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29 17:03:51| 人氣7,021| 回應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悅讀建築:發現大師風華

 
悅讀建築:發現《跟著安藤忠雄 看建築》

書名:
《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

作者:
藍麗娟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廣播電視學系學士。曾任《天下》雜誌副主編、資深記者、記者。《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副主編、召集人、資深記者。民視新聞部企編中心編輯、節目製作人。現專事創作。 2001年曾獲中華發展基金會舉辦的第五屆「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雜誌類首獎。著有《不上班去釀酒》、《開始在紐西蘭自助旅行》、《老闆為你泡咖啡》、《我的環台夢》、《大陸工作一卡通》,譯有《亞洲名牌聖教》。

內容介紹:
為了滿足年輕人親近大師的渴望,安藤忠雄特別親自為台灣的青年規劃了四天三夜的「建築參訪團」,今年已是第四次舉辦。

全程由安藤忠雄建築事務所一手規劃、導覽,行程囊括安藤先生在日本的代表作品:水御堂、淡路島夢舞台、地中美術館、兵庫縣立美術館等,安藤先生也親自和參與的年輕人談理想、創意與人生。

由於名額有限,向隅者眾,天下雜誌特別取得安藤忠雄獨家授權,隨團全程報導採訪,完整呈現旅程的所有精華。安藤忠雄特別提供數十張精采照片,並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暢談設計理念。

安藤忠雄授權出版的第一本中文書《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既是解讀大師設計精神的入門書,也是導覽大師建築作品的工具書。不可錯過,敬請期待。

精采內容:
安藤忠雄的戰鬥人生
解析大師的三大獨門祕密
九大代表作品完整介紹
獨家專訪──談理想、創意、人生
搭地鐵看安藤

曾有人問日本當代知名建築家安藤忠雄,為什麼會想要成為一位建築家?
安藤認為身為地球上的一份子,有參與社會的必要,而建築正是他表達參與社會的語言。
人與建築如何達到和諧?是相當多建築師關心的議題,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完美作品的呈現。

Honpuku-ji temple,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
位於日本兵庫縣淡路島,1991年完成。曾獲日本「建築業協會賞」。不同於一般宗教建築向上發展、強調巨大屋頂的模式,水御堂是座建在蓮花池底下的佛寺。堂內整片大紅落地木窗格透出令人震懾的光。

Awaji- Yumebutai,淡路夢舞台
位於日本兵庫縣淡路島,2000年完成。曾為興建關西機場所需,挖禿整座山頭,安藤忠雄主動向政府提案,決心改造此地。如今,已是結合美術館、國際會議廳、飯店、植物園的新觀光景點。
 
悅讀建築:發現《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

書名: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

譯者:
Atelier SHARE 謝宗哲

二○○○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二○○二年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二○○三年進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大學院生產技術研究所曲淵研究室(前原廣司研究室),二○○七年取得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學位。二○○六年設立Atelier SHARE綜合計畫事務所,目前為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研究所、東海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Atelier SHARE主持人。

內容介紹:
安藤忠雄從1965年以來直到1992年於世界各地遊歷途中,所留下的思考軌跡與心路歷程記錄的這本《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那種搭著甚至連航班都未能確定的船隻航向各個我們所無法想像的世界角落,探索著什麼、尋找著自己心之所向所具有的勇氣與強韌意志,令人為之由衷嚮往。同時,那似乎可以說是個充滿了生機、經歷了戰後復甦,對於現況的不滿而帶有濃厚批判性色彩、不斷反省並持續追尋著新歷史走向的年代。或許在跨越了2000年之後的21世紀,我們早已慣習於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產業發達對於通訊網路器具的依賴,而陷入一種未能自知的懶散狀態。在持續信仰著科技會提供人類更美好未來的這個技術主義至上教條的同時,許多身為一個人所應具備的靈敏度與嗅覺,似乎也在逐漸消失中。會不會我們現在已經逐漸淡忘了怎麼動起來,而忽視了透過五體直觀所能賦予我們的真實觸感?這個cyber world與real world之間的辨證關係似乎已悄悄取代international style與regionalism之間的關係而逐漸熱烈地展開。

在安藤忠雄這本書的字裡行間,透過異文化之間的訊息傳遞反而更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份難以言喻的熱情、一種對於真實世界的體驗與實踐的感動。透過旅行,這些和真實世界的接觸,以及同時與內心深刻的自我交往這件事因而得以實現。

因著旅行,而得以脫離容易陷入惰性循環的日常生活,並且在一個新鮮而未知的境界裡得到嶄新的試驗與刺激;也就更因置身在一個前所未見的困頓境遇中,反而更具有「創造性」之產生的可能。這或許也就是安藤忠雄長久以來,把「旅行」這件事情當作人生中最大的導師、並且不斷地在自己的真實生活與內心世界持續著自己的旅程、並且持續著和自己之間之戰鬥狀態的緣故吧。因著旅行得以發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察覺的生命與潛力。再怎麼說這都是對於一個人非常重要而難得的價值吧。

看起來,這像是一本講建築的書。但我更喜歡說它是一本旅遊書,透過建築師銳利的目光來看世界,一本和旅遊指南完全不同的旅遊書。
 
悅讀建築:發現《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

書名:
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

作者:
李清志
建築學者、專欄作家。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現任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專任副教授。酷愛旅行、攝影、電影。著有《鐵道建築散步》、《 建築異型》、《都市偵探學》……等書。

內容介紹:
建築安頓了我們的身體,但是有「心」可以居住的空間嗎?一座水泥砌成的建築,能讓人感動思索、心神悸動嗎?

