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14 11:43:17| 人氣1,4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產經動態》台灣當代藝術連線 耕耘歐美市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德鴻畫廊的藝術家王為河的作品《引導阻止拋棄下的凝視卻仍有不可思議的存有(一)》(當代藝術連線/提供)
*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關心當代藝術發展的人可以很明顯感受到,這一年來有很多東南亞、日韓及中國藝術家作品被引介到台灣,擔任引介的中間角色包括國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及數不清的畫廊。同時,也有很多畫廊相信「市場在中國」,因此,正努力把台灣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帶到中國去。

至於去年春天才成立的「台灣當代藝術連線」,眼光似乎有些不同,他們很努力地把藝術家帶到歐美市場,效果如何還不確定,但該連線的發起人張學孔很有信心地說,「我相信歐美是非常成熟的市場,他們有好的蒐藏家及健全的市場機制。」

笑稱自己是「線長」的張學孔同時也是新苑藝術的負責人,早年經營傳統藝術作品,但自從轉型投入當代藝術市場後,就以眼光獨到而備受注目。張學孔去年推動成立「台灣當代藝術連線」,一開始只有三家畫廊加入,今年又加入兩家,共五家畫廊成員。

該連線主張藝術經紀制度,尤其是透過經紀制度有計畫地培養當代藝術新生代,目前當代藝術連線的五個成員所經紀的當代藝術家已接近四十人,其中不乏在國際藝術市場已受關注、極具潛力者,如新苑有姚瑞中、王雅慧、郭奕臣;也趣有周珠旺、曾雍甯;朝代的陳怡潔、陳崑鋒;及新加入的兩家畫廊,包括北莊藝術的梅丁衍,德鴻的王蔘、王為河等人,都是相當被看好的新生代。

過去一年來,他們以「連線」為單位,一起到海外打天下,除到過上海,也去巴黎的DIVA,今年10月將一起遠赴德國參加科隆的「ART.FAIR21」。張學孔說,當代藝術連線並不是放棄中國市場,但相較之下,「中國市場的投機成分還是比較大」。

張學孔相信歐美藝術市場機制有很好的參考與投入條件,對於將來在台灣建立健全的藝術市場應有幫助,而事實上,畫廊協會也於上週決議,正式委託當代藝術連線,於明年首辦歐美盛行的「飯店藝術博覽會」,即是肯定當代藝術連線在國際市場耕耘的成果。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4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台灣百寶箱 |
此分類下一篇:白文正性烈自愛 投身大海 對政界媒體證清白
此分類上一篇:高鐵推手 蔡兆陽病逝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