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30 00:25:56| 人氣2,2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漢寶德Vision》當心 文化與產業兩失!

推薦 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 漢寶德 2009-11-29

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名詞,自前政府以來就是官方口頭禪。政黨輪替後,更成為現政府的驕兒。前前後後政府投入的金錢與精神不在少數,但成效如何,大家心裡都明白。

老實說,以政府現有政策,與國人對文創業認識,我對文創業一時並不抱甚麼期望。可是我卻對它的負面效應耽心起來了。

在上世紀末,英國人創出「創意產業」這個名詞時,在觀念上,是把人類各種生計都視為產業。所以自此觀點,文化事業也是一種產業,雖然產值有限。他們鼓勵發揮創意,創造較高產值,是看到新世紀的來臨,生活中精神的需求,新、奇、美的條件越來越重要了。所以希望大力提倡,一方面可使與生活相關的產業提高精神內涵,另方面則鼓動文化事業開拓新的領域,滿足社會的需要。他們把文化併入創意產業之中,並沒有逼著文化賺錢的意思。舉例說,他們並沒有要求博物館自給自足,相反的,卻把柴契爾夫人以來,博物館收門票的規定廢掉了。

政府推動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與精神生活品質,並不是促進生產事業。這一點,在提倡文化產業的先進國家是很明白的。視文化為產業與文化產業化是兩回事。產業化所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就是大眾化,所以文化產業的主力總脫不開電影與電視。因為大眾化就不能不走娛樂化、趣味化的路線,精緻文化則在於開拓精神領域的新境界。這兩者都是不能偏廢的。自此著眼,文化是文化,創意產業是創意產業,兩者要區隔。

誠然,自從上世紀中葉以來,為了擴大愛好文化的群眾基礎,文化界接受了在精緻文化中增加娛樂性的觀念。這是希望文化的作品可以有吸引力,有更多人分享,並不是為了賺錢。政府在文化上投資而沒有回收是自然的。其實文創產業又何嘗不是在物質生活中,增加精神生活情趣呢?文化事業的基本價值是不能一時或忘的。

不幸的是,我們的政府知道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後,就把它與文化混為一談,而且認真的希望把文化當成產業來經營。以博物館行政法人化為例,原本是一個長久以來西方國家尊重文化獨立並避免政府干預的精神,在日本的實現。它的附帶效果是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可是到了台灣,行政法人化就變成自籌財源的觀念。使得文化機構不得不在文化基本價值與商業價值間做一選擇。

近年來,台灣的各博物館,包括故宮在內,都在大力推動超級特展。這是未可厚非的。可是不能不知道,超級特展是以高知名度的文物吸引觀眾的方法,對於文化機構來說,並不是本業。一個博物館要努力經營的還是它的正常運作。還是要以研究與收藏為核心而開發出的教育性展示來親近大眾。最成功的博物館應該是不需要買票的學生們的樂園,而不是變相的高價位的遊樂園。政府該做的是不惜重金,開發博物館的潛能,增加收藏與收購文物的經費,並發展為有娛樂價值的教育性展示。我們要知道,博物館與美術館是文化,遊樂園相當於文化創意產業。博物館是現代國民生活中必要的設施,遊樂園是渡假的休閒設施。不能因為有了遊樂園,就忽視博物館,當然也不能使博物館遊樂園化。如果政府把博物館的經營政策落實在超級大展上,久而久之,博物館展示館化,博物館文化就消失了。

我很擔心的是,文創產業的政策沒拿捏正確,產業沒發展成功,文化卻受到傷害。過去二十幾年來,文化政策一直缺少明顯目標,又有意識形態之爭,因此在國民文化素養的提升上做得遠遠不足。在這個時候,拋棄文化,擁抱產業,會弄得兩敗俱傷,值得慎重考慮。(作者為建築學者,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台灣食品藥物局 明年成立
*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9.11.29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明年元月1日成立,TFDA局長熱門人選的衛生署藥政處處長康照洲日前表示,TFDA成立後,整合了衛生署跨局處的功能,將加速新藥及醫材審查流程,也會加速促成兩岸醫藥相互認證,有助國內生醫產業發展。

