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08 10:18:28| 人氣9,449|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琹涵: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閱讀琹涵:慢享 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

書名:
慢享 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
 
作者:琹涵
曾任國中教師,目前專業寫作。其作品〈成功〉、〈酸橘子〉先後入選國中國文課本,〈樂趣〉、〈山林小記〉、〈欣賞的心〉、〈聰明的人〉等,入選海外華文教科書,文章也被大量採用作為高中基測及北一女等名校甄試閱讀測驗的範文。曾獲中山文藝獎散文獎,著作豐,量多而質精,目前仍勤於筆耕。
 
琹涵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總是因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近期作品《慢讀唐詩──愛上源自生活的美麗》、《慢讀宋詞──珍愛源自生活的深情》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深受好評。
 
內容介紹:
作者用真摯敦厚的文字,以現代語言將傳統節日之美,做了最貼切的詮釋。
人們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你是不是一到傳統節日就會特別感性?甚至詩興大發呢?潛藏在內心深處的「詩人靈魂」就開始蠢蠢欲動?也有人認為,年節的興味一年比一年淡,如果不是想著休假日的到來,還有誰興高采烈的熱切期待著每個節慶呢?
 
無論如何,永遠用善感溫柔的心、真摯親切的文字陪伴著你的琹涵涵老師,這次將與大家分享的是永遠吟唱不膩的絕品好詩,依著春、夏、秋、冬共49篇文章,溫潤恬美地描述自己和周遭友人的故事,細細閱讀彷如嚐到了一點人生如詩的滋味,帶你認識詩詞中源自生活的節慶之美,伴你度過一年四季每個傳統節日!
 
王安石〈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吟讀一首詩人的千年詠嘆,在行文流水的字裡行間重拾那股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帶著歡快的心情過節。不論你只想「舉頭望明月,對影成三人」享受獨酌之味;或想藉著共度佳節之名邀集好友、知音歡聚,食佳餚、飲美酒、品味茶香……本書都是詩詞愛好者的你不能缺少的最佳良伴,更是席間展現個人文采、與文友切磋的必備心機讀本喔!當然,本書也是帶給彼此最愉悅圓滿的祝福,誠如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詩句:「若得這般吟詠的生涯,即使世路崎嶇,走來也悠然。」
 
本書特色:
編排以四季為經,節日為緯,透過古典詩詞重新體會傳統節慶的美好真諦。
藉善感的文字,喚醒纖細知覺,領略日常生活的悠悠恬靜。
書中以插畫家王春子的作品呈現出暖烘烘節日氣息,值得收藏。
是送給所有詩詞喜好者,迎接一整年的圓滿喜悅讀本。
 
閱讀琹涵:慢享 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
 
目錄:
推薦序────心中有詩,生命無處不是動人的風景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潘麗珠)
寫在前面────感受節日詩詞之美 (琹涵)
 

年味淡了,懷念卻深────宋.王安石〈元日〉七言絕句
歡樂慶新年────清.孔尚任〈甲午元旦〉七言律詩
美麗的柑橘────唐.駱賓王〈詠鵝〉五言古詩
記得當時年少────唐.張泌〈寄人〉七言絕句
老街的戲院────唐.杜牧〈金谷園〉七言絕句
心底有流泉────唐.柳宗元〈漁翁〉七言古詩
單純的心情────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詞
心事誰人說────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
閒閒走走────宋.程顥〈春日偶成〉七言絕句
情誼────唐.無名氏〈雜詩〉七言絕句
飲啄之間────唐.孟雲卿〈寒食〉七言絕句
快樂過日子────唐.韓翃〈寒食〉七言絕句
攀向夢想之巔────宋.魏野〈清明〉七言絕句
昨日當我年輕────唐.杜牧〈清明〉七言絕句
 

