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26 22:56:01| 人氣7,581|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健康人生 :小心肝

 

肝臟 複雜的化學工廠

肝臟位於腹腔右上方,是人體內最大器官。醫師表示,成人肝臟重量,約介於1000至1500公克之間,分成左、右兩葉,右葉較大,且兩葉相連,外觀一體成形。
 
醫師指出,肝臟就像是一個功能複雜的化學工廠,在人體中扮演製造膽汁、分解食物養分等多元功能。肝臟是體內新陳代謝的主要器官,能針對毒素進行解毒與排泄,相關重要功能,包括下列幾項:
1.新陳代謝功能
人體從食物中攝取醣類、脂質與蛋白質後,由於肝臟具有代謝這三大營養素所需酵素,上述物質得經肝臟代謝處理,才能轉化成適用人體的有用物質。
 
●轉換葡萄糖 變肝醣儲存
肝臟就像個神奇魔法師,可把吸收進人體的葡萄糖,轉換成肝醣儲存;當身體血糖值下降,肝臟就會把原本存放其中的肝醣,轉換成葡萄糖釋放至血液中,提供人體能量。
 
●重組蛋白質 利人體吸收
除了醣類,蛋白質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當魚、肉類等食物被吃下肚,蛋白質因無法直接被人體吸收,會先在消化道被分解成胺基酸,之後再經血流送往肝臟,此時肝會重新合成、重組胺基酸,變成適合人體吸收的蛋白質,再透過血液輸送,送往身體各部位利用。
 
●氧化加還原 脂質變能量
也負責提供身體能量的脂質,在小腸被分解、吸收後,也會經血流送往肝臟。接著,肝會透過氧化與還原作用,把脂肪轉換成能量。但若身體吸收的脂肪量過多,就會導致脂肪在肝臟累積,形成可怕的脂肪肝。
 
2.製造膽汁
肝臟會分泌鹼性膽汁,之後存放於膽囊裡。當攝取含脂肪的食物,膽囊會釋出膽汁,經由膽囊管注入十二指腸,可乳化食物中的脂肪,使其容易吸收;也能中和胃裡的酸性物質。
 
3.解毒與排泄功能
肝臟可說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像是食物中的蛋白質,在消化道被分解成胺基酸時,常會產生俗稱阿摩尼亞的「氨」這類代謝廢物,此時肝臟可將其轉變成尿素,後經尿液排出體外;另也可改變酒精與藥物等化學物質的性質,使其無毒化,而後透過尿液送出體外。
 
具代謝、解毒與排泄等多重功能的肝臟,猶如一座精密又複雜的化學工廠;但因沒有神經,是個沉默的器官,所以當肝臟生病時,我們也不見得有什麼具體症狀。醫師表示,肝病發生初期,患者少有明顯症狀,只有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或嚴重肝硬化、肝癌末期等,才會有腹水、黃疸等病徵出現。
肝病症狀不明顯 請主動關心檢查
醫師提到,肝臟發生問題時,初期包括疲勞、食欲不振、惡心、黃疸等,都是常見症狀,但這些症狀因不具特異性,就算有上述不適,也不代表就是罹患肝病。他建議有不適症狀者,應做兩件事:
1.抽血驗GOT、GPT,檢測肝發炎指數。
2.做腹部超音波檢查,釐清病情。
(這兩項檢查,請見P5詳細說明)
 
●倦怠無力
肝病症狀雖不易判定,但醫師表示,對慢性肝炎患者來說,食欲不振與倦怠無力,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正常人疲勞感,可藉睡眠與休息恢復,但對肝功能不佳的患者來說,即便體力未大量耗損,睡眠也充足,仍會感到疲勞。而除了肝病外,包括貧血與糖尿病患者等,也會有此種病態疲勞感,建議應就醫檢查,找出疲勞根源。
 
●食欲不振
食欲方面,醫師表示,雖然大部分食欲變差與肝臟疾病無關,但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發作時,的確會有胃口不佳、惡心等症狀;且除了吃不下,還會有疲勞等其他病徵,建議症狀遲未改善,最好就醫以腹部超音波、檢測GOT、GPT等方式,及早揪出病因。
 
