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26 15:15:06| 人氣1,2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擔頭扛到ㄒ一ㄠ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化擔頭扛到ㄒ一ㄠˋ

主板一
茶妹到阿伯公家裡作客

n 場景:茶妹家中
張茶妹今年11歲,苗栗縣頭份人。因為小時候經常跟著爸爸媽媽在茶園裡玩耍,所以大家都叫她「茶妹」。後來她們全家搬來台北,學校的老師和小朋友也都習慣叫她的綽號。
茶妹天性活潑又很有好奇心,只要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她一定會追根究底去找答案,或問個清楚。儘管有時問題多到有點煩,但是茶妹的爸媽還是很高興有這麼一個好學的小孩。
剛暑假,爸媽就準備帶茶妹去南部找好幾年沒見的「阿伯公」。

茶妹:阿伯公是誰?
爸爸:阿伯公是客家話,就是國語「伯公」的意思。你當時還小,大概記不得了。
茶妹:那他住哪裡呢?
媽媽:阿伯公家住在高雄美濃,那裡的黃蝶翠谷有很多黃色的蝴蝶,是個很漂亮的地方哦!
爸爸:而且阿伯公很會作藍衫,他最喜歡一邊裁縫一邊唱客家歌。到時候他一定會請你吃米齊米巴、喝擂茶,我們還可以去參觀美濃很有名的三級古蹟敬字亭。
茶妹手舞足蹈地說:太好了!我們趕快去美濃。
媽媽:記得到阿伯公家,你要多用客家話和阿伯公聊天哦。
茶妹:好。



主板二
四海都有客家人

n 場景:南下火車上,窗外風景像電影,茶妹一家人經過一個個庄頭。
茶妹:爸,為什麼我們叫做「客家人」?
爸爸:「客家」的「客」這個詞出現在宋朝製定戶籍時,用來指從外地遷徙、作客他鄉的移民,以「客戶」對照各地原住的「主戶」。
茶妹:是不是就像主人、客人?
爸爸:對!客家人的祖先原本住在黃河流域一帶,一千多年前因為戰亂而南遷到江西、福建、廣東等地,被當地的居民稱為客人,於是就有了「客家人」的出現。客家人能勇於面對困境,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這就是所謂的「硬頸精神」。
茶妹:在台灣的客家人多嗎?
爸爸:全世界大概有六千多萬客家後裔,遍及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也就是說「凡海水所到之處,就有華僑,有華僑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台灣將近有六百萬人。
茶妹:那就是百分之十七左右囉。那他們都住哪裡呢?
爸爸:伸出你的左手,併攏,假設這就是台灣地圖,我們從北部沿著縱貫鐵路往下走,客家人就住在這些地區。

四縣腔:桃園、苗栗,屏東及高雄(六堆)等地。海陸腔:新竹、花蓮部份地區。大埔腔:臺中東勢一帶。紹安腔:雲林崙背一帶。其他如饒平腔、永定腔等散居各地



藍板一
客家小姐穿個漂亮藍衫(念音)
茶妹一家人到了阿伯公家,看到阿伯公正坐在縫紉機前面作衣服。茶妹看到這麼多漂亮的衣服,就搶著問媽媽。
媽媽:這就是客家女孩子最常穿的藍衫,阿伯公做藍衫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可以請教阿伯公呀!
阿伯公:茶妹呀!你要是喜歡,阿伯公就幫你做一件。
茶妹:哇!承蒙阿伯公。

藍衫,又叫做「長衫」、「大襟衫」,用藍染的布料所製成,為傳統客家女性的基本服裝造型。藍衫由領口斜向右開襟,釦子由領口順著斜襟扣到右下擺。衣袖寬大,袖口反折,露出藍冠。平面的直線剪裁,袖口、腰帶都可以調整長度,同一件藍衫稍加變換釦環、或添加花邊等裝飾,即可適合餘各種場合,從少女時代一直穿到當上祖母。

n 小姐漂亮
n 立領。領口的寬度大概就是頸寬,只要是圓形。
n 斜襟。客家婦女多穿開右衽的大襟,少數有開中間對襟,或下面略缺一塊的琵琶襟(缺襟)。
n 顏色。不是只有藍色的才叫藍衫哦!藍衫的顏色有藍、黑、暗紅、白、灰等,多以素色為主。
n 藍冠。繡在藍衫的胸口或袖子上的花草裝飾圖案。年輕未婚的女性穿的藍衫多繡有藍冠;中年以上婦女的穿著則較為莊重,沒有藍冠,多在袖口繡以黑邊代替金邊裝飾。
n 反袖口袋。將反折的袖子加縫暗釦,便可形成一個20公分大小的口袋,可放一些隨身攜帶的小東西。
n 前擺。客家婦女平日維持前後擺一樣長的造型。農忙時可將前擺折短,塞進腰帶便於工作。
n 腰帶。可視需要調整長度,腰線上備有釦子,方便婦女哺乳。
n 材質。多為結實耐用的棉麻布。
n 盤扣。換一下鈕釦的材質,味道就不一樣了。
n 上穿大襟衫
n 下穿大襠褲