如果說有哪位建築師會在作品中為人心預留一個空間,那肯定是安藤忠雄。
在李清志筆下,造訪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宛若一場性靈洗滌之旅。素淨極簡的外觀,精心設計的動線,建築本身像是一座迷宮,你以為 是出口的,其實是另一個奇異國度的入口;每一個轉角都暗藏驚喜,每一個角度都有風景。更令人神往的是那些光和水形成的神祕空間,建築 師巧妙地運用了大自然的元素,建築彷彿活了起來,讓人「有一種詩的感動」。 

安藤忠雄在自己的文章中曾說,所謂建築,必須把「隨著時間改變而移動的光影、吹過的風所攜帶的味道、響遍建築裡頭的人們交談聲、在周 邊漂浮的空氣對肌膚的觸感……」一起考慮進去。他說,「在未知的可能性與眼睛所看不到的領域裡,才更隱藏著真正的美。」

在這本書中,我們漸漸了解了建築師的意思。
「旅行,造就一位建築家。」本書作者服膺安藤的論點,多年來在世界各國進行建築旅行,探訪每一座安藤忠雄的作品。直島、大阪、京都、 廣島……一步步、一間間,跟著建築偵探投身虛實交錯的迷宮之中,重新體驗時間、空間的意義,我們將明白傑出的建築如何撫慰人心,偉大 的建築師之所以偉大。
 
悅讀建築:發現《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
序:創造地上逃城的建築師
安藤忠雄是一位傳奇性的建築師,在日本學閥嚴重割據的建築市場,安藤忠雄是一位獨行俠或荒野大鏢客,他不僅自學建築,同時在建築創作上自成一格,甚至奪得建築普利茲獎,在國際上聲名大噪,以致於日本建築界不得不接納這位非科班出身的建築天才。

其實我對於安藤忠雄這個人並沒有太大興趣,我不是建築偶像崇拜的粉絲群,不過我卻深深被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所吸引。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日本看安藤先生的建築,老實說當時並沒有太驚豔的感覺,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無人解說介紹,未能體會安藤建築的空間深意;另一方面也因為當時著迷於造型誇張前衛的機械建築等重口味作品,總覺得安藤先生的建築太平淡,有如白開水一般。如今回想起來,越是白開水,越是讓人回味無窮。

許多人跟著我去日本看建築,也都表示安藤忠雄的作品最令他們感動與印象深刻,這些反應令我十分納悶:為什麼連一般非建築專業人士都會被安藤忠雄的建築所感動!這幾年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我也不斷地到日本各個地區尋訪安藤忠雄的建築,慢慢地,我逐漸體會到安藤忠雄建築為人所喜愛的原因。

哲學家們認為人類自從離開伊甸花園天堂之後,就只好開始在世界中尋找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不過這個嘗試建立地上樂園的努力,終究無法成功,人們只能在地上建造暫時的避難所/逃城。安藤忠雄的建築之所以受到大眾歡迎,極大的原因是因為現代都市生活的複雜與壓力,常使得現代都市人喘不過氣,企盼能找到心靈歇息的空間。

從安藤最早的住宅名作──住吉的長屋,就可以看見安藤忠雄塑造都市中「逃城」的企圖心,住吉的長屋位於混亂的老舊市區裡,安藤運用清水混凝土牆圍塑出一座方盒子,將周邊吵雜喧鬧全部隔絕在牆外,並且在內部自己開創出一方內庭,種植一棵綠樹,獨自享受內庭春夏秋冬的氣候變化以及植物的四時成長,營造出一座屬於個人的都市「逃城」。

安藤忠雄的「逃城」並非全部是自我封閉的建築,當建築基地有珍貴的自然條件時,安藤先生會刻意引入自然資源,或對整個大自然採取開放的態度。從京都TIME’S建築對高瀨川的親近身段,以及兵庫縣立美術館對海岸的大片眺望階梯,都可以看出安藤忠雄的手法。對於安藤先生而言,大自然還是人類最好的「逃城」,人類只有回到上帝創造的大自然花園中,才可以得到身心真正的休息與安慰。位於瀨戶內海中的直島,正是安藤先生創造的大型「逃城」,到過直島、並且夜宿直島的人都會感受到一種逃離塵世喧囂的遺世孤獨,在那座孤島逃城中,人們真正有機會讓自己跟自己、自己和上天有最誠實的面對面。

日本人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因此這些年來,強調簡潔、素雅、純淨、原味的「無印良品」大受歡迎,因為日本人上班受到太多疲勞轟炸,渴望回家後有一個清淨的空間,可以抒解壓力與疲勞。台灣民眾何嘗不是如此,台灣都市中充滿著混亂的鐵窗、違建與攤販,腦袋中充斥著政治口水與商業宣傳,有機會離開台灣到日本親身體驗安藤忠雄的建築空間,很難不被那種單純的寧靜所感動,甚至陷入宗教性的沈思之中。

本書的內容集結我這些年來進行安藤建築旅行的觀察與思考文字,不單單是介紹安藤忠雄的建築建築,也著重我個人親身體驗安藤建築、與安藤建築對話之記錄,盼望也能將我對建築的美感經驗傳遞給讀者。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大塊出版社優秀的編輯李惠貞與美編謝富智,他們的努力讓這本書呈現出安藤忠雄的空間風格,讓讀者在閱讀中更能夠貼近安藤式的建築情境;另外我也要特別感謝建築師黃宏輝與丁榮生先生,黃宏輝是第一個將安藤建築介紹給我的人,而丁榮生則多次與我一同去各地探訪安藤忠雄的建築,也啟發我對安藤建築空間的思考。

希望這本書能夠啟發你對安藤建築的興趣,並且開始你的安藤忠雄建築旅行。
 
安藤忠雄專訪:要有挑戰 才會感動不斷

今年六十六歲的安藤忠雄,是建築界傳奇人物。二十歲立志當建築師,經由自學而無師自通,為此還做過拳擊手和卡車司機。「他的人生,跟電影一樣精彩。」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劉育東說。

多數人只看到安藤的成功,卻不知道他成功的背後,是四十六年如一日的「戰鬥」和屢敗屢戰的毅力。 「建築就是戰鬥。」「只要我活著一天,我就像十八歲剛開始的時候一樣,每天認真的工作。」安藤忠雄自認不同於其他認真的建築師:「我是不間斷的努力,跟自己戰鬥!」

每天都與第一天相同、不打折的奮鬥,使沒錢、沒背景的他,在講究正統流派的國際建築界中,依舊出類拔萃,衝出一片天。

對抗家世:買書自學 為出國看建築,當拳擊手
而最初的戰鬥,是跟自己家世對戰。 安藤出生於大阪市,小時候跟著當木工的父親到處做工,耳濡目染下使他立志成為建築師。因為家中經濟因素,他高職畢業就無法繼續升學,必須到家具店做學徒。

然而,建築大夢始終盤繞。一有時間,他就搭公車到東京、大阪看房子,整天去家具行打零工,卻仍無法得到建築的正統知識。有一天,他心情沮喪得跑去大阪海邊看海,回來正好遇到祖母,祖母看他一臉愁容,拉著他的手說:「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句話,他在演講會上說了兩次「永遠記在心中」。

