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5 12:04:08| 人氣8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產經動態》通膨噩夢…新興經濟體製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在天價石油的引領下,1970年代令人痛苦不堪的石油危機所引發的通貨膨脹又捲土重來了,要比30年前更普及全球。

路透財經特稿分析指出,為防止經濟成長停滯、通貨膨脹並存的「停滯性通膨」長期存在,西方國家央行憂心重蹈覆轍,可能祭出狠招──升息。但這一招能否成功,卻需要發展中世界的配合。

■ 油價大漲 主要因印中需求攀升

1970年代中期和末期兩次石油危機的導火線是中東減少供應,而最近的油價大漲卻主要是因為印度、中國等國家需求攀升。不論危機的源頭為何,石油產國和消費國上周的緊急會議並未出現高油價問題可望迅速解決的跡象。

摩根史丹利亞洲區董事長羅奇指出,新興國家地區的通膨率要比美國和西歐國家高得多,「出現新一波停滯性通膨的風險正在升高,就像所有東西一樣,這可能也是亞洲製造。」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去年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通脹率大約是發達經濟體的三倍,這個差距今年還將擴大。IMF預測,今年全球通膨率將由去年的3.9%升至4.7%;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通膨率將倍增至12%左右; 而發達經濟體的通膨率則從2.2%升至2.6%。

在貿易全球化下,通膨痛楚無遠弗屆,無論窮國或富國,燃油和食品價格的大漲導致一波又一波的抗議,從卡車司機、計程車司機、到漁民和農民,都要求政府採取行動。

■ 專家建議新興國家放棄低幣值

至於如何因應通膨危機,經濟學家看法不一,匯豐控股首席經濟學家金恩認為,惟一的解決之道可能是七大工業國(G7)通過升息促使本國貨幣升值。

金恩認為,這種做法可能讓新興國家受到衝擊,但可對症下藥的處理全球通膨的根源:新興經濟體貨幣條件過於寬鬆。迫使新興市場國家面對經濟日趨成熟而貨幣政策上趕不上的問題,進而讓新興國家放棄低幣值政策。

但升息對發達國家的風險包括美國經濟的低迷可能加重,而受次貸危機和房地產下滑拖累的國家,也面臨同樣風險。渣打銀行的分析師也認為,過去印度和中國對控制全球通膨有貢獻,現在則是禍大於益。但渣打分析師不贊成發達國家在成長減緩的時候迅速升息。

美元疲弱、發展中國家消費上升,使燃油和食品價格暴漲。渣打分析團隊指出,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各國央行最擔心的問題已出現,也就是薪資大幅上調,導致物價/薪資螺旋。

【2008/06/24 聯合晚報】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8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全球產業展望 |
此分類下一篇:物價直追台 中國民眾心絞痛
此分類上一篇:在中國設總部 未必划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