黃疸
隨著肝功能持續惡化,部分患者會有黃疸症狀。醫師指出,所謂黃疸,是指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過高,造成皮膚變黃、尿液呈深茶色、眼睛俗稱眼白的「鞏膜」變黃。膽紅素濃度變高,不一定是因肝病引起,舉凡膽道受阻,導致膽汁無法順利排泄;或因溶血性貧血,造成紅血球大量崩壞,釋出過多血紅素,超過肝臟處理範圍,使膽紅素濃度提高等,都會引發黃疸,應透過抽血與超音波檢查,找出確切病因並對症治療。
 
肝罩不住 也會連累膽
「肝膽相照」用在人際關係,是形容兩人情同手足,互相扶持。若從醫學臨床,正確說法是「肝膽同病」;西醫形容膽囊是肝臟的好幫手,中醫認為肝膽互為表裡,兩個是哥倆好寶一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醫師說,膽囊位在右上腹側,膽囊的血管、神經都源於肝臟的分枝,肝臟分泌膽汁後流到下方的膽囊貯藏。我們吃東西時,膽囊立即釋出膽汁流入腸道,幫助消化脂肪,代謝膽固醇。
 
肝解不了毒 膽囊遭侵入
中醫說,人有五臟六腑,一臟對應一腑,肝臟的對應就是膽囊;肝功能失常,膽跟著出狀況,才有肝膽火旺、肝膽濕熱之說。兩千多年前中醫就認為肝膽是互相影響,此論點與現代醫學一致。
 
肝臟是膽囊的守護神,扛起解毒重任。隨血液進入肝臟的細菌、病毒,如果無法徹底消滅,將侵入膽囊;因而罹患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常會衍生病毒性膽囊炎。
 
膽管若阻塞 遲早肝硬化
肝出狀況,膽汁分泌不足,就影響消化功能,會出現腹瀉、油便、體重下降現象。
反之,膽管如果阻塞,膽汁排泄不暢,總膽管壓力增大,膽汁會逆流回血液循環中,肝內膽管隨之阻塞而擴大。若未能及早發現治療,會引起膽汁滯留性肝疾病,進而出現肝硬化,導致肝功能不全、衰竭而亡。

肝總司令累了 器官各自潰散
台語有句俚語「肝哪嘸好,人生變黑白」。中醫形容肝臟是「將軍之官」,就是人體內擔任總司令角色的器官,免疫系統是作戰部隊,總司令若過度勞累,沒有好好睡眠充分休息,作戰部隊必陷混亂,四處告急。
 
眼白黃濁 皮膚黃黃
醫師說,如果民眾發覺眼白變得有點黃濁,皮膚和手掌心也黃黃的,感覺容易疲倦,整天沒精打采,味口不佳時,建議民眾趕快找醫生,很可能肝膽出問題了。
 
最近罹患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者增多,醫學臨床認為與習慣晚睡有關。因為晚睡,肝膽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免疫系統就出狀況,所以中西醫都建議民眾不要熬夜。
 
鬱卒易怒 口苦口乾
中醫說,人感覺很鬱卒、易怒,西醫會建議看家醫科或精神科,中醫認為是「肝失疏泄,肝氣鬱結」。肝氣鬱結,膽汁排泄不順暢,自然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會出現胸脹痛、食欲不振、口苦口乾、黃疸,及便溏(大便不成形)等症狀。
 
指甲枯白 萎軟變薄
中醫認為除眼睛外,指甲也可看出肝是否正常。肝血充足,指甲就堅韌紅潤有光澤;肝血不足,指甲會萎軟變薄,呈枯白。
 
月經失調 難脫「肝」係
中醫更有「女子以肝為先天」之說。李維哲表示,中醫理論「肝藏血」,認為女子經血太少或過多崩漏,是肝血虛或肝火上火造成,因此臨床治療女子月經不調,疏肝是第一要法。其實,頭暈眼花、手足麻木的貧血現象,不是女人專利,男人也會。人生不想黑白,要彩色,就要保護肝。
 