因此只要有空,他就會跑到附近的書局去看書直到晚上。怕尚未看完的建築書被買走,他會偷偷將書放在其他書底下,不讓別人輕易發現,下次來就能繼續看。 他還規定自己每天少吃一餐,存錢買書,「我對書可是從來沒有吝嗇花錢!」安藤為了學「正統」建築知識,趕上東京大學建築系的四年課程,買了許多建築書,「每天早上八點起床念書,不眠不休到凌晨三點才休息。」劉育東說,就這樣念了一年,追上別人四年課程。

「我一定要對自己非常嚴格,才能保有戰鬥力。」安藤說。
但他又發現,每天畫圖、看書,還是無法更上層樓,除非和西方建築師一樣透過旅行去觀察其他文化的建築,才能進步、開眼界。 不過,他沒錢可出國。一次,當拳擊手的弟弟告訴他,只要拳擊打得好就能出國比賽,安藤當下就決定跟隨弟弟去打拳擊,而且立志要打成冠軍,如此一來有錢,二來又能名正言順藉機出國。

一九六一年,安藤開始拳擊生涯。
為了出國看建築,他反而必須將建築的書全收起來,房間除了拳擊手套外,空無一物。一起床就做兩百個伏地挺身與重量訓練,完畢再到住家附近跑步,開始一天的訓練,絲毫不分心。

一年後,他不過二十歲出頭,已成為職業拳擊手並出國比賽,往往,他一比完脫下拳擊手套,立刻換上衣服,拿起筆到附近的景點去欣賞建築,隔天再繼續比賽。

一九六九年,他終於如願在家裡開建築事務所,但一切陽春。「十坪大,一個人,而且沒有空調。」他在書上形容。 從拳擊手變成事務所建築師,安藤進入第二場戰鬥,與工法技藝作戰。 安藤沒名氣又非正統,當時他拿著建議的設計圖到處找生意,都被「你又不是大學畢業的建築師」為由拒絕。

但他卻不放棄:「我開始一人的奮鬥。」他不斷假設自己要蓋不同房子,這時如何設計?然後畫出設計圖,做出模型後,再自己評價,並開始參加競圖比賽。然而競圖失敗率達一○○%,全石沉大海。 開張一年多後,門可羅雀,京都一位朋友才請他幫忙蓋一間三個人住的小房子。
 
安藤忠雄專訪:要有挑戰 才會感動不斷

對抗主流:鑽研基本功 完美清水混凝土,闖出名號
安藤思索,在預算不高的狀況下,如何蓋出好房子?這時最省錢、基本的「清水混凝土」(無表面裝飾的混凝土)躍進腦中。當時清水混凝土在日本已經相當普遍,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李清志說,一般建築師都認為這只是最基本的「入門」技藝,如何以混凝土做好外牆,再點綴磚瓦、油漆或其他輔助材質,才是建築師顯示「品味」的重點。

但安藤卻執意鑽研這項技能,原因是他在歐洲旅行時看到瑞士建築大師科比意(Le Corbusier)的廊香教堂,就是清水混凝土,因此他決定要走和主流不同的路,往「基本功」鑽研。

實際上,清水混凝土並不好做。劉育東舉例,因為清水混凝土只要有一點點瑕疵,外觀就非常明顯。接縫沒接好、水與石頭的比例不對、灌漿的力道沒掌握,都會使模板出現變形,外面甚至會有裂縫。而即便這些做好,多數人也沒辦法做到一拆開模板,牆壁沒有一丁點氣泡空隙、不粗糙。「這難度更高,但安藤忠雄就能夠做到如此境界。」

而做到超越極致的努力,可是花了安藤超過二十年的光陰研究。曾在安藤忠雄事務所工作的十月設計事務所負責人陳瑞憲說:「他是那種願意以一生來煮出一道完美的湯的專注工作態度。」回憶那時在安藤事務所裡工作時,剛開始幾個月,安藤都會要他一早來先花幾個小時徒手畫直線,安藤重視基本功的程度可見一斑。

安藤會獨自去日本找最好的建築石頭,而且不斷研究水與石頭的比例。再者,他還會考慮氣候不同下,要用不同比例去調配。對細節的重視,甚至連一根攪拌的竹竿都要研究。李清志說安藤捨棄一般常用的金屬攪拌器,採用竹竿,原因是金屬攪拌水泥會產生離子,但竹竿不會。
在事務所開張七年後,安藤終於以清水混凝土的「住吉的長屋」初試啼聲,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但得獎還是無法獲得日本建築界認同,甚至遭排擠,認為他「血統不純正」。

這時,他不理會外界雜音,一方面繼續競圖,退件率卻還是達九五%。但他不氣餒,反而針對每次退件作品,重新思考究竟哪裡能更好,再花時間重做一個,「我們事務所的人都會說:『受不了,安藤又要競圖了!』」安藤打趣的表示。

他永不放棄,從他花二十年勸說大阪市政府改善環境,可看出他的堅持。
三十歲出頭時,還沒名氣,但他覺得大阪市缺少綠樹,因此擬了一個綠化大阪的計畫給市政府,卻遲遲未獲回應,他不死心,每年都呈上新計畫。十年過去,市政府總以「無法令依據」拒絕他。

安藤還不死心,認為既然綠化不行,那在建築物頂端蓋博物館、美術館總可以吧?因此又擬計畫給市政府,十年過去,五十歲的安藤已在建築界闖出名氣,但依舊被市政府拒絕。「最後他們受不了就跟我講,以後都不要再去市政府。」安藤笑著說。
憑著屢敗屢戰的精神,安藤終於在一九九五年獲得國際肯定,拿到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獎」(Pritzker)。這年他五十四歲。

對抗名利:保有單純衝勁 成名後做更慢,更要求突破
大受歡迎後,隨之而來的名與利並未讓安藤沖昏了頭。至今,他還是與第一天開事務所一樣,保有單純的衝勁。 許多人攀上頂峰後就找不到挑戰而開始下坡,但安藤卻始終保有戰鬥意志。這時的他必須與成功的自己作戰。這是他能至今不墜的關鍵。