藍板二
n 藍色怎麼來?
藍染的顏色來自植物,目前所知的藍染植物有山藍、木藍、蓼(ㄌ一ㄠˇ)藍、菘藍四種,早期台灣多用木藍和山藍。這些植物的葉子經過發酵以後,可以將藍色萃取出來,此色素稱為藍靛。

山藍:俗稱大菁。生長在潮濕陰冷的草本植物。葉子是對生的十字葉,葉緣成鈍齒狀,複生葉脈。
木藍:俗稱小菁。生長在陽光充足的木本植物。

n 藍色怎麼染?
1. 採青。趁大清早葉面沾滿露水時去摘葉子。
2. 浸泡。水滿過葉面,用磚壓住,浸泡2〜3天,直到水面浮現一層金屬般的光澤。
3. 製藍。去除腐葉,加入石灰乳,不停地攪拌約48小時,然後靜放沈澱,便得「泥藍」。
4. 建藍。將泥藍加入還原劑,即可得用來染布的隱性溶液。

n 怎麼藍染?
1. 將造型好的布浸濕待染
2. 染色兩次後,浸醋定色
3. 氧化及晾乾
4. 成品完成

n 茶妹說故事(要畫一個穿藍衫可愛的茶妹)
藍衫製作需要分很多小部分,難度最高的就是立領及開襟。住在高雄現美濃鎮的謝景來老師傅,做藍衫已經有七十年了,做一件藍衫大概需要花一天的時間完成,現在訂製藍衫的人可都是很講究服飾的表演團體或收藏家哦!
你想不想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藍衫呀?
當你穿著藍衫出門,一定會特別引人注意,搶著問你這件衣服哪裡買的。這時候你就可以好好地跟他們說藍衫的特色囉!

藍衫拍照區(穿漂亮藍衫的我!)





擂板一
來一碗客家擂茶

隔壁的阿叔婆過來邀請阿伯公去她們家吃飯,茶妹一家人也跟著去。今天美濃鎮上做大戲,家家戶戶都辦桌請客,沿街就有人請他們留下來喝茶。
茶妹問:爸,喝茶為什麼要拿棒子這樣磨來磨去呢?
爸爸:這個動作叫做「擂」。他們正在作客家擂茶,想不想喝呀?
茶妹:想!
爸爸:那爸爸先教你做擂茶,好不好?
茶妹:好!

擂茶,是客家人極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之一,可解渴、充飢、養生,好處多多。
據說,擂茶的由來起於三國時代,張飛帶兵進入蠻荒之地,將士受瘟疫所苦,無力前進。此時一位老醫師獻上祖傳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一起研磨成糊狀烹煮後食用,結果湯到病除,故擂茶又稱為「三生茶」。
亦有一說五胡亂華時,客家人從中原南遷,茶葉、芝麻、米仔等攜帶方便,又能充飢止渴,於是逐漸成為客家人的飲食之一。

擂茶情境圖
n 擂缽:又稱擂碗。缽體以陶土燒成,內部佈滿輻射狀的溝紋,形成網芽,是早期用來擂米漿的用具。
n 擂棍:用油茶樹、楊梅樹、胡椒樹等可食用的枝幹所製成的棍子,直徑約3〜6公分、長約60公分。
n 木杓
n 研磨機:亦有人用果汁機來研磨,以節省時間。
n 綠茶、芝麻、花生、米香、乾果等


擂板二

擂茶DIY
傳統的擂茶文化,「緩」和「久」是兩大基本特點,在一切講求速度的現代社會,如果能悠閒地準備上一碗擂茶,好好享用,更有其不可取代的趣味。
客家擂茶重視「茶純香濃」,若加入鹽薑、藥草等香料,確實有禦瘴去療等功效。客家人早期受到經濟條件、社會環境等限制,在擂茶的材料選擇有兩個特色,(1)自採自製(2)要能充飢解渴。至於要吃甜的或鹹的,甚至酸的、苦的、辣的,隨你自由選擇,而且任何季節、任何時間都很適合喝擂茶。