千葉田田────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七言絕句
吟詠是生涯────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七言絕句
垂掛夢的音符────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七言絕句
昨夜星辰────唐.溫庭筠〈瑤瑟怨〉七言絕句
詩詞的魅力────唐.賈島〈尋隱者不遇〉五言絕句
那白衣黑裙的時光────唐.孟浩然〈宿建德江〉五言絕句
母親的憂心────唐.孟郊〈遊子吟〉五言古詩
粽子────唐.杜甫〈天末懷李白〉五言律詩
傷心端午節────宋.張耒〈和端午〉七言絕句
鄉間之美────宋.范成大〈村莊即事〉七言絕句
藝術家的家────唐.李白〈贈孟浩然〉五言律詩
 

絕美風景────宋.蘇軾〈贈劉景文〉七言絕句
菱角飄香────唐.李白〈蘇台覽古〉七言絕句
仍然有夢────唐.許渾〈早秋〉五言律詩
情到深處────宋.秦觀〈鵲橋仙〉詞
書卷多情────金.元好問〈倪莊中秋〉五言律詩
中秋月色────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七言絕句
不寐的眼────唐.韋莊〈章臺夜思〉五言律詩
書香────宋.朱熹〈觀書有感〉七言絕句
姊妹────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七言絕句
且訂重陽之約────唐.孟浩然〈過故人莊〉五言律詩
輕輕走過────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五言古詩
黃昏裡的惆悵────宋.李清照〈醉花陰〉詞
悲歡交集────唐.王維〈酬張少府〉五言律詩
夕陽山外山─送別樂樂表弟────唐.王維〈歸嵩山作〉五言律詩
 

輾轉紅塵────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五言律詩
初冬的橘子園────唐.王維〈鹿柴〉五言絕句
冬日的清晨────宋.劉克莊〈冬景〉七言律詩
不一樣的感覺────宋.杜耒〈寒夜〉七言絕句
游泳池畔一朵花────宋.王安石〈梅花〉五言絕句
喜歡圖書館─明.于謙〈觀書〉七言律詩
溫暖與寒涼────唐.李商隱〈北青蘿〉五言律詩
那年冬至────唐.杜甫〈冬景〉七言律詩
傾聽寧靜────清.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其一 七言絕句
給夢想一把梯子────唐.崔塗〈除夜有懷〉五言律詩
 
閱讀琹涵:慢享 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
 
推薦序:心中有詩,生命無處不是動人的風景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潘麗珠
如果問我,什麼樣的作品可以不厭百回讀?什麼樣的作品可以多年以後依然令我付出款款深情?我的答案肯定與年輕的時候一樣:那回眸總是令人陶醉的芳姿,有韻的,見出古代文學家性情的,古典詩詞曲!
 
在繁忙的生活裡,品讀古典詩歌是一方足以安頓心靈的秘境,在吟詠諷誦之際,天光輕輕撥開雲影,透出煦煦柔和;彷彿有一股清泉伴隨的曉風,徐徐吹拂……於是,所有的疲累都放下了,所有的鬱悶都釋然了,就像在闃黑的暗空看見了亮起的熠熠星星。
 
許多人吃東西會追求「古早味」,卻不知道,心靈補給的古早味,就是歷經千百年依舊不退流行的詩詞曲。荷蘭漢學院的德國朋友史耐德教授曾對我說,他最欣賞李白的〈靜夜思〉,看起來簡單,卻慰藉了千百年來四面八方的遊子,讀著讀著,眼角一酸,淨滌心緒的作用就產生了。多麼簡潔又有韻味的感觸啊!
 
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心靈,有時候井然有序得像機械一般,有時又失序得像充滿了千萬隻無頭蒼蠅;有時候快意春風馬蹄輕,有時候卻風雨夜來寸心知;而無論有序、失序,得意、失意,總是因為缺乏詩情畫意的關係,日子,才變得與我們不相識。誠然,詩情畫意,畫意詩情,在歷經歲月風霜、汗濕雨淋之後,我們終於清楚地知道:那是多麼可貴而又不需花大錢、放長假,如此即可信手年拈來的!只要──心中有詩,手中有載詩的書。
 