縱使聲名大譟,安藤至今依舊不用電腦、沒有助理、沒有電子郵件、沒電視,更不穿名牌。李清志說,建築師成名後,多會到處接案子、快速致富;但安藤卻相反,反而做更慢、更要求突破。這兩年,除了混凝土外,他開始嘗試不同建築素材,例如金屬鋼板與玻璃素材。對此,他的好友、京都工藝纖維大學教授古山正雄就說:「安藤這個人認為,人要有挑戰才會感動不斷。」六十六歲,開始跨入新的建築風格,安藤像個鬥士,不滿足現有成功。

「每個人的一生,都要有一段渾然忘我的時間……這樣才能全力衝刺完成任何事情,所以六十歲的我,還是認為自己可以全力以赴。」安藤說。 二十歲,可以精力充沛,擁有華麗夢想;但四十歲、五十歲還能保有夢想與體力者,寥寥可數。安藤忠雄六十六歲,爬上世界的頂峰,但他依舊充滿戰鬥意志。他說:「我,身心頑強!」 《本篇文章摘自: 商業周刊第 1021 期 作者:鄭呈皇》
 
關於安藤忠雄:
1941年出生於大阪市。在成為建築師前,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是極富傳奇性的人物。

自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利用拳擊比賽贏得的獎金,前往美國、歐洲、非洲、亞洲旅行,觀察各地獨特的建築。

安藤忠雄曾參加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研究班由已故的長澤節所創立,被稱作是「傳說中的美術學校」,畢業生包括寺門孝之、山本耀司等人,大多都是目前都在業界第一線活躍的創意工作者),之後獨自利用各種管道學習室內設計和製圖等技巧。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設計了許多個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長屋」獲得很高的評價。從大規模的公共建築到小型的個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築學會獎的肯定。此後安藤確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幾何形狀為主的個人風格,也得到國際間的良好評價。1980年代在關西周邊設計了許多商業設施、寺廟、教會等。1990年代之後,公共建築、美術館,以及海外的建築設計案開始增加。

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他把10萬美元獎金捐贈予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的孤兒。

安藤忠雄是雙胞胎中的的哥哥。雙胞胎中的弟弟北山孝雄在東京開設北山創造研究所。三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築師北山孝二郎,因與美國建築師彼得‧愛森曼的合作而知名。
1987年 - 擔任耶魯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8年 - 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1989年 - 擔任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
1997年 - 擔任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
2003年 - 從東京大學退休,轉任名譽教授
2005年 - 獲得東京大學的終身特別榮譽教授
 
悅讀建築: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書名:
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譯者:
Atelier SHARE 謝宗哲
二○○○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二○○二年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二○○三年進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大學院生產技術研究所曲淵研究室(前原廣司研究室),二○○七年取得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學位。二○○六年設立Atelier SHARE綜合計畫事務所,目前為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研究所、東海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Atelier SHARE主持人。

內容介紹:
自從在1971年開始了自己的設計活動的同時,我也開始寫了ㄧ些文章。有時候是針對其他建築家作品所作的評論、也有ㄧ些是寫自己旅途中的隨筆,不過最主要的文章還是為了配合雜誌的刊載、以及論述設計概念所撰寫的內容。

因此對我來說,作設計和寫文章是具有相同地位的作業。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完成ㄧ個作品、並且開始寫關於這個作品的文章時,在設計中所看不見的、屬於自己的思考過程與思考的意義便開始可以看得到了。也就是說暗中摸索的建築概念在實現的那ㄧ刻總算明白了。不過思考總是比實現的作品還來得稍微前進ㄧ步。而思考與作品之間總是存在著落差(gap)。不過也就是因著這個落差,而得以造就出使自己往下ㄧ個設計邁進與面對自己的能量。

就這樣地,作品催生出了文章,而文章則又導引出下個作品的意象,在三十幾年之間持續反覆著這樣的行為。 「少一點純粹之美,多一些充滿活力的樂趣」可以說化約了我在2000年後面對建築的感情。我的文章,對於社會可以說遠遠地比以前來的正面多了。

—伊東豐雄
 
悅讀建築: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中文版自序:
自從在1971年開始了自己的設計活動的同時,我也開始寫了ㄧ些文章。有時候是針對其他建築家作品所作的評論、也有ㄧ些是寫自己旅途中的隨筆,不過最主要的文章還是為了配合雜誌的刊載、以及論述設計概念所撰寫的內容。因此對我來說,作設計和寫文章是具有相同地位的作業。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完成ㄧ個作品、並且開始寫關於這個作品的文章時,在設計中所看不見的、屬於自己的思考過程與思考的意義便開始可以看得到了。也就是說暗中摸索的建築概念在實現的那ㄧ刻總算明白了。不過思考總是比實現的作品還來得稍微前進ㄧ步。

而思考與作品之間總是存在著落差(gap)。不過也就是因著這個落差,而得以造就出使自己往下一個設計邁進與面對自己的能量。就這樣地,作品催生出了文章,而文章則又導引出下個作品的意象,在三十幾年之間持續反覆著這樣的行為。

現在試著回顧從前,可以發現自己初期的文章當中帶有批評社會的性格。作為建築師的自己,對於在社會中未能被賦予ㄧ個適當的定位而抱有強烈的挫折感,而這樣的情緒於是便轉化為對於社會制度的批判。然後便轉為背對那樣的社會,而只試圖在封閉的微小體系/小宇宙 (microcosmos)裡ㄧ味地描畫出美麗而內向的世界。

將自己從這種內向性格的美的世界給解放出來的契機是「仙台媒體館(SendaiMediataque)」(2001)。綜觀自己的建築歷程,這個案子帶有壓倒性的重大意義。

自從1995年贏得這個競圖以來,到開幕為止的6年之間真的和許多的人們進行了議論,並且也透過和許多人們之間的共同作業來將這個案子實現。這個過程將作為建築師的我給拉回了社會的內側。因著得到許多人的幫助與許多困難的克服,而讓我感到原來自己也能夠存在於社會的內部了。對建築師來說那是無可取代的喜悅,而這份喜悅也改變了我寫文章的態度與想法。

「少ㄧ點純粹之美、多ㄧ些充滿活力的樂趣」的這句話,可以說化約了我在2000年以後面對建築的感情。我的文章,對於社會可以說遠遠地比以前來得正面多了。而這種正面的感情也逐漸地反映在作品的生命力之上。或許可以說比以前都來得要更為追求明朗而開放的美感吧。因為我現在想要創造的,是可以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喜悅的那種建築。

伊東 豐雄
2008年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一
伊東豐雄專訪:前衛驚奇

這是名列國際前十大建築師的伊東豐雄的第十二個建築冒險記。這場冒險發生在台中市七期重劃區。宛如一塊巨大起司的大都會歌劇院,將在台灣出現。伊東稱她為「壺中居」,壺裡乾坤,究竟有何玄機?

