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17 08:43:46| 人氣8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國經濟沒力了?很難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林琳

美國經濟好不好?如果從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及利率來看,似乎都在控制之中,而股市最近也持續上揚,平均家庭所得也高於經濟呈現榮景的1990年代。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製造業工作機會的外移,政府預算與外貿赤字持續擴張,加上退休及醫療保險制度的問題,糾結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卻在在令人憂心。

經濟專家們看美國經濟成長,總會參考新建房屋市場的情況。由於房屋建築一向是龍頭產業,房屋市場的趨勢也反映出美國國內經濟狀況。美國商業部11月中旬公布最新的統計,讓經濟專家們對於可能帶動經濟也可能拖累經濟的房屋市場走勢感到憂心。

美國10月間新建房屋比9月分少了14.6個百分點,這是自2000年7月以來最大的跌幅。由於房屋建築產業不但對於和建材有關的製造業有影響,新建房屋業的蓬勃也可帶動社區商業及服務業的發展,房屋市場不振必然影響經濟景氣。

房市帶著景氣下滑

紐約華爾街證券公司Beyondbond Inc.的執行長洪哲雄指出,房屋市場反映經濟情況自2000年以降更為重要,因為基於對2000年的科技產業泡沫化可能引發經濟衰退的憂心,當時的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自2001年開始降息,希望經濟能夠軟著陸。利率下降的結果讓對於股市感到不放心的投資者將資金投入房屋市場,造就了房屋市場的榮景。

聯準會自2001年開始的降息行動持續了四年,原本希望對股市卻步的資金會投資到其他方面,卻沒想到資金多半都流入房屋市場。由於美國民間貸款相當普遍,購屋的房價70%都靠貸款,利率低時購屋意願就高。低利率讓房屋的差價在2001年到2004年之間高達30%以上。

房價漲到一個程度,購屋者可能不再是需要買屋子居住的人,而是投機客,而他們在市場的炒作使得房價高漲。因為房價高得離譜,聯準會認知到利率已降得太低了,才開始反向操作。

房價暴漲也製造經濟假象,因為貸款的銀行會重估房屋的價格,願意提供付不出貸款的人新貸款來償付其舊貸款。信用擴張的結果,表面上看來所有貸款者都有償債的能力,所以也看不出來經濟不好。這種情況只能在房價持續上漲時才能維持,只要房價的上漲平緩下來,房屋市場的成長就會下滑,如果貸款者無力還錢,經濟問題就會接踵而至。也因此,10月分房屋市場的情況讓人憂心經濟衰退的問題。

伊拉克戰爭也是影響美國經濟的重要因素。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打,油價暴漲,油價因素使得經濟不穩定性更高,而油價是世界性的經濟問題,不似房屋市場與利率的關係,已不是美國聯準會可以決定的。

國際油價的問題自2004年以來就一直是影響經濟穩定的重大因素。目前每桶50幾美元的國際油價雖然比起今年中每桶70美元以上的價格已下滑了許多,但是和兩年前相比已是天價了。伊拉克動亂不罷休,就不能期待油價持續下滑。

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

美國期中選舉之後,力主自伊拉克裁撤駐軍的民主黨成為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黨,民主黨主導的國會對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政策有批評,卻未必有對策。伊拉克的局勢影響油價,而油價這項不穩定因素也影響美國的股市與經濟。目前伊拉克的局勢讓經濟專家對於美國及世界經濟也不敢太樂觀。

美國期中選舉前屢屢被候選人提出討論的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貿易赤字及退休與福利制度造成社會負擔的問題,對於美國經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曾扮演美國製造業馬首是瞻角色的大車廠,包括通用、福特及克萊斯勒,近年來因難敵國際競爭而減產、關廠及裁員,也許頗能凸顯美國製造業的問題。根據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的資料,外國汽車製造商在美國製造出廠的汽車占美國汽車生產的三分之一,而且這個比例持續增長。

美國三大車廠的負責人在11月中旬前往白宮會見布希總統,希望政府能協助美國汽車業鞏固其競爭力。事實上,美國汽車業者面對的問題並不代表汽車產業及產業工人在美國已沒有前景。雖然在傳統的汽車工業州,這一產業的工人面臨失業威脅,在不受工會箝制的南方州,包括田納西州、阿拉巴馬州、肯塔基州及德州,因為外國汽車公司的投資設廠而增加了不少工作機會。

美國大車廠在二次戰後為鼓勵勞工投入汽車業,而與勞工聯盟簽下協議,提供非常優惠的退休保障及福利辦法。這些行之有年的退休及福利措施對公司造成不小的負擔,使得美國車廠的生產成本偏高,根據福特汽車公司的評估,福特汽車的工人每小時平均工資是65美元,而在美國豐田廠的工人平均每小時工資只有47美元。美國車廠已積極與汽車勞工聯盟諮商,希望能修改退休及福利辦法,降低勞工成本,以維持競爭力。

吸引資金能力依然強

全球化對經濟的衝擊,美國產業也不可能倖免,不過,以美國的經濟實力及市場的穩定性,過渡性的問題如產業結構的調整,都應該能解決。個別企業面臨難題並不代表整個產業的前途黯淡。

鉅額的貿易赤字問題,在共和黨能同時掌握行政及立法部門的時代已經是經常在國會中引發激辯的問題。民主黨主導之下的美國國會可能短期內尚不致大幅修改布希政府的自由貿易政策,不過,美國企業已感受到不能再多指望布希政府的重商政策。

從證券市場的角度來看美國經濟力,美國市場的規模、國際政治上的角色及強勢貨幣的美元都足以吸引全球最多的資金到此投資。洪哲雄指出,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資金進出容易,所以,不只企業會選擇到美國來上市,投資者也願意來此投資。

他指出,雖然近年來有些國家會投資歐元,美元投資仍是最主要的。外國央行大筆投資美國債券,一方面因為相對於其他地區他們仍對美國經濟有信心;另一方面,以日本、台灣及中國上兆美元的外匯存底,要在全球找投資標的,也總會著眼於華爾街。雖然新興市場的股市開始蓬勃,以亞洲為例,在亞洲市場流動的資金比起華爾街仍相當有限。

以房屋市場的走勢來看,美國經濟的成長似乎趨向於走緩。然而,從股市方面來看,今年第三季企業獲利的情況卻相當不錯。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將近3300家在美國公開上市公司第三季都有獲利,而這些公司的淨利總值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1%。

美國經濟好不好?經濟專家們從不同層面分析,只能說:真的沒有簡單的答案。

全球化對經濟的衝擊,美國產業也不可能倖免,不過,以美國的經濟實力及市場穩定性,過渡性的問題都應該能解決。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8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全球產業展望 |
此分類下一篇:產業的延續與跳躍
此分類上一篇:產經動態》Motorola打仿勝訴 中國飛杰停產對講機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