兩個月前拿到,放入公事包中,無意又拿起來看,就看到自己想要的房子,在一天之內看完屋,馬上做出決定。
 
對於房仲新鮮人,李榮賢建議,敢開口問前輩問題很重要,這樣前輩才知如何協助你;態度也至關重要,好的態度會幫助自己獲得更多的幫忙。
 
現在資訊透明,房屋經紀人是否用心、以客戶的角度出發,消費者都看在心裡。他比喻,彷彿蝴蝶效應,對於客戶細心小動作,可能就是日後的業績。
 
「愈努力愈幸福。」李榮賢認為,腳踏實地才可能成功。
 
超級業務:信義房屋林廷安
 
多做一點…收獲更高
「天道酬勤,上天會因為你的勤勞而給予相對應的報酬。」信義房屋專員、曾為Top sales的林廷安認為,成功的房屋經紀人若有熱忱,付出相對的勤勞,會帶給顧客感動,也會獲得客戶的信任,但若不專業,則會帶給顧客質疑。
 
進入房仲業半年,就拿到優秀的新人獎,今年單月最高業績為280萬元,成為信義房屋台北市業務區的Top sales,2010年業績也達260萬元。
 
奉行大數法則
去年8月進入信義房屋,今年剛滿一年的林廷安,有如此亮眼成績,他謙虛地說,自己並沒有高超的話術和銷售技巧,也沒有明顯的成功特質,有些超級銷售員擁有廣大的客戶群,除了房子本身好,買主和屋主對於房屋經紀人有高度的信任,都是成功的因素。
 
林廷安第一個月的業績掛零,剛開始成績並無特別突出,但一步一腳印,他說自己沒有武功秘笈,業績是累積關鍵成功因素累積而來,和付出成正比,並非數字的累積。
 
還是學生時,林廷安的老師曾跟他說,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你,但多數人喜歡你就夠了,讓他在房仲業工作十分受用,採用「大數法則」,讓大部分人喜歡自己,將客戶量做大,雖然沒有漂亮的話術,但如果可以滿足有需求的客戶,把對的事情持續做就對了。
 
誠實是上策
另外,「誠實是上策。」由於客戶常會質疑房市沒有透明的價格,他說房屋經紀人,應誠實告知客戶合理的價格,而非不理性喊價,將屋況誠實告知客戶,主動提供資訊給客戶參考,盡可能滿足對方的需求,才能獲得信任。
 
第一件成交的物件約2,000萬元,於台北市新生北與長安東路交叉口,屋主開價1,860萬元,但買家只願意出1,800萬元,最後,林廷安卻能協助雙方成功交易。他如何辦到? 他回憶,買家常須台南、台北兩地跑,加上作息因素,都是下午看屋,買家曾跟林廷安說,之前的房屋經紀人都帶她早上看房,讓買家十分疲倦,林廷安注意細節,因此都安排下午看房。
 
有一次颱風來襲,林廷安為了安全起見,颱風前巡視負責的物件,他以為這間屋主在家,加上屋內有貴重物品,沒有特地過去,不料屋主不在,其中一扇窗戶沒關,屋內被雨淋濕,林廷安還特地入內擦拭、打掃,他說買家不高興,但屋主卻很滿意。
 
小地方為買、賣雙方著想,最後屋主願意以1,800萬元成交,林廷安專程南下,要讓買家簽約,沒想到中途另有仲介打電話來,表示有更好條件、更便宜的房屋,他以買家的立場出發,讓買家能不受誘惑,這筆交易就此成交。
 
尚未成交的客戶需好好經營,已成交的客戶,林廷安說,一間房屋頂多成交買和賣共兩次,但做朋友卻是一輩子,如此一來,也容易促成生意。
 
一輩子的客戶
他不因房屋成交而中斷和客戶的關係,逢年過節、客戶生日,他常會寄卡片,發簡訊祝福,他不知道這麼做,會不會有熟客因此介紹客戶給他,但林廷安說,事情應該先做,才知道會不會有結果,他相信,掌握舊客戶,並應有聯繫的密集度,這雖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每個人卻不一定實際執行。
 
