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13 19:54:47| 人氣1,3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理財經》善用銀行的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詹惠珠

我到美國學財務管理後,教科書上告訴我們經營一家企業可以適度的舉債,透過財務槓桿的操作,為股東創造最大的效益,顛覆了我對「零負債」的信條。

很多人不喜歡跟銀行借錢,我有一位醫生朋友,踏入社會後就像一般人一樣以房屋貸款購屋,雖是20年的房貸,一有錢第一件事就是還錢,他在三年內就還清逾千萬元的房貸,他說只有銀行的貸款降到零,才能讓他高枕無憂。

創造高投資報酬

傳統的理財觀念大部份都與這位醫生一樣,害怕銀行賺我們的利息,不但不讓銀行賺利息,反而想去賺銀行的利息,把大筆的資金存在銀行,計較那一家銀行的利率高。殊不知,銀行就拿著你的錢去賺錢。這樣的角色為何不顛倒呢?你拿銀行的錢去賺錢,向銀行貸款,付給銀行較低的利率,而去創造高於利息的投資報酬率。

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曾說,聰明的人向銀行借錢,愚笨的人把錢存在銀行。

用別人的錢去賺錢,就是理財的最高境界—OPM(other people’s mon-ey)。現在的企業,各行各業,那一家的老闆不是在玩OPM的遊戲,其中營建業更是個中高手,因此早期的報酬率也就特別的驚人。

有一位電子公司的大股東,她踏入社會時從小會計做起,每個月的薪水不到3萬元,但她卻跟了五個1萬元的會,且在很短的時間就把會標起來。她以標會的方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一筆逾百萬元的資金。

過去我曾以標會的方式來賺利息,標會所收的利息比銀行高,當我聽到這位大股東是以標會快速取得資金,對我是一個震撼。

我問她,標會不是要付出不少利息嗎?她回答:「只要我能夠從其他地方賺更高的投資報酬率,我就是贏了,少買一件衣服或少吃一次大餐的錢就足夠付利息了。」而重要的是她有了資金,她會為資金找出路,利用不同的金融商品進行套利。

這位科技公司的大股東真正發跡是源自於以230萬元買下台北縣的透天別墅,她原也是一下子就把貸款繳清。後來房地產價格上揚後,她的房子市值增加了,於是她就利用這個房子去銀行抵押,開了一個有600萬元額度的房屋貸款,讓她可以隨借隨還,她看到的不是欠銀行600萬元,而是她多了一筆600萬元的資金可以運用、賺錢。

後來她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簽証的客戶要釋股,在熟知這家電子公司的財務狀況,且看重負責人工作態度認真,於是她以每股18元認購15%的股權,當時的投資金額是1,800萬元,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別人的資金,經過五年的長期投資,她的獲利超過十倍。如果她沒有適度的舉債,賺錢的速度就不會那麼快。

提升理財靈活度

即使現在她的身價已經數億元,她至今仍保留那個有600萬元額度的房屋貸款,等於讓她多了一筆周轉金,由於她現在已升格大股東,常有證券商會提供其套利的機會,無論是現增與普通股、或是ECB與普通股等。這600萬元的額度可以提高她理財的靈活度。

是否要借錢(融資)買股票?她說,長期投資的股票她不用融資,但在除權前會用融資來買自家的股票,主要是為了賺權值,如果配4元的股票,買十張可以配四張,但用融資則可以買20張,配八張股子,花同樣的錢,因為融資,多賺了四張股子,但在除完權後,她就會立刻賣出融資所買來的股票。很多有錢人因為怕繳稅,而不參加除權,她說:「如果你不先付政府4元(最高稅率40%),怎麼賺得到那6元呢?」

借錢可能是一件令人皺眉的事,例如借錢消費,現金卡債台高築,一位賣BMW的銷售員說,常有年輕人來看車,在衝動下擠出頭期款40萬元後把車開回家,幾個月後無法順利支付車貸,汽車融資公司就把車拖回。這種消耗資本財的作法絕不鼓勵。

但借錢也可以是一件好事,例如買屋、唸書、以及創業,或是在不同的市場進行套利。有一位讀者來函詢問:他的年終獎金要先投資還是償還助學貸款?每個人可以針對自己不同的財務個性和風險承受度去規劃,要切記資金的成本概念。如果你能把要還給銀行的錢去創造比付給銀行利息更好的報酬率,為何要急著還錢。

這位讀者有30萬元的年終獎金,如果投資一年保守賺10%,那一年後就有33萬元;但如先把30萬元先還掉,就賺不到3萬元,他的助學貸款利率接近3%,一年也不過付給銀行9,000元的利息,尋找較高報酬率的工具,中間還賺了2萬1,000元,因此比較不同商品之間的機會成本是很重要的。

但吊詭的是如何尋找一個10%投資報酬率的工具?天下沒有「保證」的事,我上經濟學第一課,華爾街的名師就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free lunch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guarantee」,機會成本的道理中外皆通,投資工具還是必須由個人依照自己的財務性格與風險承受度去選擇,別人無法為你拿主意。

善用銀行的錢,是一種高尚的行為,但到銀行搬錢恣意消費,卻是踏入貧窮的第一步。

舉債是一種催化劑,適度舉債可以加速你達到追求財富自由的目的,但如果你是崇尚保守、簡單的生活,不舉債令你靈魂自由,就不要輕易改變,你的睡覺理財就是存夠自有資金進行投資。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3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健康財富Trends |
此分類下一篇:財政部長何志欽銷假 戒掉咖啡
此分類上一篇:理財經》富翁的誕生 從存錢開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