法人認為,TFDA成立後,將有助邦特、聯合骨科、訊聯等發展高階醫療產品公司;兩岸醫藥相互認證,則以懷特與中天受惠最多。

康照洲表示,TFDA成立後,可有效整合衛生署旗下各局處有關藥品及醫材的審查單位,重新檢討現有審查流程,並會針對重大且特殊疾病的治療藥物,主動提供法規上的輔導及建議,以加速藥品上市速度。

康照洲並指出,TFDA成立後將尋求與中國、日本及韓國間的藥品審查相互承認,更不排除簡化大陸進行臨床試驗新藥的審查流程。

政府籌備TFDA時間逾十年,直到去年下半年爆發三聚氰氨事件,朝野才達成共識,期待成立TFDA讓民眾衛生安全更有保障。生技業者指出,過去鼓吹TFDA成立的呼聲,主要來自生技產業界,「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更將TFDA視為重點發展項目。

據了解,TFDA成立後,將整併衛生署旗下食品衛生處、藥政處、藥物食品檢驗局與管制藥品管理局等四大局處,但是中醫藥委員會及醫藥品查驗中心等兩家過去的藥品檢驗單位,並未納入TFDA之下。


救職棒凱道大遊行 黃平洋:揪源頭才有用
* 自由時報訊

 今(29)日數百位球迷透過網路動員,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救職棒大遊行」,為陷入職棒簽賭案陰霾請命,要政府搶救台灣的「國球」,「金臂人」黃平洋也登高一呼,要求政府一定要將簽賭的源頭揪出來。

 球迷代表說:「我們的組織沒有很嚴謹,也沒有企業贊助,只有一顆愛棒球的心。」球迷們均表示,希望政府儘快召開國是會議,正視搶救職棒的問題,球迷們也說,今天絕對不會是終點,不會因為活動辦完就拍拍屁股走人。

 出席活動的「金臂人」黃平洋則表示,政府辦案不要只抓小的,一定要把幕後的源頭揪出來,這樣台灣棒球才有救。

 而因為日前兄弟象隊爆發多數球員涉入假球案,主辦單位擔心現場「象迷」及「反象迷」發生衝突,讓活動失焦,特地安排遊行分為4個梯隊。

 第一梯隊以解散的味全龍、三商虎、中信鯨、以及米迪亞暴龍等隊球迷;第二梯隊則以兄弟象迷為主體;第三梯隊是中職牛、獅、熊三隊球迷共同組成;第四梯隊則集結所有反象迷民眾。

 不過,這場遊行卻不見中職或旅外球員到場,連受邀的總統夫人周美青都因另有要事婉拒出席。


搶公家飯碗 碩博士報考破三成
*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

碩士學歷大學化時代來臨!根據統計,每年搶考公務員與國營事業缺額的碩博士生比例年增,今年已高達三成,估計明年再創新高,碩士儼然成為「基本學歷」。

研究所博覽會昨起登場,超過七十所國內外大學參展,不但祭出高獎學金,還強打就業牌,首日就吸引兩萬多人次進場,公職與國營事業講座更是熱門。

TKB數位學堂國營事業產品經理王元賢分析,「今年高考三級的五萬多名報考者中,就有二成四以上是碩士學歷」。他粗估,明年台糖、台電、中華電信、台灣菸酒等國營事業可能釋出超過一千三百個缺額,估計將吸引更多碩博士搶攻。

● 可選與考科相近的研究所

王元賢建議,公職與國營事業考題恐越來越難,建議考生選擇考科相近的研究所,唸研究所可一邊準備公職考試。職場達人吳睿穎分析,兼具跨領域能力者,將更具競爭力,例如電機系畢業、轉攻商管等,較易脫穎而出。

鑑於好工作難找,各校今年也著眼「就業牌」,國軍人才招募中心號召大學畢業生報考軍官班,起薪就有四萬兩千元。

開南大學觀光所強調與飯店合作,學生不但可提早與產業接軌,畢業後還可能直接就業。龍華科技大學則喊出與宏達電簽約合作,研究所畢業生未來有機會優先晉用。

「碩士學歷大學化」也讓招生戰場延伸到研究所,各校紛推獎學金搶學生,又以開南大學的一百二十萬最誘人,校長高安邦說,只要放棄台、成、清、交、政大正取資格,不但兩年碩士學費全免,每月還有二萬元生活費,經甄選後、還可免費到麻省理工學院擔任交換生,或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取得雙聯碩士學位。