當時與林廷安同時進公司的新人共有八人,如今一年過去,只剩下兩人,其間他也看到人員流動,雖不清楚這些人離開的原因,但他卻依舊快速成長,繼續面對房仲業的挑戰。
 
曾在高科技上市公司擔任系統主管,促使他得時刻保持學習新知,因此進入房仲業滿一年的林廷安說,他仍保持新人學習的狀態,當遇到沒有處理過的問題,團隊的成員都樂意討論,也願意幫他指點迷津。
 
他引用聖經「敗壞之先,人心驕傲」的話作為例子,一個人如果過於驕傲,一定會跌倒,因為沒有人願意扶一把,同時也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若有人願意幫助你,從中吸收別人的經驗,也就能減少跌倒的機會。
 
拿出寶貝女兒親手製作的香包,上頭縫著稚嫩的「加油」二字,林廷安十分珍惜,他說,家人的支持,也是他努力工作最大的動力。
 
林廷安建議,想進入房仲業的新人,必須加強專業,例如房子結構、周遭便利性、商圈熟悉度,另外經濟脈動,如政府推出奢侈稅、全球經濟變動是否影響房市等,都不可輕忽。
 
超級業務員:信義房屋副總 馮其義
 
說實話做實事
經歷不同階段的職位,從房屋經紀人、店長、區主管再到副總經理,信義房屋副總經理馮其義,他常用言簡意賅的方式,鼓勵員工學習和練習,也因為了解各個階層的工作內容,他認為,在管理員工方面,談理念會比談績效有效。
 
每個階段的工作內容需要調適,他說,昨(27日)天他可能是房屋經紀人,只需要滿足客戶的需求,現在成為區經理,就必須服務同仁,和滿足客戶的需求,如今成為副總,就需要擘畫公司願景。但歷經各個階段,也使他在管理上,更加了解每項職務的內容和實際狀況。
 
馮其義採取一般人容易理解的方式,不說高深的言語,他認為簡單的舉例就能細細反芻,傳遞的力量大,若能用三分鐘讓人快速心領神會,就不需用30分鐘使人一頭霧水。
 
「想學習,肯練習就是好人才。」他常如此勉勵新進人員和員工,他認為簡單的舉例,短短一句話,才能讓員工容易理解。馮其義解釋學習和練習的關係。他認為學習是自發性,學完也必須練習,兩個因素互為因果、缺一不可。他說,進入房仲業的新鮮人,沒有相關工作經驗,應發自內心想學習、想成功,懂得自我精進,學習聆聽客戶的聲音和心音十分重要。
 
他說,雖然這樣的道理知易行難。他將練習棒球作為例子,對方如果揮棒練習次數比你多,成果當然可能比你好;例如準備考試,你只讀一本,但別人讀完三本,成績立見高下。
 
「談理念比只談績效好。」他說,就像教授指導學生寫論文,做的是提醒和鼓勵,學生則必須實事求是,聽懂教授的要求。當員工績效低落,導致信心不足,要先知道問題核心,主管應實際陪同員工發現問題,做出提醒和鼓勵,就像醫生望聞問切,才能評估患者病情。
 
績效低落的原因,有可能是消費者行為改變、大環境變化,主管應合理懷疑,並實際調查到底這是個案或通案。他指出,例如外部市場變化、新政策,像奢侈稅等,像921地震帶來的影響,管理應該依照日常變化,做出調整和檢討。
 
在房仲業,主管可區分為現場及非現場。
非現場主管像總經理、區主管等高層,必須找對方向授權,幫員工擘畫遠景,注意高層指示是否下達員工。現場主管如店長等,須面對外部客戶,解決客戶需求,還要處理員工的喜怒哀樂。
 