《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就是這麼一本「心中有詩,生活有詩」的書,把古典詩歌融入了心靈品味,織進了許多生活回憶。琹涵女士的文字親切有味、誠懇自然,透過娓娓道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詩與詞水乳一般地,交融成趣,映照著昔日的霞光,閃耀著閱歷的清輝,帶著我們走進了詩詞的美麗與她的心境。
 
這一種書寫方式與坊間常見的古典詩歌著作極為不同,是一種新的嘗試,不以詩歌的詮解為標的,而以自我的人生觀照和體會藉古典詩歌作註腳,而實際上,也闡發了詩歌的精神、古典的情韻。
 
比如這一段:「窈窕的,是青春年華時的自己。如今,豐腴的體態早已定型,加以新陳代謝的改變,是很難再回到從前的苗條了。但是,只要我們仍保有健康的身體,能快樂充實地過每一天,就值得感恩了。」這是她寫唐朝詩人許渾的〈早秋〉:「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回憶之前進到蒸氣室裡,與泳友聊天後所引出的中年情懷,與〈早秋〉的詩境情意頗相呼應。
 
筆者自己特別喜愛這一段:「書寫,其實是生命傷痛的出口,閱讀也是。很多人對書都有著各種比喻,我尤其喜歡明朝于謙在〈觀書〉詩裡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實在深得我心。」
 
看來簡單的文字,豈只是道盡了書寫與閱讀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人生睿智的顯影,而這樣的睿智,實是因為心中有詩!□涵女士在部落格裡這麼自我介紹:「我在靜默中,幽幽吐露著芳香,即使在寂天寞地裡,也努力把自己站成最動人的風景。」寂天寞地而能有力量站成動人的風景,那不就是心中有詩的緣故嗎?
 
有幸能夠拜讀琹涵女士的《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更加相信:讀詩,讓心中有詩,生命無處不是動人的風景!
 
閱讀琹涵:慢享 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
 
寫在前面:感受節日詩詞之美
年少的時候,我曾經有過很長的日子在讀詩詞,因為詩詞雋永而又美好,宛如顆顆晶瑩的珠玉,映照了我的生活優美、歡愉,也充滿了希望和遐想。
 
詩詞成了我最愛的隨身書,日子就像如歌的行板……
長大以後,經常有人稱讚我沉靜溫和,我知道,那是詩詞給予我的熏陶。我的好朋友曾經說我:「你像春日的湖水,波光瀲灩。其實,你的智慧也如一池湖水,寬闊卻深不可測。」這話不免溢美,若得一二,我明白,也來自詩詞給予我的啟發。
 
這些年來,我重新拾起讀詩詞的心情。不像年少時候的單純,只為詩詞之美而驚喜、而無限感動;如今,歷盡了紅塵滄桑,有太多不忍卒說的苦楚,詩詞終究成了心靈的撫慰,它像春風吹拂過枯寂的心田,帶來了一片新綠。
 
什麼時候適合讀詩詞呢?
每個日子都可以讀詩詞。
讓我們從自己最有感覺的部分讀起,因為喜歡,所以容易引起共鳴。
可以在歡欣鼓舞時,讀情緒激昂的詩詞,彷彿那詩詞是為我而寫,酣暢淋漓。
可以在心情低落時,反而去讀歡喜的詩詞,讓我們的心緒不再低落,從而攀爬到充滿陽光的高處。 
更可以依著節慶來讀詩,吃粽子時,讀端午節的詩;賞月時,讀中秋節的詩;吃湯圓時,讀冬至的詩,還有除夕和新年……
 
詩詞裡另有天地,就跟著感覺走吧,隨心所欲,行住坐臥,都有美好的詩詞相伴,我們是多麼幸運的民族! 
詩詞中出現節日的比例高嗎?
其實也一般。
創作者常透過對種種感發和觸動,把曾經發生在生活、生命中的種種事件和四季或節慶結合在一起,也讓我們有機會讀到這樣的作品。何況,詩人、詞人都敏銳,對季節的變化及節日的來到常有深刻的感受,融入作品中,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本書的編排以四季為經,節日為緯,是來自怎樣的發想?
四季都有詩詞,美麗的春光、蓊鬱的夏日、豐收的秋季、淒寒的冬天,觸動了創作者豐美的聯想和巧思,因而成就了不朽的篇章。
 