南台科大規畫提供優秀學生短期海外研習獎學金,最高可申請三十五萬元。元智大學祭出整年學費全免,只要是碩士正取生當年度畢業成績是大學畢業生名次的前五%、或五年五百億大學的各系前二十%者,就發給等同整年學費的獎學金。


數位內容人才 未來很夯
*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

什麼產業是未來幾年最夯的領域?行政院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規畫,綠色能源、生技醫療照護、精緻農業、觀光與文化創意等,都是可能趨勢。長期觀察人力市場的職場達人吳睿穎也評估,網路科技發展帶領數位內容起飛,「數位內容人才將是熱門需求」。

經濟部工業局針對近三年內科技業人力供需評估,未來三年內,半導體、資訊服務、通訊等都可能少有人力缺口,僅數位內容可能逐年需要一千兩百名到一千八百名人才。另根據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的研究,數位內容又以程式設計師、動畫師、數位教學設計師等需求最大。

吳睿穎也估計,網路技術成熟,科技突破已不是主要需求,反而是內容生產者是人力主流,其中文創跟設計更重要。全球的科技都往面板發展,估計光電所、物理所或化工所也是熱門趨勢。主辦研究所博覽會的台灣知識庫行也補充,未來幾年觀光休閒等研究所仍舊大熱門。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則呼籲「不要一窩蜂追求熱門,因為未來也可能變成冷門。」他解釋說,去年金融風暴危機導致經濟重創,其中碩博士等高學歷者失業衝擊最大,「因為學生總是一味想擠進熱門領域,造成人才單一領域化,但同質性高、競爭就大,更容易大量失業」。


學者︰技職生職場英語 5千單字夠用了
* 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

「英語教育是技職校院永遠的痛!」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陳超明昨直言,國內技職學生英語程度普遍不佳,建議技職校院培養學生職場所需的英語能力,「可輕鬆對話的五千個單字,勝過畢業前硬背兩萬個單字」。

台灣專業語文學會、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聯盟與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昨舉辦「全國技職校院英語文教育政策論壇」,國立雲林科大語言中心、教育部中區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楊育芬指出,前年曾針對北中南區、各超過萬名學生進行模擬全民英檢初級的線上英文檢測,結果發現,中區技職校院學生僅一成八通過聽力測驗、通過閱讀測驗的比例還不到一成,顯示英語程度不佳,「北區、南區也都差不多。」

教育部北區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國立台科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林茂松表示,技職校院受限於高職生英文能力相對較差,但更該認清學生能力,盡量從教學中帶回學生的信心。

長期研究英語教學的陳超明也認為,「活用英語」才是技職學生所需,他也參考歐盟共同架構(CEFR)語言能力參考指標為基準,設計出技職院校四年的英語課程架構,「若要讓學生擔任行政助理、飯店櫃檯、專業導遊、特助、採購等工作時,可對答如流,最多只需要五千個情境單字。」

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全民英檢只是一種英檢指標,原則上仍授權各校自訂。但他也強調,技職校院近年已開始修改英語教學方式,進行分科系與工作領域的專業英文教授。
http://urwriting.pixnet.net/blog/post/21834112


熟讀長篇英文 陳超明:大考拿高分
* 聯合報╱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2009/08/16

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陳超明昨天指出,最難學習的語文是中文、阿拉伯文與俄文,相對來說,英文是簡單的,不要被文法困住,要學習如何用有用的英文,要多閱讀多寫作,不要只看英文要念出聲來,英文才會是自己的。

陳超明強調英文閱讀的重要,一定要大量閱讀,現在的考試都是長句,如果無法看得下去題目,根本無法作答。要挑戰自己的英文,不妨每天讀一些英文書籍,如果可以讀完七集的「哈利波特」原文書,大考英文應該可以拿滿分,因為哈利波特大約需要有認識一萬個單字的能力;若是「暮光之城」原文書就較簡單,大約6千個單字。而高中生課本是設定七千個單字。