丑時肝經運行 一至三時好好睡
現代人常飲酒、熬夜,最怕爆肝問題。在中醫觀點,護肝最重要就是休息及自然保養,吃太多保肝產品,不一定有用。
 
丑時肝經運行 一定要睡
中醫表示,中醫認為,子時(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是膽經運行的時間,而丑時(凌晨一點至三點)則是肝經運行的時間。此時血液流經肝,應讓身體得到完全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體力無法恢復,連帶思考能力也會變得遲緩。肝為疲極之本,通常肝氣血不足的人,特別容易覺得疲憊。
 
按摩三個穴位 能卸肝火
醫師說,肝經起於足大趾的上部,沿著腳的上部,再經過內踝,向上循行於下腿及大腿的內側,直到股部內側。再繞過陰部,進入小腹,在胸部與肝及膽連接。肝經上的重要穴位包括行間穴、太沖穴與章門穴:
●太沖穴:位於腳大拇趾與第二趾骨結合處。
●行間穴:在太沖穴的前面。
●章門穴:位於第十一根肋骨尖端下。
 
醫師說,按摩這三個穴位,都可以達到卸肝火、舒緩神經痛的作用。另外,若民眾有鬱悶等情緒,也可以藉由按摩太沖穴來抒發。
 
三大原則保肝 別亂吃藥
市面上保肝產品琳琅滿目,醫師表示,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頻繁食用這些保肝藥物、產品,反而可能會加重肝臟負擔。養肝其實遵守三大原則就可以了:
1.在丑時睡覺
2.盡量避免菸酒
3.多吃青菜水果
●抗氧化食物/柑橘類、青椒、南瓜
醫師表示,抗氧化的天然食物有益肝臟,能促進代謝功能。如含維他命C的食物:柑橘類、檸檬、青椒等。含維他命A的食物如黃色的南瓜、木瓜、胡蘿蔔等。卵磷脂也能促進肝臟的代謝,如蛋黃、大豆、玉米、花生等。
 
肝藥材/五味子、芝麻、七葉膽
醫師指出,五味子、芝麻與七葉膽都是護肝中藥材。其中,五味子在日本、韓國、香港接受度頗高。 五味子是一種藥材,包含酸、苦、甘、辛、鹹五個味道,植物的不同部位有不同味道,如皮是甘味,肉是苦辛味等五個味道剛好能夠顧到肝、心、脾、肺、腎五個器官。五味子除了可以幫助緩解血壓、血脂外,還可以幫助肝臟新陳代謝。
 
醫師表示,五味子沒有特別的服用禁忌,適合多數人服用。而且因為味道清香,在韓國就被廣泛地做成飲品,如五味子蜂蜜茶等。芝麻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強補心肝腎。不論是黑芝麻還是白芝麻,療效都不差,不過黑芝麻因黑色,中醫認為入腎,效果會再好一些。
 
至於七葉膽可以幫助解清熱、卸肝火,是春夏季很好的保肝中藥材,但不適合手腳冰冷或體弱的民眾。醫師表示,枸杞紅棗做為平常的顧肝保養食材是可以的,但對於幫助肝臟解毒則無太大療效。
不可不知 天然養肝食物
 
卵磷脂大豆、蛋黃、堅果、花生
可幫助油脂代謝,減少肝臟負擔,並可降低肝臟中的膽固醇囤積,預防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
●維生素B群糙米、薏仁、小麥胚芽、木瓜、牡蠣、綠色蔬菜、香蕉、牛奶
為肝臟代謝過程中重要的輔助酵素,維持肝臟的能量代謝。
●維生素C柑橘、柳橙、草莓、葡萄、奇異果、檸檬、各種綠色蔬菜
提高肝臟對有毒異物的解毒能力。
●維生素E植物油、深綠色蔬菜、小麥胚芽、肉類、核果類
預防脂肪堆積肝臟,造成脂肪肝,保護肝臟。
●牛磺酸貝類、魚類、章魚等海鮮類
促進膽汁酸分泌、促進肝細胞再生功能。
 