因此,現場主管必須實事求是,關心內部員工,讓員工滿足客戶的需求,甚至超越客戶的期待。現場與非現場的管理方法若顛倒,組織很可能管出問題。 主管應抓大方向並充分授權,授權後應相信員工,讓員工清楚知道執行的工作內容,他舉例,授權新進員工自己安排拜訪客戶,認知個人是公司的代表,才能快速成長。
 
「管理者應說實話、做實事,也應預先想在客戶前面。」因為員工會聽其言、觀其行,管理者應以身作則,藉此砥礪員工。 馮其義說,管理者若高高在上,沒有持續學習、練習,就不清楚內部、外部的問題與管理。相反地,如果知道該怎麼做,卻不妥善處理,或即使明白管理理念,卻不一定做能好,問題有可能越變越嚴重。因此,必須藉著各種機會,主動聽員工的聲音和「心音」,才能分辨員工的話語,是否經過修飾、或者不敢表達。
 
經理人觀點:8個銷售黃金原則
 
銷售是個性的延伸,賣的不只產品,是你自己
「你會不會喝酒?」20幾年前,現任博達華商廣告公司總裁當年應徵廣告業務工作,主考官問的第一個問題。他第一次和客戶應酬,「才喝到第二杯酒,就完全掛掉了!」

優派集團總裁朱家良早年曾推銷事務機器,成交機率約1/40,因此,他的作法是:「一直碰釘子,碰完 39個釘子,就有機會可以做到一個。」

還好,時代變了。
敦陽科技董事長梁修宗在大學時代,看到HP的業務員到學校做售後服務,西裝筆挺,很專業的樣子,「我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 當業務員。」現在,「業務員」已經成為一個有專業形象的職業,連科技大亨郭台銘、林百里都經常被讚許為「超級業務員」。

有為者亦若是。
立志成為「超級業務員」嗎?好消息是,從就業市場來看,業務工作的機會多,而且競爭對手少。根據 104人力銀行的統計,目前 每100個就業機會中,就有20個找業務人才,但每100個求職人口中,只有8個人願意做業務。

然而,壞消息是,現在業務工作愈來愈難做。銷售談判大師,羅傑道夫(Roger Dawson)說:「銷售新世紀的趨勢之一是,你的買主知道得愈來愈多。」當買主的資訊愈充分,對品質的要求就愈高,想成交,當然難度也相對提高。

不止於此,市場上同類型商品還愈來愈多,產品外表、功能、價錢也都差異不大,買主的選擇增加,命中的機率也就相對降低。遇到這兩個問題,傳統老業務人會搬出「業務鐵律」兩則:「再衝!再不然,便宜給他!」

但是橫衝亂撞,往往落得無功而返,降價求售,只怕連溫飽都難。從前的業務鐵律,正逐漸鏽蝕,在數位時代裡,「知識」型的新典範,才是業務的黃金法則。

黃金法則 1:創新思維 ─ 靠腦袋不靠嘴巴的
日本壽險界名人柴田和子,連續20年蟬聯日本壽險銷售冠軍,也是金氏世界記錄保持人,她分析:「成功業務員一定要有獨創性思考能力,」,發揮個人創意,開創新市場的冒險頭腦,是新一代業務員的一項密技。擁有出色的業務能力,不再是靠嘴巴,而是靠頭腦。

ING安泰人壽的保險經紀人詹金寶,入行兩年半,就連續兩年擊敗2萬7000位同事,連莊個人業績冠軍。詹金寶善於觀察社會環境的變化,結合到產品銷售。例如這兩年利率走低,他將傳統型壽險改包裝成投資型產品來賣,他說:「如果說我和其他人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我會自己創造產品特色。」

黃金法則 2:如經營者般設計生意模式
美商如新(Nu Skin)的直銷商羅振邦、林素霓夫婦,創造出每個月4000萬元營收的龐大組織,擁有 22位藍鑽級下線(月收入30-50萬元)。他們為旗下的年輕下線設計一種毋須人脈就可完成的展業模式──問卷調查, 「我們是傳銷界第一個用問卷做陌生開發,」在去年登上 Nu Skin百萬美金名人榜(累積收入超過 3000萬台幣)的羅振邦自豪地說。