四季中分別有不同的節慶,也可以藉此看出我們是一個多麼懂得生活藝術的民族。每個節日的背後,都藏著典故,或引發了一些漣漪,也讓人想要一窺究竟。這樣的編排簡單而不繁複,閱讀起來也別有興味,真心希望您會喜歡。
 
閱讀節日詩詞,該有怎樣的態度?
詩詞的作者多情而敏感,對節日常有不同的觀察和觸發,也替情境做了種種的譬喻,不一而足。 
那麼,讀者呢?你同意,因而引發共鳴,深深被吸引;你反對,也因此有了不同的解說和創意。這,已經豐富了你的生命。
 
美好的詩詞,居然就是這樣,只要你打開它、親近它,你因而有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比往日,有更為豐厚的內在,也更有意味的人生。
 
有特別擅長描述節慶的詩詞人嗎?
節慶是不一樣的日子,詩人、詞人投以更多關切的眼光,是我們可以理解的。不管是身在節慶之中的一團熱鬧,或是遠離節慶的淒清和懷思。熱與冷,都別有情懷,發而為詩詞,也都引起讀者的矚目。
 
在我的記憶裡,並不覺得有人特別擅長寫節慶的詩詞,只要是出於真情摯愛,只要是傑出的作品,千百年來,流傳不絕,讀者的數目恐怕也是難以估量的。有誰特別擅長作節慶的書寫呢?讓我們各自尋覓吧,那不也是一種趣味嗎?
 
可以從詩詞中獲得節慶的典故和習俗嗎?
或多或少是可以的。
原因在於創作者從哪一個角度切入。如果是從傳說、習俗、飲食寫來,我們或許得到的了解更多。如果是從情為發端,那就會有另一番感受了。對我們來說,節慶的詩詞也可以是一個引子,引發我們探索的興趣,讓我們更深入的去探究節慶的來歷和影響,我們原本平淡的生活不也因此更加豐富而有變化了嗎?
 
讀不懂詩詞時,要如何做功課?
向師長請教
跟同學切磋討論
上網搜尋
到圖書館借相關的書來讀
 
如果,還是不懂,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心喜歡,就先背起來。詩詞有音韻之美,在背誦的過程中,已經是一種享受了。幾年過去了,有一天,你突然記起來,必然是和眼前景相合,和心中的感受相應,那一刻,你恍然大悟。那首詩詞,令你難忘,也成了你生命的禮物。
 
如何從日常生活中體會詩詞的美好?
把詩詞當作是此生的良伴益友。
詩詞優美、精練,從來都要言不煩,字字珠璣。晨昏相伴,足以讓我們忘卻現實生活的粗糙和困頓,當我們擁有一個豐盈美麗的心靈世界,世俗的風雨憂愁就不足畏了。
 
至於,我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樣一本四季節慶的詩詞呢?
寫了《慢讀唐詩──愛上源自生活的美麗》,又寫了《慢讀宋詞──珍愛源自生活的深情》以後,我的朋友陳文龍醫師跟我說:「你為什麼不來寫一本有關節日的詩詞呢?我有一些教書的朋友說,如果能在節日時,吟誦出詩詞來,一定會讓學生們佩服不已,神氣喔!」我一聽,不免莞爾。學生的人數從來就比老師多太多了,現在的學生古靈精怪,說不定他們將更早在書市中發現這本書,如果先「秀」出來的是學生,卻不知老師會如何接招了?
師生一起來競背詩詞?這倒真是遂了我的心願呢。
 
琹涵.二○一一年 初夏
 

台長: 讀.冊.人
人氣(9,449) | 回應(6)| 推薦 (11)|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間書房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秋雨:行者無疆
此分類上一篇:五月閱讀:請照顧我媽媽

讀.冊.人
作者琹涵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總是因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

