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26 11:16:58| 人氣2,6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婆媳論壇──不會自排的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人家的父母必須要控制自己的脾氣,這樣才不會讓孩子覺得你很難相處也可以給孩子一個榜樣,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行為在學習的,所以我們必須先矯正好自己的行為。另外就是要幫助孩子排解自己的情緒,引導他怎樣用好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好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都會這樣提醒自己,要理性、要忍耐,雖然有時候我真的覺得要當個講理的人挺難受的,可是鼓勵自己成為一個好的人以及給孩子學習的模範,我覺得這是很難能可貴也是我的責任,因此那句「感謝孩子,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這句廣告台詞我非常認同。

 

可是,讓我覺得壓力很大的就是,我們除了要幫助孩子排解情緒,竟然還要引導婆婆宣洩她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十分勞心費神又徒勞無功還會受到傷害的無奈任務。

 

從結婚開始,我們受到婆婆很多的干擾,婆婆只要不高興、心情不好,她不會管是誰惹她的,也不會客觀的抽離一些無關的情緒,她一定要找人來發洩,住在家裡的人當然少不了會遭受波及,可是因為那是自己的孩子,他們敢回嘴,所以婆婆就會有碰壁或是發洩得不舒坦的感覺,於是她就會轉向那時候還不敢「造次」的我們夫妻身上,尤其是對我,絕不會客氣。

 

婆婆會心情不好常常都是她對她的孩子不爽或者那個討人厭的大嬸又說了甚麼、做了甚麼讓我婆婆吃悶虧的事情,再不然就是她的小叔或者妯娌讓她受氣,更多的是無來由的生悶氣,反正常常在不爽就對了!我剛開始會以為婆婆這是更年期的問題,可是後來會發現,其實更多是不會處理自己情緒的問題,我會很氣是因為,婆婆的這些情緒根本就不會自己處理,她的情緒總要丟到別人身上發洩,她才會感到痛快,然後我往往是她的出氣筒,這樣公道嗎?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婆婆不喜歡我,可是我總認為人要講理也要公道,我是不討妳喜歡,可是我畢竟不是妳家的下人,妳不可以任意對待我。可是婆婆受了氣或者想法過不去的時候,她沒有辦法靜下心來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別人這樣對我其實不應該,那我應該要有所反應讓別人不要再這做,這才是釜底抽薪的辦法,要不然這種事情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對!就是因為婆婆根本不懂得處理些,所以這些事情才會一再的發生,她一再的不爽,而我一再的遭殃。

 

剛開始婆婆不爽的時候會打電話來亂罵一通,不只罵她兒子,連我也數落進去,然後老爺心情不好,接著就換我們吵架,我們家就會因此雞飛狗跳。但,我做了甚麼?我甚麼事情都沒幹哪?就婆婆的一通電話,吵著兒媳不孝,然後要死要活,我都會很傻眼,要不然現在是怎樣?

 

以前我只覺得婆婆就像瘋了一樣,到處掃射無辜的人,其實誰惹妳,妳應該去找他算帳呀!可是婆婆總是拿我們出氣,有時候那口氣光打電話來罵還消不掉,等到我們見面的時候還會再拿來發洩,所以我們每次見面都會不歡而散。我覺得最無辜的就是不管是誰的錯,到最後都會是我的錯,為什麼呢?因為我最不敢吭聲,我覺得應該要忍耐,所以就讓婆婆不知道收斂,一直一直這樣,用無理取鬧來發洩她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情緒在我身上。

 

我後來才發現,其實婆婆會這麼不講理有很大的原因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情緒,所以她的情緒都要靠他人來處理,如果她是個孩子也就罷了,就因為她是我的婆婆,以前我根本不敢回嘴也不敢吭聲,我只知道不能頂撞,可是我會內傷呀!於是這樣的隱忍讓婆婆越來越失控,而我的怨恨越來越深,直到現在我仍舊很不喜歡我婆婆,就算她現在不尖銳了,可是她對我來說還是一個噩夢,我實在不敢再靠近了呀!

 

最近老爺跟她媽感情不錯,常常通電話,其實我有時候都會很擔心,你們母子感情好我真的幫你們高興,可是你們不用把我算在內。前幾天老爺說跟婆婆聊到我的態度似乎比較軟化,這話又讓我打了寒顫瞬間防衛起自己,我心想:糟糕!我會不會又給人不應該有的幻想,以為我應該要再靠近一步,我好怕老爺又會認為婆婆已經好相處了,妳為什麼還要這麼冷漠?天哪!這種鬼打牆的戲碼,我不要再重複了,我真的不想再去淌這趟混水了,你們不要想太多了!

 

我實在不想再為了婆婆又和老爺之間有不愉快,可是有些話我又不想說得很漂亮掩飾太平。昨天說到婆婆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老爺總認為婆婆是因為早沒有老伴才會沒有人傾訴才會這樣亂掃無辜,可是我很堅決的跟他說我並不這樣認為,老實說喔!就我自己來說,其實另一半真的能幫助我們處理情緒嗎?不一定吧?我覺得我的情緒很多都是跟朋友發洩,是朋友的安慰和傾聽以及開解讓我舒緩的,因為有些問題其實是卡到婆婆或者老爺的,所以老公可以幫我處理到甚麼嗎?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硬吞下去的,因為有時候夫妻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為不理性而爆衝,我到後來也真的怕了,我用很理性的字眼和態度去講,老公卻覺得我很卑鄙比較會講總是強詞奪理,他覺得講不贏我,所以乾脆耍賴這樣講,如此,要講甚麼?

