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7 01:37:09| 人氣1,1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過化存神的文字聖殿0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壹 過化存神的文字聖殿

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它自己。
---摘自張愛玲全集

所有形態都是象徵。
故事要從座落在臺灣各地的聖蹟亭談起。聖蹟亭又名「敬字亭」、「惜字亭」。「聖蹟」指的是文字。過去,聖蹟亭常見於台灣各地,目前則大多在客家聚落裡被強調、保留,經過媒體報導的強化,聖蹟亭儼然成為客家特有的建築形式,「敬字惜紙」也成為傳統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
聖蹟亭大概從宋代開始出現,人們將廢棄的殘書或廢紙,送至聖蹟亭中焚化 ,而焚化字紙的習俗則於明、清最盛。聖蹟亭外形類似燒金紙的爐亭,多出現在寺廟、庄頭,或書院週遭。部份聖蹟亭另有供奉與文字相關的神祇,以表示人們對文字及其象徵「知識」的敬重,如倉頡、文昌帝君、魁星、孔子等;並於「行聖蹟」的日子舉行「祭聖人」儀式。傳說中,文字會在熊熊烈焰中,淬化為片片蝴蝶重返天庭,此即「過化存神」。「過化存神」這幾個字,常見於聖蹟亭。「過化」,指的是字紙送到聖蹟亭中用火焚化。「火」,在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裡都具有無比的神聖靈力,俗世物質凡經火的焚燒轉化,即可變成神靈可以接受的形式。「存神」,如《漢聲雜誌》發行人黃永松先生所言:「字紙過化了以後,仍存在著它的精神。」人類藉由在聖蹟亭焚燒字紙,將人們祭惜字紙的觀念傳達天庭,祈禱上蒼能了解人們的敬意,並庇祐下民在功名的追求。至於火化後的紙灰則集中保存,再擇一良辰吉時由村子裡的讀書人運至河邊,倒入水中放流,稱為「行聖蹟」。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1,1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