他的建築觸角:五年內包辦台灣三大地標建築
說起伊東豐雄這個人,你可不能不認識他。未來五年,伊東的重要地標性建築,將讓台灣北、中、南三座城市大變貌。除了台中大都會歌劇院之外,高雄二○○九年的世運會主場,以及台北的台大社科院,都吹起伊東風,意味著某種生機盎然。

走進東京澀谷的伊東辦公室,壺中居正在加緊繪製細節。遇見他時,他身穿藍格子襯衫、灰白頭髮中分、臉上則掛著一副黑框眼鏡,講話輕聲細語,其實是一個靦腆的日本歐吉桑。

二○○二年,伊東一舉拿下威尼斯雙年展終生成就金獅獎,六十六歲的他,有人說是大器晚成。在日本,他與另一位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齊名,分據東京、大阪的兩人,被並稱日本建築界的「關東關西雙雄」。

伊東豐雄的作品,總是令人驚豔。他可以在西班牙特拉維哈(Torrevieja)泛著粉紅色光澤的鹽水湖沙丘上,蓋起螺旋狀的超大捲貝殼建築。在全球最繁華的東京銀座的鬧區中,他依然可以在滑過鋼鐵建築光滑的表面,創造出水滴濺開般的驚奇。在聚集國際精品的東京表參道上,他也可以種下混凝土樹木,讓樹枝般的結構參差不齊的向上攀長,讓白天的陽光、夜晚的燈光,自然從枝葉間灑落。

走進伊東的事務所,住家公寓般大小的空間裡,淺淺的漆著乾淨的白色,小小的會議室、小小的茶水間,但工作檯上的建築模型,卻透露著,這裡承載著巨人的夢想。

建築,對伊東來說就是謎樣的生物。六十六歲的伊東豐雄,要蓋的不是盒子狀的建築,而是活生生的有機建築。拿他最新的設計——台中歌劇院大起司來說,「與其說是建築,不如說是柔軟、謎樣的生物活動狀態,」他這樣詮釋。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將在一月底動工,預計二○○九年完成,這也是台中市首度出現前衛建築。

在這場激烈的國際競圖中,晉級五強的包括台灣的簡學義、英國的札哈‧哈蒂(Zaha Hadid)、日本的遠藤秀平(Shuhei Endo)與荷蘭的克勞斯‧肯‧康(Claus en Kaan)等建築師事務所。但決選中,伊東以六:○擊敗因設計台中古根漢博物館聲名大譟的普立茲克獎(The Pritzker Prize)得主札哈‧哈蒂。

伊東贏在善於創造不可能的驚喜。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曾成德就說:「伊東的建築總是令人驚喜不斷,很想知道他這次又會做出什麼東西來。」

他的建築美學:師法自然,既藝術又生活
「聲音的涵洞」(sound cave)即是這次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最精彩的設計,柔軟彎曲如軟骨的建築開滿了彼此相連的洞窟,彷彿是身體的毛孔,建築開始會呼吸、吐納,都市的聲音也穿透聲音涵洞而來。歌劇院不再是傳統定義裡封閉孤立的空間。曾成德形容:「他的方案既內又外,既呼吸又吐納,既藝術又生活,既古典幾何又絕對當代。」

支配二十世紀的現代建築的精神不外乎兩種:一是科比意(Le Corbusier)式的純粹幾何學形體;一是均質的格子狀建築。這兩種精神支配著今天的城市地景,無論到哪裡,幾乎都被鋼鐵與玻璃蓋出來的大量生產的盒子建築覆蓋,人們走進又走出盒子,在抽象、脫離自然的盒子裡過日子。

「那真的能夠帶給人們真正的活力嗎?」伊東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強烈質疑,「沒有任何東西是比洗練的狀態更會損害到創造性的了。」自然界有這麼多可能性,為什麼建築非得長一個樣子呢?人為什麼要活在盒子裡面呢?這樣活得像個人嗎? 問起他最喜歡的城市,他答是曼谷的湄公河畔。因為水鄉沿岸的住宅,朝向運河大剌剌架出去的露台、往河邊下降的階梯,窗外怒放的九重葛幾乎爬進房子裡,沒有內外之分,沒有盒子的局限,人與環境緊緊連結。

在伊東的建築冒險之旅中,他總是問自己:「我能把自然界的規則,運用到建築上嗎?」
他展開追尋非線性建築之路。過去建築師是先有形,知道建築會長什麼樣子,才請結構技師去計算如何蓋起來。但伊東豐雄的冒險則是從放棄盒子形體開始,他想建出像自然孕育出來的建築,關鍵是找出自然界的成長規則。

一個自然的原型,就是自然長出。例如螺旋,一可以是像貝殼一樣捲起,內藏無限擴展的強力螺旋結構;二可以是化身螺旋枝葉,為了採擷陽光,以免擋到下方的日光;三可以是螺旋狀上升的暖空氣造成的巨大氣流漩渦。在伊東的黑框眼鏡背後,他總是可以與天地萬物連結,想像出各式各樣流轉的建築樣貌。

師法自然,成就了今日的伊東格局。在創造出知名「龍貓森林」的谷戶鄉下,伊東循著河谷間的水路,找出既像雪花、又像樹的「水樹」形式,這個水樹概念,就變成了西班牙馬德里郊外小河流經的生態公園。

他的建築科學:六十一歲學到電腦運算法揮灑自如
屬於現代主義派,但伊東總是勇於打破現代主義的格子。這份狂野的自然想像,背後藏著複雜的電腦運算「設計演算法」。在設計手稿上,伊東在紙上冒險,將一個格子隨意找出四點相連,形成小一號的格子,再反覆依循定出的規則畫出內部無限個方格子,一個安定的方塊就幻化為一朵玫瑰、切割出無限多種面貌。

隨機的迴轉、動搖、曲折,就變成了有機建築的樣貌。這種不敢預知的決定點,讓建築就像結晶自然長成,就像樹木開枝散葉。你不會知道結果是什麼,這才是他心中的建築冒險。 他不只是要讓世界驚豔,也讓自己充滿驚喜。他曾說,「做建築很無聊,只有當你能從常識中解放出來,那一刻才吸引我!」