 

其實有時候婚姻讓人學習到──「等人來處理妳的情緒喔?別傻了!還是靠自己吧!」所以有時候我會寧願自己默默流淚都不願意請老公聽我的心情,因為他可能會比我更生氣,我又會更傷心,因為他會覺得妳的情緒很多餘也沒必要,因此他的「安慰」總是更傷我的心,我總是告訴自己要認分,自己的情緒要學著自己消化,不這樣,要怎麼過得去?要期待先生幫忙排解…………我是覺得自力救濟會比較實際吧!

 

所以說婆婆不會處理情緒是沒有另一半這說法我壓根就不認同,我不是冷血也不是無情,只是後來又看過一些女人之後,我突然覺得,其實人真的是本性難移的呀!當朋友喪夫的時候我為她感到難過,那時候的我天真的想著,這朋友的個性不好也很不會想,相信經過這個重大事件之後,脾性會有所收斂也應該更會想了吧!誰曉得,這想法根本大錯特錯!那之後她還是她,她絲毫沒有改變,我都會很懷疑,對照她那時候哭得這麼可憐,都不知道那眼淚到底是為了甚麼?

 

當我年紀漸長又看過很多人與事之後,我以前會天真相信的事情,關於親情或者善良這些「應該」的事情被推翻了大半,就像我想大嬸只是貪小便宜其實後來會發現她根本是壞;我以為媽媽是愛我的,後來不得不承認我其實是次要的、備用的;我認為婆婆只是不善表達而已,可是後來也不得不承認她是真的因為討厭我才對我這樣的………

 

其實要認清這樣很難是在於,妳承認了這些某個程度來說是在否定自己,因為你必須承認自己的誤判和過於蠢,才能真正的看清很多人與事的本質。我後來都會這樣告訴自己,認清事實雖然有時候很傷,可是一味的鴕鳥對我來說並沒有幫助呀!因為我總會因此不斷鬼打牆的想著: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一直這樣問,對我又有甚麼好處?因為別人並不會因為這樣改變對我的態度,難道別人都不改變我就得一直站在那裏挨打嗎?我當然要自救,改變自己才是我該為自己做的事情,所以說,情緒想要靠他人處理,那真的是想太多了,還是靠自己比較實際,雖然有時候覺得這挺悲哀的,可是如果這樣能讓我快樂些,就是該為自己做的事情不是嗎?

 

也許有人會說,那妳為什麼不幫婆婆引導她的情緒呢?我只能說,那時機都已經過了。因為從前我不敢也沒有勇氣,也以為不頂嘴默默忍受是一種有家教的表現,再加上老公希望我可以讓讓她媽,因此婆婆再怎樣無理取鬧傷我的心,我都只能內傷鬱結。而且那時候的我也沒有可以站穩腳跟的立場,我沒有堅強的態度和堅毅的心以及超強的信心,再加上老公也不支持,所以我跟婆婆說甚麼也只是引起吵鬧而已,我哪招架得住呢?而現在,我覺得自己也有所長進或許可以幫到我的朋友排解情緒,可是我卻不願意為婆婆做這些,因為我不想也不願意,若要我勉強自己去做,我會覺得自己太矯情,我也覺得沒必要啦!其實想想,情緒的處理是每個人自己一生的功課,如果不是自己想通願意接受他人以及他人的說法和建議,就算說再多也是沒有用的。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們的家庭並沒有教會我們該怎樣表達、宣洩情緒以及理性地去尋求安慰和幫助,有的只是傷害身邊的人,沒有地位的人必須接收家庭地位比較高的家人的情緒,任他發洩、任他無理取鬧,因為你是學習大人行為的,所以長大後你接收了這樣扭曲的行為模式,因此你如果不會想也不思考的話,你就會原封拷貝不良的宣洩情緒方式,如果這模式一直有人接收的話,你就會以為這是一條正常的道路直直駛不需要煞車,等到大家都受不了,給你的額度用盡之後,此路就會不通,所以你的情緒就會無處去,全部堵在咽喉,如果不懂得去處理,就會被這些自己製造出來的垃圾給淹沒。得要到無退路的時候,人才懂得其實這些是自己的作業,老是找槍手來做,自己永遠都學不會的,就是這樣。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的某些認定其實有點偏頗或者過於主觀,可是,我必須這樣認定,在沒有其他不同的條件可以修正這認定之前,這樣想是幫助我按下這些煩人且無效並擾亂我的人事物,這樣,我才有辦法繼續我的人生,因為我發現我沒有辦法再為其他對我干擾太大的人找藉口或者為她想她的難處或者心路歷程。這是我自己轉出來的,如果不這樣按下,那過不去的人是我。我常常會跟朋友說不要用正常的邏輯去解讀不甚正常的人的行為,那樣妳自己會過不去的,因為這世界畢竟是各人造業各人擔,當我覺得對妳也仁至義盡之後,我實在沒有辦法再多分一些我的時間和我的精力給我覺得不值得且不珍惜我的人,我只能在乎我在乎以及在乎我的人,在我已經是大人之後,很多事情我都盡量不再問:「為什麼?」因為很多事情是沒有原因的,偏見或者故意作對以及沒有緣分,那都是我已經不想再去強求的東西,我想,不負人之後,我應該可以自私了…………

台長: 十五姊姊
人氣(2,6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婆媳論壇 |
此分類下一篇:婆媳論壇──寫給女兒,成為一個正派的女人
此分類上一篇:婆媳論壇──是真正夫妻的時候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