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09 15:16:22| 人氣2,6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產經動態》船舶設計中心 不斷開發台灣國際新藍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美國商業周刊讚揚台灣遊艇產業的客製化能力,吻合豪華巨型的國際趨勢
* 張緁玲

■ 開發各式技術 與業界分進合擊

隨著國際航運事業的發展,全球造船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然而,面對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我國遊艇製造產業,目前更積極朝以高附加價值的豪華巨型遊艇開發為主要發展主軸,為了順應國際造船市場競爭形式,船舶設計理當於造船工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之地位。

一向居於幕後,為台灣造船產業默默耕耘及貢獻的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成立於一九七六年,過去除了促進造船工業發展責無旁貸,近年來,更積極協助國內遊艇產業轉型升級、開發高品質、高效率船型,並提升台灣遊艇製造整合能力,希冀建構台灣成為國際巨型遊艇王國之重鎮。

■ 協助嘉鴻建立品牌

船舶中心執行長黃正利指出,我國遊艇產業在亞洲是獨樹一幟,在世界的排名不斷提升,舉例來說,如嘉鴻遊艇公司更建立自有品牌Horizon行銷國際;根據英國Yacht Magazine二○○六年十一月份統計報導,以交船量評比,其嘉鴻遊艇公司Horizon則是排名世界第六,亞洲位居第一,為前十名遊艇廠中唯一的亞洲遊艇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黃正利強調,船舶中心移轉六十呎基準型遊艇至嘉鴻遊艇,含其延伸型產品,已生產銷售一五八艘,另一九十呎已銷售十二艘,此兩型仍是嘉鴻的主力產品,為協助嘉鴻建立品牌實績的重要基礎,由此可知,船舶中心亦扮演著輔導產業技術開發的重要角色。

談及國內船舶設計領域與國外相競比較,黃正利指出,國內船舶設計中,其流體動力分析技術CFD領域,以及結構力學領域等,都深具國際競爭力;他進一步說明,像是流體動力分析技術CFD領域,是以不同精細度解析方法,掌握船型與海洋間於浮力外的各種介面流體力學行為,以利設計出低阻力,高推進性能的各式船舶,為船舶設計非常重要的高等技術。而中心長期投入此技術發展,累積各種經驗,建立核心技術能力,連續於一九九四、二○○○、二○○五年參加國際流力技術競技研討會,展現高技術水準,備受國際專家肯定。

■ 與業界建立夥伴關係

另外,黃正利表示,船舶中心的多年努力,已建立我國完全自主的設計能力,現在我國船舶工業已名列世界第七,而巨型遊艇產業更為世界第五或第六,為台灣創造國際知名度。船舶中心已成為業界的船舶設計、研發、技術開發及資訊整合中心,現在為業界之轉型與再出發,開發各種高值化技術,為產業界長期發展最可靠的夥伴。

黃正利再次強調,船舶中心協助國內船舶產業,脫離依賴國外設計的情況,建立完全自主的設計與建造能力,迄今已為遊艇業開發十四型基準船型,移轉業者三十家次,建造達二八九艘,並在各廠產出多種延伸型產品,為我國遊艇業由谷底復甦再成長的重要基礎。

他表示,由於國際高值遊艇市場商機大,及我國業者與船舶中心長期建立起來的優質遊艇生產與周邊支援環境,吸引歷年來前往中國設廠之業者回流建廠,國內業者也積極投資擴廠,近兩年,國內陸續新成立六家遊艇製造廠包括高鼎、鴻鎰、新海洋、高港、宏海及宏海國際等,加入台灣遊艇的生產行列,三年來民間投資總投資額已超過三十億,也使遊艇產業近幾年持續創造就業機會,每年超過四○○人,且還再需要更多從高級工程師到木工家具製作的人力,這在傳統產業中是極為特殊,更是深耕台灣、投資台灣的具體表現。

此外,為因應船舶產業環境之改變,面對高度競爭壓力下,加速協助業者升級轉型,強化業者經營體質,以提升國際競爭力,黃正利還指出,該中心特成立﹁船舶產業競爭力服務團﹂,以協助企業開創藍海策略,引領邁向經營目標,創造競爭之優勢。

■ 成立競爭力服務團

對於「競爭力服務團」主要服務項目,黃正利說,如:船艇試與性能驗證、工廠設計製造與行銷電子化、ISO文件製作、機電系統規劃、設計及生產即時輔導、人才培訓長短期訓練班、人才媒合及其他需協助事項等。此外,並設有專責服務窗口,不但提供諮詢服務,更是主動出擊,進行現場訪視,瞭解業者面臨的問題及需政府及船舶中心協助事項,即刻依個案性質,運用政府資源,協助業者解決,加速傳統產業技術發展、轉型升級,創造高值化、高單價、高利潤及高成長之產業目標。

環顧遊艇產業演進,目前遊艇製造與遊艇活動發展衍生諸多問題,其對於遊艇船舶設計方面,相對亦受到侷限;黃正利指出,國內駕駛遊艇需要有「動力小船駕駛執照」,而其限制是遊艇噸位需在二十總噸以下,但是二十總噸以下的遊艇空間狹小,相同大小的遊艇(約五十至六十呎)室內空間只有外銷遊艇的一半,這種遊艇價值性低,內裝及造型都無法跟外銷遊艇相比,因此,吸引不了國內想買遊艇的人,雖然國內遊艇廠有很好的製造技術,但由於法令鼓勵外銷,製造業者相對較不致於熱中生產內銷的遊艇。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2,6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全球產業展望 |
此分類下一篇:產經動態》汽車節能 歐美日 仙拚仙
此分類上一篇:看好印度前景 阿聯砸大錢造鎮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