很難相信,這套複雜的電腦運算方法,是他六十一歲時和倫敦工程顧問公司ARUP首席結構工程師西薩.波曼(Cecil Balmond)合作時學的,自此得以在各地創造自然生長的建築。

他也將自然生成的伊東式建築帶進了台灣。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即是將不規則的細胞形薄膜,如織品般一層層不斷自由交疊的結果。

他的突破在於,找回了建築中的新自然,也聽見了被困在現代主義格子裡的人在呼喊他。
就像很多建築師一樣,東京大學畢業的他,有著某種驕傲。他承認自己年輕時做建築,不但如此,心中還暗自覺得建築就是不要有人在裡面比較漂亮,明明是給人住的建築,還會故意把人真正在用的家具撤走,只擺一張單純的椅子,刻意營造樣品屋空蕩蕩的感覺。

他一直以為自己看不見人味,摒棄人味,但在他內心深處,其實他都看見了,從他早期為親人蓋的住宅,可窺一斑。

他的建築哲學:由摒棄人味到傾聽人的呼喚
一九七六年,姊夫猝逝,他為守寡的姊姊和小姪女蓋了新家──中野本町之家。巨大、沉重的灰白色混凝土內凹成一個「U型」,只對內開口,對外隔絕。像是一個人拱著背將自己封閉起來,背對外面的世界,暗自療傷。一棟建築,卻像活生生的「鎮魂碑」。 直到二十年後,當孩子成年獨立,他們賣掉土地、拆掉房子,挖土機彷彿敲碎了這塊鎮魂碑,人從哀傷中走出來,重新走進了社會。

在伊東漫長的四十年建築生涯中,要說其風格真正的轉折點,就出現在一九九五年他拿下仙台媒體館的競圖首獎,展開了六年漫長的對抗,他的作品遭到居民劇烈反對,他必須和人碰撞,也開始真正思考建築是為誰而做? 他心目中純美學式純白、透明的玻璃建築模型,正是現代主義大師密斯(Mies Van Der Rohe)對「純粹」的追求。沒想到卻引發居民強烈的反對聲浪,沒人看得懂他提出的純美學建築,都是玻璃和扭曲的大柱子,卻沒有牆的房子,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來蓋?

最初他很憤怒,覺得這些人根本不懂建築!但也迫使他去擺脫無人的樣品屋思維,學習從人的角度去思考的起點。 在這裡安排的不是規範行為的房間,而是先去思考人在這裡會想做些什麼,怎麼讓各式各樣的姿勢自由而快樂伸展的場所。他把空間打開,變成大家的遊戲場,讓各個世代的人去起化學反應,自由開展不同的使用方式。

當他聽進了居民的聲音,搖曳著海草般柔軟姿態的建築在眼前展開。開放的空間沒有一堵牆,打破了在被規定好的空間裡,只能做被規定的行為的限制。伊東,不但解放了盒子建築,又解放了人,也將自己從現代主義的狹路中解放出來。

他在二○○六年出版的《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記十則》寫下:在大自然當中,充滿著許多快樂的場所。「想要在那棵樹蔭底下看書」、「想要在那上頭睡午覺」。有著很多如同身體那般,自然的對我們細語呢喃的,充滿感覺的所在。

六十歲後才大器晚成的伊東,終能隨心所欲,呼喚自然,並傾聽人的呼喚。

關於伊東豐雄:
◆1941年 京城(現索爾)市出生。
◆1965年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
◆1965-69年 菊竹清訓建築設計事務所。
◆1971年 Urban Robot設立(URBOT)。
◆1979年 名稱變更為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現在,同事務所主持人
◆1991年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各座教授
◆1998-2005年 Kumamoto Artpolis Vice-Commissioner
◆2000 九州大學工學院兼任講師
◆2002 京都大學工學院兼任講師 / 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2005 Kumamoto Artpolis CommIssioner  

得獎項目
◆1984年 - 日本建築家協會新人獎(笠間之家)
◆1986年 - 日本建築學會獎(Silver Hut)
◆1990年 - 村野藤吾獎(Sapporo Beer北海道招待所)
◆1991年 - ?日藝術獎(八代市立博物館「未來之森博物館」)
◆1993年 - BCS賞(八代市立博物館「未來之森博物館」)
◆1994年 - 日本建築學會北海道支部北海道建築獎(□□□□)
◆1997年 - 保加利亞 索非亞 三年展 首獎
      BCS賞(八代廣域行政事務組合消防本部廳舍)
◆1998年 - 藝術選?文部大臣賞(大館樹海Dome)
◆1999年 - 日本藝術院賞(大館樹海Dome)
      BCS賞(大館樹海Dome)
◆2000年 - 國際建築Academy(IAA)獎
◆2001年 - Good-Design大賞(仙台媒體館)
◆2002年 - World Architecture Awards Best Building(仙台媒體館)
      BCS賞(仙台媒體館)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
◆2006年 - RIBA金牌獎(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牌獎)

主要著作.譯書.作品集
◆1981 『近代建築(風範主義與近代建築)』(柯林.羅著,與他人合譯.彰國社)
◆1989 『風的變樣體』(青土社)
◆2000『透層建築』(青土社)
◆2001『伊東豐雄/輕盈結構的細部(The Detail of Light Structure)』(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編著, 彰國社)
◆2002『建築: 非線性的偶發事件 從smt到邁向歐陸』(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編著.彰國社)
◆2006 『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伊東豐雄建築塾編著.彰國社)

台長: 讀.冊.人
人氣(7,021) | 回應(16)|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天涯海角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建築:天地與立,神化攸同
此分類上一篇:人間風景:古鎮風華

