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26 12:35:22| 人氣2,3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茶葉之王---千兩茶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茶葉之王﹍千兩茶

千兩茶給人的第一印象通常來自於他奇特的外型,高147釐米,直徑約20公分的大茶柱,歷史上也叫“花捲茶”乃是因為茶柱表面生有一顆顆或金或白的菌花,加上包捆的方式一層接著一層宛如花捲而得名,一捲茶凈重共合老秤1000兩,所以“千兩茶”之名不逕而走。

花捲茶沿用古法採製,整個加工過程都是用手工操作,因為普通小型磚茶,必須在葉片還在略濕時,藉由茶葉葉片中的膠質成分才可以緊壓成塊狀,而在散熱和乾燥過程壓制成型之時,磚面必須有充分的散熱管道,否則茶磚就會因為熱度和濕度無法散發而導致內部敗壞變質,所以花捲必須完全以手工逐步緊壓始能製成。過去,花捲的加工方法是用湖南安化高家溪的優質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鍾築製在長筒形的篾簍中,築造成圓柱形,他大體上製造的工序為原料篩分、撩踢、勻堆、過磅、氣蒸、裝篾、索口、索小銬、壓實加大梗、鉸二軸小捆、加尾篾銬、二輪大框、勻銬、壓勻框、扒銬圍尺碼、加箍、打榔頭、緊小框、冷卻、紮箍、標記、晾置,加工過程非常嚴謹精細、尤其踩製用力的力道必須拿捏的恰到好處,過緊則後發酵過程速度緩慢、散熱不易、過鬆則難以緊壓成型,此步驟提供了花捲茶在後發酵過程的充要條件。

圓柱形的外觀是為了保存和運輸方便,才做得像樹幹一般。將千兩茶捆在牲口背部的兩側馱運,也不用擔心風吹日曬雨淋。零售與飲用時,再利用鋼鋸鋸成片,一片一片宛如木材的切片緊密,密度可以達到每立方公分有0.78公克之高密度。

文獻上記載歷史上最盛期千兩茶的年產量達到過3萬多支(即捲)。想像千兩茶如此的築造過程,不但花工多,成本高,需要相當多的勞動強度,製作非常不容易。況且千兩茶在切鋸過程既不方便,茶末又易損失,造成浪費。落後的生產方式即麻煩的飲用過程,不僅生產者要求改革,消費者也要求改革。

於是在1958年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經過多次試驗,終於將”花捲“改製成為長方形磚形茶。“花磚”的名稱由來,一是由捲形改磚形,二是磚面四邊有花紋,以示與其他磚茶的區別。“花磚”規格為35*183*3.5釐米,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濃厚微澀,湯色紅黃,葉底老嫩勻稱,每片花磚凈重2公斤。花磚雖然形狀與千兩茶不同,但內質基本接近,成為黑茶類的新品種,代替了歷史的花捲茶,受到了邊疆同胞們的一致讚賞與歡迎。

1958之後不再生產有新的千兩茶,千兩茶也正式走入歷史,製作工藝也任由時光淹沒。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廠的製作場地遺址,僅存幾個可以容納整枝千兩茶的基座,和支撐的木架,實在很難藉由文字上來想像當初做工之盛況。


千兩茶的口感:

目前並沒有比較科學的方式測出千兩茶當初製作的正確年代,單由外表竹片的顏色深淺來猜測其陳化程度,很可能會因為千兩茶在潮濕或乾燥的不同環境下儲存,而產生判斷上的錯誤。就像現代人多用加水、加熱的方式加速普洱茶的發酵,以求達到陳化的效果,外表看來很有歷史的感覺,但是茶湯難聞的發霉味道卻騙不了人。

千兩茶是非常坦白的,也就是說千兩茶自己會說話。從他的切片陳化程度、茶湯的味道,都不是目前的仿造技術有辦法達成的。

筆者曾經喝過以當初和千兩茶一樣的茶種,以比較接近千兩茶製造方式所壓製出來的現代磚茶,將其切片與陳年的千兩茶切片相比較,兩者表面密度相近,緊壓結實,依縱面方向較為容易撥開沖泡。橫切面顏色接近花梨木色,偏黃,不像老千兩茶一般呈現暗褐色,木質化的現象也較不明顯,所以切面較不易俐落,現代磚茶表面亦有因與空氣接觸後,黴箘作用下產生的金花和白色細點。初聞時略有霉味,飲之順滑,茶氣異常強烈,一股茶氣直衝腦門,鼻、眼都因為這股重壓忍不住流淚,額頭鼻間不住冒汗,很像通常通靈人士要接靈氣時,身體都會有類似的感覺,另一股茶氣低沈在身體背後骨盆腔位置,像中級海浪緩緩的以及沈穩的力量沿著脊椎骨向上攀升,到兩肩胛骨盤據。打嗝聲不斷,顯然胃腸因蠕動而有排氣的現象,但是身體卻不是一種舒服的感覺。

真正的千兩茶,即使年代較短者,茶湯亦滑順甘甜,讓人絲毫不會感覺到壓力、茶氣較為淡雅,但會往兩頰蔓延開來,沒有任何一點台灣茶種半發酵茶所帶來的酸麻味覺,汨汨然的氣韻會漸漸籠罩整個後腦、口腔、鼻腔,清飲之後通通常很快的就會有打嗝的現象出現,腹氣排除之後,整個人也跟著清爽起來,而茶氣運行造成的微熱感,使人氣定神閒。

通常年代較久的千兩茶,茶湯紅亮清澈,幾乎沒有陳味,飲之兩頰生津,飲之口腔生唾、尤以舌頭附近為最,舌尖可以略微感覺到細微的小泡泡,口腔略微有一層薄膜細細包圍,宛如纖纖細手輕撫過天鵝絨的感覺,氣運綿密、細緻,茶氣隱隱蘊藏在腹腔,緩緩向上攀升至兩肩、散開,身體肌膚微微出汗、通氣打嗝,有打通任督二脈之感。有許多道家練氣者、或打太極拳的人,往往在遍嚐所有養生黑茶,茶氣始終無法打開到脖子之上,只有千兩茶可以毫無壓力的扶搖直上,給人全身渾然一體、與萬化冥合的快感。

說了半天,除了自己去品嚐千兩茶的滋味,別無他法。如同金剛經裡說的:一切有為法,皆不可取、不可說。無論我用了多少形容詞去形容黃山的美,也比不上你親自走上一遭。不過說真的,此生能有機會喝到這麼有歷史的好茶,那是多麼大的福氣呀。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人氣(2,33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