材料(以十人份為例):
1. 茶葉(15g):烘焙好的茶葉(綠茶、包種茶等均可)
2. 芝麻(15 g):白芝麻與黑芝麻自由混合。
3. 花生(100 g):炒熟後的花生,去膜備用。
4. 米香:將米煮熟後沖冷水,曬乾後以粗鹽炒熟漲開,濾除粗鹽即得米香。或將糯米以同樣的步驟可製成玄米。
5. 調味料(適量):春夏溫熱,可以艾草、薄荷、金銀花等,以消暑降火;秋季風燥,可選陳皮、金盞菊等;冬天寒冷,可加陳皮、肉桂,以舒氣驅寒。亦可一個人需要添加各種療效的草藥。香菜、九層塔、紫蘇可增加香氣,雞頭刺、鹽或糖可增加口感。吃甜的可加豆米、粉條、薏仁等;吃鹹的可加菇筍、肉類等。

擂茶怎麼做、怎麼喝?
1. 擂:將茶葉置入擂缽內,用擂棍以畫圓形的方式研磨,直到磨碎為止。
2. 擂到出油:加入芝麻,繼續磨到出油。
3. 擂到變糊:加入花生,繼續磨到出油,並呈現綠色膠糊狀。
4. 加糖加水加米香,一口一口喝光光:最後再加糖、加水,加米香或玄米,即可食用。

茶妹喝擂茶圖:
別人是喝咖啡聊是非,我們是喝擂茶打嘴鼓。擂茶變化又多、又好玩,爸爸能喝出健康、媽媽能喝出美麗。我還聽說有許多擂茶的新喝法,比如用擂茶粉加牛奶、擂茶粉泡飯、擂茶冰棒、薑汁擂茶等等。
你呢?發揮一下想像力!




粢板一
客家點心一米齊粑
阿叔婆家裡裡外外來了好多人,茶妹的媽媽看到許多很久沒見面的親朋好友,大家高興地圍在一起,談天說地,阿叔公也忙著打粢粑招待大家。

粢粑,是客家人每逢婚喪喜慶必備的食品,柔韌鮮美、成本低廉、又能耐餓止饑的米食。
相傳在宋朝,客家人居住的閩西長汀縣,連年旱災,鄉民只得到龍王廟求雨,大家窮得只有稻米供奉,有的人甚至連一碗米都拿不出來,所以大家便將各家的米合在一起,蒸熟後獻祭龍王,這就是粢粑的由來。也有人認為唐宋年間,大批中原人進居南方,因為吃不到用麥做成的饅頭,所以利用米的黏性做成粢粑來代替。

n 大家圍坐吃粢粑情境圖(糯米、粢粑、筷子、地豆粉、木臼、木槌、飯甑、研磨機、脫乾機、大蒸籠、大鍋、攪拌機、砂糖、白芝麻、黑芝麻)

客家點心一粢粑
涯想食糯米做個粢粑
用筷子剪粢粑 剪一小塊一小塊
搵地豆粉 恁好食
用粢粑做點心 勿好食太多
承蒙你 恁仔細
先生好 大家好 正來聊


粢板二(皆以圖示)
怎麼做粢粑?
n 傳統器具:木臼、木槌、飯甑
n 現代器具:研磨機、脫乾機、大蒸籠、大鍋、攪拌機
n 材料:糯米、花生粉、砂糖、白芝麻、黑芝麻等
n 傳統製作過程:洗淨糯米→浸泡四小時→放入飯甑蒸熟→倒入木臼,用木槌垂成粄狀,槌越久越Q→完成
n 現代過程:洗淨糯米→浸泡四小時→研磨成漿→壓乾或脫乾成固體塊狀→剝成片狀放入蒸籠→蒸熟後,放入攪拌機攪拌,攪越久越Q→完成

怎麼吃粢粑?剪、搵、食
「用筷子剪粢粑」、「搵地豆粉」這兩招是一定要會的,否則就不算會吃粢粑了。

茶妹說故事:(吃相很滿足的茶妹)
粢粑是客家人招待好朋友的第一選擇。從前交通不方便,住在遠地的親友難得見面,通常只有在重要的節慶才得以相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客家人便會邀請大家一起來做粢粑,邊做邊聊天,既有趣味又可以聯絡感情。而且吃正餐前,先吃點粢粑開胃,也比較不會太餓。粢粑還有許多變化吃法,像是牛汶水、漉湯匙。不過,千萬不要貪心,一次吃太多哦!


聖板一
想要讀好書,就要認識惜字亭
爸爸帶茶妹到永安街街口去看三級古蹟「惜字亭」。
茶妹:這亭子是做什麼用的?
爸爸:這是用來燒字紙用的。
茶妹:那跟垃圾焚化爐一樣嗎?
爸爸:一樣是燒,但是意義完全不同。從前的人難得有機會讀書,所以特別重視知識,進而重視傳遞知識的文字和字紙。所以不可以把字紙墊在屁股下面,也不可以把字紙和垃圾混在一起。要收集在字紙簍裡,送到敬字亭裡燒。
茶妹:但是在台北,紙有送到惜字亭裡去燒嗎?
爸爸:現在多是資源回收,再利用。惜字亭最主要的意義是叫我們要「惜字敬紙」,尊重知識,珍惜資源。最大的聖蹟亭在在龍潭哦!