讀.冊.人
「旅行,造就了人。我仍舊探訪著世界上的城市,穿梭漫遊在大大小小的通路與街道,一再地行走、逗留在綿延不絕的巷弄裡而留下我的足跡。緊張與不安當中一個人迷失在不知名的地方,因著孤獨而感到嚴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總是能在那當中找出一條活路,順利地全身而退,並繼續邁向下一個旅程。……我的人生也可算是一段旅程吧。在沒有接受專門教育的狀況下而志向建築這件事情,就如同獨自在緊張與不安下迷失在一個陌生地方一樣。
然而像現在這樣回過頭來看,我寧可將那視為是因著在那苦難當中以所得的體驗作為食糧,自己才得以一直生存到現在。往往在孤獨與不安、一個人在都市裡彷徨的時候,那樣的感覺便更明顯而具體地流露出來。……旅行,也造就了建築家。」--安藤忠雄
2008-03-29 17:11:07
讀.冊.人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提供閱讀伊東豐雄的新方式,有別於過去單靠建築作品來認識伊東豐雄的模式,試圖自伊東創作建築以來所寫的無數文章中,選粹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十八篇來刻畫伊東在建築思想上的輪廓。在他如此奔放的形式操作背後理解到我們所未能察覺的、 超越繼承建築秩序的新價值。
2008-03-29 17:36:44
Ming
建築 也是一種藝術
藝術的美則見人見志
常是一朝成名天下知 則蔚為流行
但背後的艱辛過程 的確不是他人能夠體會
雙雄活到老做到老 令人敬佩
更謝謝讀冊人導引 您真的好高竿 ^_^
2008-03-29 23:27:33
藍色咖啡因
好漂亮的十字架造型...
2008-03-30 08:45:30
版主回應
安藤忠雄1989 年作品春日丘教會《光之教堂 》
2008-04-22 21:17:36
朝雲
建築藝術是我一直以來非常喜歡的~特別是喜愛華麗繁雜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宮殿式建築 ^^
2008-03-30 09:38:40
俺是路人~
=口=&quot 好亮的十字架~
2008-03-30 15:07:08
版主回應
俺是路人~ 您好:

那是大師的作品,
見證人間有情男女走入婚姻的殿堂之所。
2008-04-14 16:28:46
湘穎風蕭
本人建築科
但我可沒自信變成大師...
2008-03-31 20:20:17
版主回應
湘穎風蕭 您好:

加油!
誠如安藤先生祖母的鼓勵說:「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句話安藤先生在來台演講會上說了兩次「永遠記在心中」。
2008-04-14 16:18:55
1lovebackpacker
好喜歡他的風格
^.^
2008-03-31 20:55:17
版主回應
me,too
2008-04-14 16:16:11
小柔子
上回去吳哥時,他的美令人驚嘆呀~
2008-04-04 00:02:45
版主回應
小柔子 您好:

歡迎您來,
小柔子是有福之人,有機會領略歷史累積而成的人文之美,自己一直想去,可惜至今尚未成行。
2008-04-14 16:15:22
斷章
我很喜歡安滕忠雄的建築作品~~另一個是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高地
2008-04-04 12:55:22
版主回應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2008-04-14 16:12:11
Fenrir‧冷
我很喜歡安藤忠雄呢。
2008-04-05 13:52:43
版主回應
Fenrir‧冷 您好:

歡迎您來,
自己也很喜歡看安藤先生的作品。

安藤先生出生於大阪市,小時候跟著當木工的父親到處做工,耳濡目染下使他立志成為建築師。因為家中經濟因素,他高職畢業就無法繼續升學,必須到家具店做學徒。

然而,建築大夢始終盤繞。
因此只要有空,他就會跑到附近的書局去看書直到晚上。怕尚未看完的建築書被買走,他會偷偷將書放在其他書底下,不讓別人輕易發現,下次來就能繼續看。

安藤先生還規定自己每天少吃一餐,存錢買書,「我對書可是從來沒有吝嗇花錢!」安藤為了學「正統」建築知識,趕上東京大學建築系的四年課程,買了許多建築書,「每天早上八點起床念書,不眠不休到凌晨三點才休息。」,就這樣念了一年,追上別人四年課程。

如果說有哪位建築師會在作品中為人心預留一個空間,那肯定是安藤忠雄先生。
2008-04-14 16:09:36
小雅子愛睡覺
我今年初去日本的時候
有去參觀安藤先生設計的清水模風格古墳場
說真的.....
除了毛毛的感覺
我可能沒有藝術細胞去瞭解他的概念
從外觀看,真的很普通,沒有驚豔的感覺
2008-04-10 11:16:14
版主回應
小雅子愛睡覺 您好:

無妨,
建築應該是另一種形態表現的映像藝術。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無人解說介紹,未能體會安藤建築的空間深意;如小雅子愛睡覺所言,安藤先生的建築太平淡,有如白開水一般。越是白開水,越是讓人回味無窮。

實際上,清水混凝土並不好做。
因為清水混凝土只要有一點點瑕疵,外觀就非常明顯。接縫沒接好、水與石頭的比例不對、灌漿的力道沒掌握,都會使模板出現變形,外面甚至會有裂縫。而即便這些做好,多數人也沒辦法做到一拆開模板,牆壁沒有一丁點氣泡空隙、不粗糙。「這難度更高,但安藤忠雄先生就能夠做到如此境界。」
安藤會獨自去日本找最好的建築石頭,而且不斷研究水與石頭的比例。再者,他還會考慮氣候不同下,要用不同比例去調配。對細節的重視,甚至連一根攪拌的竹竿都要研究。李清志說安藤捨棄一般常用的金屬攪拌器,採用竹竿,原因是金屬攪拌水泥會產生離子,但竹竿不會。

安藤忠雄先生的建築之所以受到大眾歡迎,極大的原因是因為現代都市生活的複雜與壓力,常使得現代都市人喘不過氣,企盼能找到心靈歇息的空間。

安藤忠雄先生說:
旅行,造就了人。旅行,也造就了建築家。

如果說有哪位建築師會在作品中為人心預留一個空間,那肯定是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的作品,宛若一場性靈洗滌之旅。素淨極簡的外觀,精心設計的動線,建築本身像是一座迷宮,你以為 是出口的,其實是另一個奇異國度的入口;每一個轉角都暗藏驚喜,每一個角度都有風景。更令人神往的是那些光和水形成的神祕空間,建築 師巧妙地運用了大自然的元素,建築彷彿活了起來,讓人「有一種詩的感動」。 
2008-04-14 15:59:58
讀.冊.人
安藤忠雄先生作品資訊:

直島當代美術館(Benesse House)
地址:
香川縣香川郡直島町琴彈地。
網址:
http://www.naoshima-is.co.jp/

地中美術館
地址﹕
日本香川縣邵直島町3449-1、電話﹕+81 81 840 8285
開放時間﹕
上午10:00至下午6:00(3月1日至9月30日)﹔上午10:00至下午5:00(10月1日至2月底)
網址:
http://www.chichu.jp