人們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
《慢享 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一書作者用真摯敦厚的文字,以現代語言將傳統節日之美,做了最貼切的詮釋。這次作者將與大家分享的是永遠吟唱不膩的絕品好詩,依著春、夏、秋、冬共49篇文章,溫潤恬美地描述自己和周遭友人的故事,細細閱讀彷如嚐到了一點人生如詩的滋味,帶讀者認識詩詞中源自生活的節慶之美。這一種書寫方式與坊間常見的古典詩歌著作極為不同,是一種新的嘗試,不以詩歌的詮解為標的,而以自我的人生觀照和體會藉古典詩歌作註腳,而實際上,也闡發了詩歌的精神、古典的情韻。

看來簡單的文字,豈只是道盡了書寫與閱讀的好處,更重要的,是人生睿智的顯影,而這樣的睿智,實是因為心中有詩!作者在部落格裡這麼自我介紹:「我在靜默中,幽幽吐露著芳香,即使在寂天寞地裡,也努力把自己站成最動人的風景。」

四季都有詩詞,美麗的春光、蓊鬱的夏日、豐收的秋季、淒寒的冬天,觸動了創作者豐美的聯想和巧思,因而成就了不朽的篇章。《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就是這麼一本「心中有詩,生活有詩」的書,把古典詩歌融入了心靈品味,織進了許多生活回憶。
2011-06-08 10:26:35
讀.冊.人
于謙《觀書》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香。
作者:于謙,字廷益,號節庵,諡忠肅,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進士出身,兵部尚書,指揮北京保衛戰並取得勝利。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後因誣陷下獄冤死,為一代名臣。

于謙《觀書》詩云:「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那是人生美好的幸福和樂趣。大文豪馬克吐溫言:「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陳。」宋代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清代之名儒陳繼儒甚在其《小窗幽記》中直率地說:「神仙不讀書,亦是一俗漢。」而培根說:「人們獨居或退隱時,最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談話時最能表現出讀書的文雅;判斷和處理事物時最能發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

朱熹《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的《四時讀書樂》,更是把春、夏、秋、冬四季讀書的情趣,寫得樂不可言,美不勝舉;有人說這一組詩是元代名儒翁森所寫,收在他所撰的《一瓢稿》書中。清末襄陽名士張玉衡,也依原韶和了一組《四時讀書樂》,有「神交賴有古人在,開卷相逢親更倍」的句子,把任何季節讀書的樂趣寫得極為細膩,也深受後人所推崇。
2011-06-08 12:32:51
讀.冊.人
宋梅堯臣《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宋.張耒《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劉禹錫《競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淩波呈水嬉。
典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東注。

杜甫《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這首詩是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當時李白坐永王李璘事長流夜郎,杜甫對他非常同情和思念。

以秋風起興,使全詩籠罩在悲劇的氛圍裡。「君子意如何?」彷彿在與遠方的朋友談心,很是親切。頷聯寫盼望友人音訊的急切心情。「江湖秋水多」隱喻人生道路多艱,境界開闊蒼涼,為後四句的抒情張本。李慈銘曰:「楚天實多恨之鄉,秋水乃懷人之物。」指出兩句詩的抒情作用。

「文章憎命達」一句,讓人激賞。表示對友人命運的同情之中,也飽含著詩人自己的幽憤。正因兩句詩道出千古以來文人的共同心聲,為歷代文人所傳誦。高步瀛引邵長蘅評曰:「一僧一喜,遂令文人無置身地。」末句是想像之詞,為李白鳴冤,將其比為屈原,言外之意為李白抱屈。
2011-06-08 12:49:30
這書買定了
從小就愛看琴涵的書
她的書可以撫慰人心
值得推薦

^_^
2011-06-08 15:44:13
版主回應
晴您好:

自己一直都很喜愛作者的溫暖作品
文字生動有情

如果您喜歡這作品
歡迎您可以參考內文連結網路購書
很方便
2011-11-15 20:22:48
小黃狗
她是感官作家嗎?
2011-06-13 00:23:10
牧羊人
我也喜歡她的書,一本書可以反覆看很多遍,心情會很平靜,而且也有激勵人心的效果~我有一本看很久的~陽光下的笑臉
2011-08-18 12:17:39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