惜字亭,又稱聖蹟亭、敬聖亭、字紙亭、惜字爐等,用來焚化寫有文字的廢紙或殘書,這是傳統「惜敬字紙」文化的延續。在清光緒年間,惜字亭遍佈於台灣各族群之中,現在則以客家庄內的保存最好。

敬字亭圖解
n 敬字亭通常為三層:包括通煙透火的上層、燃燒字紙的中層、積存爐灰的下層。
n 亭頂常設有神龕,祭祀倉頡、魁星等文神,或在額匾寫著「惜字亭」等識別裝飾。
n 爐口兩旁常見詩詞書畫。
n 葫蘆型煙囪:藉以排放焚燒字紙時所產生的煙及高熱,傳說中紙灰會幻化成蝶高飛而去。葫蘆象徵陰陽和合、生生不息,有祈福的意涵。
n 出灰口:通常位於基層的後方,用來清理灰燼。
n 螭龍吞腳:螭龍是傳說中會吞食自己的腳的吉獸,喜歡蹲在屋角。上方有鮑魚與水草花紋,吃得起鮑魚代表財富,水草代表防火,此為日據時代的歐風圖案。
n 獅子含劍:獅子武勇能鎮妖邪,口中含劍,足下還滾著繡球,象徵驅邪避魔。
n 鳳鳥銜書:鳳鳥代表教化,有鳳來儀象徵文風鼎盛。
n 麟吐玉書:麒麟為象徵仁愛與智慧之仁獸,麟吐玉書為孔廟特有的裝飾圖形,麟腳踏葫蘆與號角,代表科舉高中。


聖板二
什麼叫做「行聖蹟」?
廢棄的字紙送到惜字亭裡去焚化後,剩下來的灰燼會集中收藏在寺廟裡,然後在特定的日子運到河邊放水流,稱為「行聖蹟」,又稱字紙祭。聖蹟,指的就是「製字聖人」倉頡所創造的文字。
目前高雄縣的美濃鎮與桃園縣的龍潭鄉仍然保有行聖蹟的儀式,分別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及三月二十八日倉頡聖誕舉行。

n 拾字紙、共蒐集、著冠服、奏鼓樂、被牲果、祭聖人、放水流、焚牌位

惜字亭供奉的是那幾位神明?
n 制字先師倉頡
n 至聖先師孔子
n 文昌帝君
n 魁星
n 韓愈

n 茶妹讀書圖:
在屏東萬巒有一位很出名的阿祥伯,他當過三任村長,平日經常背著寫有「敬惜字紙」的竹簍,挨家挨戶撿拾字紙,阿祥伯總是叫喊著:「撿字紙哦!撿字紙哦!」,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阿祥伯年紀大了,背不動了,他便叫兒子或媳婦背字簍,自己再跟在後面。阿祥伯以九十二歲高齡去世前,還不忘交代要將他多年來挑的竹簍捐給縣政府。好感動哦!




唱一曲客家童謠
這天夜裡,月色明亮、星光燦爛,一家人坐在家門口喝茶。茶妹說她要唱歌謝謝阿伯公送的衣服。

童謠,是屬於小朋友的歌。傳統童謠又更能表現出地方色彩。客家童謠的內容充滿了孩童天真豐富的想像力,又運用了客家話聲調的六聲、七聲,形成「連響」或「連想」,極富音樂性,很容易朗朗上口,好念又好記,唱一輩子也不會忘掉。

n 月光光 古詞 曲:涂敏恆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親家門前一口塘,畜介鯉嬤八尺長,長介拿來煮酒食,短介拿來討輔娘。

n 大憨牯汽車 詞/曲:涂敏恆
先生講路像一條河壩 捱想車仔就係水中介蝦公蛤蟆
一輛一輛一陣一陣介汽車 泅來泅去走上又走下
大憨牯汽車 大憨牯汽車 橫打直過毋看路
看到阿伯仔喊弟弟弟弟 看到係阿哥仔介顛倒喊爸爸爸爸爸爸

n 蜈蚣蟲 詞/曲:涂敏恆
蜈蚣蟲 蜈蚣蟲 平時逞英雄
坐上坐下唔驚人 講佢像一條龍
過年過節鑼鼓咚咚咚
蜈蚣蟲介阿爸阿姆煞詐耳聾
哎 一群子女任多腳
奈有任多閒錢買鞋買襪分佢著?
想起心肝就會痛,
情 情願鑽入窖

n 鴨鴨 詞:李貴盛 曲:徐于芬
一隻鴨仔水中泅 兩隻鴨仔水中泅
一群鴨仔看到共下泅 坑水清又清
你啀共下行 記得轉屋家介路
毋仔落單來迷路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1,2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