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7 10:10:09| 人氣9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SOHO中國潘石屹示警:中國緊縮貨幣 房市恐崩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SOHO中國董事長兼聯席總裁潘石屹憂中國房市從深圳起崩
*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2008/06/17

中國A股低迷不振,市場銀根持續緊縮,SOHO中國董事長兼聯席總裁潘石屹昨(16)日警告中國政府,若一味實施從緊貨幣政策,可能在中國引發房地產公司倒閉、房貸斷頭、銀行壞帳的骨牌效應,並由深圳先引爆開來。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報導,近期中國股市遭腰斬、士氣低迷,潘石屹認為,與房地產股領跌與銀根緊縮不無關係。

潘石屹表示,中國整個房地產行業不容樂觀,負資產家庭將在中國陸續出現。他在部落格為文指出,對中國房地產企業來說,資金的緊張已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貨幣從緊政策持續下去,中國房地產業者馬上就要將進入「塑性變形」階段,形成不可復原的創傷,並出現一部分企業的破產和房地產行業失業率的提高。

在行業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突然提高1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又有人民幣4,000億元的資金被凍結。

潘石屹認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後,中國政府的調控方式,改為對銀行按揭貸款利率成數的調整、銀行利息和儲備金率的調整,這才「抓準了穴位」、「市場的反應是非常明顯的」。

潘石屹表示,從整個地產市場來看,深圳成為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保險絲」,要出問題會先有表現,要斷會先斷,成為中國房貸斷頭潮的高危險區。

他說,美國的次貸危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在中國發生,因為中國房地產的按揭貸款沒有證券化,沒有形成衍生金融產品,但如果繼續一味實施非常從緊的貨幣政策,也有可能會出現負資產的家庭,還不了銀行按揭貸款的家庭,就可能出現銀行大面積的壞帳。

潘石屹所說的「塑性變形」是金屬材料學的用語,按照金屬材料學中的拉伸試驗曲線,一種金屬材料在做拉伸試驗時會分為三個階段,拉力較小的第一個階段是彈性變形階段,當外力取消後,它還會回到原來的長度及大小;若進入「塑性變形」階段,將具有破壞性,表現為材料萎縮,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斷裂。


■ 通膨難制 中國救股市左右為難
* 編譯盧永山/特稿

今年4月中國股市跌至13個月來最低時,中國政府立即推出救市計畫,股市在兩週內就回漲25%,如今股市跌到更低,但中國政府並無展開救援的跡象。

中國政府前後不一的態度顯示,逼近11年最高的通膨,已縮小了中國政府的政策選擇,如今可能認為,要恢復股市穩定唯有控制好通膨。

上海證券資深分析師鄭衛剛表示:「在當前的總體經濟環境下,任何提振股市的措施,成效可能十分有限。通膨和經濟可能放緩危及企業獲利,打擊市場信心,因此,打贏通膨是恢復股市穩定的唯一解藥。」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大舉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加上原物料價格大漲,波及企業毛利,上證綜合指數本月以來已下跌19%,週二收在2,794.75點,為15個月最低,較去年10月16日創下的歷史高點6,092.05點,下跌54.1%。

自去年10月以來,上海和深圳股市市值已蒸發掉約2.2兆美元。中國股市跌跌不休,可能影響中國政府將股市發展為企業穩定籌資來源的努力;由於數百萬投資人逃離股市,每日成交量比去年減少了四分之一。

今年前五個月,中國企業透過股票公開上市籌措的資金,已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850億元(120億美元)萎縮了近30%。

今年4月上證綜合指數跌到2,990點時,中國政府立即推出救市計畫,包括限制大筆交易和調降證券交易印花稅,股市立即短暫回漲。5月以來中國股市開始回跌,中國並未積極救市,中國銀監會雖然加速海外和國內基金發行,但流進股市的資金幾乎擋不住沉重的賣壓。

中國投資人希望政府再度推出救市措施,例如進一步調降證券交易印花稅,開辦延後甚久的股市期貨和融券交易等;但中國政府不敢貿然推出這些措施,因為擔心會引發另一波投機熱潮。

台長: 台北光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