抽血揪出肝炎 超音波腫瘤現形
300萬B肝患 2/3不知帶原
肝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指出,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多人死於肝病,平均每個家庭就有一位肝病患者。該會調查發現,台灣地區約有3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知道自己帶原,另外200萬人不知情。至於30至60萬C肝帶原者,也僅有十分之一知道自己帶原,大多數人都是等到肝病末期,症狀出現才求醫診治,往往為時已晚。
 
他表示,肝炎疫苗例行接種之前,B型肝炎常經由母子垂直傳染,但如前所述,許多人因未經檢驗,不知早年已遭感染,一個運動健將有可能是無症狀的健康帶原者;而且肝臟內部沒有神經,腫瘤需大到一定程度才有疼痛症狀,所以,像邱太太有兩公分的肝癌,卻無明顯症狀,並非罕見。
 
病毒性肝炎 分急性與慢性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陳健弘表示,不同的原因會引起不同的肝炎,其中主要分為兩大類:病毒性肝炎與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大致可分為A、B、C、D、E型肝炎。
 
●A、E型肝炎都是典型的「病從口入」,經由飲食傳染,它們與B、C、D型肝炎最大的不同,是A、E型肝炎病毒只造成急性肝炎,不會演變成慢性肝炎。
 
● B、C、D 型肝炎經由血液或體液傳染,例如打針或刺青、穿耳洞時,若器械消毒不完全,就有可能受到感染。C肝和B肝一樣,都會轉變成慢性肝炎,導致肝硬化或肝癌。據統計,輸血感染C肝後,約有一半以上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而且沒有疫苗,是另一個危害國人健康的主要肝病。此外,D肝通常伴隨B肝同時感染,據統計,台灣B肝患者感染D肝的機率約10%;性工作從事者的機率為20%;毒癮患者感染率更高達80%。
 
非病毒性肝炎 肇因藥物或酒精
最常見的有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因酗酒導致,醫師說,因為酒精本身會直接或間接破壞肝細胞,久而久之會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藥物性肝炎:由濫服藥物引起,由於藥物大多經過肝腎代謝,吃藥不當時,肝臟和腎臟最先受害。萬一引起猛爆性肝炎,可能在短期內回天乏術,不可不慎。
 
猛爆性肝炎 死亡率8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肝炎中,最危險的屬猛爆性肝炎,它是肝炎中的超級殺手,任何肝炎都有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全部的肝細胞在短期間內全部壞死,肝功能完全喪失,死亡率甚至高達80%以上。
 
肝病檢查:GOT、GPT正常 肝未必無恙
臨床上,以抽血檢驗肝功能作為診斷參考,肝功能指標包括GOT(或稱AST)及GPT(或稱ALT),它們是肝細胞內最多的兩種酵素,若肝細胞遭病毒侵襲或壞死時,就會釋放到血液中,因此,也有人稱之為「肝發炎指標」,正常值約在40以下,也就是肝細胞發炎或壞死愈厲害,血液中的GOT和GPT就愈高。
 
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GOT、GPT數值高低,與肝病嚴重度或預後不必然有關;數值正常,也不代表沒有肝病。偶爾可見,有的病人已長出肝癌了,GOT、GPT數值仍在正常範圍內。 要了解自己有無肝病,須先接受B型肝炎及C型肝炎篩檢,並搭配肝功能、腹部超音波及血中甲種胎兒蛋白檢查,要通過上述三項考驗,才表示沒有肝病。
 
肝病檢查:超音波檢查 肝腫瘤難遁形
由於超音波檢查方便,無副作用,所以是肝病影像學檢查中的第一線工具。正常的肝臟在超音波下,呈現出的是細緻而均勻的質地;若有慢性肝炎,則質地會變成不均勻;若已進展到肝硬化,則質地會變得粗糙,如苦瓜般凹凸不平。
 
