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24 11:35:40| 人氣2,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產業創新條例草案有爭議!行政院提修正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聯合晚報╱記者王正寧/台北報導

立法院上會期闖關失敗的產業創新條例草案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對於各界質疑的條文內容,行政院將在近期提出完整修正版本,交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修正動議,由立法院長王金平召集朝野協商,預計在總質詢結束,也就是四個星期後,排入院會議程進行審查。

行政院力推的產創條例,有人擔心是為高科技、大財團量身定做,因此在立法院引發朝野對立,讓法案無法在上會期過關,已經讓業者大表不滿,新版內容刪除租稅優惠,更讓大企業揚言出走。馬英九總統昨天宣示,產創條例是今年政府將推動改革的「重中之重」,行政院也快馬加鞭,近期將提出修正後的新版本。

目前完整的修正版本尚未提出,包括中小企業用人補助每人每月一萬等「利多」也待最後拍板,但爭議最大的,也就是刪除原本立委丁守中版本第30條,給予國際前500大企業在台灣設立營運總部15%營業稅優惠,已經讓目前符合此一資格的四家台灣企業跳腳。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表示,相關條文還待最後定案,近期就會提出,由黨團提出修正動議,而王金平同意列為優先協商的法案,尋求在野黨最大共識,希望在總質詢結束後的第一次院會,也就是四周後,能夠交付院會進行審查。


吳揆:產創條例 新民意版
*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0.02.24

國民黨將提出新版產業創新條例草案。強調庶民經濟的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在立法院答覆立委質詢表示,產創條例不會獨厚高科技、大企業,「大小企業一視同仁」,促進就業部分,也會補助中小企業。吳揆形容,新版產創條例是「產創條例新民意版」。

國民黨已將產創條例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行政院上會期提出行政院版,與立委丁守中版等版本併案審查,經濟委員會已通過初審;行政院將透過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修正動議,由立法院長王金平召集朝野協商。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表示,相關條文尚待最後定案,近期就會提出,希望四周後交付院會審查。

國民黨立委許舒博昨天質詢指出,希望吳揆效法美國總統歐巴馬,加強照顧能有效促進就業的中小企業。

吳揆強調,「好的事情不嫌多」。外界對產創條例草案有兩大質疑,一是重科技業忽略傳產、內需產業,二是重大企業輕中小企業。他說,其實原來的政策並非如此,但外界既有善意提醒,因此「產創條例新民意版」,不論何種產業、規模大小均一視同仁,並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補助。

吳揆答覆立委盧秀燕質詢時也指出,只要企業符合研發創新、人才培育、增加就業機會等要件,即屬產創條例優惠對象。他說,為弭平外界疑慮,行政院已將草案中給予世界前五百大企業來台設營運總部享優惠稅率的條文刪除,未來若重新增訂相關條文內容,也不會獨厚外資。


冷眼集/韓國做到了,我們呢?
*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特稿 2010.02.23

正當產創條例第30條是否該保留形成立委爭論之際,大企業出走聲浪沸揚。事實上,回到產創條例初衷,產創條例是促產條例落日之後,國家重要的產業政策,其立意絕非要打擊大企業,轉而扶植中小企業,特別在全球金融風暴後,各國央行破天荒的聯手救市,證明國家力量正是影響國家經濟主要因素。

但從數字上來看,台灣最新公布的經濟成長率與國人平均每人所得,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反觀,與我國產業結構最相似的韓國,去年在金融危機中,經濟仍逆勢成長0.2%。

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幾近滅頂,但是,這一次在全球金融風暴衝擊下,卻能逆勢挺揚,而且,韓國創造出三星等國家級企業正加速擴張其企業實力,厚實經濟基礎。

以TFT-LCD與DRAM為例,韓國與台灣是全球兩強,成為相互抗衡的力量。但是,一場金融風暴下,實力拉開了!DRAM方面,前五大是三星、海力士、美光、爾必達、南科,去年三星、海力士以價格戰橫掃全球,造成德國奇夢達倒閉,台灣政府要救DRAM,成立TMC,還要靠美國的美光與日本的爾必達,最後,竟「誤會一場」,雷大雨小,企業嚐到靠政府不如靠自己的滋味。

TFT-LCD產業競爭上,台灣TFT-LCD市占率一度與韓國相差不到2%,韓國三星、LGD與台灣友達、奇美電並稱全球四大TFT-LCD。但是,一場金融風暴,韓國三星、LGD,已狠狠的打出價格戰,傳出目標是「把奇美電拉倒!」奇美電最後沒有倒,嫁給了鴻海的群創,但是,台灣與韓國市占率,在金融風暴後,遠遠拉開超過20%。

韓國DRAM與TFT-LCD已是「唯我獨尊」,韓國以國家力量培植出世界級的企業三星、海力士、LGD等,其中韓國第一大企業三星,目前已是DRAM、TFT-LCD雙冠王,手機品牌前五大,而去年三星更在去年大舉推出LED TV,打敗了很多人心目中第一品牌Sony。一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所言,韓國現在最優秀的人才,75%都在三星。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過去30年來,由中小企業開始發展,創造出台灣全球科技奇蹟,帶動台灣的經濟繁榮。包括鴻海(現全球第一大EMS廠)、廣達(連霸多年全球第一大筆電製造廠)、華碩(全球第一大主機板廠)、宏碁(全球第二大NB 品牌廠)、台積電(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聯發科 (全球前三大電視及手機晶片廠)等,數十家全球第一等台灣高科技廠逐漸茁壯,現在,台灣的GDP很大部分來自這些大企業的貢獻。

