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02 08:00:00| 人氣1,0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的耶穌我的佛陀10---宗教交談的目的不是為了傳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長久以來馬神父一直擔任「天主教宗教交談合作委員會」的主任,他很希望

交棒給年輕人,但教團總認為馬神父還可以做,交接的事便一直耽擱下來。如今

情非得已,教團不得不正視馬神父快做不動了的事實,這才發現要找到這樣的人

才難度頗高:他最好是耶穌會神父。有神學背景而且思想純正,要年輕,要能接

受不同的信仰,日後能代表教團與不同宗教交流,卻發現大多數的神父對於宗教

交談這個領域非常陌生。這件事馬神父一直引以為憾。

 

  馬神父放下手上的餐具,說︰「其實世賢是最適合的人選,只可惜他不是教

友。」他吃得很少,自從三十多年前他接觸佛教之後即開始吃素。

 

  王院長說:「為什麼不可以?有時候我們也要試著跳脫既有的想法,如果由

一個佛教徒來主導天主教教團從事宗教交談,一定有不同的氣象。」偉哉斯言!

如此開放的胸襟與信任,讓我們都陷入長長的思考,我也自忖著神父若真的向我

提出,我願意接受嗎?我可以勝任嗎?若真的要信仰天主教才能承接這工作,我

會改變我的信仰嗎?

 

  雖然我是佛教徒,但我與天主教的緣分始終很深,因為長期在天主教康泰醫

療教育基金會擔任會訊主編,接觸到的人幾乎都是天主教教友。有些佛教朋友說

:哪天我說不定就改信天主教了。天主教的朋友也對我說馬神父一定很希望能為

我領洗。然而這都是我覺得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宗教交談,因為馬神父,

我體會愈深,也更加珍視我的信仰。我從不認為馬神父會希望我成為天主教徒。

我把朋友的說法告訴馬神父,他說他從沒有過這樣的想法。他說:「宗教交談的

目的不是為了傳教,而是藉由不同宗教的對話來彼此學習。」傳教士不傳教,這

完全顛覆了一九六五年天主教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前對傳教士的觀念。至今

確實還有很多天主教神父仍無法接受世界上還存在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主。

 

  宗教交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摸索與爭亂,至近代才

開始起步願意去探討。從沒有信仰,到接受信仰,到歡喜接受別人有不同於己的

信仰,再到心意相通,感同身受,這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心靈層次。我始終覺得信

仰打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你當然可以選擇關上門,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

安身立命;但也可以試著打開門、走出去看看上帝所創造這廣袤的有情天地,而

開門的鎖鑰只需一顆開放的心。否則萬能的上帝為何要創造這麼多不同的宗教與

對事物的觀點?

 

  一個月後,一位來自剛果的鮑霖神父適時出現,他符合所有條件,又有心從

事宗教交談的工作,唯一不符的是他屬於天主教的另一個團體「聖方濟沙勿略會

」。他是位開朗的黑人,很聰明,體會也深,經常看到他笑顏逐開,有一口如牙

膏廣告般的亮白牙齒。他的經歷也很特殊,他的家庭在剛果是個大戶人家,況且

剛果是天主教國家,如果他留在剛果應該很容易有發展,但是他卻選擇學習聖方

濟的精神到國外服務。問他為什麼到台灣?黑人會不會被歧視?他說,正因為他

是黑人,所以如果別人願意接受他喜歡他,這完全是因為天主的教義而喜歡。

 

  馬神父懸宕已久的心總算可以放下,接下來就是將經營四十年的人脈、資源

,設法完整地移交給鮑神父。鮑神父隨即投入研讀馬神父的所有文件,馬神父也

帶著鮑神父每星期到不同宗教的道場去拜訪。

 

  不久之後,一個不預期的機會出現,我離開台灣,前往印度拍攝佛陀紀錄片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