也許有人會問,「我有B型肝炎,肝功能又不太正常,為什麼超音波是正常的呢?」或者,「我的肝功能是正常,但超音波卻是不正常的呢?」
 
醫師表示,超音波的診斷是一種形態上的診斷,如果肝有發炎,但還不到超音波可看得出來的地步,所以超音波的診斷會是正常的。此外,不同原因所造成的肝炎,在超音波之下並無法區分。所以,無法單單由超音波檢查,就可以告訴你是B型肝炎還是C型肝炎,必須靠抽血檢查才知道。
 
超音波檢查還有另一項相當重要的目的,便是要早期發現肝腫瘤。醫師說,台灣地區是B型肝炎感染盛行區,超音波檢查是早期發現肝癌的重要工具,以目前超音波的解析力,可以發現小至1公分的腫瘤。也可依腫瘤在超音波所呈現的圖像來判斷此一腫瘤到底是肝癌、血管瘤,還是轉移性癌。若無法做鑑別診斷時,再佐以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及肝穿刺等檢查。

台長: 讀.冊.人
人氣(7,581) | 回應(6)| 推薦 (13)| 收藏 (0)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閱讀:理財健康 |
此分類下一篇:健康人生:濕疹乾癢
此分類上一篇:健康人生:膝關節炎,冬季養生

讀.冊.人
平安是幸,健康是福。
對於家中有親人長者身有病痛之苦,心情體會特別深刻。

高齡的母親,當年因為輸血不自覺中感染C型肝炎,長期服藥治療與定期超音波檢查,至今已十多年,雖說情況穩定,但是因為解毒功能以及免疫力降低,不時為皮膚搔癢等症狀所苦。

雖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隨著年事漸高,老人家的身體健康一日不如一日,因退化所帶來的現象與不適,總是不自覺地困擾著每位年邁的長者。美美陪著母親就診時,總會聽到醫者冷靜地說,這個年紀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雖然自己也明白,老人家有些症狀,是不會痊癒,如退化引起的種種身體疼痛與不適,看在身為人子的眼中,除了不捨之外,更深切體會老人家健康是何其珍貴。
2011-11-26 23:16:44
543
肝臟,真的要好好照顧

肝若不好.人生就是黑白的
2011-11-26 23:43:06
版主回應
543您好: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
就像身體一樣發出訊息就是徵兆
小如感冒
大則重症
在在都會讓自己與關心之人
生活與人生完全變色
平安是幸
健康是福
2011-11-28 16:31:22
雲端魅影
謝謝您
讓我更認識肝臟的功用
與該如何維護

肝臟不好好保護
人生可不止僅黑白而已
2011-11-27 20:58:28
版主回應
雲端魅影您好:

請無須客氣
歡迎朋友來
健康本來就是容易疏忽
只有多注意飲食與注意作息
閱讀本來就是可以豐富人生
2011-11-28 16:27:20
吉米布萊特
顧肝藥不能亂吃..
有人吃錯了猛爆性肝炎..然後就掛了..
2011-11-28 15:52:45
版主回應
吉米布萊特您好:

確實如此
專家說台灣洗腎人口居全球前幾名
原因就是成藥與國人服藥習慣
看病是治療
服藥應請示醫師或是配合劑量服用
健康往往都是失去後
才會驚覺重要
2011-11-28 16:23:51
紅玉
謝謝您總是分享許多好文(但發稿速度也太快了吧)

這篇文章對我來說特別有用
說得很對
但我想補充的是:加工食品也不能吃太多,肝臟對這類東西難以消耗。

再次感謝分享。
2011-12-03 01:42:27
版主回應
紅玉 您好:

很抱歉
如果已造成朋友的困擾
敬請海涵

感謝朋友的提醒與留言
病痛需要醫師的治療
用藥更需要配合指示
健康食品仍需要請示過醫師
誠心邀請朋友常來
幸會
2011-12-03 23:02:36
茹鷁
這篇一讀再讀
很重要呢
2011-12-04 03:26:1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