黃金法則 3:淵博且具差異化的資訊提供者
創新可以找到新市場、新客戶,但要往深的紮根,靠的還是專業。創新思維像是找到一塊空地,空地上的建築工程則需要專業來建設。

TOYOTA國都豐田汽車的翁明鈴,30歲出頭,親切、有禮的女性,累積銷售數量居TOYOTA所有銷售員之冠。女生賣車,你可能會懷疑她懂不懂車?然而,她的專業讓同行的男性銷售員都佩服。「我相信自己比別人都更懂車,因為我不是翻翻汽車雜誌而已,而是親身去感受,」翁明鈴這樣說著。

她會為了了解不同車種的避震器去借車來體驗,駕駛座的感覺還不夠,再換到左前座、後座,再試試看轉彎、煞車。當顧客隨口問她:避震器好不好?翁明鈴可以回答出坐在每一座位的感覺,這是汽車雜誌上學不到的專業。

黃金法則 4:如顧問般解決顧客疑難雜症
「現在,業務人員的角色愈來愈像顧問,」英國保誠投信業務企劃部協理陳紹蔚說,以基金業務來說,要完成銷售,不止要懂基金,還要研究各種不同的投資工具,然後建議客戶最適當的資金配置。

英國保誠投信的基金規模約 1000億元,有700億是陳紹蔚的團隊完成的,「我很少跟客戶吃飯應酬,倒是下班後常要幫客戶代筆寫報告,」陳紹蔚 笑著說,他在和客戶互動時,角色常常更像在做理財諮詢。

「業務員的專業知識要大於客戶,」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楊基寬分析,這些知識不是用來包裝自己的,「是要來解決客戶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客戶問題,還不用談到產品優劣,個人就已經出局了。

黃金法則 5:不只是賣產品的人,更是整合資源的人
「現在的銷售工作,環節、流程很複雜,專業的東西很多,」凌來誠在紙上畫了很多小圈圈,然後再畫一個大圈圈,抬頭說:「業務的專業,就是要能整合各個專業。」

翁明鈴平日勤於蒐集各種資料,當顧客上門時能呈現最客觀的參考資料,除此之外,每個星期有3、4天都固定要到保養廠,關心顧客車子的維修狀況之外,也和技工保持良好的關係。她明白,必須要從提供販賣之前的充分資訊,整合到售後服務的資源,顧客才會買到一部好車。

黃金法則 6:100%顧客導向
曾經擔任業務工作的楊基寬分析:「以前大部份做業務是hard sales(強迫推銷),只要有產品加上一些銷售技巧就行。」但現在,當買方市場來臨,強迫只會帶來反感,「必須完全從顧客需求出發。」

「以前你會常常聽到業務員說:不行!這是公司規定的,」凌來誠分析,「公司規定」的意思,就不是從顧客出發,「現在,當顧客有問題,即使再困難,業務員都必須說:好!我回去溝通。」

新典範的 Top Sales,幾乎沒有人不奉行這個原則。美商如新的羅振邦與林素霓在擴展下線組織時,深知直銷的工作本質會帶來大量的挫折感,便營造一個團體激勵的組織環境。

黃金法則 7:小細節大信任
顧客為什麼選擇你的產品?如前所述,舌燦蓮花已經不管用,成交的原因,大半來自信任。
保誠投信的陳紹蔚賣基金有一個原則,當股市行情不好時,他會建議客戶要將資金分散到其他投資工具,雖然這樣短期內對他的業績是不利的,但卻保障了客戶資產。「不要竭澤而漁,」陳紹蔚強調。因為贏得客戶信任,入行八年,他和客戶都成為好朋友,雖然現在他已經不跑業務,這些朋 友仍然是整個團隊的長期客戶。