飛鳥博物館地址:
大阪府南河內郡河南町,大字東山299番地;從近鐵長野線喜志站坐金剛巴士在阪南Neoporis站下車。
網址:
http://www.mediajoy.com/chikatsu/index_j.html

大阪府立峽山池博物館
地址:
大阪府大阪狹山市池尻中2丁目。
網址:
http://www.sayamaikehaku.osakasayama.osaka.jp/index-e.htm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地址:
大阪府東大阪市下小阪3丁目11番18號。
網址:
http://www.shibazaidan.or.jp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
地址:
神戶市中央區月劦濱海岸通1-1-1;可乘JR神戶線在「灘」站下車,徒步約10分鐘,或阪神本線「岩屋」站下,徒步約5分鐘。
網址:
http://www.artm.pref.hyogo.jp

水之教會
地址:
北海道勇拂郡占冠村字中 TOMAMU、電話:0167-57-2520
網址:
http://www.waterchapel.jp
2008-04-22 20:56:46
讀.冊.人
希望之光:油菜花海中的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日本的早春時節,
油菜花開得燦爛,一片黃色花海蔓延在作家司馬遼太郎大阪的舊居窗外。

穿過作家生前最喜愛的油菜花圃和植物群,行經安藤忠雄先生設計的紀念館外弧形走道,就進入了象徵司馬遼太郎精神的空間所在。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於2001年10月開館。
作家夫人福田綠(作家原名福田定一)在司馬遼太郎過世後,設立「司馬遼太郎紀念財團」,由她擔任理事長,並請來他們的鄰居安藤忠雄先生於2000年設計興建紀念館;安藤先生為呈現知名作家的精神而設計的建築作品,使此地格外受建築迷和作家迷的雙重重視。

福田綠女士曾在紀念館開館儀式上說:
這裡蘊含著司馬的精神,是讓人心情平和的場所。請到這裡來交談,祝福司馬遼太郎的「新生」。

紀念館的面積不算大,
包括司馬遼太郎的舊居和新建建築兩部分,木構造、灰瓦、斜屋頂的大阪日式住宅,與安藤忠雄設計的清水混凝土結構的簡潔風格,共同譜成了和諧的基調,確實讓身處其中的參觀者心情隨之平和。

清水混凝土、鋼與玻璃,
是安藤忠雄常用的建築材料,結合了他的幾何建築語彙,規劃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紀念館外部的圓弧形走道,
以玻璃將建築本體和作家故居的庭院區隔開來,但同樣可以看見庭園裡的花草樹木隨著四季而有的表情變化。因為作家生前最愛的就是維持自然原貌的庭園,即便是夏天雜草茂盛,也不拔除,秋天落葉遍地,也不掃除。

安藤忠雄設計的美術館、博物館,經常將主體展示空間置於地平線以下,同時向上及向下開展出具有深度的空間,司馬遼太郎紀念館也不例外。

從圓弧形走道先進入了紀念館的接待廳,
再沿著階梯向下,一側是一個可容納150人的小型演講廳,在此可觀看作家生前的相關影片〈時空旅人〉、〈司馬遼太郎的遺言〉等。

另一側,
則是會讓人心頭一驚、眼睛一亮的圓弧形展示室。
安藤忠雄先生設計了一個高11公尺大型書架,架上陳列了司馬遼太郎的兩萬冊藏書和他的著作,這裡等於是作家的另一個書房再現。

其實,
在作家舊居的書房裡,還藏有六萬冊的書,大書架的書海,讓參觀者見識了司馬遼太郎生前如何讀萬卷書的景象;據說,司馬遼太郎閱讀時,有照相般的快速翻讀本事。

在展示室的盡頭,
安藤忠雄先生開了一面大窗,讓外在光線可以穿透入內。
超大書架塑造出近乎神聖的空間效果,司馬遼太郎的「 希望之光」,透過玻璃撒落於書架上,眾多的書籍堆砌出空間的臨界張力。

除了書籍,
還展示了司馬遼太郎的手稿、信件、眼鏡、鋼筆、睡覺時圍在脖上防感冒的棉布小巾等。

至於紀念館為何種植油菜花?
他的名作《油菜花海》描寫江戶時代末期一個以船運為業的市井小民高潮迭起的一生,隨地都能吐苗的油菜花始終是支持主角走過艱難的心靈故鄉。

油菜花
是作家生前最愛,司馬遼太郎生前最喜愛的花卉就是生命力強韌的油菜花,他的庭院裡也栽植了直徑一公尺寬的油菜花苗圃,每到春天便開出一片黃色的花海,而油菜花始終是支持主角的心靈故鄉。。

春天油菜花的風姿,
彷彿隱含著作家遺留短文〈給廿一世紀的你們〉的心思:
「人類為自然的一部分,務須比上一個世紀的人們更懂得彼此尊重。這是我對你們的期待。」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
地址:
大阪府東大阪市下小阪3丁目11番18號。
網址:
http://www.shibazaidan.or.jp

四月天,
歡迎來司馬遼太郎紀念館,拜訪作家生前最愛的油菜花,徜徉在浩瀚的書海中,感動學海無涯,追思一代文人。
2008-04-22 21:37:35
Clarity‧琉玥
哇,好多的資料。
下星期正好要到北美館觀看伊東豐雄的展覽,正好可以先做個功課。

很豐富的一個報台。:)
2008-04-29 01:09:11
版主回應
預祝收穫滿行囊
2008-05-08 16:14:11
斷章
分享~~


詩生活-81都市的徬徨

旅人的腳步是街道的點綴
旅人的呢喃是經驗的沉澱
旅人的詩情是生活的風騒
旅人的夢想是人生的暢談

一座城市,各種藝術
一個建築,多樣生命
流浪的徬徨,寂寞的詩意
青春的風華,消逝的遺迹

科技加諸空間的想像
幻化再現實體
毀壞創造流動時光
永恆是神話故事的建立

街道,人來人往
房子,居棲此存
歷史,層層累積
文化,傳承創新

我一步步走過,紀錄徬徨

註:閱讀安藤忠雄之著作《都市的徬徨》之有感。2008/05/21
2008-06-23 22:49:17
版主回應
字字珠璣
2008-06-26 17:58:06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