先前這些「中小企業」,在政府的促產條例支持下,加上自己努力的艱辛,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第一。現在,這些屬一屬二的台灣企業已從中小企業蛻變成大企業了,在金融風暴後,將面對越來越多由當地政府支持的競爭環境。換言之,台灣的產業結構,將由過去的中小企業為主,逐步的變成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並存的結構。這時政府要如何兼顧中小企業的需求,與對大企業的協助,創造出符合時代潮流以及各種規模企業接軌的「產創條例」,正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取消軍教免稅 豈能再拖!
*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2.24 0

歷經政院四度送審的軍教人員薪資所得課稅案,立法院上會期仍以「配套資料不足」為由未能過關。新會期外傳政院會再接再厲將其列為優先審議法案,隨即因其可能衝擊227立委補選而否認。此一多次進出立法院,對稅制改革具有指標意義的法案,因選票考量一再表演「狼來了」戲碼,實在令人失望。

自民國74年行政院經革會以來,軍教人員薪資所得恢復課稅的討論,在稅制興革重要會議從未缺席,包括76-78年的第二次賦稅改革、90-92年的財政改革,以及97-98年第三次賦稅改革;並且歷經十位財政部長擬議取消,每次均面臨利益團體與選舉壓力而退縮,甚至成為政治操縱工具。

軍教人員薪資所得免稅有其時空背景;隨著時代變遷,早已不合時宜。據調查,高達四分之三的民意贊成撤除此項特權免稅,不要繼續成為稅制不公主要來源。若能繼促產條例落日及接續的產創條例不再提供產業別租稅減免,也能讓屬於身分別、職業別之軍教免稅走入歷史,對健全稅制當然功德一件。然而執政黨為了選舉,企圖贏得少數軍教特權的選票,卻極可能失去為數十倍於軍教之勞工及非軍教之民心。其實,軍教人員能夠拋棄「稅制不公」的包袱與罵名,反倒會博得輕鬆自在與尊嚴。

衡諸史實,違反民意、嚴重扭曲公義的作為,終將得不償失。合乎社會整體效益的政策,本應積極推動,透過「補償原則」提供配套措施,降低稅改阻力,當有助於改革進行。然若一再以缺乏完整配套為由,作為拖延改革的藉口,恐將付出嚴重代價。由於此案拖延長達20餘年,縱使當初軍教人員薪資偏低乃屬事實,然在多次對應調薪之後,目前已較公務人員高出甚多;既然薪資已經合理化調整,實質補償已經達成,若再繼續要求超額補償,恐將自失立場,也引起大多數民眾反感。少數立委若仍藉「課多少、補多少」的配套來操弄選票、杯葛改革,嚴重偏離社會期待;在歷史的關鍵點上,占立法院四分之三席次之執政黨當為不為,絕對難辭其咎。

就目前軍教免稅案只缺臨門一腳之配套而言,基於政治可行性考量,我們仍勉為其難同意在「課多少、補多少」配套下,將取消免稅所取得的160億元稅收用來調高志願役勤務加給,以及調增國中小及幼稚園導師費、減少國中小教師授課節數,改善教育環境等。如此作法其實並未增加國庫額外收入,只圖建立較公平的稅制,軍教人員與其他受薪人員一體公平納稅而已。然若提供配套仍不能有所突破,順利完成修法任務,反而成為拖累改革的包袱時,為了顧全稅改大局,避免無止境的僵持,就應果斷的將稅改與預算脫鉤處理;只要承諾所增稅收透過預算程序重新有效率地分配,在國防及教育經費做適當編列,實有助於國家整體資源的效率運用,在當前財政拮据時充裕稅收,反而可以一舉數得。

長久以來,減稅浮濫、稅基侵蝕、稅負不公等現象,早已引起民怨。取消軍教人員薪資所得免稅,乃是消除薪資所得不因職業、身分不同而有差別待遇的重要一步。然而這只是建立公平稅制的開端,稅制不公與稅基侵蝕又何止軍教免稅?資本利得與財產所得均未能公平合理課稅更是關鍵;例如現行稅法中對證券交易所得免稅、土地交易所得未按實價課稅,海外所得難有效納入稅基等,均值得大刀闊斧的改革。甫結束的行政院賦改會,已提出完整健全稅制、擴大稅基的改革方案,期待馬政府展現魄力儘早落實!


人工生殖 考慮納入健保
* 聯合報╱沈政男/醫(台中市)2010.02.24

為提振台灣的生育率,政府考慮補助不孕夫妻的人工生殖費用,初期傾向以低收家庭為對象。此作法立意良善,但相關技術問題與政策意涵值得釐清。

人工生殖費用不低,對於一般薪水家庭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況且越來越多的不孕症夫妻屬於晚婚、晚生育的雙薪階層,這些族群若能一併涵蓋,政策的效果會更加顯著。

這項政策雖以提高生育率為目的,但施行時應顧慮不孕者的感受。生殖是人的健康權之一,傳宗接代對許多人來說也是人生的要務,但不孕者辛苦求子絕非為了種族延續、社會存亡,這是政策宣傳時應該注意的。

事實上不孕不僅造成當事人生理的負擔,更形成龐大的心理社會壓力。自我的質疑、配偶的要求、親人的期待、甚至性生活扭曲變質,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狀況。

國外越來越多人呼籲,應將不孕視為一般疾病,將人工生殖納入醫療保險。以台灣人口老化問題之嚴重,長遠之計,應思考健保給付人工生殖,或部分補助的可行性。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