他指出,閱讀英文小說,可以增進自己適應及學習英文閱讀的能力,同時可以習慣英文的語法,遇到需要用的時機就可以替換使用。不要死背文法規則,只要記住基本的文法觀念就足夠應付,尤其動詞是英文句子的靈魂,要掌握動詞靈活運用。

陳超明說,大考作文時,要想拿高分,需要有創意、生動、有深度,是高中生就用高中程度的英文寫作。


陳超明給大學新鮮人》強化外語能力 與世界對話
親愛的大一新鮮人:

進入大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擴展你的視野:透過知識的追求,擴展心靈的視野;透過與人的互動,提升感情的視野;透過對本土與外來文化的認知,展現國際視野。大學不僅是培訓未來職場能力的地方,更是豐富你人生內涵的重要場域。

今天要跟你們談談如何擴展國際視野。所謂國際視野就是與世界對話的能力,也就是透過不同的管道,吸納世界各國文化與族群的精髓,進而體認自己本土文化的力量。這種跨文化與跨語言的認知能力,已成為歐美日(甚至中國大陸)大學生,面對廿一世紀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競爭力。

不斷提升國際視野

台灣是個面對全球競爭的市場,不管你未來要從事何種行業,不管是要在地經營咖啡店、或是成為一個記者、或是到科學園區當工程師,你都要面對世界。你的咖啡店如何進貨、如何創意地經營、如何與時尚趨勢同步來創造利潤,都需要你不斷地與世界對話,不斷地提升你的國際視野;若要當一個好的工程師,必須不斷地進修吸收先進國家的資訊;未來想當一個有執行力的科技主管,更需要具備與全球對話的能力。

先要提升外語能力

談到國際視野或是增強自己與世界對話的能力,第一步就是要提升你的外語能力。語言不僅是一種溝通的能力,更是一種思考的方式。當你能使用兩種語言(中文與英文)來思考,你的創意、你對事情的認知就會更加的多元、更加深入。精熟的雙語言能力,不僅可以提升你與世界的互動,更是培養多元思維與激發創造力的基礎。

除了自己的專業外,大學中最重要的另一門課程就是外語能力(當然以英文為首要)。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學會一項專業技能(如理財能力、外貿知識、電腦設計繪圖),但是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學好一種語言。好好運用大學這四年的時間強化你的英文,也利用時間好好學會另一項外語。台灣企業對外語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縱使你不是名校的學生,但是熟悉英文、日文或是其他外語的學生,絕對是企業的最愛。你的專業加上外語,是未來競爭的利器。

如何利用大學四年學好外語,這裡提供幾個方法:

把握學習英文機會

一、把握學習英文的所有機會:不管是修課或是參加社團,都要讓自己隨時暴露在英文的學習環境之中。根據研究顯示,大學至少要接觸英文學習課程或是參與國際活動三年以上,英文能力才能提升。

二、將外語學習融入自己的生活:以英文為例,利用英文記錄自己的行程、隨時收聽英文國際新聞、上網找英文資料、注意周遭所有英文標示或是資訊、每天用英文對自己說話!以實用為主,別被文法規則所限,盡情地講、盡情地寫,慢慢地透過模仿,就會說出或是寫出好的外語。記住:我們要「使用」外語,透過使用語言來學會該外語。

用心讀原文專業書

三、好好讀完一本原文專業書:用心地把你專業原文書,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好好查字典,仔細地讀完。你不僅以第一手的方式獲得知識,更能熟悉你那個專業(如國貿、政治、資訊、電機等)的英文用詞遣字與表達方式,對於結合專業與外語學習來說,非常有幫助。

四、每天至少接觸外語一小時:學習外語並非靠智力而是靠毅力。不斷地自我練習(背單字、自我的口語訓練、培養閱讀習慣等)都需要時間的累積,才能看出效果。任何人只要有毅力,都可以學好一種外語。

設定學習外語目標

五、設定學習外語的目標:每兩年參與外語的檢定考試,一方面可以取得未來進入職場的證明,一方面可以設定學習的目標,督促自己訂定有效的學習計畫。

掌握一種外語,給自己多一個機會!多與世界對話,多一分未來競爭的實力。大學四年可以說是人生最珍貴的學習歲月,任何念過大學的人都會說,有些事情是離開大學後,幾乎無法再尋回。掌握與世界對話的能力,絕對是念大學不能錯過的事!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