「為客戶設想」,大家都懂的原則,但問題是,要怎麼做,才能讓顧客願 意相信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關鍵在於小細節,」翁明鈴賣的每一部車都是她爬進爬出,裡裡外外檢查到安心才交到客戶手上。「用心有多深,感受就有多深,」凌來誠一字一字地強調。

黃金法則 8:培養團隊精神,為日後生涯鋪路
還在搶同事的case、墊高自己的業績?不不不,這年頭單打獨鬥成不了業績英雄,你需要同事分享資訊與經驗,需要同事完成服務,遇到大案子, 還得一起從同業手上搶過來,更重要的是,除非你只想短期打工,否則有一天你升任主管,你的團隊一定充滿內鬥和混亂。

業務工作的新典範,再也不是注重短期的爆發力,需要的是研究、佈局、經營,而凡此種種,需要的都是長期的累積。而無論是以前把酒言歡的交 際,或是如今專業顧問般的解決顧客問題,從未改變的是,人和人相處感覺。 「銷售是個性的延伸,賣的不只產品,是你自己,」楊基寬一語點破業務工作的核心。
超業的6個人格特質
主動積極:永不放棄,提高成功機率
同理心:察覺客戶「沒說出口」的需求
正向思考:挫折復原力強,修正再出發
守紀律:做好簡單的小事,累積成卓越
聽多於說:先聽後說,提出對的問題
說真話:重承諾、不說謊、不誇張
 
超業的5個銷售流程
充分準備:了解產品,當個專業顧問
成功拜訪:看問聽,建立完美第一印象
有效提案:證明產品符合客戶需求
順利成交:判斷購買欲,把握機會促成交易
關係維繫:提升滿意度,讓老客戶推薦新客戶
還在怨懟公司產品不好、制度不好嗎?當然,你可以選擇換一家公司,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改變自己。
汲取超過40本書菁華、15個業務王的成功心法,如果你是業務員,不用說,你當然是努力讓自己成為公司和主管想抓牢、挖角的超級業務員。但是,數字就攤在眼前,這群人為數很少,如果你也想擠進這前20%的行列,最好的做法就是向這群標竿學習,了解他們都是因為做了哪些事,所以能夠交出好成績。
 

台長: 讀.冊.人
人氣(22,885) | 回應(3)| 推薦 (9)| 收藏 (0)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人生:管理春秋 |
此分類下一篇:大雪閱讀:楊慎「韜晦術」
此分類上一篇:經理人的一天:明茲伯格談管理

印人吳
可不可以不要那麼成功.生活簡單一點.自由一點....文章短一點..ㄏㄏㄏ!謝謝分享...我也好想成功!
2011-11-29 17:07:20
版主回應
印人吳您好:

自己好喜歡朋友部落格中的印章作品
每一件都好有特色
讓人愛不釋手

至於朋友的留言建議
下次改進
一定配合朋友的意見
在朋友的專業中
自己相信你是成功的
感謝來訪與留言
2011-11-29 19:25:46
小熊
介紹得很詳細

做服務業務得以誠信為出發點
熱心是討人喜歡的一要件
2011-11-29 18:55:19
版主回應
老師您好:

下次吃魚時
請老師務必要更仔細
這次魚刺事件
老師有驚無險
實屬萬幸
2011-11-29 19:20:28
忘月
每一個卓越的業務員
都是最好的市場行銷教材
細心探究 成功的業務員會有共通的特色
1.聚焦服務: 他們賣服務 而不是賣商品
2.用心: 用心於顧客 用心於產品
3.紀律: 持之有恆與條理分明的紀律
這是淺見
2011-12-02 12:52:04
版主回應
前輩您好:

感謝您惠賜寶貴的經驗與智慧留言
因為競爭激烈
所以業務的功能與角色
也越顯得重要

其實
不論是否擔任業務職掌
有良好的溝通態度與技巧
對於與人互動
或是家人互動
都是有正面效應
2011-12-03 00:19:0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